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4|回复: 13

[其他] 浪 , 及其他 平仄易混淆的常用字

[复制链接]

1354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福建诗词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620
贡献
13491
金钱
19511

中坚诗友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1-7 08: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浪 , 及其他 平仄易混淆的常用字

——求解答:“听,看,过,梦,忘,浪,醒”这些字平仄一直分不清楚


看,过,梦,忘,浪——本来看,梦,忘三字,在最早是平仄分别代表名词和动词。但是后来晚唐左右就没有这样了。看字是平仄都有,梦全变成了平,忘也是。浪平声只能是沧浪,过本来平声是经过的意思,仄是过错的意思。但到了晚唐左右依然仄声可以表示经过。比如刘禹锡石头城——夜深还过女墙来。如此平仄都有的还有叹,衣,思,论、望等等。叹肯定可以随便用,李白的蜀道难里“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叹应该是平声。听本来是平仄分离,“屈原急王听之不聪也”这里的听我倒忘了到底还是平仄(这个不确定,表示忘了),听到了后来也是随便用,反正听可以随便用就是了。思字本来是去声作为名词,平声做动词,可到了后来也可以混用,比如李商隐。衣倒是只能平声代表衣服,仄代表穿衣。论也分得细。话说还有醒,醒在唐时就是平仄都可以的了。比如李白的“但愿长醉不复醒”里的醒应该就是平的。另外还有神马胜,禁,也是平仄都有,但也是不可以混用。平仄代表不同意思。换句话说,梦和叹到后来差不多都是用仄了,过,醒,看,望,忘,听等就是平仄你随便用。浪,衣,胜什么的你就必须区分意思来用。
说错了一个地方——“应该是梦全变为了仄,意思是梦到后来只发现有仄声。而看和忘,可以平仄随便用。

1354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福建诗词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620
贡献
13491
金钱
19511

中坚诗友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7 08: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个题外话、多年前在野人谷,曾有用(沧浪)一词。受龙洲道人先生指正、受益终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17

帖子

15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4
贡献
335
金钱
737
发表于 2022-11-7 10: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何以以平仄来定词性,或以词性定平仄?纠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主题

217

帖子

159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54
贡献
335
金钱
737
发表于 2022-11-7 10: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音之平仄与语境、音调相关么?如果相关,此话题之小艇可又要撑海里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9000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24
贡献
9708
金钱
12648
发表于 2022-11-7 18: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浪,衣,胜什么的你就必须区分意思来用。
--------------------------------
此说失之偏颇,古人常用借音之法,该平则平,当仄则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无敌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2921
贡献
24814
金钱
33129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1-7 18: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音字意通时,可以通用,意异时不能通用。梦盖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12
贡献
24424
金钱
26930
发表于 2022-11-9 08:15: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地名,特指。又比如,六安,是路,不是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0

主题

9991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律诗绝句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23
贡献
11023
金钱
14021
发表于 2022-11-9 08:4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2-11-9 08:15
沧浪,地名,特指。又比如,六安,是路,不是6。

六安的六,方言读陆,123456的6,方言也读陆。
词典也是在变的。你们广西百色,广西人自己怎么读百?以前官方读成勃色不读成摆色,现在好象统一读成摆色,百还是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212
贡献
24424
金钱
26930
发表于 2022-11-9 10:07: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子规 发表于 2022-11-9 08:48
六安的六,方言读陆,123456的6,方言也读陆。
词典也是在变的。你们广西百色,广西人自己怎么读百?以 ...

文明将就愚昧,是社会的悲哀。龟虽寿,难化龙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9000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24
贡献
9708
金钱
12648
发表于 2022-11-9 10: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2-11-9 10:17 编辑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2-11-9 08:15
沧浪,地名,特指。又比如,六安,是路,不是6。

浪作平声读的不只是沧浪的特指,也含其余

《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

2345截图20221109100822.png
2345截图20221109100836.png
2345截图20221109100846.png
2345截图20221109101633.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主题

9000

帖子

3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424
贡献
9708
金钱
12648
发表于 2022-11-9 10: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2-11-9 10:50 编辑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2-11-9 10:15
浪作平声读的不只是沧浪的特指,也含其余

《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

见鬼,显示不全

蔡宽夫诗话曰:

一、协 声
  秦汉以前①,字书未备,既多假借,而音无反切,平侧皆通用。〔如"庆云、卿云,皋陶、咎繇"之类,大率如此。《诗》:"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思与来,音与南,皆以为协声。②魏晋间此体犹在:刘越石"握中有白璧,本自荆山璆。惟彼太公望,共此渭滨叟。"潘安仁"位同单父邑,愧无子贱歌。岂敢陋微官,但恐忝所荷"是也。〕③自齐、梁后,既④拘以四声,又限以音韵,故大率以偶俪声响⑤为工,文气安得不卑弱乎?惟陶渊明、韩退之〔时时〕摆脱〔世⑥俗〕⑦拘忌,〔故栖字与乖字,阳字与清字,〕⑧皆取其傍韵用,盖笔力自足以胜之也。(《丛话》前一、《竹庄》四、《野客丛书》六〔《野客丛谈》三〕、《历代》三)

其余如禁、梦、胜等亦然,可见,借音以协声调的来源极古,泥于何义读何音是只知本意而不知借音的自缚绳索,殊不足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2

主题

5307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56
贡献
5198
金钱
7775
发表于 2022-11-10 08:17: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子规 发表于 2022-11-9 08:48
六安的六,方言读陆,123456的6,方言也读陆。
词典也是在变的。你们广西百色,广西人自己怎么读百?以 ...

汉字是表意文字,读音可以变,意思差不到哪里去,这是汉字的优点。所以中华文明延续了几千年。表音文字就难了,一千年前的英语,现在没有人看得懂。所以表音文字的历史都是断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3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副首版

诗乐雅韵区诗乐斋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812
贡献
22391
金钱
2663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10 09: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子规 发表于 2022-11-9 08:48
六安的六,方言读陆,123456的6,方言也读陆。
词典也是在变的。你们广西百色,广西人自己怎么读百?以 ...

因为百是入声字,摆的读法是现在汉语。勃是入声读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6
贡献
17872
金钱
48779
发表于 2022-11-10 17: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雨箭蛙 发表于 2022-11-10 09:53
因为百是入声字,摆的读法是现在汉语。勃是入声读法。

百之入声,发音各地也不同。非一勃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12 18: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