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高邮镇国寺塔》 文/任冉 不惜改道留胜迹㈠,古塔依然追往昔。运河流,秦邮驿,镇国寺楼风俗画。 运漕忙,漕水急,古堰㈡空留相忆。日夜川流船舶,里下河畅适。 己亥盛夏(2019.7.22) ㈠镇国寺塔始建于唐僖宗时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方形七层楼阁式砖塔,塔高35.36米,顶端塔刹为一青铜铸葫芦,葫芦表面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字。镇国寺塔虽历经几次修葺,但仍基本保留了唐骨明风的建筑特色。 1956年大运河拓宽时,为保塔运河改道,留下了河心岛上的古塔,使古塔成为大运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今岛上已重新恢复了镇国寺供游人观光。 ㈡高邮平津堰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堰大运河高邮镇国寺塔对岸故道西堤,原是唐元和年间宰相、淮南节度使李吉甫为调节运河水位所建的水利设施,今尚存明代条石砌成的一段近百米的古石堰。该石堰也是目前淮扬运河段所发现的惟一一个古堰。 (用韦庄正体格律格式,词林正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