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5|回复: 8

3月23日复习作业

[复制链接]

156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695
贡献
12454
金钱
19956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3-17 16: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请简述夏商周的崇拜对象有什么区别
2、简述夏朝亡国后,其后裔的去向

9

主题

460

帖子

2766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39
贡献
660
金钱
1168
发表于 2015-3-19 14: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念 于 2015-3-20 09:47 编辑

1;夏代,作为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表现在宗教方面的是奴隶主对奴隶的奴役。  

人殉,作为宗教的一种形式,自原始社会晚期出现到夏代,已得到相应的发展。夏代建国以后,奴隶大量增加,作为宗教形式的人殉、人祭成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考古资料中表明,在相当于夏代的一些大型墓葬中,人殉、人祭的现象十分普遍。夏代王朝用活人祭祀祖先、天地、神灵,实际上是一种残酷的宗教行为,我们可以从其墓葬材料中了解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宗教内容。  

商代社会是中国发达的奴隶制社会。由于当时国家内形成了众多的地方势力,战争四起,为奴隶主提供奴隶增加了来源。因此,社会矛盾也主要表现在奴隶主和奴隶方面,但其宗教内容和形式却是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商朝奴隶主贵族,通过宗教的形式,实行对奴隶的压迫和剥削。当时对鬼神崇拜的观念,完全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造神和敬神活动,也随之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宗教的内容和形式完全渗透着人为的成份,奴隶主贵族通过宗教的形式,达到维护自己统治的目的。  

商代是人殉、人祭的鼎盛时期,数以万计的奴隶充当了当时宗教活动中的牺牲品,因此,商代的宗教形式已经完全变成了阶级制度下奴隶主强权统治的一种手段,商王朝通过宗教对奴隶的压迫,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西周时期,基本上继承了前人那种以宗教信仰来维护统治集团利益的办法。西周统治阶级,仍以崇拜祖先和占卜问事等活动,来巩固和提高王权和王室的权威。  

西周时期的祭祀领域非常广泛,其宗教活动体现出当时已经形成了系统的天命观。由于西周出现了以上帝为百神之王的宗教观念,所以在宗教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就特别重视对天的祭祀。同时,西周贵族通过这一宗教活动,又把天的权威转引到自己身上,所以,西周的祭天和祭祖是对应的,对天的祭祀也是对西周天子的祭祀。

2;夏灭亡后,剩余势力除了主要留居中原,还有两支分别向南方、北方迁移。桀带着不少夏族民众从历山南迁至南巢,这便是南支。北支进入蒙古高原,与当地诸族融合,有人认为这便是后人所称的匈奴。  
商朝灭亡,殷商的王族箕子不愿臣服于周,于是率领部分殷民北迁,建立朝鲜国,史称箕氏朝鲜。  西汉初期,燕王卢绾部将卫满灭掉箕氏朝鲜。另外朝鲜半岛的辰国就是商族国家。
周武王分封诸侯时,仍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的庶兄,当年曾降周的微子启于商丘,国号宋,以奉商朝的宗祀,殷商遗民一分为二,成为后来的卫、宋两国。宋国在战国时亡于齐,卫国在秦二世时被秦朝吞并。在辽东,又有商朝宗室箕子开国朝鲜,后亡于燕人卫满。

点评

夏分割出朝鲜的那段我没敢讲,因为现在的朝鲜和韩国人不同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3-19 20:03
西周崇拜上帝…… 你从哪段资料上摘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3-19 2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695
贡献
12454
金钱
19956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3-19 20: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念 发表于 2015-3-19 14:09
1;夏代,作为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表现在宗教方面的是奴隶主对奴隶的奴役。  

人殉,作为宗教的一种 ...

西周崇拜上帝……
你从哪段资料上摘来的?

点评

是度娘欺骗了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3-20 09: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695
贡献
12454
金钱
19956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3-19 20: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念 发表于 2015-3-19 14:09
1;夏代,作为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表现在宗教方面的是奴隶主对奴隶的奴役。  

人殉,作为宗教的一种 ...

夏分割出朝鲜的那段我没敢讲,因为现在的朝鲜和韩国人不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460

帖子

2766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39
贡献
660
金钱
1168
发表于 2015-3-20 09: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5-3-19 20:01
西周崇拜上帝……
你从哪段资料上摘来的?

是度娘欺骗了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443

帖子

2705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78
贡献
688
金钱
1018
发表于 2015-3-23 13: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1、请简述夏商周的崇拜对象有什么区别
2、简述夏朝亡国后,其后裔的去向
答:
1、夏朝,那时候的人由于对自然的了解不发达,他们信天命,所崇拜的,是图腾文化。信天命就是说,我当皇帝,来统治你们不是我自己的意思,是上天让我来干的,这叫顺应天命。这个天命,相当于上天的旨意,这是统治者的一种工具。而他们崇拜图腾又是干啥呢?集会的一种工具。比如,说要开一个部落会议,那么大家就要找个由头来拜一拜,用于集会仪式;商朝不信天命信鬼神。说下雨,刮风,打雷,都是鬼神在施法。这是商文化和夏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周朝信啥呢?信圣人。圣人,就是有大贡献,大作为的人。比如黄帝,炎帝,神农氏,大禹,周武王,周文王、尧舜等等。从周朝开始中国的崇拜,其实道德崇拜大于军事或者政治崇拜。从周公开始,就致力于树立道德典范,这种文化,一直流传到现在,因为树立道德典范,才能让世人进行效仿,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包括我们现在的许多思维方式和人伦关系,其实都是在那个时候就给我们确立了。

2、夏朝亡国之后,他们的部落分成了三个部分:一部分驻留在中原,成为商朝的子民。第二部分南迁,迁徙到现在的东南亚地区。第三部分,跑到了蒙古高原,成为了后世大名鼎鼎的部落,匈奴。其实后世人说匈奴是外族入侵是不准确的,匈奴,也算是华夏民族。为啥这么说呢?其实是有历史依据的:史记的匈奴记里就说,匈奴,其先祖,夏后世之苗裔也,曰淳维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55

帖子

1788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5
贡献
475
金钱
668
发表于 2015-3-23 16: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123 于 2015-3-23 17:23 编辑

1、请简述夏商周的崇拜对象有什么区别
2、简述夏朝亡国后,其后裔的去向

简述夏商周的崇拜对象有什么区别:

夏朝信天命崇拜对象是图腾文化。
  那时候的人,对自然的了解不发达他们信天命天命是说,我当皇帝,来统治你们不是我自己的意思是上天让我来干的这叫顺应天命这个天命,相当于冥冥之中的一双大手,代表上天的旨意这是统治者的一种工具那么,既然是上天的旨意我就是上天的儿子于是,称为天子而他们崇拜图腾是集会的一种工具
商朝信鬼神崇拜对象是鬼神
  说下雨,刮风,打雷,都是鬼神在施法。不信天命信鬼神是商文化和夏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鬼神,相当于一种惩罚机制。商这个字,其实是在桌子上供奉着东西,祭拜鬼神的象形含义,这和当时的商文化,是分不开的。
周朝信圣人崇拜的对象是圣人。
  圣人,是有大贡献,大作为的人。比如黄帝,炎帝,神农氏,大禹,周武王,周文王、尧舜。
  圣人文化有几个特点:一是把神当人,或者叫变神为人。其二,是把人当人。其三,把人当神。其实中国历来的圣人崇拜都是普普通通的人。
  从周公开始,就致力于树立道德典范,这种文化,一直流传到现在,因为树立道德典范,才能让世人进行效仿。中国的崇拜,道德崇拜大于军事或者政治崇拜。

简述夏朝亡国后,其后裔的去向

  夏朝亡国之后,他们的部落分成了三个部分:一部分驻留在中原,成为商朝的子民。第二部分南迁,迁徙到现在的东南亚地区。第三部分,跑到了蒙古高原,成为了后世大名鼎鼎的部落,匈奴。其实后世人说匈奴是外族入侵是不准确的,匈奴,也算是华夏民族。史记的匈奴记里就说,匈奴,其先祖,夏后世之苗裔也,曰淳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30

帖子

3027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01
贡献
714
金钱
1181
发表于 2015-3-24 21:29: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23日复习作业
1、请简述夏商周的崇拜对象有什么区别
回复:夏崇拜图腾。 所谓图腾,就是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
商朝崇拜的对象是鬼神,说他们崇拜的对象很多,即敬仰天地万物!《封神演义》虽然纯属无稽之谈,但有一点应该是有所考证的,就是商王去礼拜女娲的事,不过至于题诗,这我想多为杜撰!所以我认为那个时期的人因该是以女娲为尊的。
周朝崇拜对象是龙, 自周朝开始各朝各代的帝王都祭天,封建社会后期营建的天坛,是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殿内没有偶像,只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后来宗教传入中国,人们就信仰宗教,一直到今天。
2、简述夏朝亡国后,其后裔的去向
回复: 夏灭亡后,剩余势力除了主要留居中原,还有两支分别向南方、北方迁移。桀带着不少夏族民众从历山南迁至南巢,这便是南支。北支进入蒙古高原,与当地诸族融合,有人认为这便是后人所称的匈奴。《史记·匈奴列传》载道“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括地谱》更详细地解道“其(指桀)子獯粥妻桀之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徒(即北原游牧民族),中国谓之匈奴。”商汤王因帝宁之故都,封夏室的一支姒姓贵族于杞国,以奉祀宗庙祖先。《史记·陈杞世家》载夏裔在“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灭商为王之后,封大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春秋末期,孔子因为崇尚夏礼,还特意去杞国访问考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138

帖子

7901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15
贡献
1874
金钱
3044
发表于 2015-3-25 14: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3.23作业
1、请简述夏商周的崇拜对象有什么区别
2、简述夏朝亡国后,其后裔的去向

    答:1.从夏商周三族的起源神话来看,夏与商、周具有明显不同之处,夏人的感生起源神话是历史时代后人编织而成的,商、周两族则是源自本族氏族部落时期的传说。
夏人的祖先,《史记·夏本纪》中有着清晰的来源:“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汉书》纠正说:“颛顼五代而生鲧。”这些文献明白无误地确认了夏人属于黄帝的后裔。我们认为,从文献角度分析,鲧和禹的部族世代治水,在尧舜禹时期是非常强盛的一方“诸侯”,也就是与唐尧、虞舜共同组成方国的一个古国,早已经跨越了父系氏族社会。《山海经·海内经》还记载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加之《全上古三代文》辑《归藏·启筮》所说“鲧殛死,三岁不腐,副之以吴刀,是用出禹”,都把禹的出生确定为父亲剖腹而生。这种出生方式当然是不可能的,它是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之后父权剥夺母权的
商人的先祖起源神话属于卵生神话的系统。《诗经·商颂·玄鸟》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长发》则有:“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商颂》是春秋时期商人后裔宋国的诗,其追溯自己祖先的传说当来源甚远。《史记·殷本纪》也有详细的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这个神话的核心是商人的始祖契是卵生而来。对此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第一,神话包含了“玄”、“狄”、“有娀氏”这样几个暗示了地理方位的概念。玄,即北方,《荀子·成相》和《诗经·商颂·长发》中都提到商人先公为“玄王”,可见玄王就是居住在北方、统治北方的意思。狄,如果从古代部族的角度来看,也多指北狄。有娀氏,《史记》中有“桀败于有娀之墟”,《史记正义》认为“有娀当在蒲州也”,也就是在今天山东北部靠近渤海的地方。从以上三点可以判定,不
感生神话的不同系统,或许暗示着文化祖源的不同。商、周两族就是这样。周人自己追溯的女性祖先是姜原,由她降生了男性始祖后稷弃。后稷弃的诞生充满了神话传说的色彩,是一个上帝感生的故事。《诗经·生民》是周人对自己祖先的祭歌,其中记载:“厥初生民,时维姜原。生民如何,克禋克祀,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史记·周本纪》也记载了这个神话传说,不过稍有不同。“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云云 。结合起来看,《史记》的记载是由《诗经》加以改编而来,很有故事性。这个神话传说的关键在于以下三点:第一,不论是《诗经》所说“履帝武敏歆”,还是《史记》所说“践大人迹”,说的都是后稷无父而
2.夏朝亡国后,其后裔一部分就地安顿,一部分去了东北、朝鲜半岛,还有一部分远涉重洋到了美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2 0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