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叶松 于 2017-8-22 21:00 编辑
五律*羁居老年公寓有感
步炎凉居诗长《羁情》元玉 文/叶松 2017年8月17日 寓舍悟前身,规啼风雨晨。 少时巡绿荫,年迈叹红尘。 赋韵常流涕,吟诗自入神。 凭栏歌一曲,遥寄旧邻人。 炎凉居诗长原玉 五律*羁情
文/炎凉居
2017年8月17日 孤独可怜身,宵昏烛待晨。
花残伤别恨,月冷叹红尘。
倦笔诗凝泪,深情酒醉神。
忽闻山外曲,疑是故乡人。
谢谢振波浪清首席版主赠诗 高挂共赏 2017年8月22日 一线网络,留淌着你我的心情; 一段文字,飘逸着生活的痕迹; 一份友谊,温暖着岁月的荧屏; 一方博园,连接着彼此的情谊,
19世纪末美国著名建筑师弗雷德里克• 劳• 欧姆斯特,在主持设计伯克利校园规划时提出:大学校园应与城市保持适当距离,校园环境应是自然的、公园式的,在公园式的场地上布置非对称的建筑群,逐渐形成了后来美国校园自由式布局的风格特色。使学生完全摆脱了修道院式刻版单调的生活学习模式,营造了民主、健康、生动活泼的校园氛围。
这所学校当时的生源,基本是工人、社会青年和部分初中毕业生,在报到时,同学们都很高兴,有一位年龄稍长的同学说;“我可以离开‘马路天使’的生活了!”什么“马路天使”?有位同学好奇的问……当我们得知这个新同学,原来是人力车工人时,不免感慨万千!视这所学校是改变我们人生的地方。入校后我被选入学生会,任生活福利部长并兼任勤工俭学负责人。第三宿舍二楼是学生会勤工俭学办公室,与众多同学结为好友,后来与今老伴相识。
下左图:原一机部上海机校第三宿舍(原沪江大学思裴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