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精华14
注册时间2021-3-6
威望6254
金钱115709
贡献102472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威望- 6254 点
贡献- 102472 次
金钱- 115709 枚
 
|
发表于 2022-10-20 11: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2-10-20 11:47 编辑
谢谢诗友的《法院赋》,第一段,“是以司法怜民于怀,治政用之于民焉。”体现法制为民观点,很好,以及“明刑弼教,但求九域息冤声。”对于国家营造公平公正环境的意义。第二段,“韩非创法以名垂,黄霸为公而声伟。晏子廉洁,辅佐三公而治社;姚崇济世,甘守清贫持廉教子。”列举各代遵奉守法护法的清廉官员,凸显法制意识对于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即“清廉忍穷家风清正,崇高风格流芳千古;”第三段,“因公肥私,是格杀之勿论; 凛公行仁,集民心之所向。拐骗坑蒙,遭庭审之鄙夷;忠善孝义,迎法官议论而量刑。”代表作者的法制惩凶扶弱观点。第四段,“朗朗明宇,浩浩长卷。”体现作者对法制的推崇。唯“且乎介甫变法,云开情暖。浩似松柏竹节,凛然贞观长歌。”我认为应分开来看,王安石无疑是有才能且伟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但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达到“贞观长歌”的那种效果,贞观之治在于用人,法制再好用人不当也是无用,王安石变法在用人上至少是有问题的,问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