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4|回复: 0

明镜非台国学讲义——春秋五霸之二

[复制链接]

156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695
贡献
12454
金钱
19956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6-6 10: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镜非台国学讲义——春秋五霸之

上节课,咱们说了西周的一些事情,以及为什么西周会变东周。大家了解了这些,就会明白,春秋五霸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那么,这节课开始,咱们就从齐桓公开始说。
    关于春秋时期的历史,比较权威的是史记,但还有其他的,比如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这三个,其中以左传更权威一些,但几个史书,其实也有不少互相矛盾的地方。比如说,赵氏孤儿的事情,史记和左传所记载的,就截然相反。这两本书,对赵氏孤儿产生的原因,以及赵氏家族到底是乱党还是忠臣,说法是完全相反的,而相对而言,我认为左传的历史资料更靠前一点,因此,个人更偏向于他。而春秋之后,有些史官就给赵氏脸上抹金了,史家在那帮他遮。其实真正的历史,赵氏不一定是忠臣,当然,其他的还有不少。比如这节课说到的管仲射齐桓公,射带中钩,到底是什么情况下射的,说法也有不同,因此,史记也不完全靠谱,大家知道这个事情就行了。
好了,话归正传,咱们说齐桓公。齐桓公,是春秋历史上第一个霸主,
史书上说他是九合诸侯。
这里有一个地图,大家可以看一下,首先了解齐国的范围和与诸国的关系。

这是春秋时期的局势图,以后说到与诸国关系的时候,大家就有个概念了。
说齐桓公,名字叫公子小白。咱们以前说过的,他的老爸,是齐僖公。齐僖公有三个儿子,大的叫公子诸儿,小白第二,公子纠第三。齐僖公死后,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礼法,当然是公子诸儿上台,这就是后世称的齐襄公。
齐襄公一共做了11年的君主,在这期间,俩弟弟都跑外国去了。公子小白,去了莒国,现在山东东南部的一个国家,而公子纠,就跑去了鲁国。
大家看图上,就可以看到,公子纠的妈,是鲁国人。而公子小白,却和莒国是没多少关系的。这里我们大约可以看到,齐襄公这个当哥哥的不太地道,对弟弟们不好。公子纠,相当于是鲁国国君的外甥,这也是后文我们要说到的为啥鲁国会帮他夺位的原因。而小白在莒国却是遭了不少白眼。因此,后世史官就说,齐桓公有称霸之心,一是在于管仲,二是他早期的这段经历。
他在莒国待了不少年,莒国就在今天山东的莒县。是日照下面的一个县城,大约群里的山东人会知道。
那么,小白是怎么有机会登上君位的呢?这就要归功于他的哥哥了。
    齐襄公,史书上说这个人很“无常”,所谓无常,就是喜怒不定,说话不算话,怎么不算话呢?他派了两个大臣,一个叫连称,一个叫管至父。
跑去守边,守葵丘,葵丘这个地方大家要记得,以后齐桓公称霸的一件大事,葵丘之盟,就在这,是齐国边境线上的一个地方。那么,他和这两个大臣说,你们夏天去,明年夏天的时候回来,叫,瓜熟而往,及瓜而回
也就是定约一年。好吧,俩人就去了,辛辛苦苦守了一年,齐襄公却不派人换他们。打了报告也没用,根本就把他们遗忘了,于是这俩人心里就有了怨气,谋划着要造反。但他们两个边境线上的将领也不行啊,虽然手里有兵权,但毕竟隔得远,怎么办呢?于是就联合宫廷内部的人。这时候,就有个人,叫公孙无知的人出来了。公孙无知,是刚才说的齐僖公的侄子
然后,刚才说的连称,有个堂妹妹,在齐襄公的后宫,大约是不太得宠的一个嫔妃,于是好了,这帮人就联合起来了。公孙无知就和连称的堂妹说,你帮着我们造反,如果成功了,我就立你为正夫人。这女人当然想当王后啊,比他现在在后宫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强多了,于是答应做内应。好,这个事情,已经成了一个局,但还差个临门一脚的导火索,导火索马上就来了。这个导火索呢,还是一个女人,齐僖公在位的时候,齐国和鲁国交好,于是,两国定立盟约,齐国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鲁国国君,相当于联姻。这个女儿,就是齐僖公的女儿,齐襄公的妹妹,叫文姜。大家还记得不,咱们上次说郑庄公老妈的时候,也说过一个姜,“武姜”,回头咱们说其他国家的时候,还要说到一个宣姜,都是女的,都是王妃。为啥呢,因为都是从齐国嫁出去的。齐国,是姜太公,也就是姜尚的后代,因此,都姓姜。古时候女人,前面一个字是夫家的,后面一个是娘家的,因此,通过看她们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历。这个辨识方法,大家要学会。以后研究历史的时候,可以看各国关系。
好了,说回文姜,这里就有一个很诡异的事情,就是这个女人在出嫁前,和自己的哥哥有一腿,也就是乱伦。嫁到鲁国去之后,就做了鲁桓公的夫人,还给他生了孩子。鲁桓公有一次要去齐国访问,就把这女人带上了,顺便让她回个娘家。那么,事情就来了,这个文姜,回了齐国之后,和自己的哥哥兼情人,旧情复燃,俩人弄一块去了,结果还让鲁桓公知道了,鲁桓公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齐襄公知道这事之后,心想,与其等你回国了再去虐待我的妹妹兼情人,不如现在就把你干掉。于是,在某一次酒宴之后,就让一个叫彭生的大臣,这大臣是个大力士,在扶鲁桓公上车的时候,勒了他一把,把肋骨给弄折了。鲁桓公没几天,就死在齐国了。这事情一出,鲁国当然不能善罢甘休,于是兴师问罪,齐襄公交代不过去,咋办呢?杀彭生作替罪羊,相当于杀了一个帮他干事的下属,来弥补外交上的危机。好吧,这事情,算是平息下来了,但刚才说诡异的事情,诡异在哪呢?根据史书记载,说齐襄公有一次去狩猎,到了一个叫贝丘的地方。
打猎的时候,看到一头野猪,当齐襄公正准备射野猪的时候,突然这野猪站起来了,旁边陪着狩猎的人大叫,哎呀,是彭生!那野猪成了那个死去的彭生,一下把齐襄公给吓得坠落马下,当然,史书上这么写,咱们也只有这么说,但听起来实在有点诡异。这也有可能是后世史官的小说家言,
让历史看着更戏剧性一些。到底信不信,随便你。然后,齐襄公堕马之后,脚就摔伤了,让大臣们扶着他,回宫,躺床上。就在这时候,发现自己的鞋子不见了,然后,就让一个太监去找。大家注意,当时的太监不叫太监
叫寺人,这个人叫寺人费。根据记载,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太监,叫寺人貂。那么,这个太监就去找啊,但找不到,找不到咋办,齐襄公心里正有气呢,于是拿这太监出气。打,用鞭子抽得他皮开肉绽的。那寺人费说,没办法,宫里找不到,那我去猎场给你找呗。看是不是你坠马的时候,掉猎场里了。这正准备出去呢,好了,连称,管至父,公孙无知,就是刚才说的那帮造反的人来了,带着兵,闯王宫,要杀齐襄公。正好被太监遇见,一把就把太监给抓了。正要杀寺人费的时候,太监说,别,你看我都被打了,我也想杀齐襄公。大家一看,背上有鞭痕,也就相信了他。
寺人费就说,你们先在这等着,我进去,我行事方便,神不知鬼不觉的把齐襄公弄死就行了,人一想,这是好主意啊,于是便放他进去了。寺人费一回王宫,却没有杀齐襄公,非但没杀,还打算救他,他马上把齐襄公从被子里拖出来,让他藏好,然后,让一个叫孟阳的人,躺床上,装齐襄公,自己呢,则带了一帮宫里的人,跑出去,和反军作殊死搏斗。最后,当然寡不敌众,死了。
这时候,大家可能就在想了,为啥这太监这么忠心?为啥他被齐襄公虐待成这样,还不帮反军杀他,这里,我就告诉大家一个我个人的答案,当然,非权威性答案,史书上也没说。答案是啥呢?因为他很可能不是太监,为啥这么说,因为根据历史上对太监的记载,在早起的寺人,其实不是太监,而是男宠。比如第一个寺人,貂,就是君主的男宠,而不是太监。当然,我这么一说,大家一听,知道这事就行了,正史上,是没有这方面的记载的,也没有解释。
好吧,这个费死了。然后反军就杀进宫去,先是把床上那个装君主的孟阳给杀了,杀完了一看,公孙无知说,不对,不是齐襄公,然后就找,在窗帘后面看到了一双鞋子,一把把齐襄公弄出来,就给杀了。之后,公孙无知,作为侄子,自立为国君。
按道理,这时候还没齐桓公,也就是公子小白啥事,他还在莒国呆着呢,但公孙无知也是个不积德的主,即位一年,又被人杀了。这时候,齐国就没有国君了啊,于是,公子小白和公子纠,这俩弟弟,同时得到消息,就都想去即位。为啥他们俩有机会了呢?因为如果不是公孙无知造反,齐襄公死后,即位的应该是他儿子,就没这俩人啥事了。而正因为公孙无知的作乱,让齐襄公的儿子没机会登位了,是死了还是怎么了,史书没记载,我也不知道。因此,当弟弟的,就有机会了。因为侄子没了嘛,好了,这时候小白和公子纠,就同时往齐国赶。
这时候,小白的势力要弱一些,拥护小白的,只有鲍叔牙。而拥护公子纠的,有管仲和召忽,召,这个字年shao,四声。而特别是公子纠背后,还有鲁国在给他做支撑。鲁国国君,在鲁桓公死后,就是鲁庄公,就是后面曹刿论战的那位,他就跑去齐国,和当时的大臣们盟约,要立公子纠,也达到了目的,然后带着公子纠,慢慢悠悠的就往齐国走。心想,反正说好了嘛,与此同时,公子纠还派管仲,跑去当刺客。根据史记的记载,
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也就是让管仲去阻挡小白,在莒到齐国的必经之路上打埋伏。射了小白一箭,但中了他皮带的钩子上,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射带中钩,就是这个典故。然后,史记又说,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也就是说,小白装死,管仲以为他死了,于是让人报告鲁国。鲁国想,反正小白已经死了,慢慢走也没关系。
这是史记射带中钩的过程。但是,其他史书,有些不是这么说,有些记载是,射带中钩是发生在小白即位成为齐桓公之后,鲁庄公不服,和公子纠在乾时和齐国打了一仗,管仲这时候才射的。反正不管他啥时候射的吧,
射是肯定射了的。
好了,大家都以为小白死了,于是当公子纠慢慢悠悠来到齐国的时候,
小白早就到了,而且在当时的一个很权威的大夫,高傒的拥立下,登基了
这个高傒,可是个牛人。齐国后面还有很多事情,他都站在头牌,风头不比管仲差多少的,一直到86岁,还活跃在政治的一线。厉害吧!他的事情,我们回头再说。史书上说,公子纠是六日至齐,也就是花了六天,跑回齐国。当他六天跑回去的时候,说【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
那么,公子纠就相当于失败了啊,不服气,咋办呢,于是回鲁国,和老妈的娘家联合起来,发动了一场战争。这就是著名的齐鲁乾时之战。乾时,是在今天的山东青州,当时有一条河,半年有水半年干,所以就叫乾时,注意,乾这个字 ,不念乾坤的“乾”,而念“干”。当然,最后肯定是鲁国败了。第二种说法,说管仲射带中钩的事情,就在这时候。那么,当时其实齐国还是蛮危险的。因为齐桓公刚刚登位,国内政局其实是不稳的
有些大臣说战,有些则说要迁都。但是,这时候高傒就出来了,主张力战。
为啥高傒后来会成为功臣,因为他不但拥立了齐桓公,还把鲁国的军队打败了,是他亲自率领的大军,在乾时和鲁国打,然后用计,截断鲁国的退路,让上万鲁国军队成了瓮中之鳖。所以后来,他一直是作为上卿的待遇。供着的,位高权重。
    好了,鲁国败了,这时候齐桓公就要立宰相。咱们之前也说过这事,这次说详细点,他就去找鲍叔牙,鲍叔牙推荐那个射带中钩的管仲。齐桓公摸摸肚子,说你让我仇人来当我的国相啊?他射我一箭,虽然中在裤腰带上,但我这还疼呢。于是,鲍叔牙就来说服齐桓公,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说,“臣之所以不如夷吾者五”。就是我有五点不如夷吾,夷吾,就是管仲。
第一,宽惠柔民,弗若也。说我当政治家,对民众宽和,不如他。
第二,治国不失其柄,弗若也。治理国家,不让大权旁落,我不如他,
大家看到这个柄,咱们说韩非子的时候,说过法家的二柄,大家还记得是啥?“刑、德”,简单来说,就是赏罚。当时说过,君主要牢牢捏住赏罚的二柄,而且不能乱赏乱罚,要赏罚有度。这里的柄,就是权柄。治国不失其柄,弗若也。治理国家,不让权柄失去,就是大权不旁落。
第三,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就是说,政治上的忠信,让老百姓跟着你走,笼络百姓的心,我不如管仲。
第四,制礼仪可法于四方,弗若也。制定礼法制度,让四方进行仿效
我不如他。制礼仪可法于四方,弗若也。这里的法是什么意思,谁告诉我?
你告诉我这个“法”字怎么解释,“效仿”,对了。效法的意思,这个句子是被动句,制定礼仪,被四方效法。
大家以后就知道了,法在古文中,有一种翻译叫效法 。好了,继续。
第五,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再考一个:这里的鼓,啥意思?做什么词性?“动词”,枹,是鼓槌,拿着鼓槌,敲着鼓,站立于军门之中,鼓立于军门。敲着战鼓,站在军门。而不是,执枹鼓-立于军门。大家想,古时候的战鼓,那么大,怎么执?对吧,动动脑筋就明白了。
执枹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这句话啥意思呢?就是说,拿着鼓槌,敲着战鼓,站在军门,让百姓增加士气勇敢,我不如管仲。
这里插一个话题:春秋时期,不像后代,后代,特别是汉唐之后,对文官武将分得特别明。而春秋的时候,没有文武之分,文也可以是武,武也可以是文,二位一体。比如管仲,能射箭,也能治国。又比如高傒,既率过兵打败过鲁国,又是朝中治国大臣,还是外交大臣,一人多才,在春秋时期很普遍。但到了唐代之后,就开始有区分了,特别是宋朝,武官和文官的职能分别的特别明晰。当然,除了特殊历史时期,比如明朝,于谦是文官,但组织了京城保卫战;又比如铁铉,沧海和寻梅老人家,去过山东的铁铉庙没有?在朱棣靖难的时候,铁铉就是抵抗朱棣的注明将领。山东人,有他的庙,后世纪念他,这人很牛。文官,但搜罗当时的残兵败将,把朱棣狠狠的K了一把,回头我们说明朝的时候再说他。
    好了,话归正传。鲍叔牙说完了这五点,齐桓公说,这人那么牛啊,
好吧,那我就听你的。但管仲这时候在鲁国阵营里啊,鲍叔牙就说,我去!
这个事情,其实也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说,高傒带着大军,把鲁国上万人断了退路,弄得鲁国被迫答应了齐国的条件;还有一个说法,是说鲁国败退之后,回到国都,鲍叔牙才去的。当然,这个问题我们也不去深纠,要深究,那么,历史上课要纠结的东西就太多了。于是鲍叔牙就跑去鲁国,对鲁庄公说,公子纠是你们的外甥,他怎么死,我们不管,你们自己看着办。
但管仲和召忽,我们必须要。原因就是管仲射过我们君主一箭,我们君主心里还有气呢。必须要把他弄到手处死了,才痛快。这时候鲁国是战败国啊,没办法,只有齐国怎么说怎么办。于是杀了自己的外甥公子纠,
然后把齐国要的两个人交出去。值得一提的是召忽,他听说公子纠要被杀,不干,最后没办法,因为也不是他能阻止得了的啊,最后陪着公子纠死。
而管仲,则被鲍叔牙给押送回齐国,但一离开鲁国国境,鲍叔牙马上就让人打开了管仲的手铐脚镣,虽然没和他说什么原因,但管仲心里已经有数了,死不了了。然后一路来到齐国,给他又是换衣服,又是梳洗,要见国君啊。至于,管仲见了国君,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又说了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今天课程到此结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9 1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