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天,我的早点都是大饼包油条,这东西是越吃越香,越香越想吃。 单位附近巷子里有一家饼子铺,每天早上男主人负责做饼烤饼,一位年纪大点的妇人负责炸油条,而那位女主人则负责做油条和剩下的所有事宜。女主人年近中年,个头不高,丰满白皙。早些年肤色更是白净,像极了那案板上的白面团。只见女主人一边招呼客人,询问需要,一边手起刀落,切开长饼,称重、报价、收钱、找零、装袋、递送,抽空又去揉面做油条下锅。真个是嘴一张手一双,干净利索,有条不紊。其声音也是轻柔甜润,犹如燕语莺歌。看她干活就是一种享受,到她家买早点更多的感觉就是去看这位"饼子西施"的“表演”。戏题七绝一首赞曰:“大饼油条香四溢,火红油沸沁心脾。佳人软语劳相问,恰似黄莺自在啼。”
大饼,据说是由北方传来,南蛮北侉,因此安庆也有叫做侉饼的。油条,据说是老百姓因憎恨陷害岳飞元帅的秦桧而发明的一种面食,两根长条面扭在一起放油锅里炸,就是在炸秦桧和他的老婆。杭州岳武穆坟前有秦桧和他老婆的跪像,上书一联“哼,哼,哼,有贤妻何致若此;呸,呸,呸,非老贼不到今朝。”当然,这是题外话。
安庆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卖大饼油条的早点铺子或是摊位,一边矗立个大油桶改装成的烤炉,旁边是做饼的大案板,一边是小点的火炉上架着一口大油锅,旁边是做油条的案板。油香和芝麻香交织着热气一起升腾氤氲,犒劳着人们的嗅觉器官。大家经常买几根油条就着咸菜吃稀饭,或者买那种厚厚的大饼蘸酱吃,更多的选择是圆饼子包上油条直接啃,大饼的软,柔,韧混合着油条的香脆,又在犒赏着人们的味蕾。央视的《希望英语》有一期到安庆拍摄,介绍的安庆特色小吃就是大饼油条,主持人一边向观众细细地诉说,一边美美地品尝着这款最家常最廉价的特色吃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常常身在其中而不自知,就像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想当年老姐在深圳工作,她女儿从我这儿回去过年,老姐特意叮嘱给她带两套大饼油条回去。简直不可思议,千里迢迢地坐飞机却带上两套大饼油条。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韩再芬初闯北京时,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及最想念家乡的什么,她脱口而出“大饼油条”,然后很不好意思地咯咯咯咯笑起来。当时尽管觉得很亲切,却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后来侄女到北方城市读书,也总是说想吃大饼油条。当人们越来越多地走出家门,也就越来越多地能够听到此类话语。
今天的家乡和异乡已无多大的分别,不知道游子的乡愁还能有多浓?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就算回了家,也往往找不见当年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可是一方水土养育大了的人们啊,总是能找到家乡的味道,为那隐隐的一缕思乡之情找到一丝寄托。
这大饼油条,应该就是家乡的味道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