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47|回复: 53

[诗词理论] 律诗辨义

[复制链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发表于 2023-1-13 10: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为律?《说文》曰:律,均布也。《玉篇》六律也。《廣韻》律呂也。这是音律、乐律,古人按乐音的高低分为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这是音乐上的概念。
律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释义:《爾雅·釋詁》法也;又常也。《註》謂常法。《正韻》律呂萬法所出,故法令謂之律。《管子·七臣七主篇》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可见,律还是规律、法定的意义。

    律诗的概念最早可见之于 唐元稹 的《叙诗寄乐天书》:“声势沿顺属对稳切者,为律诗。”,至北宋欧阳修所撰的《新唐书·文艺上·杜甫传赞》则曰:“ 唐 兴,诗人承 陈隋 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 、 沈佺期 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袭沿。” 宋洪适的《〈元氏长庆集〉原跋》亦曰:“声势沿顺,属对稳切者为律诗,以七言、五言为两体。” ,可见所谓律诗最迟在南宋已只言五、七言而把其余都排除在外了。

    律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律诗的包容度很大,它允许拗格存在,允许三平尾、三仄尾。如崔颢的《黄鹤楼》就是典型代表。所谓拗格是齐梁体所遗留,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说过:“拗粘拗对正是齐梁体的特征”, 可见,广义上的律诗是可以包含齐梁体的。
    狭义律诗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可见,狭义律诗仅指五、七言之近体,就当今而言,一般情况下如无特别申明的话所说的其实是狭义上的近体律诗。

    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中所论的律诗是近体律诗,其第一章之篇目即是近体,其第一节即是律诗,其论曰:“近体诗又名今体诗。它是和古体诗对立的.唐代以后,大约因为科举的关係,诗的形式逐渐趋于划一,对于平仄、对仗和诗篇的字数。都有很严格的规定,这种依照严格的规律来写出的诗,是唐以前所未有的,所以后世叫做近体诗。近体诗可以大致分为三种:一律诗:(二)排律;三绝句。”,据此可见,王力先生所论的律诗是狭义上的近体律诗;王力先生对律诗也是有定义的:“律诗的意义就是依照一定的格律来写成的诗。律诗的格律最主要的有两点:一儘量使句中的平仄相间,并使上句的平仄和下句的平仄相对即相反;二儘量多用对仗,除首两句和末两句外,总以对仗为原则。依照这两侗要点看来,齐梁的诗已经渐渐和律诗接近了。”,齐梁体虽然很接近于律诗但还不是狭义上的律诗,它是四声碎用的声律模式,而狭义上的律诗是平仄二元的声律模式,它们之间是不能相互混淆的,赵执信在《谈龙录》中说:“声病兴而诗有町畦,然古今体之分,成于沈宋。开元天宝间或未之尊也。大历以还,其途判然,不复相入。由宋迄元,相承无改。胜国士大夫,浸多不知者。不知者多,则知者贵矣。今则悍然不信,其不信也,由不明于分之之时。又见齐梁体与古今体相乱,而不知其别为一格也。”,赵执信的话是对的,历代诗话所论均指向沈宋之后,始可言律,齐梁体和近体律诗一定要分辨清楚。

    从历史的选本上也能大致考察出对律诗的演变情况,在初唐的选本中律诗的“律”还不是平仄的声律、不是“规律”的律、不是法则的律而是“音律”,“律吕”的律,举殷璠在他所编《河岳英灵集》里的一节话:“昔伶伦造律,盖为文章之本也。是以气因律而生,节假律而明,才得律而清焉。宁预于词场,不可不知音律焉。”,就是这一节,已经可以证明唐代诗人创造“律诗”这个名词,其意义是“合于音律的诗”,也就是“有音乐性的诗”。殷璠的意思是说:诗的声调合于音律,就会产生诗的气势,表明诗的节奏。这两句是说诗的外形,即语言文学。,《河岳英灵集》的选择标准是以适合被诸管弦为基准的,同样的还体现于《国秀集》,《国秀集》的序言中说:“自开元以来,维天宝三载,谴谪芜秽,登纳菁英,可被管弦者,都为一集。”,可见,初唐人对于律的观念仅仅是“音律”,“律吕”之律,从《国秀集》中所选取的诗例中也可见其对后世所分的古风、齐梁体、律诗皆一并包含其中。

    沈宋没有留下任何诗话,这对汉语诗律而言是个历史的遗憾,不过后人对其有‘廻忌声病,约句准篇’的始定律诗的高度概括和评价;晚唐诗人对诗体已有了自觉的分类,比较著名的是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和元稹的《长庆集》,《白氏长庆集》大类上分为古调、齐梁格和半格、律诗、乐府四大类,古调是不讲四声平仄的诗体,仅在押韵上能看出跟汉魏古风一样的模式,汉魏尚无四声,更无平仄,其声律还处在只论宫商角徵羽五音的阶段,三国时的李登、吕静等人的韵书排韵据历史记载也是按宫商角徵羽的五音分为五卷,故可以认为所谓的古调是汉魏古风;永明之后,四声兴起而跟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别,初唐元兢说于乐则宫商角徵羽五音,分于文字则平上去入四声,据此可见五音跟文字的关系,但是,永明时代最多都只有平声与上去入三声的对举而决无平仄的概念,仅从文体上来说这也是应跟后来的平仄二元之律诗要分辨清楚的;晚唐的徐陵在《松陵集》中已有了今体的分类,元稹则有了近体的字样,此不赘。

    插说一下,所谓“五七言诗出于汉代之歌谣,久乃脱离音乐,而为文人发抒情感之重要体制。”这一点很重要,说明中国古代文人最早以五七言诗作为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历史上虽有旗亭赌唱的记载而说明有唐一代是可以以律诗、绝句入乐的,但能歌与必歌是两码事,五七言诗作为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首先是文体化的,如此才能把诗和乐分离,这个文体化最迟在南北朝的钟嵘就有了明确的论述:“尝试言之,古曰诗颂,皆被之金竹。故非调五音,无以谐会。若“置酒高堂上”“明月照高楼”为韵之首。故三祖之词,文或不工,而韵入歌唱,此重音韵之义也。与世之言宫商异矣。今既不被管弦,亦何取于声律耶?”,这里的声律其实是音乐之吕律;据后人研究,文体与音乐早在诗经时代就有了既独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述说律诗是不必强扭上音乐的,它可以是独立于案头的一种文体。当然,如果要说音乐性的话,近体的音乐性则是摹拟性的双声一节之音步特征而与汉魏先秦的宫商角徵羽之无必然规律的、无
必然的双声一节音步特征相别。

    近体之诗律是逐渐形成和成熟的,虽然律诗的概念在唐朝就有了,诗体分类上在晚唐也有了明确的归类,徐陵也有了今体的归类,但还不能说明近体律诗在有唐一代就已经是固定不变了的,事实上近体的字样仅见之于元稹所题的一个墓志铭上而无论述,如前所述,王力先生明确指出:“近体诗又名今体诗。它是和古体诗对立的.唐代以后,大约因为科举的关係,诗的形式逐渐趋于划一,对于平仄、对仗和诗篇的字数。都有很严格的规定,这种依照严格的规律来写出的诗,是唐以前所未有的,所以后世叫做近体诗。近体诗可以大致分为三种:一律诗:(二)排律;三绝句。”,明代著名的诗论家吴讷也指出:“唐律由初而盛,由盛而中,由中而晚。时代声调,故自必不可同。然亦有初而逗盛,盛而逗中,中而逗晚者。何则逗者,变之渐也。”,近体这个诗体的明确分类上最早的却是见于宋代的严羽,《沧浪诗话/卷二/诗体》云:“又有古诗,有近体(即律诗也)。。。有古律(陈子昂及盛唐诸公多此体),有今律”,可见,在宋代才有明显的近体概念,严羽还同时指出了古律、今律之分,古律,除了难以考证的汉魏宫商五音之规律外,尚可考的便是永明的四声碎用律了,它是以五言的上二下三和七言的上四下三为节点的组合形式,这个形式在初唐仍被延用;举例如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宋代的方回在《瀛奎律髓》云:“此诗前四句不拘对偶,气势雄大。”,王夫之、金圣叹则指出此诗前半格律乃效沈佺期《龙池篇》前半:“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薇。”,殷璠则称其“晚年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国秀集》亦录此诗,如前所述,其是以被诸管弦为选择标准的,所以《沧浪诗话》所说的“唐人七律,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极有可能是所言古律或
“律吕”之律而不是今律,因《黄鹤楼》根本就不符合近体的声律规则,这点也是应分辨清楚的。

    到了明代,著名诗论家徐炬对于诗体的分类则是明确了其律诗为近体律诗,其《近体律诗》条下论曰:
    按律诗者,梁陈以下,声律对偶之诗也。盖自𨚍风有觏闵既多,受侮不少之句。其属对已工。尧典有声,依永律和声之语,其为律已具。梁陈诸家渐多俪句。唐兴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号为律诗。其后寖盛,虽不及古诗之高远,然其诗一二名起联,又名发句。三四名颔联,五六名颈联,七八名尾联,又名落句。间有变体,各附注之。其三韵,则五言中之别体也。故列于五言之后。梁陈至隋,是为律祖。由唐高祖武德初至元宗开元初为初唐。由开元至代宗大历初为盛唐。由大历至宪宗元和末为中唐。自文宗开成初至五季为晚唐。宋诗尚理,而病于意兴,故今所录断自唐止。不使气格凡下者杂焉。至论其体,则一篇之中抒情写景,或因情以寓景,或因景以见情,大抵以格调为主,意兴经之,词句纬之。以浑厚为上,雅淡次之,秾艳又次之,若论其难易,则对句易工,结句难工。发句尤难工。七言视五言为难。五言不可加,七言不可减,为尤难,学者知之。

    又到了清代,王渔洋的《律诗定体》定的也是只押平声韵的近体,赵执信所论的亦然,但赵执信也不是简单地把诗体两分为古风、近体两类而草率了事,其在《声调谱》中除了有论及介于古风和近体律诗的齐梁体、半格外明确指出:“凡拗律诗,无八句纯拗者,其中必有谐句,如上四拗,下四谐;上六拗,下二谐;或中间拗,前后谐。若不粘不谐,定是古诗。”,这样的论述跟王力先生所论述的半古风律是相类的,譬如崔颢的《黄鹤楼》便是属于所谓的拗律诗。

    所谓选本,各有各的选择目的和标准,譬如《国秀集》的选择标准是可被管弦者,譬如《唐诗三百首》的选择是以普及初学为目的的,自然也可以按广义律诗进行分类而把一些仄韵体、拗体也广纳其中,这些仄韵体、拗体、齐梁体、古风式的律诗往往是似是而非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但它们不是狭义上的律诗【近体律诗】,后来之初学者,不可不明辨之。

    时下有个别所谓网络‘理论家’不明诗史、不辨诗体、混淆概念而长年鼓吹、聒躁什么三平尾合律、孤平合律、不对仗合律、邻韵通押合律或不是大忌之类等等其实是踩在前人的肩上意图突显其博学,长年削尖脑袋就只懂去找些非主流的、特殊的、例外的诗例以怼前贤、怼王力,其根本就是不懂理论的科学性,他们的行为极易给后学造成误导,理应厘清。王力先生在《诗律余论中》明确指出:“讲诗律必须区别一般和特殊、正格和变格。如果过于强调特殊、以例外乱正规,那就简直无诗律可言。”,
必须区别一般和特殊、正格和变格、例外和正规,这便是理论的科学性;王力先生同时也把近体律诗中的正格和变格、正体和变体给分别清楚了:讲律诗必须分别三种不同的情况:第一是正格,也就是近体诗的一般作法。正格很重要,特别是对初学的人来说,若不讲求正格也就无从掌握诗律。第二是变格,变格只是变通一下仍然合律,这是赵执信所谓“拗律”和“变而仍律”。赵氏虽然讲的是平仄,但是对于押韵和对仗,也可以由这个原理类推。第三是例外,不构成格律。具体说来是这样:
     1正格就平仄说:五言平仄脚、仄仄脚、平平脚的句子第一字不论,仄平脚的句子每字就论;七言平仄脚、仄仄脚、平平脚的句子一三不论,仄平脚的句子第一字不论。就押韵说:必须严格地依照平水韵;就对仗说:律诗中两联用对仗。
     2.变格就平仄说:可用各种拗救,又仄仄脚可以连用三仄收尾,如果倒数第五字用平声的话。就押韵说:可以起句借韵;就对仗说:可以在颔联和颈联当中只用一个对仗,又可以共用三个对仗只有尾联不对
     3例外就平仄说:用古体诗的平仄,如“昔闻洞庭水“昔”字仄声、“八月湖水平”仄平脚的律句倒数第四字不能用仄声等等。就押韵说:用了通韵实际上是出韵又叫落韵;就对仗说:彻首尾用对仗。

    诗体的格式和声律规范上,一体就有一体之规,后来之学者,自当明辨是非、明辨诗史、明辨诗体、明辨概念庶不致误己误人。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10: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3-1-13 11:04 编辑

直白了说,所谓网络‘理论家’所指的是盘倨在理论版的潭州雨梦、孙逐明、一鹗飞之流,这几个人的共同特点是诋毁王力并以此为基础而乱律,理论中常见的错误如无中生有、断章取义、肆意曲解、概念不清、诗体不分、诗史不明、混淆概念,以偏概全、逻辑混乱,以特殊性怼普遍性等等等,可以说差不多都被这些人占全了,举凡有识之士均应明辨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128
贡献
21351
金钱
2767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3 13: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声势沿顺,属对稳切者为律诗",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符合三相(声势沿顺),又符合对仗要求的,就是律诗。也就是狭义的律诗。
广义的律诗是一种边缘哲学,只要与律句沾上边的,你都可放在律诗的范畴中研究。
假理论家们的错误并不是他们的知识不丰富,也不是他们态度不认真。而是他们一向概念不清,稀里糊涂。比如研究律诗,他们就把狭义的律诗与广义的律诗混在一起。说大拗,他们就硬要把大拗硬挤进律句中,于是五花八门连自己都未必会信的拗救理论粉墨登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128
贡献
21351
金钱
2767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3 13: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说:“齐梁的诗已经渐渐和律诗接近了。”这是正确的,齐梁体发展下去便是格律诗。但接近归接近,它们还是有本质区别。假理论家们只抓住二者的外形近似处,便硬说齐梁体就是格律诗。他们仍然是概念不分,与这种“理论家”讨论一百年也讨论不出子丑寅卯。

点评

这里给你分享一下汉语诗律学序言中的一段话 叶圣陶先生说“诗法”这个名称不妥当。于是我改称“中国诗律学”;在付印以前,又改称“汉语诗律学”。这里所谓诗律学,大致相当于英语的versification和俄语的сти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09: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128
贡献
21351
金钱
2767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3 14: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律诗、绝句入乐。早期格律诗还未脱离古风范畴,的确可以入乐。后来渐渐脱离而独立,于是只有部分格律诗可入乐(主要是绝句),再到后来则完全脱离音乐,成为吟诵文学,于是2221的节奏成为他们吟诵的标志。今天由于现代汉语的介入,普通话吟诵格律诗的节奏已有多种方法。但仍然要概念清楚,2221是声律节奏,是不能用语法节奏、情感节奏等可代替的。假理论家们不管这些,用现代的语法节奏来解释格律诗的声律节奏,让人啼笑皆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128
贡献
21351
金钱
2767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3 14: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2.变格就平仄说:可用各种拗救,--------------只能小拗拗救。大拗已非律句,像抛物线一样,已经脱离了格律诗的范畴,何来的拗救。
大拗的拗救是格律诗与非格律诗的针锋相对的争论,不容调和。

点评

 7·12关于这些拗句的补救,将见下节,现在附带谈一谈二四六的拗,二四六正当节奏点,本不应用拗。但是,有两种特殊形式是可以用拗的(见下文第九节);此外,有些诗人有时候不甘受律句平仄的拘束;或故意求取高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05: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265

帖子

45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20
贡献
957
金钱
1864
发表于 2023-1-13 17: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许多许多,只死抱135不论246分明。不承认孤平,三连平,特抝,拗极
针叶林,山有乔松(温柔的风)承认王力的忌孤平三连平,认特抝,但反拗极

潭州雨梦则走另一个极端:承认王力的忌孤平三连平,认特抝,还坚持拗极

点评

还有一点,不知拗极所指是何定义,一般而言不违246分明但无连平的叫小拗【孤平、三平尾除外】,赵执信则称落调 久见,问个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3 21:13
律句就有律句的规则,简了说就是246分明、平不令单两大原则,孤平虽不违246分明却因违平不令单且也是古风的常格,故为大忌【指凡双句】,三连平是古风句式,这点王力说得很明白的,特抝因其特殊性,如平平仄平仄虽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3 2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128
贡献
21351
金钱
2767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3 18: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不承认孤平,三连平”,但是坚守“135不论246分明”不承认“特抝、拗极
”。我对王力的“忌孤平三连平”是客观的态度,不违律,但声律上不协,能避则避。你看过我的分析么?估计没有吧

点评

声律上不协,但为什么不协是需要搞明白的,简了说,此两类皆是古风之常格且用在对句上是近体之联律、篇律所不允许的,孤平明显属声势不稳,三连平则显粘滞,有声扬不还之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3 2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20: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23-1-13 17:56
刚刚,许多许多,只死抱135不论246分明。不承认孤平,三连平,特抝,拗极
针叶林,山有乔松(温柔的风)承 ...

律句就有律句的规则,简了说就是246分明、平不令单两大原则,孤平虽不违246分明却因违平不令单且也是古风的常格,故为大忌【指凡双句】,三连平是古风句式,这点王力说得很明白的,特抝因其特殊性,如平平仄平仄虽有违246分明却是仄韵的正格【指凡双句】且为历代诗家所喜,又不违平不令单,故称准律句。

除特拗外,凡有违246分明的一定是古风句【即大拗】

点评

为什么“平不令单”?看看我们是怎样解决的吧  发表于 2023-1-13 21: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20: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3-1-13 18:08
我没有“不承认孤平,三连平”,但是坚守“135不论246分明”不承认“特抝、拗极
”。我对王力的“忌孤平三 ...

声律上不协,但为什么不协是需要搞明白的,简了说,此两类皆是古风之常格且用在对句上是近体之联律、篇律所不允许的,孤平明显属声势不稳,三连平则显粘滞,有声扬不还之弊

点评

想当然而已,你这样“此两类皆是古风之常格且用在对句上是近体之联律、篇律所不允许的,孤平明显属声势不稳,三连平则显粘滞,有声扬不还之弊”,能算“理论”吗?要说的出大前提、小前提与推理出的结论,才叫理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3 2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21: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3-1-13 21:30 编辑
森林生态 发表于 2023-1-13 17:56
刚刚,许多许多,只死抱135不论246分明。不承认孤平,三连平,特抝,拗极
针叶林,山有乔松(温柔的风)承 ...

还有一点,不知拗极所指是何定义,一般而言不违246分明但无连平的叫小拗【孤平、三平尾除外】,赵执信则称落调
如依截图5、6则均属非律句,如伟人诗 坐地日行八万里则是落调。


另,对于无中生有出来的词不以理会为宜,如什么孤平特拗句,千古未闻者也

久见,问个好


2345截图20230113211547.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128
贡献
21351
金钱
2767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3 21: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3-1-13 20:55
声律上不协,但为什么不协是需要搞明白的,简了说,此两类皆是古风之常格且用在对句上是近体之联律、篇律 ...

想当然而已,你这样“此两类皆是古风之常格且用在对句上是近体之联律、篇律所不允许的,孤平明显属声势不稳,三连平则显粘滞,有声扬不还之弊”,能算“理论”吗?要说的出大前提、小前提与推理出的结论,才叫理论。我反复劝大家要在三段论上下功夫,推不出来是不能成为理论的。
其实任何事抓住概念的要点,都能研究出来的。哪怕是千年绝题,也是可解决的。可惜人们或则想当然,或则为逐臭之夫。
你已够不错了。继续努力。

点评

别净说些没用的,不服气就去读书去悟 赵执信的声调谱明明白白把孤平列为古诗句【即古风句】,王力的古代汉语、汉语诗律学明明白白把三平尾列为古风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3 2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128
贡献
21351
金钱
2767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3 21: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言可能有理,因此你才会相信,但为什么有理?就不是凭想当然可以解决的了

点评

大中华诗词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http://www.hksc88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14951&extra=page%3D1 象你扯的这些,你自己喜欢就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3 2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21: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3-1-13 21:16
想当然而已,你这样“此两类皆是古风之常格且用在对句上是近体之联律、篇律所不允许的,孤平明显属声势不 ...

别净说些没用的,不服气就去读书去悟

赵执信的声调谱明明白白把孤平列为古诗句【即古风句】,王力的古代汉语、汉语诗律学明明白白把三平尾列为古风句

点评

不与你说了,看来也是个叶公。拜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3 21: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128
贡献
21351
金钱
2767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3 21: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3-1-13 21:22
别净说些没用的,不服气就去读书去悟

赵执信的声调谱明明白白把孤平列为古诗句【即古风句】,王力的古 ...

不与你说了,看来也是个叶公。拜拜

点评

多读书,少扯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3 2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21: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3-1-13 21:25
不与你说了,看来也是个叶公。拜拜

多读书,少扯蛋

点评

一个不虚心的人有啥蛋可扯?  发表于 2023-1-13 21:31
不与你扯淡,你的蛋也么啥  发表于 2023-1-13 21: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21: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3-1-13 21:19
人言可能有理,因此你才会相信,但为什么有理?就不是凭想当然可以解决的了 ...

大中华诗词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http://www.hksc888.com/forum.php ... &extra=page%3D1

象你扯的这些,你自己喜欢就行

点评

你喜不喜欢与我何关。理论会因你而停止吗。好自为之吧,白看高了你,原来也不过是叶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0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3 21: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3-1-13 22:10 编辑

清代董文涣《声调四谱》中便说:“唯上句三字拗仄为‘平平仄仄仄’句,乃正拗律而非借古句者。首二连平亦无夹平之病。若再拗首字为仄平仄仄仄句,或又三四拗为拗为仄平仄平仄句,则拗极矣,而下句断断用平仄仄平平,不可易也”

据此可见,拗极一词出自于董文涣的《声调四谱》,其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种诠释,其中含小拗句【或曰落调】和大拗的古风句,小拗是小拗,大拗是大拗,这两者于诗律中的概念是不能混淆的。

近体在出句上用个别的古风句即王力所说的各种拗救和例外,但多以用仄声大拗为常见,如向晚意不适、南朝四百八十寺、一身报国有万死之类,究其原因,仄含上去入三声也,间而用之亦不为粘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05: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3-1-13 14:14
2.变格就平仄说:可用各种拗救,--------------只能小拗拗救。大拗已非律句,像抛物线一样,已经脱离了格律 ...

 7·12关于这些拗句的补救,将见下节,现在附带谈一谈二四六的拗,二四六正当节奏点,本不应用拗。但是,有两种特殊形式是可以用拗的(见下文第九节);此外,有些诗人有时候不甘受律句平仄的拘束;或故意求取高古的格调,也喜欢在节奏点用拗,例如: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坐阁独成闷,行塘阅清辉(韦应物社日寄崔都水)
  郑公经纶日,隋氏风尘昏。(高适三君咏)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孟浩然晚春)
  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冯高兴发新(杜甫题郑县亭子)
  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在还思归。(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杜甫至后)
  新亭举目风景异,茂陵着书消渴长(杜甫十二月一日)
  三十未有二十余,白日长饥小甲蔬(李贺南园)
  7·13总之,像上面这些二四六用拗的例子并不是律句正则,它们极近于古风式的律诗,初学诗的人应该先求平仄分明,决不能因为弄错了平仄而以此为口实。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刘禹锡《视刀环歌》)
  本欲云雨化,却随波浪翻。(吕温《及第后答潼关主人》)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李商隐《落花》)
  闲赏步易远,野吟声自高。(许棠《野步》)
  9.8这种特殊形式显然是从古诗脱胎而来,所以五言特别多七言特别少。在此情况下,五言对句第一字喜欢用仄,大约因为诗人们不大喜欢句中共有四个平声,第三字既必须用平,就索性造成一种孤平拗救,使它的格调更高古些。


9.14拗救的形式,除了给有些人认为格调高古之外,还有一种好处,就是给诗人在造句上有更多的自由。譬如上节所举杜甫的“远在剑南思洛阳”一个例子,“剑”字仄声,本是不合的,若要换另一个字,却非常难换;倒不如轻轻地用平声“思”字一救,就避免了孤平的毛病了。又如普通数目字中,只有“三”字和“千”字是平声字,其余从“一”至“六”,从“八”至“十”和“百”字、“万”字都是仄声字,岂非不便于对仗吗?但是,像本节所举的子类特拗,“田园一蚊蝶,书卷百牛腰”,“一”可以对“百”,“奇哉一江水,写此二更天”,“一”可以对“二”,丑类特拗,“马蹄践雪六七里,山觜有梅三四花”,“七”可以对“四”,以仄对仄,自然谐和,这也是拗救的妙用。总之,谈诗律必须兼谈拗救,这等于法律上的“但书”,“但书”应认为法律的一部分,并非法律以外的东西。“但书”是增加法律的严密的,不是泯灭法律的。

多读书,少扯没用的

点评

说句真心话,我看了这么多的帖子,以为你可与我同席,所以在这楼很发了一些贴字,可惜,又遇到了叶公。交一个朋友都不容易呀。  发表于 2023-1-14 10:59
如此读书,读到一群文字而已。搞得自己前言不搭后语,有什么用?  发表于 2023-1-14 10:55
(六)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 成了古风式的律诗(见下文)。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 "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 但是,它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05: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05: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3-1-14 05:19
 7·12关于这些拗句的补救,将见下节,现在附带谈一谈二四六的拗,二四六正当节奏点,本不应用拗。但是 ...

(六)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就变 成了古风式的律诗(见下文)。上文所叙述的那种特定格式(五言 "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认为拗句之一种, 但是,它被常用到那样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现在再谈 几种拗句:它在律诗中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后面还 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 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成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 下面的三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a )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以免犯孤平。这样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七言则 是由"仄仄平平仄仄平"换成"仄仄仄平平仄平"。这是本句自救。
  (b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 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 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c )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没有用仄声,只是第三字用了仄声。七言则是第五字用了仄声。这是半拗,可救可不救, 和(a )(b )的严格性稍有不同。
  诗人们在运用(a )的同时,常常在出句用(b )或(c )。这样既构成本句自救,又构成对句相救。现在试举出几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宿五松山下荀媢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30].
  第一句"五"字第二句"寂"字都是该平而用仄,"无"字平声, 既救第二句的第一字,也救第一句的第三字。第六句是孤平拗救,和第二句同一类型,但它只是本句自救,跟第五句无拗救关系.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31].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第一句是特定的平仄格式,用"平平仄平仄"代替"平平平仄仄"(参看上文)。第三句"几"字仄声拗,第四句"秋"字平声救。这 是(c )类。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三句"不"字仄声拗,第四句"吹"字平声救。这是(b )类。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第三句"日"字拗,第四句"欲"字拗,"风"字既救本句"欲"字,又救出句"日"字。这是(a )(c )两类相结合。
  新城道中(第一首)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第五句"竹"字拗,每六句"自"字拗,"沙"字既救本句的 "自"字,又救出句的"竹"字。这是(a )(c )两类的结合。
  夜泊水村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第五句"有万"二字都拗,第六句"向"字拗,"无"字既是本 句自救,又是对句相救。这是(a )(b )两类的结合。
  由此看来,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有些律诗看来好像不合律,其 实是用了拗救,仍旧合律。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宋代 以后,讲究音律的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我们今天当然 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 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09: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3-1-13 13:28
王力说:“齐梁的诗已经渐渐和律诗接近了。”这是正确的,齐梁体发展下去便是格律诗。但接近归接近,它们还 ...

这里给你分享一下汉语诗律学序言中的一段话

叶圣陶先生说“诗法”这个名称不妥当。于是我改称“中国诗律学”;在付印以前,又改称“汉语诗律学”。这里所谓诗律学,大致相当于英语的versification和俄语的стихосложение。《后汉书·钟皓传》:“皓避隐密山,以诗律教授门徒千余人”。杜甫诗“诗律群公问”。这是“诗律学”命名的由来。

可见,诗律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后汉书是南朝宋人所作,而杜甫诗“诗律群公问”则属盛唐了,据此可见,诗律一词的内涵也是在变化的,最起码南朝宋是还停留在宫商角徵羽之五音律的,晋李登、吕静的韵书即是以宫商角徵羽之五音分类的,逮至永明末期才出现了四声学说,又逮至初唐才开始出现平侧,可见,唐之诗律跟永明诗律和汉魏诗律是完全不同的。

当然,拿诗律怼律诗无疑是假山在偷换概念,诗律与律诗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点评

鸡与鸭语  发表于 2023-1-14 09: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128
贡献
21351
金钱
2767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4 09: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3-1-13 21:39
大中华诗词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http://www.hksc888.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14951&ex ...

你喜不喜欢与我何关。理论会因你而停止吗。好自为之吧,白看高了你,原来也不过是叶公

点评

不读书的人都这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1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12: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3-1-14 12:53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23-1-14 09:42
你喜不喜欢与我何关。理论会因你而停止吗。好自为之吧,白看高了你,原来也不过是叶公 ...

不读书的人都这样,就喜欢张大嘴巴说些没影的事

点评

对。你说的太对了。一看就知道你不读书,东抄西摘,冒充秀才。就喜欢张大嘴巴说些没影的事。希望学会藏拙,何必自曝呢。一个冷冷清清的版面,还要充大尾巴狼,没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13: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128
贡献
21351
金钱
27674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4 13: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3-1-14 12:52
不读书的人都这样,就喜欢张大嘴巴说些没影的事

对。你说的太对了。一看就知道你不读书,东抄西摘,冒充秀才。就喜欢张大嘴巴说些没影的事。希望学会藏拙,何必自曝呢。一个冷冷清清的版面,还要充大尾巴狼,没治。

点评

水灌够了就去休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15: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15: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3-1-14 13:55
对。你说的太对了。一看就知道你不读书,东抄西摘,冒充秀才。就喜欢张大嘴巴说些没影的事。希望学会藏拙 ...

水灌够了就去休息

点评

怎么没完没了的像牛皮糖,烦不烦? 是扯蛋还是做学问?哈哈。  发表于 2023-1-14 16: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1-14 19:32: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一鹗飞要证明孤平不是大忌,你列了古今大量律诗方面定义论述,但没有一条涉及孤平,这能说服一鹗飞吗,他讲技术,你讲概念,是否南辕北辙,各说各话。雨梦我记得查搜历代拗体诗,对当今只知正不知变的观念有纠正之利,这和广义律,狭义律有何关系?当今诗坛承认他们做的是狭义律诗,李杜苏黄做的是广义律诗吗?

点评

记性不好吧? 一鹗飞要证明孤平不是大忌只是罗列了历代孤平的一些诗例,很多并不属于近体。 正与变王力已经论得非常清楚,说的是正格与变格。而什么潭州雨梦根本就是在偷换概念,什么叫变体让他先去拎拎清 变体 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1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19: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有乔松 于 2023-1-14 20:21 编辑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1-14 19:32
我记得一鹗飞要证明孤平不是大忌,你列了古今大量律诗方面定义论述,但没有一条涉及孤平,这能说服一鹗飞吗 ...

记性不好吧?记性不好就慎言

一鹗飞要证明孤平不是大忌只是罗列了历代孤平的一些诗例,言称有例可依便可以便不是大忌啥的,其实其中很多并不属于近体,何况什么有例可依便可以便不是大忌啥的根本就是不懂理论,理论是有例可依还要分析演绎出可依、不是大忌啥的论证来的。孤平是很清晰的,无论董文涣、王渔洋、赵执信还是王力、启功均仅指仄平仄仄平这个句式,岂是可以断章取义而欲普遍性的。

正与变王力已经论得非常清楚,说的是正格与变格。而什么潭州雨梦根本就是在偷换概念,什么叫变体让他先去拎拎清

变体  为改变原来的体式

体式都已经被改变还在说属于原来的体式,这不很滑稽吗?遑论齐梁体与近体孰先孰后了,齐梁体等同于近体?这样的理论恐怕也就只有你几个会信了

这当然跟广义律诗狭义律诗的关系大了,狭义律诗仅指近体之八句之五、七言和排律,而广义律诗的包容很大,律吕之律也是律,如河岳英灵集和国秀集就是依此归类的,永明到齐梁再到初唐的调声就更不用说了

齐梁体近体不分,这便是明摆着的诗体不分;以广义而偷换狭义,又是一个偷换而论

李杜苏黄做的是什么律诗得依律诗的归类去论,符合近体律诗的自是属于近体律诗,不符合的仍得看其律采用的是什么,古律归古律,永明齐梁律归永明齐梁律,是可以一桶浆糊而论的吗?

潭州雨梦偷换而论竟能生生地派生出个什么孤平特拗句的词来,研究了十多年格律的你能说得出孤平特拗句的出处来么?其更多的格律名词全凭个人好恶乱整一气就不用多说了,如准律句,都知道准律句出于赵执信的准同律,所指为平平仄平仄句,自己再去看看潭州雨梦的准律句是啥玩意
太多了,懒得细举







点评

沈宋律诗出来后,盛唐产生了很多变体,拗体律诗,这都应该归入律诗,宋元明清仍能找到很多不守律的律诗,今人对待格律过严,不知律是可以不完全守的,所以才有人著文《知正容变》,找寻古代破律的例子,对观念僵化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20: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1-14 20:22: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有乔松 发表于 2023-1-14 19:50
记性不好吧?记性不好就慎言

一鹗飞要证明孤平不是大忌只是罗列了历代孤平的一些诗例,言称有例可依便可 ...

沈宋律诗出来后,盛唐产生了很多变体,拗体律诗,这都应该归入律诗,宋元明清仍能找到很多不守律的律诗,今人对待格律过严,不知律是可以不完全守的,所以才有人著文《知正容变》,找寻古代破律的例子,对观念僵化顽固的诗界有纠偏的作用,雨梦,一鹗飞的目的大概是这个。

点评

知正容变谁都知道,变,王力说得很明白,就是微调,所以偷春格也就纳入了在了变格中,岂是以齐梁而乱律的什么孙逐明、潭州雨梦、一鹗飞之流可比的 破律有破律的归类,如黄鹤楼属拗律,又有失粘的拗体,还有入律的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2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1-14 20:24: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偷换而论竟能生生地派生出个什么孤平特拗句的词来

……
雨梦是怎么论述的,能找到的话贴来看看。

点评

把我禁了、挡了,理论版的自己去查,52网的 杜甫五言律诗623首特定拗句全析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20: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2837

帖子

1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508
贡献
2891
金钱
372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4 20: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1-14 20:22
沈宋律诗出来后,盛唐产生了很多变体,拗体律诗,这都应该归入律诗,宋元明清仍能找到很多不守律的律诗, ...

知正容变谁都知道,变,王力说得很明白,就是微调,所以偷春格也就纳入了在了变格中,岂是以齐梁而乱律的什么孙逐明、潭州雨梦、一鹗飞之流可比的

破律有破律的归类,如黄鹤楼属拗律,又有失粘的拗体,还有入律的古风、新式古风、齐梁体之类,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两分法去归类诗体的,王力更不是,大类古风、格律,大类之下有入律的古风、古风式的律诗等等小类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懒得管,首先理论态度就恶劣至极,以诋毁王力为能事,其次理论方法不对头,如无中生有、断章取义、肆意曲解、概念不清、诗体不分、诗史不明、混淆概念,以偏概全、逻辑混乱,以特殊性怼普遍性等等等全被他们犯了个遍。第三是客观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近体之律无外就数字、平仄、对仗、押韵四个要素,试问一下,在什么三平尾合律、孤平不是大忌、可以不对仗、可以押邻韵、押仄韵甚至转韵之类的鼓吹下,近体还有律可守吗

如果非要说有的话就是数字对得上就叫近体,最不济也叫近体的变体,都什么玩意理论

点评

无中生有、断章取义、肆意曲解、概念不清、诗体不分、诗史不明、混淆概念,以偏概全、逻辑混乱,以特殊性怼普遍性等等等全被他们犯了个遍。 ……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你能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举一个例子来批一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1-14 20: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9-24 02: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