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3|回复: 0

历史上,东、西、南、北方的别称

[复制链接]

950

主题

2万

帖子

9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辞赋骈文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804
贡献
27309
金钱
33358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11-20 11: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历史上,东、西、南、北方的别称,你知道多少?

听见诗歌2021-01-21 14:43

【东方的别称】

春方

东方。古代阴阳家以春、夏、秋、冬分别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汉杨修《许昌宫赋》:“临南轩而向春方,负黼黻之屏风。”南朝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春方动辰驾,望幸倾五州。”李善注:“礼记曰:东方曰春。”

东垂

东方。东部边境。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女出于苎萝山,欲献于吴。自谓东垂僻陋,恐女朴鄙,故近大道居,去县五里。”《后汉书·东夷传·高句丽》:“遂成死,子伯固立。其后濊貊率服,东垂少事。”泛指东方。 《汉书·元帝纪》:“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久长之策也。”南朝·宋武帝《秋夜》:“局景薄西隅,升月照东垂。”

东荒

东方。东方极远之处。唐 李白《大鹏赋·并序》:“吾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唐 阎宽《春宵览月》:“月生东荒外,天云收夕阴。”

东极

东方边际;东方极远之处。 《山海经·海外东经》:“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晋左思《吴都赋》:“出乎大荒之中,行乎东极之外,经扶桑之中林,包汤谷之滂沛。”唐陆龟蒙《和重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老思东极旧岩扉,却待秋风泛舶归。 ”指中国东部边境。 《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临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魏书·百济传》:“今中夏平一,宇内无虞,每欲陵威东极,悬旌域表。”指东海。亦泛指东方大海。唐杜甫《长江》:“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仇兆鳌注:“东极,指东海。”明俞安期《望海》:“星临东极无分野,山入南荒有沃焦。”

东陆

古代指太阳运行于东方七宿的区域。 《太平御览》卷十八引《易通统图》:“日,春行东方青道曰东陆。”因指东方。明刘基《春日行》:“白日出东陆,垂光曜中天。”唐王储《赋得花发上林》:“东陆和风至,先开上苑花。”唐李峤《日》:“云间五色满,霞际九光披。东陆苍龙驾,南郊赤羽驰。”

东路

犹东方,东部地区。三国曹植《洛神赋》:“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南朝谢庄《怀园引》:“回首瞻东路,延翮向秋方。”通往东方的道路。三国曹植《赠白马王彪》:“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南朝颜延之《还至梁城作》:“振策睠东路,倾侧不及群。”唐萧颖士《越江秋曙》 :“扁舟东路远,晓月下江濆。潋滟信潮上,苍茫孤屿分。”

东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亦泛指东方极远之地。晋陆云《赠郑曼季》:“声播东汜,响溢南云。”清吴伟业《朝日坛》:“即今东汜西昆处,尽入铜壶倒景殊。”比喻人的少壮期。南朝 沈约《和谢宣城》:“牵拙谬东汜,浮惰反西昆。”李周翰 注:“东汜,日初出处,比少壮也。西昆,日入处,比衰老也。”

东维

《庄子·大宗师》:“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成玄英疏:“傅说一星在箕尾上,然箕尾则是二十八宿之数,维持东方,故言乘东维,骑箕尾。”后因以泛指东方。唐 方干《送人游日本国》:“波涛含左界,星斗定东维。”明 王逢《秋感》:“南极有星天半隐,东维无地海全归。”

东裔

东方边远地区。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公孙渊承籍父兄,世居东裔。”

东隅

东角;东方。晋陶潜《拟古》:“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南朝谢灵运《善哉行》:“阳谷跃升,虞渊引落。景曜东隅,晼晚西薄。”唐李白《有所思》:“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仪礼·士昏礼》:“妇洗在北堂,直室东隅。”明茅溱《夜行船序》:“边境无虞,喜青阳布暖,斗指东隅。”宋张继先《度清霄》:“月轮微出天东隅。空中露出无名珠。 ”亦作“东嵎”。因日出东隅,故以“东隅”指早晨,引申指始,初。 《后汉书·冯异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唐王勃《滕王阁序》:“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晋陆云《答兄平原书》:“昔我往矣,辰在东嵎;今我于兹,日薄桑榆。”元刘埙《隐居通议·骈俪一》:“某惟有益鞭其后,再鼓而前,失东隅收桑榆,讵敢忘于愤悱。”

少阳

东方。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邪绝少阳而登太阴兮,与真人乎相求。”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少阳,东极。”晋张华《博物志》:“东方少阳,日月所出。”崔曙《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萧萧过颍上,昽昽辨少阳。”

震方

东方。中国古代以八卦定方位。震卦代表东方。 《梁书·武帝纪下》:“前代因袭,有乖礼制,可于震方,简求沃野。”唐刘禹锡《元日乐天见过因举酒为贺》:“震方天籁动,寅位帝车回。”《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此处安葬,按那龙脉,正自震方而来,定主宗祧延绵。”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禨祥·圣主征应》:“内灵台奏泰山震方,此青宫不安之象。”

震维

震,指东方。维,地维,指地。震维,东方之地。北周庾信《周谯国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华亭冠冕,谷水弦歌。震维徙族,燕垂从官塞入飞狐,关连鸣雁。”唐韦元旦《早朝》:“震维芳月季,宸极众星尊。”

震位

指东方。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南朝阴铿《闲居对雨》:“震位雷声发,离宫电影浮。”唐湛贲《日五色赋》:“出乎震位,焕夫皇极。”唐武则天《唐明堂乐章·角音》:“出震位,开平秩。”



【南方的别称】
赤方

指南方。古人以五行、五色表示五个方位。南方属火,色赤,故称。 《宋书·符瑞志上》:“有景云之瑞,有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赤方中有两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黄色,以天清明时见于摄提,名曰景星。”

赤后

指南方。古以南方配火,其色赤;后即后土,土地。 《管子·幼官》:“饮于赤后之井。” 尹知章 注:“南方井也。”

赤位

指南方。 《逸周书·小开武》:“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苍位,木;四,白位,金;五,黄位,土。”唐陶拱《天晴景星见赋》:“起青方者,萦瑞彩以葱茏;发赤位者,统祥光而翕赩。”

丹陆

南方。南方大地。南方色赤,故称。隋无名氏《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雍和》:“昭昭丹陆,奕奕炎方。”宋刘子翚《法石见李汉老参政》:“玉堂草诏褫凶魄,丹陆陈谟发天听。”宋舒岳祥《正仲思归作篆畦今夜月十诗非篆畦月乃雁苍月》:“忆昔趋丹陆,鸡人唱晓筹。”

丹冥

指南方遥远之处。晋 张协《七命》:“丹冥投烽,青徼释警。”李善 注:“丹,南方朱冥也。”张铣 注:“丹冥,南方远处,谓蜀也。”

丹野

指南方的大地。晋陆云《盛德颂》:“神母哀号,厎命丹野。”南朝刘义庆《幽明录》:“﹝桓温﹞问曰:'太玄是何等也?'答曰:'南为丹野,北为太玄,必西北走也。'”

火离

南方。以五行,南方属火。以八卦,南方为离卦。故有此称谓。 《周易·说卦》:“离者明也……南方之卦也。”唐张九龄《荔枝赋》:“果之美者,厥有荔枝。虽受气于震方,实禀精于火离。乃作酸于此裔,爰负阳以从宜。”

火维

南方属火,因以“火维”指南方。亦特指五岳中的南岳衡山。南朝徐灵期《南岳记》:“赤帝馆其巅,祝融宅其阳。”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元欧阳玄《辟雍赋》:“东逾若木之日津,西探崦嵫之月竁,南穷火维之陬,北际冰天之澨。”郭沫若《下龙湾》:“忘却南邦是火维,午凉长睡不知时。”

离方

南方。古人以八卦定方位,离卦代表南方。明陈继儒《珍珠船》:“韩干凡作马,必考时日,面方位,然后定形骨毛色。大抵以马为火畜,而南为离方,其色青骊驒骆,皆以支干相加,故得入妙”。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男有男境,上应离方,快向南山之南,修真修道去。”

南邦

南国;南方。 《诗·大雅·崧高》:“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汉焦赣《易林·复之大畜》:“南邦大国,鬼魅满室。欢声相逐,为我行贼。”元揭徯斯《送也速答儿赤序》:“国家臣妾万邦,南邦为一,余六十年而教化不兴,风俗日坏,奸宄屡作者,任法律而务财用也。”清黄辅辰《戴经堂日钞》:“南邦存亡呼吸,向(向荣)军既不能援,陈金绶盛保所带官军,尚不知行抵何处。”刘师培《文说·宗骚篇》:“考其职掌,是属清庙之官,列彼礼文,半杂南邦之典。”

南鄙

南方边境地区。 《左传·僖公二年》:“今虢为不道,保于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竹书纪年·威烈王九年》:“九年,楚人伐我南鄙,至于上洛。”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序》:“予客自南鄙,观蓺于鲁。”张载注:“南鄙,荆州也。”

南垂

南方边境。 《后汉书·公孙瓒传》:“前此有童谣曰:'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晋潘岳《西征赋》:“骛横桥而旋轸,历敝邑之南垂。”《魏书·食货志》:“又于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羽毛、齿革之属无远不至。”

南楚

春秋战国时,楚国位于中原南方,是江南一带的大国。故以南楚泛指南方。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三国曹植《王仲宣诔》:“我公奋钺,耀威南楚。”唐王贞白《庐山》:“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迭翠连云。”唐杜甫《南楚》:“南楚青春异,暄寒早早分。”

南道

指南方。 《史记·游侠列传》:“至若北道姚氏,西道诸杜,南道仇景,东道赵他、羽公子,南阳赵调之徒,此盗跖居民间者耳,曷足道哉!”汉王充《论衡·言毒》:“南道名毒曰短弧。”

南地

南方地区。 《战国策·秦策三》:“今攻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楚魏,则秦所得不一几何,故不如因而割之,因以为武安功。”南朝梁简文帝《悔赋》:“楚王刻鹤,播徙南地。”唐贾岛《送人南归》:“虽然南地远,见说北人多。”《宋史·兵志》:“议者言南地不宜牧马。昨自牧养,今二三年,已得马数百。”

南端

南方;南边。汉王逸《九思·守志》:“绕曲阿兮北次,造我车兮南端。”《元史·天文志一》:“表长五十尺,广二尺四寸,厚减广之半,植于圭之南端圭石座中,入地及座中一丈四尺,上高三十六尺。”南边正门。汉张衡《东京赋》:“启南端之特闱,立应门之将将。”薛综注:“端门,南方正门。”晋左思《魏都赋》:“岩岩北阙,南端攸遵。”李善注:“凡南方正门,皆谓之端。”

南藩

犹南疆。 《史记·赵世家》:“我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又取蔺、郭狼,败林人于荏,而功未遂。 ”《陈书·高祖纪上》:“公赤旗所指,祅垒洞开,白羽纔撝,凶徒粉溃。非其神武,久丧南藩。”唐杜甫《人日寄杜二拾遗》:“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又南方的屏障。 《隋书·高祖纪下》:“有梁之国,我南藩也,其君入朝,潜相招诱,不顾朕恩。”

南国

泛指南方。 《楚辞·九章·橘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王逸注:“南国,谓江南也。”三国·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南唐李煜《望江南》:“闲梦远,南国正芳春。”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梼杌闲评》三十回:“只见南国猩唇烧豹,北来熊掌驼蹄。”清钱谦益《南征吟小引》:“至其(袁可立子袁伯应)榷关南国,登车奉使,江南佳丽之地,风声文物,与其才情互相映带。”巴金《随想录·关于丽尼同志》:“小车飞驰着,南国的芳香使我陶醉,一切是那么明亮,那么茂盛!”

南畿

南方边远地区。三国曹丕《述征赋》:“遵往初之旧迹,顺归风以长迈。镇江、汉之遗民,静南畿之遐裔。”南朝吴均《战城南》:“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明李东阳《送邵国贤还治许州》:“入门长揖向座主,元是南畿选擢之英才。”

南纪

南方。 《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郑玄笺:“江也,汉也,南国之大水,纪理众川,使不壅滞;喻吴楚之君能长理旁侧小国,使得其所。”后因以指南方。南朝江淹《王侍中为南蛮校尉诏》:“赞政南纪,播惠西夏。”宋杨万里《读罪己诏》:“中原仍梦里,南纪且愁边。”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象齿焚身,祸延南纪。”

南徼

南方边陲;南部边界。唐宋之问《入泷江》:“海穷南徼尽,乡远北魂惊。”《新唐书·天文志一》:“江源自南纪之首,循梁州南徼达华阳,而与地络相会。”



【西方的别称】
白位

西方的代称。古人以五行定方位,西方属金,其色白,故称。 《周逸书·卷三·小开武解》:“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苍位木,四白位金,五黄位土。”

兑域

指西方。古人以八卦配八方,兑为西方。唐 李百药《鹦鹉赋》:“喜灵禽之擢秀,资品物以呈祥;含金精于兑域,体耀质于炎方。”

兑隅

西方。唐刘禹锡《许州文宣王新庙碑》:“许州牧杜公作文宣王庙暨学舍于兑隅,革故而鼎新也。”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释道·萨王二真君之始》:“此二宫者,俱在京师兑隅,雄丽轩敞,不下宫掖。”

金方

西方。古以五行配属中央与四方,西方属金,故称。唐钱起《送张将军征西》:“玉笛声悲离酌晚,金方路极行人远。”唐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热海亘铁门,火山赫金方。白草磨天涯,湖沙莽茫茫。”唐崔橹《惜莲花》:“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夜风。”唐张说《送郭大夫元振再使吐蕃》:“五年一见家,妻子不相识。武库兵犹动,金方事未息。”

金虎

指西面方向。 《淮南子·天文训》:“西方金也……其神为太白,有兽白虎。”唐吕温《凌烟阁勋臣颂·刘夔公宏基》:“夔公峥嵘,金虎之精。 ”

金丘

西方。唐 储光羲《贻王侍御出台掾丹阳》:“金丘华阳下,仙伯养晦处。茅茨对三峰,梧桐开一路。”

迁方

西方。汉班固《白虎通·五行》:“西方者,迁方也,万物迁落也。”《汉书·律历志上》:“西,迁也。阴气迁落物,于时为秋。 ”

秋方

西方。古代阴阳家以春、夏、秋、冬分别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汉张衡《东京赋》:“飞云龙于春路,屯神虎于秋方。”薛综注:“秋方,西方也。”南朝谢庄《怀园引》:“回首瞻东路,延翮向秋方。”《淮南子·时则训》:“孟秋之月……其位西方,其日庚辛。”汉张衡《东京赋》:“飞云龙于春路,屯神虎于秋方。”南朝谢庄《怀园引》:“回首瞻东路,延翮向秋方。”

少阴

指西方。晋张华《《博物志》:“西方少阴,日月所入。”《汉书·律历志上》:“少阴者,西方。西,迁也,阴气落物,于时为秋。”《汉书·志·天文志》:“西方为雨;雨,少阴之位也。月失中道,移而西入毕,则多雨。”

西海

指西方。对中原而言。 《荀子·王制》:“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汉 刘向《新序·善谋》:“利尽西海而诸侯不以为贪。”西方日落处。唐李白《古风》:“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唐李商隐《燕台四首》:“今日东风自不胜,化作幽光入西海。”唐渠牟《杂歌谣辞·步虚词》:“西海辞金母,东方拜木公。云行疑带雨,星步欲凌风。”

西极

西边的尽头。谓西方极远处。 《楚辞·离骚》:“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于西极。”《汉书·礼乐志》:“天马来,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指长安以西的疆域。唐李白《大鹏赋并序》:“吾右翼掩乎西极,左翼蔽乎东荒。”唐杜甫《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西极最疮痍,连山暗烽燧。”唐杜甫《往在》:“安得自西极,申命空山东。”仇兆鳌注:“西极,指京师之西,与山东相对。或指吐鲁蕃者,非。”唐李白《塞上曲》:“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西金

指西方。古以五行配属中央与四方,西方属金,故称。唐 黄滔《知白守黑赋》:“岂非白也吐耀含辉,禀西金而成姿。”

西冥

古代传说西方日入处。南朝 谢庄《月赋》:“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李善 注:“西冥,昧谷也。”亦作“西溟”。西海。冥,通“溟”。唐 李白《大猎赋》:“夹东海而为壍兮,拖西冥而流渠。”一本作“西溟”。明 宋濂《文原》:“南桂北瀚,东瀛西溟,沓眇而无际,涵负而不竭,鱼龙生焉,波涛兴焉;吾文之深得之。”

西商

指西方。三国曹植《离缴雁赋》:“白露凄以飞扬兮,秋风发乎西商。”宋余靖《和王子元中秋会饮》:“混元鼓橐四气平,西商之气爽且轻。望舒按辔出东海,孤轮斲冰碾太清。”

宋 程公许《千周风歌》:“华清舞彻霓裳散,五音繁会宵达旦。人间何限失意人,西商凄切离骚乱。”

西偏

西部;西方边远地区。南朝 江淹《遂古篇》:“青鸟所解,路诚亶兮;五色玉石,出西偏兮。”西侧。三国何晏《景福殿赋》:“温房承其东序,凉室处其西偏。”唐韩愈《庭楸》:“朝日出其东,我常坐西偏。夕日在其西,我常坐东边。当昼日在上,我在中央间。”唐刘禹锡《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城外园林初夏天,就中野趣在西偏。蔷薇乱发多临水,鸂鶒双游不避船。”宋陆游《涪州》:“古垒西偏晓系舟,倚栏搔首思悠悠。”



【北方的别称】
北鄙

北方。北方边境地区。 《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二于己。”杜预注:“鄙,郑边邑。”唐贾岛《酬厉玄》:“我来从北鄙,子省涉西陵。”唐曹松《送进士喻坦之游太原》:“北鄙征难尽,诗愁满去程。”宋苏轼《富郑公神道碑》:“契丹自晋天福以来,践有幽蓟,北鄙之警,略无宁岁。”

北边

北方。北方边境地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汉书·叙传上》:“家本北边,志节忼慨,数求使匈奴。”南朝吴均《从军行》:“男儿亦可怜,立功在北边。”唐刘禹锡《酬太原狄尚书见寄》:“家声烜赫冠前贤,时望穹崇镇北边。”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重赐竭中国,强兵临北边。”

北垂

亦作“北陲”。北方。北方边境地区。 《汉书·匈奴传赞》:“其与中国殊章服,异习俗,饮食不同,言语不通,辟居北垂寒露之野。”唐李乂《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孙员外佺北征》:“日逐滋南寇,天威抚北垂。”唐李昂《从军行》:“麾兵静北垂,此日交河湄。”元王恽《燕城书事》:“都会盘盘控北垂,当年宫阙五云飞。”

北荒

北方。北方荒远之区。南朝江淹《赤虹赋》:“帝台北荒之际,弇山西海之滨。”南朝陆倕《石阙铭》:“北荒明月,西极流精。”《旧唐书·太宗纪下》 :“于是北荒悉平,为五言诗勒石以序其事。”泛批北方。唐李白《塞下曲》:“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宋张玉娘《从军行》:“三十遴骁勇,从军事北荒。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

北极

北方。北方边远之处。 《庄子·大宗师》:“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楚辞·大招》:“天白颢颢,寒凝凝只。魂乎无往,盈北极只。”唐杜甫《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北极转愁龙虎气,西戎休纵犬羊群。”宋刘克庄《贺新郎》:“一剑防身行万里,选甚南溟北极。”

北际

北部边疆。 《南齐书·芮芮虏河南氐羌传论》:“氐胡犷盛,乘运迭起,秦赵僭差,相系覆灭,余类蠢蠢,被西疆而奄北际。”唐许敬宗《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地游穷北际,云崖尽西陆。”唐席豫《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亭障东缘海,沙场北际天。春冬见岩雪,朝夕候烽烟。”

北境

北方。汉司马迁《魏公子列传》:“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入界'。魏王释博,欲召大臣谋。公子止王曰:'赵王田猎耳,非为寇也。'”唐李频《送姚侍御充渭北掌书记》:“北境烽烟急,南山战伐频。”唐白居易《去岁罢杭州今春领吴郡惭无善政聊写鄙怀兼寄三相公》:“昨卧南城月,今行北境春。”

北陆

北方之地。北周庾信《枯树赋》:“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倪璠注:“北陆,北方之地也。”唐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每至南方二月,草树华滋,北陆三秋,风烟摇落;莫不列苹繁于上席,行礼敬于质明,奠椒桂于中尊,敬神明于如在。”宋李纲《望江南》:“路入江南春信未,日行北陆冷光浮。还揽旧貂裘。”

北朔

北方;北方之地。晋成公绥《啸赋》:“作胡马之长嘶,回寒风乎北朔。”唐贾岛《酬鄠县李廓少府见寄》:“北朔霜凝竹,南山水入篱。”唐权德舆《大言》:“华嵩为佩河为带,南交北朔跬步内。”唐白居易《去岁罢杭州今春领吴郡惭无善政聊写鄙怀兼寄三相公》 :“昨卧南城月,今行北境春。”

北阴

1.即北方。古人以北方属阴,故称。汉 焦赣《易林·否之蹇》:“北阴司寒,坚冰不温,凌人情怠,大雹为灾。”2.谓山的北面。南朝江淹《横吹赋》:“北阴之竹兮,百尺而不见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常以十二月,采冰于河津之隘,峡石之阿,北阴之中。”

北州

1.犹塞北。 2.北方幽州、并州。 3.泛指北方地区。唐杨炯《紫骝马》:“发迹来南海,长鸣向北州。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唐张谓《代北州老翁答》:“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唐黄滔《寄怀南北故人》:“南海浪高书堕水,北州城破客降胡。”

伏方

指北方。古代阴阳家以木、金、火、水、土配属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汉班固《白虎通·五行》:“水位在北方。”《左传·昭公八年》“析木之津”孔颖达疏引隋刘炫曰:“箕在东方木位,斗在北方水位。” 《尸子》卷下:“冬为信,北方为冬。冬,终也;北方,伏方也。万物至冬皆伏,贵贱若一,美恶不异,信之至也。”

寒泽

古人称极北方。 《淮南子·墬形训》:“北方曰大冥,曰寒泽。”高诱 注:“北方多寒也,故曰寒泽也。”

坎方

北方。古人以八卦定方位。坎卦代表北方。宋张伯端《绝句六十四首》:“震龙汞自出离乡,兑虎铅生在坎方。二物总因儿产母,五行全要入中央。”风水上讲,坐北朝南的房子为坎宅。

坎劳

北方。 《易·说卦》:“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后因以“坎劳”指北方。清侯方域《定鼎说》:“云中右则浩于龙门,左则衍于碣石,面临洪河,背拱渤海,垣应紫微,极成艮位,介震出坎劳之间,殆亦所谓天府百二也。”

干钧

天钧,北极之地,泛指北方。汉 班固《窦车骑北伐颂》:“清干钧之攸冒,拓畿略之所顺。橐弓镞而戢矢,回双麾以东运。”

朔方

朔气是指北方的寒气,北方很冷,又可称朔方。另外有郡名为:朔方,是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先秦时就已经建置朔方郡。三国 曹植《送应氏》:“愿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唐 杜甫《洗兵马》:“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朔裔

北部边境。 《北史·列传》卷九:“时刘显地广兵强,跨有朔裔,会其兄弟乖离,共相疑阻。”三国曹丕《连珠》:“苏武扬声于朔裔。”《魏书·列传》卷十二:“扬威朔裔,扫定赫连。”

水方

古代阴阳家以木、金、火、水、土配属东、西、南、北、中五方,北方为水位。 《左传·哀公九年》:“史墨曰:'盈,水名也。子,水位也。名位敌,不可干也。'”杜预注:“赵鞅姓盈,宋姓子。水盈坎乃行,子姓又得北方水位。”汉班固《白虎通·五行》:“水位在北方。”《左传·昭公八年》“析木之津”孔颖达疏引隋刘炫曰:“箕在东方木位,斗在北方水位。”

太冥

谓北方。晋 张协《七命》:“寒山之桐,出自太冥。”李善 注:“北方极阴,故曰太冥。”

太阴

极盛的阴气,指北方或北极,指北方之神等。在汉族民间也把太阴星君看成嫦蛾。汉族人民对月亮的崇拜习俗,最早见于史料记载的是《尚书·尧典》,文称:日、月、星辰为天宗,岱、河、海为地宗;天宗,地宗合为六宗。 《淮南子·道应训》:“卢敖游乎北海,经乎太阴,入乎玄阙,至于蒙毂之上。”高诱注:“太阴,北方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下》:“邪绝少阳而登太阴兮,与真人乎相求。”颜师古注引张揖云:“太阴,北极。”

天钧

指极北之地。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幽人空山,过雨采苹,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玄方

北方。 《晋书·四夷传序》:“九夷北狄,被青野而亘玄方;七戎六蛮,绵西宇而横南极。”

玄极

北方最远的边界。玄,北方。唐 陈子昂《燕然军人画象铭》:“耀天兵兮征荒服,绝云漠兮出玄极。”又指天空。

玄冥

1.北方。唐 杜甫《后出塞》:“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明 常岫《渡浑河》:“万里桑干水,玄冥生浊源。”2.北方之神名。 《汉书扬雄传上》:“帝将惟田于灵之囿,开北垠,受不周之制,以终始颛顼、玄冥之统。”颜师古注引劭曰:“颛顼、玄冥,皆北方之神,主杀戮也。”清徐昂发《雁门关》:“玄冥操斗柄,制此天北戒。”

玄漠

犹漠北,指北方边疆。唐 裴漼《奉和御制平胡》你知道多少?



文学是一切艺术的灵魂,不论绘画、音乐、舞蹈都以文学为基础内涵。有文学在里边,可能就是家,否则,可能就是匠。有文学底蕴,才能成家。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5 06: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