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9|回复: 5

[诗词理论] 对唐代崔颢和李山甫各举一首出律诗与合律诗

[复制链接]

311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869
贡献
17072
金钱
3034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1-24 18: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唐代崔颢和李山甫各举一首出律诗与合律诗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行经华阴》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
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无如此处学长生。


李山甫《寒食》
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
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李山甫《隋堤柳》
曾傍龙舟拂翠华,至今凝恨倚天涯。
但经春色还秋色,不觉杨家是李家。
背日古阴从北朽,逐波疏影向南斜。
年年只有晴风便,遥为雷塘送雪花。
崔颢的《黄鹤楼》,前四句中有两句“昔人已乘黄鹤去,黄鹤一去不复返”不合律。李山甫《寒食》中也有两句:“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不合律。而后代人又都说是这两首诗好得很。前一首被誉为唐七律第一,后一首被誉为“三点两点雨,十枝五枝花”最妙。这叫一些只知格律不知诗味的人很想不通!然而这样的诗又是只能有其一,不能有其二的,叫那些模仿者“此路无门”,只有哎声叹气。其实大可不必,君不见他两的合律诗也写得很好吗?你能赶上他两的合律诗,你就能理解那两首不合律诗的魅力了!

2871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246
贡献
32924
金钱
5234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1-24 20: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後人之所以模仿不來,梅嶺以為,這兩人都是在先寫好了合格的近體詩情景下才寫出了如此不合格而又妙絕古今的佳作。而後來的模仿者自模仿不來,大概是他們連合格的近體詩都沒有寫好的緣故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1
贡献
16225
金钱
16526
发表于 2015-1-24 23: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周日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869
贡献
17072
金钱
30344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18: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韵味是第一的!合格律好写,出律而被说好则千古难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主题

940

帖子

5119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95
贡献
1219
金钱
1860
发表于 2015-1-25 20: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梅岭的观点,其实现在诗写多些的人,对于一些高手的格律,基本不会去追究,除非是因为大意了。因为他们懂格律,懂得音韵合谐,读来上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9 23: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