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8-13 05:09 编辑
“孤平救孤仄”论谬矣!
凡古诗词爱好者皆知,“孤平”和“三平尾”乃律诗之专用名词,为律诗之大忌。在王力等学者关于诗词格律的著作中,从无“孤仄病”之论。但最近发现有人频频发帖,提出什么“孤平救孤仄”论,颇为新鲜。
他说:
“他救实际上是在联内进行互救。(此处即平仄平平仄,与仄平仄仄平互救) 。诸先贤只有孤平自救一说,未听过孤仄他救一说。这正是王力等先贤疏漏之处,雨梦现引古书,以证互救自唐有之”
又说:日本大江朝有《作文大体》一书,“现摘录诗谱一则如下: 五言绝句连韵略颂云:发自平声,他声可准知之。
平平他他平[连韵],平他他平平。[韵,以上发句]
平他平平他,他平他他平。[韵,以上落句]
其中:平他平平他,他平他他平。一联即表明孤平句”他平他他平”(仄平仄仄平),其对句可采用”平他平平他”(平仄平平仄)进行互救。”
-----可见他的论据有两条:一,唐诗实际;二,日本的《作文大体》。
关于日本《作文大体》诗谱中有孤平“合法”之说,需要用日本历史上的律诗作品来证明。但因无日本诗例,故本条理由不成立,或曰是日书印刷错误。
关于第二条说有“唐诗之证”,实际多有错讹。
首先要说明:孤平和三平尾之忌,都是指在律诗中存在才有意义。只有律诗才有拗救之论,其他体裁如古风都没有拗救之说。
我们审视一下这位所举的“孤平孤仄互救”的诸诗例。被他列为“附件二 孤仄他救句=孤平他救句 全唐诗的孤平他救句有49句例,这是孤平他救法有力的诗证”。那么我们且看他的错讹之处。有下列几种情况:
一, 孤平误判
①46.
卷569_73 【长沙紫极宫雨夜愁坐】李群玉
春灯含思静相伴,夜雨滴愁更向深。
-------更,此处发gēng音,平声。 深更半夜。故无孤平。
②4,
卷410_13 【直台】元稹
麋入神羊队,鸟惊海鹭眠。
----直台 元稹麋入神羊队,乌惊海鹭眠。仍教百馀日,迎送直厅前。是“乌”不是“鸟”
③16.
卷247_9 【江上代书寄裴使君】独孤及
畴昔行藏计,只将力命推。
江上代書寄裴使君(唐•獨孤及)
五言律詩 押支韻 顯示自動注释
何地離念劇,江臯風雪時。艱難傷遠道,老大怯前期。
疇昔行藏計,祗將力命推。能令書信數,猶足緩相思。
是“祗”(祗zhī ㄓˉ平声)不是“只”(仄声)
④29.
卷47_39 【使还都湘东作】张九龄
牵役而无悔,坐愁只自怡。
使還都湘東作(唐•張九齡)
押支韻 顯示自動注释
倉庚昨歸候,陽鳥今去時。感物遽如此,勞生安可思。
養真無上格,圖進豈前期。清節往來苦,壯容離別衰。
盛明非不遇,弱操自云私。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
風朝津樹落,日夕嶺猿悲。牽役而無悔,坐愁秪自怡。
當須報恩已,終爾謝塵緇。
是“秪”(dī平声)
⑤17.
卷270_63 【江上柳送人】戎昱
乡泪正堪落,与君又解携。
江上柳送人(唐•戎昱)
江柳斷腸色,黃絲垂未齊。人看幾重恨,鳥入一枝低。
鄉淚正堪落,與君又解攜。相思萬里道,春去夕陽西。
與 •平仄两读
【康熙字典】又《廣韻》羊洳切《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 音豫。
⑥20.
卷496_32 【送进士田卓入华山】姚合
何物随身去,六经与一琴。 见例17:與 •平仄两读
⑦24.
卷685_15 【早发潼关】吴融
关树苍苍晓,玉阶澹澹寒。
早发潼关 吴融
天边月初落,马上梦犹残。关树苍苍晓,玉阶澹澹寒。
宦游终自苦,身世静堪观。争似山中隐,和云枕碧湍。
澹: ◆澹【下平十三覃】【上声二十七感】【去声二十八勘】,平仄两读。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