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123 于 2015-2-18 13:22 编辑
教坊在词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教坊是与词的形成比较相关的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广告和包装机构。对词的进步和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吸取外来音乐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比如《菩萨蛮》来自于波斯,《苏幕遮》是龟兹音乐(龟兹:丝绸之路新疆段),《八声甘州》、《凉州令》、《伊州三台》等也都不是汉族乐曲,而分别出自当时的甘州、凉州和伊州(这几个地名现在已经不存在,甘州:河西走廊、古丝绸之路中的一段;凉州:古时候的西凉,现在的甘肃片区,马超的故乡;伊州:今新疆境内),《婆罗门引》来自印度,胡字打头的词牌比如《胡捣练》、来自于北方胡人地区。这些日后都被编进了大名鼎鼎的钦定词谱。 写景的: 谢逸的《青玉案》 芦花飘雪迷洲渚。送秋水,连天去。一叶小舟横别浦。数声鸿雁,两行鸥鹭,天淡潇湘暮。蓬窗醉梦惊箫鼓。回首青楼在何处。柳岸风轻吹残暑。菊开青蕊,叶飞红树。江上潇潇雨。 这是一篇典型的秋景描写,其中也是采取了秋天惯见的元素,芦花、秋水、小舟、鸿雁、鸥鹭、残暑、菊蕊、红叶、秋雨……。在那么多的元素中,没有一个会显得特别地突兀,作者以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构建了一副很经典的《秋景图》。 写景的基本功,便是融各项元素于一体,使其和谐流畅,这样方能达成言情悠远的艺术效果。而这篇,全篇景物融合得相当好,在元素运用上,可为初学者的楷模。 此篇是有我之景,“收”的写法,诸景语皆情语,离不开作者表达离愁别恨的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