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远山绿叶

匠气与诗味七

[复制链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6: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匠气”和“诗味”的关键就是以什么为主,“匠气”以格律为圭臬,从而让内容屈从格式,也就难以做到真正表情达意;而“诗味”则是形式服从内容,是抓住了写诗的主要矛盾,可谓得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6: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19
前篇讲到:现在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诗词教学机构,也有诗词创作考试和比赛,你如果想获得一定的功利褒奖,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这些机构多是功利组织,以教会人“匠气”为己任,因为这个最简单,实际是误人误己,是不知“诗味”的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6: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21
2、何为“匠气”与“诗味”  匠气,就是墨守成规和以学问自大,这样的人从不越雷池,也不敢越雷池,而且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理解到“匠气”就是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酸儒,是先入为主观念让他们主观和不能独立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7: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21
“诗味”在匠气的人手里就是“匠气”,而在非匠气的人手里,“诗味”就是围绕近体诗的一道活的风景线。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诗味”个人有个人的理解,但不符合诗表情达意宗旨的就是“匠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7: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22
例如《教授少儿书法感怀》:  培桃育李费精神。摹古学今问子寅。不为盘中三斗米,唯图墨海有来人。

...

《教授少儿书法感怀》:
  培桃育李费精神。摹古学今问子寅。不为盘中三斗米,唯图墨海有来人。
前两句,言教授儿童书法的费神,包括讲书法历史的来龙去脉;后两句,言作者的目的是为了“有来人”,这也是对中国文明的使命和担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7: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22
这首诗从整体上看,写得是很好的,有“诗言志”的味道,在格律上(中华新韵九文阳平)也符合某些人对“诗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这里的“三斗”是迁就格律的体现,让人读起来感觉怪怪的,不符合语言常识约定成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7: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23
“五斗米”是晋代县令的月俸,在当时较平民已不算微薄,“不为五斗米折腰”正是表现了陶渊明刚正不阿的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陶渊明之所以诗写的好,就是因其有高贵的品格和追求,这是我们后世人要敬畏和学习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22
其实,这句应和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晋书陶潜传》)有关联,陶渊明任彭泽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魏晋文人的风骨,永远值得后世人尊敬和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7: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23
显然“三斗米”,为了追求一个起“拗救”作用的平声而失去了本该有的趣味,又因为人们熟知“五斗米”的典 ...

谢谢老师的讲解,我以前写诗也经常凑韵,主要是当时分不清形式和内容之间的主次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23
“匠气”一般具有这样几个的特点:  一是囿于格式,用格式去找字或词,而不敢直抒胸臆。像上面这首《教授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囿于格律写近体诗就是“匠气”,是对形式服从内容的不理解和有意无意歪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7: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24
如《七律·咏玉兰》:  玉树婷婷翠臂伸,轻抒兰指暖风侵。辛夷点写琼枝俏,淡墨渲描紫瓣魂。  新蕊脱裘颜 ...

这首诗经过您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前三联结构臃肿,以致于尾联不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7: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24
诗里“玉树”和“辛夷”、“兰指”和“琼枝”、“紫瓣”和“新蕊”都是重复的意象,“芳菲”和“香芬”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内容服从形式,让内容支离破碎,也就违背了诗言志的初衷,这是我写诗要避免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7: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25
诗的典型匠气就是人云亦云,不出窠臼,全不顾具体需要。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写诗就怕读错书造成认识上的先入为主,以致于死板教条和顽固不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7: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25
正如你说诗要讲究格律,我就死守格律不敢逾越;你说诗要用雅语才叫诗,我就尽用雅语,视俗言熟语为大敌;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这是听风就是雨,完全不加辨别的完全接受,是缺乏调查研究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7: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26
你说诗要起伏跌宕,我就极力迎合、百般跳跃,搞得你眼下发晕、如临怪谷;你说诗要避免口号和说教,我就连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这是过于迎合先入为主观念,是被“八病”等窠臼洗脑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8: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27
这些不是窠臼是什么?你要害怕这些,你的胸臆还能释放出来吗?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完全按照这些束手束脚的规定写诗,也就写不了诗了,因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行的越来越多,怪不得自唐以后一代不如一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8: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28
近体诗虽然格律谨严,但也不应视出律为大忌,古今很多有影响的诗作出律的例子屡见不鲜,并没有降低它们 ...

谢谢老师的讲,让我体会到古人并不把出律真的当回事,如初唐王之涣《登鹳雀楼》,宋朝李清照《夏日绝句》,都如此,并不影响流传千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8: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28
出律,如同兵乓球运动中的滚网球,是主动而不经意间的取胜。任何打过兵乓球的人都有过滚网的体会,但没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出律写诗就是就像滚网球,是对格律的灵活机动使用,是对形式服从内容的底线坚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9: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29
诗就是这样,出律并不可怕。对作者来说首先要懂律才能出律,对欣赏者来说只要读到一首和谐而能引起感受的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了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于诗的相应态度,总是先学习后灵活掌握,这就是进得去,也出的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9: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29
事实上,这些也正是当今中国诗界的一个秘而不宣的疮疤,往往是出律者不懂律,懂律者不敢出律,欣赏者乱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这些都是虚荣浮躁惹的祸,对知识满足于一知半解,谈起了当然就似是而非,这也是我应该极力避免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9: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29
这样的状况怎能使中国诗词换来一个崭新的时代感,其尴尬处境不言而喻。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今天的诗人并不少,可是能真写诗的诗人却不多,这个整个社会的虚荣浮躁之风密切相关,我也受这样的世风所局限,确实很尴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9: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30
其次是忸怩做作,华而不实。

谢谢老师的讲解,扭捏作态和华而不实也是我写诗经常犯的毛病,主要是我当初有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错误写诗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9: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30
例如《秦淮河杂感》:    六朝金粉半尘埃,依旧春风去复来。新社人家犁梦雨,旧京王气黯鳞苔。    倚栏不 ...

这首诗我确实读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9: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31
诗中用尽奢华之语,典故罗陈,却让人一头雾水,不知作者到底要说什么,因而最后的“合”(可叹秦淮真福地 ...

谢谢老师的讲解,这就是您经常批评我的写诗“语言过于泛泛而不具体”,也就无法准确且合理的表情达意,我会注意自己这方面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9: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31
这可能涉及诗词的“雅”的问题。什么是雅?华丽的词语、娇柔的意象、古旧的典故就是雅吗?非也。

...

谢谢老师的讲解,我见过这样的写诗现象,就是现代人总说古代话,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9: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32
词语、意象、典故都是为诗的精髓服务的,诗以什么样的色彩和面貌出现,应以需者为要。比如要想表达“等闲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写诗遣词造句总是以凸显表达内容的主旨,同时尽量兼顾到大众审美的通俗易懂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5

主题

6万

帖子

2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3829
贡献
62340
金钱
7038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2-22 19: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2-10 09:32
也就是说,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来写诗,只要能够写出自然贴切能引起人共鸣的诗,这样的诗就是雅的。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体会到写诗就是为了感染人,就是为了对精神有所引领,这样的诗就是雅的,也叫有“诗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6-9 02: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