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78|回复: 128

古风小令五期初级班漓墨组考试贴

  [复制链接]

70

主题

997

帖子

6910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招生群版主兼练武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01
贡献
1559
金钱
2952
发表于 2021-3-9 15: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简简单单♥ 于 2021-3-11 14:24 编辑

古风小令五期初级班漓墨组考试贴:

178

主题

712

帖子

6161

积分

版主

冀雨尧天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01
贡献
1262
金钱
2370
发表于 2021-3-10 09: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12:14 编辑

漓墨06-老孙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
       词,初名曲子、曲子词,又叫倚声。这说明词与音乐有关,最初应是配合音乐的歌辞,用于演唱。有声律的要求。
       后来,词又也被称作是长短句、诗馀等。强调它是一种“调有定字,字有定声”的独特的格律诗体,有用韵及平仄要求。即有词谱。
        总之,词是一种描写情感的、与唐诗并驾齐驱的一种文体。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
        单调小令:单刀直入,言简意赅。赋比兴手法综合运用。平起、陡起均可。适合用来描写某个特定的场景、某个瞬间的心理。需要下笔快进快出:起句要能使读者迅速进入你的情感,结句则要意在言外、重笔点题,万不可将意思说尽,要使读者读罢仍能情思萦绕。
        双调小令:词分为两段,也叫两片。片与片之间的关系,在音乐上是暂时的休止而不是全曲的终了,在文字上,也就必须做到若断若续。双调词的章法,要紧处就在起、过拍、歇拍、过片这四个地方。常用的五种上下片章法有:上景下情、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上起下续、上问下答、上幻下真。

3、何为倚声填词?
答:
每一首词,都有词牌。词牌即词调名,也就是一首词所依附的词谱。而这个谱就限制了你所表达的声情,这就是所谓“倚声填词”。

4、词与诗的区别。
答:
词和诗(近体诗)都是同一源流,都是对古体诗的继承和发扬,都有起承转合这四要素,都是韵文形式,而词与诗存在着诸多区别,主要有七大不同:
a、 特性不同
格律诗,较庄正、严肃;词,较轻松,很大众化。
b、表达的主旨不同
词言情,诗言志。诗多表现的像男子一样阳刚伟岸,骨力感强。词却偏柔美娇俏,语言要唯美,下笔要轻灵。
c、句式不同。
诗的句子是整齐的,词被称为长短句。诗的对仗要求比词严格。
d、格式不同。
诗的几个格式基本固定,词谱则成百上千。
e、用韵不同。
诗用《平水韵》,词用《词林正韵》。诗是通首一韵,而词可以是一首多韵。
f、诗高雅,曲近俚。而词在两者之间。
g、用语不同。
词可以用词组,诗不可以多用。就是说诗是不用或者尽量少用成词,词这方面不是很严格要求。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按照押韵形式分,词有五种格。
a.平韵格,即韵字都在同一个平韵部。如渔歌子、忆江南。
b.仄韵格,即韵字都在同一个仄韵部。如如梦令。
c.平仄叶韵格,即韵字在同一个韵部但平仄转换。如西江月。
d.平仄转韵格,即韵字有平有仄,平仄不在同一韵部。如清平乐、减字木兰花。
e.平仄错叶格,就是一首词的韵脚以一个韵部为主,里面加了几个不同韵部不同平仄的韵脚。还没学。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C),修辞手法写景,(A),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
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按少年、壮年、老年的时间和空间顺序转换,通过三次
听雨画面,将一生的悲欢歌哭融汇其中,凸显了作者晚年的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答:
起拍句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过片句是: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结拍句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
起拍用了叙事起。运用了上昔下今的章法结构模式。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
此词声情凄婉愁苦,表达了作者的不尽伤感、郁结之情,运用了今昔对比的表达方式。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
此词营造了由兴到衰的意境,运用了对比、反衬手法。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清平乐·见初中女照
文/老孙
        青春作伴,含笑盈盈面。云鬓翠眉蝴蝶辫,豆蔻年华秀媛。
        三年笃学同窗,几番低语回廊。今见花间小照,仍留桃李芳香。



点评

同意初,复评  发表于 2021-3-13 17:34
不够含蓄委婉扣1分,过片对偶不工扣1分。写作题实得26分  发表于 2021-3-13 07:29
同意惜惜师点评意见  发表于 2021-3-12 14:28
第四题15分  发表于 2021-3-12 00:01
第三题15分  发表于 2021-3-11 23:50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

帖子

14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47
贡献
320
金钱
573
发表于 2021-3-10 12: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12:14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组 漓墨学号 05学名 倚栏听雨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就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是我国唐宋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势之一。词又称为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1单调小令:平起,陡起均可。单刀直入,言简意赅。赋比兴手法的综合运用。
2双调小令:常用的五种上下片章法:上景下情,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上起下续,上问下答,上幻下真。
3、何为倚声填词?
答:倚声填词就是依照乐曲所表达的声情,句拍填词。
4、词与诗的区别。
答:1.特性不同,格律诗多用于隋唐时期科举取仕,具有书面的吟咏性,非常严肃的话题;而词,吸收了大量的民乐燕乐,使之具备了与生俱来的歌唱性,很大众化。2.表达的主旨不同,词言情;诗言志。3.句式不同,诗是整齐的;词被称为长短句。4.格式不同,词是一词一格,字数不等,有不同的 平仄格式,独有的声情;诗的几个格式基本固定,讲符合规矩,不讲符合声情。诗的字数都是规定了的。5.用韵不同,填词用《词林正韵》;作诗用《平水韵》。6.诗高雅,曲近俚,而词在两者之间。7.用语不同,词可以用词组;诗不用或者尽量少用成词。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1.平韵格。2.仄韵格。3.平仄转韵格。4.平仄韵通叶格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B),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限用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段,凸现词人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和心情。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答:起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过片: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结拍: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本词的起拍是叙事起。本词的章法结构是上昔下今。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此词呈现的声情是凄婉愁苦。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远离家乡,孤独凄凉的愁苦之情。作者用回忆的表达方式,抒发一生际遇。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此词营造的意境:少年时,不识愁滋味。中年时,颠沛流离的悲凉沧桑。老年时,历尽离乱后的憔悴枯槁一生的悲欢离合,谁也说不清,听那窗前的秋雨一无所动,任它滴滴答答直到天明。
主要表现的是“反衬”手法。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清平乐•喜搬迁
文/倚栏听雨
      留房不住,原是搬迁故。公告贯通工业路,涉及许多住户。
       政府周到安排,居民喜悦今来。最美人间四月,幸福欢乐开怀。
     

点评

同意各师初,复评  发表于 2021-3-13 17:35
写作题不够委婉含蓄扣1分,实得分22  发表于 2021-3-13 09:19
同意惜惜师点评意见。  发表于 2021-3-12 14:31
第四题13分  发表于 2021-3-12 05:40
第三题15分  发表于 2021-3-12 05: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0

帖子

40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76
贡献
936
金钱
1552
发表于 2021-3-10 16: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12:15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漓墨09 - 芳丛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是我国唐宋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按字数有小令、中调和长调之分,按风格有婉约、豪放、花间派。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单调小令:平起、陡起均可。单刀直入,言简意赅。赋比兴手法的综合运用。常用来描写某个特定的场景、某个瞬间的心理,因此就需要下笔快进快出:起句要能使读者迅速进入你的情感,结句则要意在言外、重笔点题,万不可将意思说尽,要使读者读罢仍能情思萦绕。
      双调小令:常用的五种上下片章法:上景下情、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上起下续、上问下答、上幻下真。

3、何为倚声填词?
答:词牌大概有两千多个,而每一个词牌都有自己规定的词谱,就好比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就好比每一首歌都有自己特有的乐谱。每个词牌的简介里都有个什么宫,那就是曲谱。而这个谱就限制了你词所表达的声情,是所谓“倚声填词”。简单说一下这些宫所代表的声情:
仙吕宫:清新绵逸
南吕宫:感叹悲伤
中吕宫:高下跌宕
黄钟宫:富贵缠绵
正宫:惆怅雄壮
正因为词牌的各自特点,所以我们都说填词。

4、词与诗的区别。
答:词和诗(近体诗)都是同一源流,都是对古体诗的继承和发扬,都有起承转合这四要素(在我看来,诗讲起承转合,词的起拍相当于诗的起句、次拍相当于诗的承句,准备过片、过片相当于诗的转,结拍相当于诗的合句),都是韵文形式,而词与诗存在着诸多区别:
1、 特性不同
格律诗,多用于隋唐时期科举取仕,具有书面的吟咏性,非常严肃的话题;而词,吸收了大量的民乐燕乐,使之具备了与生俱来的歌唱性。很大众化。
2、表达的主旨不同
词言情,诗言志。词呢,因其音乐性很普及,听众也是三教九流,所以通俗易懂是必须,可以是小小的闺怨酷相思,像在水一方的佳人般婉约空灵,所以表达要婉转含蓄,句子唯美细腻老百姓能懂,当然也可以是无限悲怆的仰天长啸状态中包含无限凄清比如《满江红》。而诗多表现的像男子一样阳刚伟岸,骨力感强。我们写诗不要写的像词一样柔美娇俏,(当然也不要那种干嚎似的干部体让人望而生厌)。所以说,词的语言要唯美,下笔要轻灵。
记得以前令三时候我看到有一位同学的渔歌子作业,说春天来了,地气腾,我当时就说这个腾字下笔重了,词,尤其小令,好比二八佳人,需要呵护需要袅娜,所以大家下笔时候悠着点。而诗的语言,不以华美为主,甚至有时候要讲究古朴自然。
3、句式的不同
1】、 词与诗的不同是诗是整齐的,词被称为长短句。
2】、 我们知道近体诗分五言和七言。词的节拍更灵活多变,单字也可以成一拍,词可以有领字。
3】、近体诗中的律诗要求严格对仗,且对仗位置固定(二三联)。而词对偶位置因词牌而异,且多数句子是不要求对偶的,就算有些词的句子要求对偶也不像近体诗那么严格。
4、格式上的不同。一词一格,字数不等。
5、用韵的不同。填词用《词林正韵》,作诗用《平水韵》。
6、诗高雅,曲近俚。而词在两者之间。
    7、用语的不同。词可以用词组,诗不可以多用。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按照押韵形式分五类:平韵格、仄韵格、平仄转韵格、平仄韵通叶格、叠韵
平韵格:渔歌子、忆江南、浣溪沙、鹧鸪天、摊破浣溪沙(全词均押平声韵);
仄韵格:如梦令
平仄转韵格:清平乐、减字木兰花、虞美人(由押平声韵转为押仄声韵,或者由押仄声韵转为押平声韵);
平仄韵通叶格:西江月(即平仄转韵,但是韵在同一个韵部);平仄韵错叶格(平仄韵交错押韵)。
叠韵:如梦令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B),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限用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选取作者少年、中年、晚年的人生三个阶段,凸显词人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和心情。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答:起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过片: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结拍: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用了叙事起。章法结构,上昔下今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词牌声情:凄婉愁苦。作者要抒发郁结之情。通过逐层递进的方式表达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此词营造的意境是愁苦。用了反衬手法。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清平乐•四月春色
文/芳丛
     河堤枝杪,处处闻啼鸟。似说春光无限好,唯恐时人负了。
     牡丹妖艳城东,轻舟满载欢容。摇曳多姿少女,风飘香袂空中。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点评

同意初,复评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7:36
结句扣1分,写作题实得分24  发表于 2021-3-13 09:27
牡丹不生在水边,与轻舟无必然关联,脉络不够清晰扣1分。结句衣服不会飘在空中  发表于 2021-3-13 09:26
同意惜惜师点评意见。  发表于 2021-3-12 14:32
第四题3+3+3+3+1.5分,共13.5分  发表于 2021-3-12 05: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1

帖子

4793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绝十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68
贡献
1149
金钱
1827
发表于 2021-3-10 20: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12:16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组 学号 学名
漓墨副组长-开心就好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就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等体,是我国唐宋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又称为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
单调小令:平起,陡起均可。
双调小令:常用的五种,上下片章法,上景下情,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上起下续,上问下答,上幻下真。

3、何为倚声填词?
答:倚声填词,倚声是依照乐曲的声情句拍填词,也称“依声”或“寄声”。词家以前辈作品的声律填词,已失去“可歌”的本意,但仍称作词的“倚声”。曲谱限制了你词所表达的声情,所谓“倚声填词”。

4、词与诗的区别。
答:词和诗的区别,诗讲究起承转合。词的起拍相当于诗的起句,次拍相当于诗的承句,准备过片,过片相当于诗的转句,结拍相当于诗的合句。词言情,诗言志。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学过四种格式,平韵格,仄韵格,平仄转韵格,平仄韵通叶韵。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A),(B),修辞手法写景,(D),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A),准备过片铺垫好(D),灵活运用(E)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限用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度】或【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老年“听雨僧庐下”的孤凉幽情,浓缩了数十年,千万里于尺幅之中。将少年风流,壮年漂泊,晚年遁世的人生道路笼括于词中,再现于画面。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答:
起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过片:而今听歌僧庐下,鬓以星星也。
结拍: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是叙事起。章法结构时间层递式,以时间流动为方式组合意向。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此词呈现的声情沧凉凄清,极其凄婉,愁苦郁结之情。
此词思想情感:怀远,忆旧
表达方式,此词时间流动少年,壮年,晚年表达了人生道路坎坷。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作者截取了一生中少年,壮年,晚年三个时期的典型片段,构成三副剪影。以时间为序,层层递进,展示意向,营造全词意境。以虚实结合,对比反衬的形式表达了晚年的凄苦。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清平乐·你是人间四月天
文/开心就好
       风和暗递,双燕呢喃戏。君是人间花盛季,常遣云笺频记。
       笑音总沐春阳,心清已许时芳。纵是韶华逐逝,依然愿你晴光。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5。(3分)
11·结句留白。(2分)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5。(3分)
11·结句留白。(2分)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7:37
写作题过片扣1分,实得分27  发表于 2021-3-13 09:29
同意惜惜师点评意见。  发表于 2021-3-12 14:33
第四题3+3+3+3+2=14分  发表于 2021-3-12 05:58
第三题15分  发表于 2021-3-12 05: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99

帖子

267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5
贡献
734
金钱
971
发表于 2021-3-10 20: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12:16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审核人:风林
考生:组 漓墨  学号  12  学名 舞雪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是一种文学体裁,是一种有韵律的长短不一的句子。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单调小令:平起、陡起均可。单刀直入,言简意赅。赋比兴手法的综合运用。   
双调小令:常用的五种上下片章法:上景下情、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上起下续、上问下答、上幻下真。
3、何为倚声填词?
答:每一个词牌都有自己规定的词谱,而这个谱就限制了你词所表达的声情,是所谓“倚声填词”
4、词与诗的区别。
答:1、 特性不同2、表达的主旨不同3、句式不同            4、格式上不同。5、用韵不同6、诗高雅,曲近俚。而词在两者之间7、用语不同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1)整首词一个韵部2)一首词多个韵部3)一个韵部中间押别韵部4)平仄韵同一韵部通押5)叠韵:6)仄韵和入声韵交协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小令(C)、中调(B)、长调(A)。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B),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限用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作者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凸显了作者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和心情。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起拍:少年听雨歌楼上
过片:而今听雨僧庐下
结拍: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词的起拍是叙事起。       本词的章法结构用的是上昔下今。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此词呈现由年少时的欢乐无忧,到中年的惆怅彷徨,进而到老年的凄苦无奈的心情,这是亡国者的哀痛,也是失志者的悲愤。作者采用的是映衬的表达方式。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此词营造的意境:少年时:不识愁滋味;中年时:颠沛流离的悲凉沧桑;老年时:历尽离乱后的憔悴枯槁一生的悲欢离合谁也说不清。主要的表现手法为“虚实结合。”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
本题30分。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清平乐•人间四月天
文/舞雪
        阳光明媚,望里青葱翠。紫燕呢喃花绽蕊,风暖梦圆相会。
       卿卿笑靥如春,沐之不觉醺醺。心底万般美好,人间四月缤纷。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7:38
附议枫叶点评。  发表于 2021-3-13 09:31
同意惜惜师点评意见。  发表于 2021-3-12 14:34
第四题3+3+3+3+0=12分  发表于 2021-3-12 06:01
第三题15分  发表于 2021-3-12 06: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189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诗校律诗一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317
贡献
3117
金钱
4973
发表于 2021-3-10 20: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12:17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漓墨组 学号 19 学名 野茶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故又叫长短句。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单调小令:平起,陡起均可,单刀直入,言简意赅,赋比兴手法的综合运用,结句要意在言外,重笔点题,不可将意思说尽。


双调小令:一,上景下情;二,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三,上起下续;四,上问下答;五,上幻下真。


3、何为倚声填词?


是依照乐曲的声情,句拍填词,也称“依声”或“寄声”。


4、词与诗的区别。


词和诗(近体诗)都是同一源流,都是对古体诗的继承和发扬,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1,特性不同,诗的话题严肃,词很大众化;
2,表达的主旨不同,诗言志,词言情;
3,句式不同,诗是整齐的,词则是长短句;
4,格式不同,一词一格,字数不等,且有独特的声情;诗的几个格式基本固定,只考虑格律,不考虑声情;
5,用韵不同,填词用《词林正韵》,作诗用《平水韵》;
6,诗高雅,曲近俚,词在两者之间;
7,用语不同,词可以用词组,诗不可以多用。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平韵格,仄韵格,平仄叶韵格,平仄转韵格。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B),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限用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凸显词人晚年悲苦凄凉的境遇和心情。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起拍:少年听雨歌楼上;
过片: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结拍:一任阶前、点滴到天眀。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是事起,章法结构是上起下续。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呈现的声情是极其凄婉愁苦,抒发郁结之情。
思想情感:同是听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际遇,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将词人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融汇其中。
表达方式:通过时空的跳跃(少年,壮年,暮年)。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营照少年时候醉生梦死的意境;


客舟,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衰瑟意象,营照壮年之后四方漂泊,一腔旅恨,万种离愁的意境;


僧庐,鬓星星,雨点营照词人晚年处境萧索,心境凄凉的意境。


以上这些主要采用对比反衬的表现手法。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清平乐·你是人间四月天
文/野茶


月来高照,偶听鸣禽闹。树下相依花喜笑,守定三更嫌少。
今春又在金陵,深杯独对孤灯。最恨阶前雨点,为何滴到天明?

点评

对各师点评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7:39
附议枫叶点评。  发表于 2021-3-13 09:33
同意惜惜师点评意见。  发表于 2021-3-12 14:35
第四题3+3+3+3+2=14分  发表于 2021-3-12 06:09
第三题15分  发表于 2021-3-12 06: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59

帖子

23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47
贡献
602
金钱
855
发表于 2021-3-10 20: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12:18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漓墨组长 学号 学名 :莹莹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就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①单调小令通常在三四句话内就完成了意思的表达,因此常用来描写某个特定的场景,某个瞬间心理,其用语相当简意赅。
②双调小令与单调小令相比,分了上下片,字数增加了一些,所以布局和章法的问题就有好多种结构模式。


3、何为倚声填词?


答:每一首词,都有词牌。词牌即词调名,也就是一首词所依附的词谱。而这个谱就限制了你所表达的声情,这就是所谓“倚声填词”。


4、词与诗的区别。


答:词和诗(近体诗)都是同一源流,都是对古体诗的继承和发扬,都有起承转合这四要素,都是韵文形式,而词与诗存在着诸多区别,主要有七大不同:
a、 特性不同
格律诗,较庄正、严肃;词,较轻松,很大众化。
b、表达的主旨不同
词言情,诗言志。诗多表现的像男子一样阳刚伟岸,骨力感强。词却偏柔美娇俏,语言要唯美,下笔要轻灵。
c、句式不同。
诗的句子是整齐的,词被称为长短句。诗的对仗要求比词严格。
d、格式不同。
诗的几个格式基本固定,词谱则成百上千。
e、用韵不同。
诗用《平水韵》,词用《词林正韵》。诗是通首一韵,而词可以是一首多韵。
f、诗高雅,曲近俚。而词在两者之间。
g、用语不同。
词可以用词组,诗不可以多用。就是说诗是不用或者尽量少用成词,词这方面不是很严格要求。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按照押韵形式分,词有五种格。
a.平韵格,即韵字都在同一个平韵部。如渔歌子、忆江南。
b.仄韵格,即韵字都在同一个仄韵部。如如梦令。
c.平仄叶韵格,即韵字在同一个韵部但平仄转换。如西江月。
d.平仄转韵格,即韵字有平有仄,平仄不在同一韵部。如清平乐、减字木兰花。
e.平仄错叶格,就是一首词的韵脚以一个韵部为主,里面加了几个不同韵部不同平仄的韵脚。还没学。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C),修辞手法写景,(A),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按少年、壮年、老年的时间和空间顺序转换,通过三次
听雨画面,将一生的悲欢歌哭融汇其中,凸显了作者晚年的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答:
起拍句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过片句是: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结拍句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起拍用了叙事起。运用了上昔下今的章法结构模式。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此词声情凄婉愁苦,表达了作者的不尽伤感、郁结之情,运用了今昔对比的表达方式。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此词营造了由兴到衰的意境,运用了对比、反衬手法。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清平乐


文/莹莹


瘦尽孤影,梦觉惊春冷。月夜良宵怜铜镜。空数银虬光景。


窃问山染轻螺。玉溪鹅拨清波?兰蕊可持瓢杓,葛生怎忘川河。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7:40
附议枫叶点评。  发表于 2021-3-13 09:35
同意惜惜师点评意见。  发表于 2021-3-12 14:36
第四题15分  发表于 2021-3-12 06:14
第三题15分  发表于 2021-3-12 06: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46

帖子

271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74
贡献
720
金钱
996
发表于 2021-3-10 20: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12:19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组 学号 学名
漓墨18-都市稻草人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就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有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单调小令是:平起,陡起均可以。单刀直入,言简意赅。赋比兴手法的综合运用。
双调小令是:上景下情、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上起下续、上问下答、上幻下真。
3、何为倚声填词?
答:就是受格律的制约,结构严谨,必须要一词一谱。

4、词与诗的区别。
答:诗,句式规整,每句字数相同。词,句式为长短句。写诗要用平水韵,填词要用词林正韵。诗中的对偶句称为对仗,而词中就称为对偶。诗的起源可以追溯于“诗经”。词起源于梁代,形成唐代极盛行于宋代。诗庄, 语言清新,词媚, 语言优美,婉约。表达主旨是诗言志,而词言情等的区别。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 平韵,仄韵,协韵或叶韵,转韵。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B),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 【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上下
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少年、壮年、晚年三个典型片断,突显作者晚年“悲苦凄凉”的遭遇和心情。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答:起拍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过片为:“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结拍为:“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起拍是叙事起。
这首词章法结构是上昔下今,重于回忆。用三个年龄阶段“听雨”的画面,一生的甜美和凄凉的遭遇为主题,把此一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渗透,融入于词中。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此词声情:在经历了这三个时期,从少年不知愁滋味到后来漂泊不定的苦难经历,以及到晚年的凄凉孤苦,悲伤凄叹难以控制。属于凄凉哀怨的声情。

表达的思想情感是:融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为一体,抚今追昔一生经历而得出的结论。
表达方式:是用了记叙手法。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营造的意境是:由三个年龄段的时空画面,呈现出晚年的孤苦悲凉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境地,场景氛围无限悲凉和无助。
表现手法是:用了反衬手法。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清平乐·祭双亲(双亲-我的人间四月天)
文/都市稻草人
      柔肠百转。倍感春心浅。碑上墨痕双手挽。犹觉双亲甚远。
     黄昏独倚栏杆,心头小雨连绵,试问苍天在上?何时相聚长轩。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7:40
附议枫叶点评。  发表于 2021-3-13 09:37
第五题:5.重字,词的运用扣1分;6.扣2分;8.扣1分;9.扣1分;10.扣3分;11.扣1分,本题得21分。  发表于 2021-3-12 19:24
同意惜惜师点评意见。  发表于 2021-3-12 14:37
第四题3+3+3+3+2=14分  发表于 2021-3-12 06: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8

主题

1151

帖子

7072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705
贡献
1440
金钱
3071
发表于 2021-3-10 21: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12:20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漓墨组 学号 20学名: 莫入戏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词多适用于抒情,以婉约为宗!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单调小令,言简意赅,适写某个特定小场景。
双调小令,通常上片为辅,铺垫或引出下文
3、何为倚声填词?
根据词谱填词
4、词与诗的区别。
词有固定的词谱适用抒情,诗分五言和七言,或格律诗或古风,多适用于言志
5、 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清平乐 转韵
西江月 叶韵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B),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A),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B)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片】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以楼上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凸显了词人晚上孤独不幸的境遇与心情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起拍是少年听雨歌楼上
过片是而今听雨僧庐下
结拍是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是叙事起,是情景交融模式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触景生情,表达了作业三个人生阶段听雨的不同感受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听雨,先扬后抑。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清平乐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以楼上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凸显了词人晚上孤独不幸的境遇与心情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起拍是少年听雨歌楼上
过片是而今听雨僧庐下
结拍是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是叙事起,是情景交融模式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触景生情,表达了作业三个人生阶段听雨的不同感受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听雨,先扬后抑。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清平乐
文/莫入戏
异乡泠月,寒照如银雪。旅客长看心郁结。无语喃喃凝噎
何事停滞他乡,故里寒舍凄凉。独向城中寻路,好教妻女安康。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7:40
附议枫叶点评。  发表于 2021-3-13 09:38
四大题2小题再加1分。四大题得10分。  发表于 2021-3-12 14:53
同意惜惜师点评意见。  发表于 2021-3-12 14:37
第四题3+2+2+2+0=9分  发表于 2021-3-12 06: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1

帖子

240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1
贡献
612
金钱
895
发表于 2021-3-10 21: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12:20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组 学号 学名
漓墨03-笑傲江湖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不同于诗,句有长短,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有定格,一词一谱的独特的文学体裁。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单调小令为:平起,陡起均可以。单刀直入,言简意赅。赋比兴手法的综合运用。常用来书写独特的场景或瞬间的心里。
双调小令为:上景下情、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上起下续、上问下答、上幻下真。
准备过片要为下阙作铺垫,过片要于上阙有跳跃,不能沿袭上阙一味的写景或情。要做到情景交融。
3、何为倚声填词?
答:就是受格律的制约,结构严谨,必须要一词一谱。

4、词与诗的区别。
答:诗,句式规整,字数相等。词,句式为长短句。写诗用平水韵,填词用词林正韵。诗中的对偶句称为对仗,而词中就称为对偶。诗的起源可以追溯于“诗经”。词起源于梁代,形成唐代极盛行于宋代。诗庄, 语言清新,词媚, 语言优美,婉约。表达主旨是诗言志,而词言情等的区别。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 平韵,仄韵,协韵或叶韵,转韵。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B),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 【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优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上下
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以“听雨”为线索,以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三个年龄段听雨境况,表现了作者晚年的悲苦凄凉。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答:起拍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过片是:“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结拍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起拍是叙事起。
这首词章法结构是上昔下今,今昔对比来抒写作者寄居僧舍的凄凉晚景。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本词的声请凄婉。

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写尽人生的悲欢离合,人事的酸甜苦辣。

表达方式:是用了记叙文的手法。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表现的手法是:今昔对比和反衬手法。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清平乐·春思
文/笑傲江湖
      桃花谢了,枝上青梅小。柳径风行烟袅袅,侬语轻歌缭绕。
      也曾并影萱篱,也曾携手兰溪。别梦非应有恨,月圆即是归期。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7:41
过片规则重字,效果不好,扣1分,写作题实得分27  发表于 2021-3-13 09:42
第五题:8.扣1分;9.扣1分;本题得28分!  发表于 2021-3-12 19:31
同意惜惜师点评意见。  发表于 2021-3-12 14:38
第四题15分  发表于 2021-3-12 06: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4

帖子

38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92
贡献
1066
金钱
1384
发表于 2021-3-10 21: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12:20 编辑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漓墨21-风雨人生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漓墨21-风雨人生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就是“调有定字,字有定声,句中定格”的独特的格律诗体。是我国唐宋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词又称为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1、单调小令
1)、单调小令的特点:言简意深,韵味无穷。
单调小令因其篇幅短、用笔少,不需要过多考虑结构的问题。
2)赋比兴手法的综合运用
2、双调小令
双调小令与单调小令相比,分了上下片,字数增加了一些,所以布局和章法的问题就有必要研究一下。双调小令有好多种结构模式,今天学习其中常用的五种:
1)、上景下情、
即上片写景或以写景为主,下片缘景抒情或主要是抒情。
2)、上昔下今,上今下昔。
3)、上起下续。
上下片都是写事或景或情,或事、景、情彼此交融,上片是开端、是基础、是前一阶段的事物,下片则是承接、是发展、是后一阶段的事物。
4、上问下答。
5、上幻下真。
   
3、何为倚声填词?
答:倚声是依照乐曲的声情、句拍填词,也称“依声”或“寄声”。《新唐书•刘禹锡传》谓禹锡“乃倚其声,作《竹枝辞》十馀篇”。此为“倚声”之始。北宋张未《贺铸东山词序》:“大抵倚声为之词,皆可歌也。”后因宫调失传,词家以前辈作品的声律填词,已失去“可歌”的本意,但仍称作词为“倚声”。

4、词与诗的区别。
答:1、 特性不同
格律诗,多用于隋唐时期科举取仕,具有书面的吟咏性,非常严肃的话题;而词,吸收了大量的民乐燕乐,使之具备了与生俱来的歌唱性。很大众化。
2、表达的主旨不同
词言情,诗言志。词呢,因其音乐性很普及,听众也是三教九流,所以通俗易懂是必须,可以是小小的闺怨酷相思,像在水一方的佳人般婉约空灵,所以表达要婉转含蓄。
3、句式的不同
1】、 词与诗的不同是诗是整齐的,词被称为长短句, 长短句使词与近体诗在句子的外形上一下子区别开来。
2】、 我们知道近体诗分五言和七言。
4、格式上的不同。一词一格,字数不等。而诗的几个格式基本固定,讲符合格律不讲符合声情。另外诗的字数都是规定了的,这个都知道不多做赘述。
5、用韵的不同。填词用《词林正韵》,作诗用《平水韵》。词的用韵比近体诗宽泛很多,大家尽快掌握使用熟悉《词林正韵》,做到心中大概有数。
6、诗高雅,曲近俚。而词在两者之间。
7、用语的不同。词可以用词组,诗不可以多用。就是说诗是不用或者尽量少用成词,词这方面不是很严格要求。这个好理解,不做阐述。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1)整首词一个韵部。比如《忆江南》、《鹧鸪天》等,这个好理解。
2)一首词多个韵部:比如太白的《菩萨蛮》:
3)一个韵部中间押别韵部:如李煜《相见欢》:
4)平仄韵同一韵部通押:平仄韵通押也叫协韵,大家记住这个协(有的也叫叶xie),就是同韵不同平仄的押韵形式。比如苏轼的《西江月》:
5)叠韵:比如《长相思》:
长相思
6)仄韵和入声韵交协:比如《钗头凤》: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D),(B),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E),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A)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同时以“听雨”为线索,以时间为序层层递进展示意象,营构全词意境。描绘这三个不同的人生阶段、生活境遇中“听雨”的内心感受。依次写了“少年听雨歌楼上”的温馨柔情、“壮年听雨客舟中”的苍凉凄清、“老年听雨僧庐下”的孤凉幽情。全词词短情长,富于凝练美。浓缩了数十年、千万里于尺幅之中,将少年风流、中年漂泊、晚年遁世的人生道路笼括于词中,再现于画面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起拍:少年听雨歌楼上。过片:而今听雨僧庐下。结拍: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是叙事,时空表现的手法。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如泣如诉虞美人,多么哀怨。三幅画卷组成了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寂的特定的人生长卷,从而透现了社会从相对安定到动荡离乱、劫后荒凉的演变过程。对比的表达方式。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少年不知愁滋味,壮年何尝不是这样一只断雁。四处漂泊,有家不可回。暮年躲雨。在僧庐下看着外面的世界。江山易主。少年欢乐、壮年愁绪一一没了。看着墙上的四字:
四大皆空。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清平乐
      文/风雨人生
     草青泥软,拂面春风暖。叶底黄莺千百啭,纤手绿阴轻挽。
     相顾柳径溪边,欢声笑语流连。此景此情长忆,他乡孑影年年。

点评

无异议  发表于 2021-3-13 17:42
不好意思,枫叶老师已对过片扣分,写作题实得分25  发表于 2021-3-13 09:49
过片不对偶,扣2分,写作题实得分23  发表于 2021-3-13 09:45
第五题: 2.没标题目扣1分;3.“顾”平仄有误,扣1分;10.扣3分;本题得26分!  发表于 2021-3-12 19:37
同意惜惜师点评意见。  发表于 2021-3-12 14: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9

帖子

9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19
贡献
228
金钱
349
发表于 2021-3-10 23: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似曾相识 于 2021-3-11 12:21 编辑

剪剪清寒



漓墨02-剪剪清寒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好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
       词,初名曲子、曲子词,又叫倚声。最初应是配合音乐的歌辞,用于演唱。有声律的要求。
       词又被称作是长短句、诗余等。有一千多词牌,每个词牌有特定词谱。
        词是一种描写情感的与唐诗并驾齐驱的一种文体。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
        单调小令:单刀直入,言简意赅。适合用来描写某个特定的场合。
        双调小令:词分为两段,也叫两片。片与片之间要做到若断若续。双调词的章法,要紧处就在起、过拍、歇拍、过片这四个地方。常用的五种上下片章法有:上景下情、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上起下续、上问下答、上幻下真。


3、何为倚声填词?
答:
每一首词,都有词牌。即词调名,也就是一首词所依附的词谱。而这个谱就限制了你所表达的声情,这就是所谓“倚声填词”。


4、词与诗的区别。
答:
词和诗都来源于古体诗,都是对古体诗的继承和发扬,都有起承转合这四要素,都是韵文形式。
而词与诗不同的地方有七点:
特性不同
一格律诗,较庄正、严肃;词,较轻柔婉约,情感化。
二表达情感不同
词言情,诗言志。
三句式不同。
诗的句子是整齐的,或五字或者七字。
词字数不一,从一字到九字,词被称为长短句。诗的对仗要求比词严格。
四格式不同。
诗的几个格式基本固定,词谱则成百上千。
五用韵不同。
诗用《平水韵》,词用《词林正韵》。诗是通首一韵,而词可以是一首多韵。
六诗高雅,词近俚俗。
七用语不同。
词可以用词组,诗不可以多用。词这方面不是很严格要求。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按照押韵形式分,词有五种格。
一平韵格,如渔歌子、忆江南。
二仄韵格,如如梦令。
三平仄韵通叶格,如西江月。
四平仄韵转换格,如清平乐。
五平仄韵错叶格,定风波。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B)(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B),(D),修辞手法写景,(C),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A),准备过片铺垫好(C),灵活运用(B)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一词一谱】。词的押韵是【词林正韵】。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答:
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按少年、壮年、老年的时间顺序转换。
由表述三次听雨的不同画面,将他的一生的悲欢苦楚-融汇其中---少年的醉生梦死,壮年时的天涯羁旅,老年时孤独悲苦。通过这种不同的描述更加凸显了作者晚年处境之萧索,心境之凄凉。还有对少年欢乐的怀念,对现实的不甘都让人体会的入骨三分让人感同身受。带给人无尽的悲伤。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答:
起拍句是:少年听雨歌楼上。
过片句是:而今听雨僧庐下。
结拍句是: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答:
起拍用了叙事起。按照时间顺序运用了上昔下今的章法结构模式。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答:
此词声情凄婉悲苦,表达了作者的无尽伤感、哀愁郁闷之情,运用了今昔对比的表达方式。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答:
此词营造了由少年到老年,由繁华到孤独的意境,运用了对比、反衬手法。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清平乐•四月相思
文/剪剪清寒
          山花那么,点点红如火。拾履青阶除一朵。指上相思漫过。
        桥边浅笑嫣然,眉间薄怒娇憨。处处卿卿剪影,双双彩蝶翩翩。

点评

写作题实得分24  发表于 2021-3-13 09:57
起拍山花那么凑韵了,拾履青阶除一朵,句意不明,扣2分  发表于 2021-3-13 09:57
第五题:3.“憨”出韵扣1分,8.扣1分;9.扣2分;本题得26分!  发表于 2021-3-12 19:45
同意惜惜师点评意见。  发表于 2021-3-12 14:40
第四题15分  发表于 2021-3-12 06: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151

帖子

6880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十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
贡献
1768
金钱
2711
发表于 2021-3-11 15: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小令五初级词班测试题;
百分制考核:满分100分
出题人:凤儿
审核人:风林
考生:组漓墨 学号01 学名 白菜哥

考试时间:3月9号晚八点
交卷时间:3月10号24点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答一下你对词的理解。
答:词被称为长短句,根据格律押韵进行填词,
2、单调小令与双调小令的章法有哪些特点。
答:1、单调小令:平起、陡起均可。单刀直入,言简意赅。赋比兴手法的综合运用。
常用来描写某个特定的场景、某个瞬间的心理,因此就需要下笔快进快出:起句要能使读者迅速进入你的情感,结句则要意在言外、重笔点题,万不可将意思说尽,要使读者读罢仍能情思萦绕。
赋,铺陈直叙。
比:以物喻意。
兴:是由眼前景物之美引出所念之人或者物。
2、双调小令:常用的五种上下片章法:
上景下情、上昔下今(或上今下昔)、上起下续、上问下答、上幻下真。
3、双调小令的起拍、准备过片与过片技巧处理:
起拍如何起:
景起(触景生情)、事起(由一件事引出感慨)、情起(情语先入,直抒胸臆,可平起,可陡起)。
3、何为倚声填词?
答:倚声填词,因为得受各个不同曲调的制约,所以它的规格特别的严,就更得要求结构的精密。张炎在他所著的《词源》里也曾约略谈到过这个问题。他是把小令和慢词分开来谈的。他说:
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末句最当留意,有有馀不尽之意始佳。
——《词源》卷下《令曲》
作慢词看是甚题目,先择曲名,然后命意,命意既了,思量头如何起,尾如何结,方始选韵,而后述曲。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如姜白石(夔)词云:“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于过片则云:“西窗又吹暗雨。”此则曲之意脉不断矣。
4、词与诗的区别。
答:词和诗(近体诗)都是同一源流,都是对古体诗的继承和发扬,都有起承转合这四要素(在我看来,诗讲起承转合,词的起拍相当于诗的起句、次拍相当于诗的承句,准备过片、过片相当于诗的转,结拍相当于诗的合句),都是韵文形式,而词与诗存在着诸多区别:
1、 特性不同
格律诗,多用于隋唐时期科举取仕,具有书面的吟咏性,非常严肃的话题;而词,吸收了大量的民乐燕乐,使之具备了与生俱来的歌唱性。很大众化。
2、表达的主旨不同
词言情,诗言志。词呢,因其音乐性很普及,听众也是三教九流,所以通俗易懂是必须,可以是小小的闺怨酷相思,像在水一方的佳人般婉约空灵,所以表达要婉转含蓄,句子唯美细腻老百姓能懂,当然也可以是无限悲怆的仰天长啸状态中包含无限凄清比如《满江红》。而诗多表现的像男子一样阳刚伟岸,骨力感强。
3、句式的不同
1】、 词与诗的不同是诗是整齐的,词被称为长短句, 长短句使词与近体诗在句子的外形上一下子区别开来。
2】、 我们知道近体诗分五言和七言。
5、按照押韵分,写出(学过的)词的几种押韵形式。
答按照押韵形式分:平韵格、仄韵格、平仄叶韵格、平仄转韵格、平仄错叶格。

二、选择题:每空1分每题3分,共15分。

1、词的分类:按照字数分:
小令(c)、中调(b)、长调(a)。

A、91字以上 B、59-90字 C、58字以内,D、60-91字 E、59字以内

2、意象如何选择:(A)(C)(D)及唯美性。

A、逻辑性 B、诗意性 C、有效性
D、疏密性

3、如何写景:顺序写景,(A),(D),修辞手法写景,(B),因果关系为脉络写景。

A、情景交融写景 B、通感写景 C、缘情写景 D、视觉写景

4、过片怎样过渡之一,今昔、正反过渡:常见手法是(A),准备过片铺垫好(B),灵活运用(D)来加以转折,抚今追昔,引发感慨。

A、虚词 B、副词 C、情绪 D、借景抒情 E、触景生情

5、词按照风格分:婉约词(B)、豪放词(D)、花间派(C)。
A、陆游、张先。B、柳永、李清照为代表。:C、温庭筠为代表。D、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是谁?【苏轼】,朝代【宋】,词牌名与题目【念奴娇 赤壁怀古】。

2,转韵词牌之一,词的上片【仄韵】且句句押韵,声情稍显紧凑,下片转【平韵】,声情稍显和缓,绵绵不尽之意,在小令中尤为幽美。可记事,可抒情的词牌是【清平乐】。


3,词的特点:词的词谱是【词牌】。词的押韵是【韵脚】。词的句式是【长短句】。书写格式为词牌与词题之间用黑圆点隔开,或者只写词牌。

4,过片:也叫【过变】或【换头】,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过度转折,衔接【两片】的作用。


5,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构成【意境】的一个重要方法,也就是说作者所描绘的【景象】,要和诗人心中的【情感】,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分析题15分

虞美人·听雨
宋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词作回答问题:
1,这首词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选取作者一生三个典型片断,凸显词人晚年什么样的境遇与心情?
听雨为线索  以时间顺序         悲凉凄清
2,词中“起拍”,“过片”,“结拍”分别是哪句?
起拍: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过片: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结拍: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电点滴到天明。

3,词的起拍是用了叙事起吗?本词的章法结构是哪种模式?
是的  以景起兴
4,此词呈现的声情是什么?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是何种表达方式?
悲凉  人的一生充满了太多的困难与挫折 要珍惜时光 努力去奋斗
5、写出此词营造的意境。主要表现的是其中哪一种手法?“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对比”“反衬”
欲扬先抑


五、写作题:
根据所学的填词知识,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原点,进行生发拓展。
填词 《清平乐》一首,依龙谱,不限韵部。本题30分。

评分标准参考:
1.立意清晰。(3分)
2.标注题目,书写格式正确。(2分)
3.格律正确。(2分)
4.营造意境。(3分)
5.词句通顺语感佳,含蓄委婉,有靓点,无不规则重字。(3分)
6.符合词牌声情,切合主题思想。(3分)
7.正确转韵。(2分)
8. 景情关联紧密,意象融入自然合理,有时效性,表现手法运用得当。(3分)
9.章法布局新颖,承上启下过渡无痕,句与句之间关联紧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围绕题旨表情达意。(4分)
10.过片两个6字句要求对偶,且为彩句,后两个6字句可对亦可不对。(3分)
11·结句留白。(2分
清平乐  •回眸难觅当初
漓墨01-白菜哥
       蝶飞蜂舞,寂寞乡间路。旷野迷蒙春风度。独对残花私语。
       春景将逝唏嘘。伊人不见嗟吁。孑影横斜睹物,回眸难觅当初。

点评

附议枫叶点评。  发表于 2021-3-13 10:08
第五题:2.作者书写格式扣1分;3.”风、景“平仄有误扣2分;8.第一句的景与第二句的寂寞不搭扣1分;9.扣1分;11.扣1分,本题得24分!  发表于 2021-3-12 19:52
同意惜惜师点评意见。  发表于 2021-3-12 14:40
第四题3+3+3+3+0=12分  发表于 2021-3-12 07:00
第三题15分  发表于 2021-3-12 06: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02: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