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诗乐斋副首版
精华239
注册时间2020-4-20
威望2688
金钱25472
贡献21423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诗乐斋副首版
  
威望- 2688 点
贡献- 21423 次
金钱- 25472 枚

|
本帖最后由 雨箭蛙 于 2022-10-13 12:58 编辑
关于金兄《亦咏滇池》的再辩
雨箭蛙
关于金兄的诗,我在多个回帖中大部分都已经解释过,现在再集中解释一次,以示正听。
一池碧水洗天光,四面金黄染稻香。
滇池是现代人固定用法,当然古有古的名字,滇海。但今人大多不这么称呼。因此作者,首句就言明“一池”,大家就固定意识,作者把眼前这个大湖称作池。因此一池顺理成章。说实话,首联是作者最成功的句子,也是最有人情味的句子,但也是问题最多的句子。比如:碧水洗天光,不管天光如何定义,它总是在上面,而碧水总是在下面,下面能洗上面吗?昨天晚上还与九门兄有过争吵,他给我举过两例雨洗天光的例子。雨能洗天光,碧水能洗天光吗?我笃定碧水是不能洗天光,可以把“洗”改成“映、共”。老金还须再思考一下。二句在昨天与刚刚探讨的时候我已经阐明我的观点,“四面”的用法欠妥,比如:四面楚歌,方位主体是项羽,而不是刘邦。因此作者如果在一片秋天的稻田里“四面金黄染稻香”,这句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还很形象。如果有理论家说“黄”是押中韵,我不懂。没有发言权,但按传统律诗写法当避一避。再有这个“染”字的用法值得商榷,染:1.用染料着色:染布。印染。2.感染;沾染(疾病、坏习惯、嗜好等):传染。染病。3.中国画笔墨技法之一。不管染有多少种解释,都应该是一物染另一物,不可能自己染自己。而下联的金黄染稻香,稻子能染稻香吗?这不是自己染自己吗?有人说我评诗爱较真,这是职业习惯使然。
庄蹻中原行远足,臣身变服始称王。
二联不用我再解释了,上一贴也说得足够了,也没有什么争议。但中原一词当改,因为庄蹻来自楚国,楚国当时属于湖湘地区。而中原一词起于汉代。
碧鸡金马摇波喜,宝象盘龙入海忙。
碧鸡金马本是一西一东的两座山,拟人化摇波喜,这是描写滇池的老套路。不管别人怎么想,我就是不喜欢这个“喜”字,它太直白没有情趣,首联的喜悦已经无误地传达给我们了,这个喜字多余了。对句“入海忙”,作者首联就认定是“一池”了,在此处又用“海”,不是不可以,但会引起混乱。分不清此“池”彼“海”,况且如果池与海同一指,也有意重之嫌。这句也许为了赶平仄吧,可以理解。
涛滚螳川石龙坝,轮机穿过汇长江。
此联的问题是名目太多、太乱,掩盖了主题。本来我认定两个自造词,涛滚、轮机,后经多方认证轮机属于一个现代词汇。轮机:1可做发电机的轮机,2亦可以做动力船的轮机。两者都能解释通,但诗句却解释不通,关键是:轮机穿过四字,如果是1怎样穿过?它是固定不能动的。如果是2有1堵在河上,2又是如何穿过的呢?
后附金老回帖:
这娃兄有些东西简直是扯蛋,如洗天光,天光是天色之意,首联就是一池碧水淘涤天色而让天色显得更为纯净、清秀。又如摇波喜、入海忙就是拟人化的笔法,却跟避题面搅在了一块,‘且喜溪流岸岸深’‘也需由文字的内涵让读者自己感悟出来,不要强加给读者’吗?明摆着的扯蛋。
再如轮机不过就是当代词入诗而已,轮机是汽轮机、燃气轮机和水轮机等的统称,何谓杜撰词汇?
又再如什么“黄”与“香”同韵在一句中应当避之’便是泥古不化了,避大韵小韵之类是调声的玩意,近体于诗体上已然跟调声不同,八病之说有参考意义而不是一定之规,严羽谓八病弊法不足据。
若要论古,四面金黄染稻香之黄是句中韵,音节极古,不知蛙兄知否?
洗天光,天光是天色之意,首联就是一池碧水淘涤天色而让天色显得更为洁净,洗者涤没错吧?涤的本意是指洗净、清除没错吧?一池碧水是可以倒影天光的没错吧?
拙诗,数此二位先生最为用心。我认为,风先生的批评更为客观,蛙先生的批评则不靠谱。此诗作者是有自注的,别的就算蛙先生不理解,而滇池出水螳螂川上的石龙坝水力发电厂自1911年就建成发电,蛙却否定说:“这么小的流量能发电?否则滇池不会那么臭。”可见这位蛙先生的诗评是任意且胡说八道的!
另,盘龙江、宝象河是滇池最主要的入水源,入滇海忙,蛙却理解为滇池水流入东海忙,如此低能的理解力,实在是使人觉得蛙脑子是不是进水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