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6-6-16
威望1016
金钱3495
贡献2251
金牌会员
 
威望- 1016 点
贡献- 2251 次
金钱- 3495 枚
|
南宋大诗人吕本中的《吕氏童蒙训》曰:
陆士衡《文赋》:“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此要论也、文章无警策,则不足以传世,盖不能竦动世人。如杜子美及唐人诸诗,无不如此。但晋宋间人,专致力于此,故失于绮靡而无高古气味。杜诗云:“语不惊人死不休。”所谓惊人语,即警策也。
吕本中认为杜甫这句诗是一篇之警策,所谓惊人语,即警策也,是足以传世之语。
元朝杨载的诗话著作《诗法家数》中讲到:
诗要苦思,诗之不工,只是不精思耳。不思而作,虽多亦奚以为?古人苦心终身,日炼月锻,不曰“语不惊人死不休”,则曰“一生精力尽于诗”。今人未尝学诗,往往便称能诗,诗岂不学而能哉?
杨载认为杜甫的意思是作诗要“苦心终身,日炼月锻”,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和“一生精力尽于诗”的地步。
宋朝的葛常之《韵语阳秋》卷四中, 说杜甫的诗无不是惊人之语:
杜子美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则是凡子美胸中流出者无非惊人之语矣。读其集者,当知此言不妄。
这一类说法很有市场,但是他们的问题是没有综合全篇来解读。
南宋刘克庄的《后村诗话》看得全面一些:
《江上值水》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前两句自负不浅,卒章乃推尊陶、谢,可见前哲服善不争名之意。
刘克庄说杜甫这首诗的前两句能看出来,杜甫非常自负。但是结尾处,杜甫却推崇陶渊明和谢灵运,刘克庄说杜甫尊敬前辈不与争名。
但是杜甫推崇陶渊明和谢灵运真得仅仅是尊重前辈吗?
这就要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句话了。
(老街味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