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航标 于 2018-10-15 22:22 编辑
平水韵拥趸面面观 据笔者长期观察揣摩,当下平水韵拥趸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即诗者、匠人、老干。此处所谓诗者,当然是指真诗者,包括少许诗人;所谓匠人,则指醉心于玩弄纸间平仄,擅长拼凑文字游戏,热衷于玩弄表面上合律的平仄句者;所谓平水老干,其实与新韵老干一般无二,只是为了沽名钓誉,采用道听途说的假平水韵附庸风雅而已。 严格而言,以上三类平水韵拥趸中,只有第一类才能上得台面,可惜实在太少,连深谙诗之皮毛的格那丁先生都还屈居匠人之列,其他诸多朋友,比如大眼怪、潭州雨梦等人,便只能等而下之了。客观地说,时至今日,能当个匠人也算不易,毕竟说明你有一定的文字功夫,可见匠人这个称谓并非全然贬义。至于平水老干,不提也罢。 匠人又可分为三类,即入流匠人、准入流匠人和不入流匠人。格那丁先生堪称已入流匠人的典型代表,尽管尚属末流。当下平水韵诗者以各类匠人为主体,包括一些诗词中央要员。少数匠人其实是可以实现向诗人的转化的,比如格那丁先生,但前提条件是老老实实承认既读不出又听不懂中古平水韵,因为这关系到诗者基本诚信。格那丁先生口头上到时承认了,惜乎仍然有意无意地采用以现今某地方言冒称的假中古平水韵,这是他还无法脱胎换骨成诗人的根本原因。 坦承既读不出又听不懂中古平水韵,也未必能成为诗人,还得有足够的悟性才行。吟者和救救诗词先生等人都曾说过,诗有别悟,非关学也。虽然此话只是观其大略,并非绝对,然而悟的比例总要占到七八分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穷其一生,恐怕也难真正跨入诗门。制约格那丁先生成为诗人的另外一大因素便是此公故弄玄虚且好为人师,大眼怪、潭州雨梦、绝谷野樵等人也有这个毛病。此三人与格那丁的差距不独表现在对诗之皮毛的认知上,更体现在对那个著名的小儿科问题——是否真能读得出听懂中古平水韵的作答上。 值得提及的是,在一代代广大青少年被实质性剥夺名正言顺为诗填词权利的历史背景下,主要还是各类平水韵诗者支撑起了中国当代诗词的一片天,可惜蜃楼太虚,雾霭太沉,泡沫太多。所幸蜃楼渐成虚妄,雾霭逐渐散去,泡沫正在幻灭。随着二〇一九五四的日益临近,平水韵让贤已是箭在弦上,包括各大诗词中央要员、著名诗词企业家在内的平水韵拥趸朋友们是时候认真考虑各自的退路和归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