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18|回复: 23

元兢不小心说漏了嘴,调声的总原则是什么?

[复制链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12-8 17: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承者,若上句五字之内,去上入字则(即“仄”)多,而平声极少者,则下句用三平承之。用三平之术,向上向下二途,其归道一也。《元兢语录》
--------------------------------------
中华文化一直以来崇尚内修黄老,外显儒术。儒家是“显学”,而道家则是相当于密宗,不喜外传与外漏。

但是元兢在调声术中这段话说漏了嘴。用三平之术,向上向下二途,其归道一也。

何为“道一”?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孤阳不生,孤阴不长。”我们举重比赛,要求至少举三秒钟。否则算无效。还有我们唱歌,那高声你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总会要用低声来缓解。所以无论怎样调声,要符合阴阳调和的思想,这是总原则。

所以,如观认为,拗救理论便源于此,并不是从赵执信才开始有的。调和平仄的同时还体现着阴阳调和的思想内涵。

当然,如往下细研这内容还会很多。比如从一言诗到九言诗,为什么只有五言、七言被立为了正脉?因为五、七是奇数代表着阳。近体双数句平声收尾的目的也是为了体现阳亢。是为了激发活力。

当然,如观以前发此类帖时受到了嘲笑,其实我是很认真地在说的。近体的平仄分布同“易数”是有关联的,这个懂的人很少。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9 00: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这些,与探讨唐诗声律一点用处也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0 12: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9 00:30
说这些,与探讨唐诗声律一点用处也没有!

怎么没有用?此乃拗救之源。又把拗救总原则泄露了。

所以这可以证明拗救理论非始于赵执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10 13: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10 12:52
怎么没有用?此乃拗救之源。又把拗救总原则泄露了。

所以这可以证明拗救理论非始于赵执信。 ...

元兢的理论,怎么能和拗救挂上钩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0 13: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10 13:00
元兢的理论,怎么能和拗救挂上钩呢?

相承者,若上句五字之内,去上入字则(即“仄”)多,而平声极少者,则下句用三平承之。用三平之术,向上向下二途,其归道一也。


这段话就是拗救理论。拗救的目的是为了调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10 1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10 13:06
这段话就是拗救理论。拗救的目的是为了调声的。

可惜,对不上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0 13: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10 13:06
这段话就是拗救理论。拗救的目的是为了调声的。

三羊,赶紧下去找诗例。两沈之间,凡合粘对的诗都是元兢体,特别是既合粘对又有起句仄多,对句三平尾的更是典型的元兢体。

有理论,有诗例,元兢体的理论就成立了。

是三羊,如观首次发现广义近体,元兢体。这个学术贡献是巨大的。

诗词理论界开启了伟大的三(羊)如(观)时代。这个结论就坐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10 13: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10 13:16
三羊,赶紧下去找诗例。两沈之间,凡合粘对的诗都是元兢体,特别是既合粘对又有起句仄多,对句三平尾的更 ...

你自己为什么不去找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0 13: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10 13:23
你自己为什么不去找呢?

好吧,我自己找,到时你别后悔。

我并不是不会找,实在是时间太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10 13: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10 13:26
好吧,我自己找,到时你别后悔。

我并不是不会找,实在是时间太少。

这有什么后悔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10 13: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10 13:16
三羊,赶紧下去找诗例。两沈之间,凡合粘对的诗都是元兢体,特别是既合粘对又有起句仄多,对句三平尾的更 ...

你说的这些,三羊早就考证过!
元兢的【护腰术】和【相承术】,科举试律就有不遵守的例子!
即便【换头术】,科举试律照样也有少量不遵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0 13: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10 13:31
你说的这些,三羊早就考证过!
元兢的【护腰术】和【相承术】,科举试律就有不遵守的例子!
即便【换头术 ...

永明体产生后照样有人写古风,沈宋体产生后照样有人写元兢体。

这没关系,你只需证明元兢在世前后有很多元兢体的诗例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0 13: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0-12-10 14:03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0-12-10 13:31
你说的这些,三羊早就考证过!
元兢的【护腰术】和【相承术】,科举试律就有不遵守的例子!
即便【换头术 ...

关键是三平尾,最典型。
只要既三平尾又合粘对,这样的诗占有一定的比例就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10 14: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10 13:45
永明体产生后照样有人写古风,沈宋体产生后照样有人写元兢体。

这没关系,你只需证明元兢在世前后有很多 ...

什么是元兢体,你现在自己也说不清!
什么是沈宋体,你现在自己也说不清!
你让三羊怎么去统计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0 14: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10 14:07
什么是元兢体,你现在自己也说不清!
什么是沈宋体,你现在自己也说不清!
你让三羊怎么去统计呢?

合调声三术的就是元兢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0 14: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10 14:07
什么是元兢体,你现在自己也说不清!
什么是沈宋体,你现在自己也说不清!
你让三羊怎么去统计呢?

粘对,二四六不失替,不许孤平,三平尾,三仄尾。这就是沈宋体。

如观发现了元兢体之后,这拗救理论必须重新修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10 15: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10 14:44
粘对,二四六不失替,不许孤平,三平尾,三仄尾。这就是沈宋体。

如观发现了元兢体之后,这拗救理论必须 ...

【粘对,二四六不失替,不许孤平,三平尾,三仄尾。这就是沈宋体】?
你的依据从何而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0 15: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10 15:00
【粘对,二四六不失替,不许孤平,三平尾,三仄尾。这就是沈宋体】?
你的依据从何而来呢? ...

先不管沈宋,元兢体你承认吧?先去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10 15: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10 15:32
先不管沈宋,元兢体你承认吧?先去找。

元兢的律句规矩是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0 15: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10 15:54
元兢的律句规矩是什么呢?

调声三术,与你沟通为什么那么费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10 15: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10 15:56
调声三术,与你沟通为什么那么费事?

三羊没法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0 16: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0-12-10 16:31 编辑

必须换头。

其次,三平尾,大拗不救的,大抛救的都很有可能是元兢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0 17: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0-12-10 16:38
搞研究必须要有足够的数量来支撑!
比如,三羊研究的唐诗25四声律,假定没有十分充足的数据来支撑,不用 ...

都符合古风体。五言,七言就可以。这个数量大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4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0-12-10 17: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12-10 17:02
都符合古风体。五言,七言就可以。这个数量大吧?

【都符合古风体】?你是怎么定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26 09: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