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诗卉 于 2021-8-11 09:58 编辑
简谈几句《跟帖一则》 文/诗卉
鲁珩诗兄今天写了首小诗,叫《跟帖一则》,读了很是喜欢,喜欢他的构思巧妙。这首诗先扬后抑,熟练地运用了反衬手法。前两句:夜闻蟋蟀昼听蝉,墙角枝头两奏欢。写蟋蟀和蝉,一个夜晚,一个白天,在墙角枝头两奏欢。一个‘欢’字,写出的是热闹气氛。后两句转结:日月晨昏交汇处,缘何只有寂寥天。我们在早晨或黄昏交替时候,很少听到蟋蟀和蝉的叫声,作者根据这一现象,发出疑问:缘何只有寂寞天。这个寂寞天与前面的热闹欢鸣形成鲜明对比,一静一闹,互映成趣,可见作者观察生活现象是多么细腻?这首诗前后互相烘托,意味就出来了。意思的留白,使想象空间变大,留下了余味。‘缘何’两个字,使寂寞的外延无限宽。这首小诗,通过对蝉和蟋蟀的自然现象的描写,写出了寂寞的感觉。实质上,两奏欢的描写,也是在写寂寞。因为它们叫的越响亮,周围越显得安静,身处其中的人,越容易生发出孤寂的感觉。作者没说因为啥寂寞?或者疫情当下,人们交往受限,居家太久,无法与朋友把酒言欢;或者失恋,情感失落;或者事业受挫,情绪低谷。总之,不同的人读它,都能从自身的处境,读出寂寞的感觉。这就是共鸣之处。所以,这是一首佳作,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跟帖一则 文/韩鲁珩 夜闻蟋蟀昼听蝉,墙角枝头两奏欢。
日月晨昏交汇处,缘何只有寂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