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57|回复: 2

[诗词理论] 宋词的理解与误解(九) 钟振振

[复制链接]

206

主题

1918

帖子

7815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14
贡献
2025
金钱
2819
发表于 2020-10-27 05: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词的理解与误解(九) 钟振振

《西江月》 [宋]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关于“照野弥弥浅浪”:

胡云翼先生《宋词选》注曰:“照野弥弥浅浪——月亮照彻旷野里水波动荡的小河。弥弥,水盛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73 页)

夏承焘、盛弢青先生《唐宋词选》注曰:“照野句:月光照彻旷野里水波动荡的小溪。弥弥,……水盛貌。”(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65 页)

按:以上几位先生都把这六字看成是一个没有主语的句子:“照”字是动词谓语,“(弥弥浅)浪”则被当作“照”的宾语,而“野”字则被当作“(弥弥浅)浪”的定语。于是,他们按自己对文义的理解,补出了逻辑主语——“月亮”或“月光”。

其实,此句与下句对仗,两者都是倒装句。正常的语法顺序应是“浅浪(主语)弥弥(状语)照(谓语)野(宾语),层霄隐隐横空”,或者“弥弥(定语)浅浪(主语)照(谓语)野(宾语),隐隐层霄横空”。如果分得再细一点,则“浅”字又是“浪”的定语。总之,它是个主、谓、宾语俱全的完整句。

可是,“浅浪”又怎么能够“照野”呢?:

我们不妨把“浅浪”理解为“淡淡的月光”。古人将名物划分阴阳,月亮亦称“太阴”。而“万水归阴”,水和月确有着不解之缘。《吕氏春秋》卷九《季秋纪·精通》曰:“月也者,群阴之本也。……夫月形乎天,而群阴化乎渊。”

《淮南子》卷三《天文》曰:“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一《天部》上《月》引《旧历说》曰:“月犹水也。”皆是其例。即便不论这层关系,那柔弱的月光与浅浅的水波也是形神俱肖,可以联想而及的。

汉乐府《郊祀歌》十九章其十一《天门》曰:“月穆穆以金波。”曹植《七哀》诗曰:“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南朝宋王僧达《七夕月下》诗曰:“广庭扬月波。”

南朝梁虞羲《咏秋月》诗曰:“泛滥浮阴来,金波时不见。”梁简文帝萧纲《望月》诗曰:“流辉入画堂。”北周庾信《夜听捣衣》诗曰:“新月动金波,秋云泛滥过。”

唐李商隐《燕台》诗四首其三《秋》曰:“月浪衡天天宇湿。”宋韩琦《和春卿学士上元罢灯》诗曰:“丝竹沉声月泛波,警宵方喜罢谁何。”苏舜钦《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诗曰:“长空无瑕露表里,拂拂渐上寒光流。”

欧阳修《鬼车》诗曰:“须臾云散众星出,夜静皎月流清光。”可知在苏轼之前,诗人们早就用波、浪、流水来比喻月光,屡见不鲜了。
如果我们不把“浅浪”看成月光的喻词,仍解作小河或小溪的水波,当然也是说得通的。“浅浪”本身虽不能“照野”,但“浅浪弥弥”,反射月光,就可以映照旷野了。这样理解,意境也极优美。

关于“障泥未解玉骢骄”:

胡云翼先生《宋词选》注曰:“障泥未解玉骢骄——是说马儿喜爱障泥,因障泥披在它身上而感觉骄傲。《晋书:王济传》:‘济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乾障泥。前有水,终不肯渡。济曰:“此必是惜障泥。”使之解去,便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73 页)

林庚、冯沅君先生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下编(一)注曰:“‘骄’,壮健而不顺从。《晋书·王济传》说:王济乘马外出,马披锦障泥。途中遇水,马不肯渡。王猜想它是爱惜障泥,解去障泥,马果渡水。苏用此故事,意在表现马的矜贵。”(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639 页)

夏承焘、盛弢青先生《唐宋词选》注曰:“骄:此处是活跃之意。《世说新语》记载:王武子有一次乘马出去,马身上披有很漂亮的障泥,碰到前面有水,马不肯渡,王武子说:一定是惜障泥。把障泥解了,就渡过了。”(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65-66 页)

按:《诗·卫风·硕人》曰:“四牡有骄。”毛《传》曰:“骄,壮貌。”宋人诗词中凡言骄马或马骄,一般也都是说马的壮健。如柳永《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词曰:“骤香尘、宝鞍骄马。”晏几道《浣溪沙》(白纻春衫杨柳鞭)词曰:“碧蹄骄马杏花鞯。”

贺铸《木兰花·梦相亲》词曰:“紫陌屡盘骄马鞚。”田为《探春》(小雨分山)词曰:“骄马黄金络脑。”潘汾《倦寻芳》(兽镮半掩)词曰:“何处贪欢,犹系骄马。”张元幹《喜迁莺慢·鹿鸣宴作》词曰:“骄马芦鞭醉垂。”

王之道《渔家傲·和余子美对雪》词曰:“骄马骤,吾家金埒新编就。”范成大《自横塘桥过黄山》诗曰:“阵阵轻寒细马骄,竹林茅店小帘招。”

高观国《浣溪沙》(偷得韩香惜未烧)词曰:“草芳似待玉骢骄。”方岳《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词曰:“铁色骢骄,团花袍窄。”皆是。并无“骄傲”、“活跃”、“不顺从”等义。

“障泥未解玉骢骄”,实是“骄玉骢障泥未解”的倒装。高观国之“草芳似待玉骢骄”,也是“芳草似待骄玉骢”的意思,可与本篇对勘。其所以倒装,主要是为了押韵;其次,这样遣词造句也显得奇峭、劲健。

至于其用晋人王济(字武子)故事,主旨也并不在“表示马的矜贵”,而是为了突出自己对这野溪月夜美景的珍惜。“障泥未解”,马儿便不肯渡涉溪水,于是也就不会破坏了溪水中那一片皎洁如玉的月光。此意正于下片前两句“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中道出。


830

主题

6万

帖子

2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402
贡献
67246
金钱
83408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10-27 12: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人诗词中凡言骄马或马骄,一般也都是说马的壮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2 08: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