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题名称的所谓“犯题” 先摘一段王力先生的话:论诗的“犯题(避题)” 22.12(丙)避题字。——未谈避题字之前,我们先谈一谈诗的题目,古诗也象先秦古文一般地没有题目,诗经固然不必说了,就是古诗十九首,也仍旧没有题目,例如宿昔,能画,历历,提封等,又如绝句,偶题等,有题也等于无题。索性以无题为题者,始于李商隐。但李商隐的碧城锦瑟等篇,拈篇首二字为题,也和杜甫的宿昔能画是一样的。 22.13诗既可以无题,应该谈不到避题字。但是,避题字的风气却起于后代的咏物诗。所谓咏物诗,是偶拈一物或一事为题,即非怀人,亦非即事。这种作品在盛唐以前就有了的,例如杜甫有雨、月、云、雷诸咏。然而当时并没有避题的风气,反是喜欢在首联或颔联就点题,例如杜甫的咏雨诗: 雨四首其一: 微雨不滑道,断云疏复行。紫崖奔处黑,白鸟去边明。秋日新沾影,寒江旧落声。柴扉临野碓,半得捣香粳。 其二: 江雨旧无时,天晴忽散丝。暮秋沾物冷,今日过云迟。上马迥休出,看鸥坐不辞。高轩当滟滪,润色静书帷。 其三: 物色岁将晏,天隅人未归。朔风鸣淅淅,寒雨下霏霏。多病久加饭,衰容新授衣。时危觉凋丧,故旧短书稀。 其四: 楚雨石苔滋,京华消息迟。山寒青兕叫,江晚白鸥饥。神女花钿落,鲛人织杼悲。繁忧不自整,终日洒如丝。 晨雨: 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夜雨: 小雨夜复密,回风吹早秋。野凉侵闭户,江满带维舟。通籍恨多病,为郎忝薄游。天寒出巫峡,醉别仲宣楼。 ----摘自王力先生《汉语诗律学》第一章第二十二节 那么,后来为什么就有“避题”一说,否则就是“犯题”呢?那还要从诗人的为诗而诗说起:一群诗人有时闲得无聊,就来拈韵作诗。例如这群人刚好七个,就拈七个字:好比“春城无处不飞花”,各人去找拈得的字的韵部作诗。同时“春城无处不飞花”又是诗题,各人在诗的内容上不得与这共同的诗题相犯,不避开这共同的诗题就叫“犯题”。很显然,所谓“犯题”,是在一个很特殊的情况下产生的,后人无聊,凡在古人中找得到的垃圾,都当成宝贝以示知识丰富。什么撞韵、挤韵之类,也是这些人在古人垃圾中刨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