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3|回复: 11

功勋三号矿坑赋

[复制链接]

8196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0889
贡献
12301
金钱
30465
发表于 2017-6-29 11: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功勋三号矿坑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序:岁在丁酉,时维鼎新,华夏崛起,勃勃振兴。追日夸父,睹中华火箭呼啸而赞尊;鹊桥牛女,夸航天神舟飞腾而悦欣;奔月嫦娥,绕靓丽卫星纵横而凤吟;开天盘古,见三号矿坑瑰丽而讶惊。诸神赞曰:三号矿其功大焉,当为之雅音。故谨遵神命而辞赋,吟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莽苍苍天地混沌清浊分,浩渺渺自然造物亿万春。昆仑翘起峻峰,威压世界;盆地凹陷靓丽,聚藏珠珍。阿尔泰山护卫机密,可可托海玄机无垠。天地钟情于斯,寰球灵秀此村。日月精华凝聚,山河魂魄惠存。神秘大盆,盛装八十六种稀矿;三号矿坑,隐埋百年特大谜闻。门捷耶夫元素表,猛增七种新元素;贵重珠宝门类里,大添无数珍奇群。额尔齐斯石,世界上仅此一块,属地质陈列馆镇馆之嘉宝;钽铌黑宝石,寰球中此处最多,乃宇宙天空期稀有之贵金。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同民族兴亡因因相陈。壮哉,三号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五十年代,四万华夏儿女进军可可托海;一穷二白,数千科技人员探秘三号矿坑。斗风雪,战霜冰,抗炎热,裹沙尘。愚公移山,挖走土石百丈高;精卫填海,开出宝贝千万吨。中苏交恶,六十年代中偿还苏联债务五成;困难时期,第一颗核弹爆炸立下不朽功勋。为航空航天崛起,提供坚实物质基础;为尖端科技创新,保障急需资金后盾。“火箭”升空,三号矿燃烧火云;“嫦娥”奔月,三号坑卓著永存;“神州”航天,三号矿功不可没;“北斗”天眼,三号矿贡献绝伦。功勋之矿,功盖昆仑!伟哉,三号矿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座伟晶岩矿坑,储量创夺世界丰富之最;天然地质博物馆,品质摘冠全球菁华首位。蕴藏锂铍铖钼铷铯铪铀钍,矿种众多;富含铜镍铅锌钨锰铋锡铌,规模宏伟。石英石重晶石兰晶石黑宝石,晶莹剔透,螺旋带状分布;海兰石紫罗兰石榴子石芙蓉石,精彩纷呈,界线分明叠垒。天然之稀有金属元素储备库,科考之最佳探秘矿物兄弟辈。地质三号坑,属世界级罕见地质遗产,震惊海内;近百种稀矿,与共和国命运息息相关,当之无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追忆历史,封功勒碑。俯仰矿坑,崇拜敬畏。碑记五块,铭刻英伟:科学碑,七种新元素之诞生地,化学史上之奇瑰;史册碑,艰苦卓绝之开矿足迹,对中国、世界和平贡献巨大,安邦定国之神威;英雄碑,核弹之父钱学森、地质之父李四光诸科技元勋之英名永垂;英烈碑,不惧饥寒,不畏辐射,无数建设者敢于牺牲之德美;贡献碑,泽被天下,福惠民族,凌烟阁记、丹青书、十四亿老百姓之嘤嘤口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跋:在新疆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脉的东端南麓,额尔齐斯河的源头,有一个被列为国家高度机密的区域,一个和共和国命运息息相关的神秘大坑――可可托海三号矿坑。该坑是伟晶岩脉矿坑,盛产世界上已知140多种有用矿物的86种,其中铍资源量居全国首位,铯、锂、钽资源量分别居全国第五、六、九位。其矿种之多,品位之高,储量之丰富,层次之分明,开采规模之大,为国内独有、世界罕见,是全球地质界公认的"天然地质博物馆"50年代,云集了中国和国外的高级科学家及来自祖国各地的4万余人, 这里成了“西部小上海”。中苏交恶后,该坑矿产为国家偿还了前苏联47%的债务。还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立下了不朽功勋。不仅如此,更为核弹的成功爆炸、航空航天事业以及相关尖端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资金后盾。包括后来的"神舟"系列航天工程,所用材料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这个矿坑。这个大坑,专家称之为共和国的功勋矿、英雄矿。

(正文830字节,全文1330字节)(著作权所有,刊用及引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谢谢!联系[url=mailtoiang1947522@163.com]xiang1947522@163.com[/url])
——向胤道 20173月完稿草原书屋

131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燕赵诗歌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02
贡献
27580
金钱
3717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29 14: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情景交融。

点评

谢谢老朋友首赏!问好!远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9 14:45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http://476680214.qzone.qq.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燕赵诗歌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02
贡献
27580
金钱
3717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29 14: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地质三号坑(可可托海三号矿)是伟晶岩脉矿坑,盛产着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用矿物中的86种矿,其中铍资源量居全国首位,铯、锂、钽资源量分别居全国第五、六、九位。

点评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长250米,深200米,边壁上的盘山道呈螺旋状,积水漫到矿坑腰部。据勘探,可可托海三号矿脉就像一顶巨大的草帽,过去半个世纪的开采不过只是采掉了它的帽顶,目前三号矿脉露天采矿场外侧、底部铍矿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9 14:02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http://476680214.qzone.qq.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燕赵诗歌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02
贡献
27580
金钱
3717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29 14: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有 发表于 2017-6-29 14:02
地质三号坑(可可托海三号矿)是伟晶岩脉矿坑,盛产着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用矿物中的86种矿,其中铍资 ...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长250米,深200米,边壁上的盘山道呈螺旋状,积水漫到矿坑腰部。据勘探,可可托海三号矿脉就像一顶巨大的草帽,过去半个世纪的开采不过只是采掉了它的帽顶,目前三号矿脉露天采矿场外侧、底部铍矿石保有储量达到2500多万吨。可可托海三号矿恢复开采的主要目的是为将于今年试生产的恒盛铍业提供原料。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的东北边缘,阿尔泰山脉的东端南麓,中国唯一的外流河――额尔齐斯河的源头,有一个自建国以来就被列为国家高度机密的区域--可可托海。在这里隐藏着一个和共和国命运息息相关的神秘大坑――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之所以说三号矿坑与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因为正是这个坑,在上世纪60年代曾为国家偿还了前苏联47%的债务。当年,这里云集了中国和前苏联的高级科学家,中苏交恶后,苏联专家撤走,点名要用这个矿坑的矿产还债;也就是这个坑,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立下了不朽功勋,这个大坑,不仅为中国第一颗核弹提供了必须的稀有金属,而且更为核弹的成功爆炸、航空航天事业以及相关尖端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资金后盾。当年在成功爆炸核弹之后,国防科工委向矿区专发了一份贺电和感谢信,已被永久收藏。包括后来的"神舟"系列航天工程,所用材料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这个矿坑。这个大坑,专家称之为共和国的功勋矿。

此洞不仅偿还了中国政府欠前苏联40%的外债,还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和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作出了重要贡献。最让人大饱眼福的是这里出产的矿物珍品,人们采到过16公斤重的海蓝宝石、17公斤重的黄玉、60公斤重的钽铌单晶矿、500公斤重的水晶块、12吨重的石榴石、30吨重的绿柱石晶体等。最引人注目的是60公斤重的钽铌单晶矿,它通体黝黑,钽铌含量超过70%。钽铌被称为"宇宙天空时代的稀有金属"(俗称黑宝石),其合金被广泛应用于火箭、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等的制造。

坑洞周围的小山丘据说都是从坑洞中挖出来的石料堆积而成的,据说里面各种矿物质含量也相当高,咱中国人暂时还没有技术提取出来,日本人曾愿意出高价收购,咱中国人就是不卖!!

点评

可可托海三号坑:国之秘藏与悲欢 地州新闻2016-12-12 10:06:37来源:富蕴零距离 进入论坛 分享到     杨述今,一位生长于新疆的退休大学教师,自驾60多万公里踏遍了神州疆土,去探寻一个个不为人知、却又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9 14:11
可可托海三号坑:国之秘藏与悲欢 地州新闻2016-12-12 10:06:37来源:富蕴零距离 进入论坛 分享到     杨述今,一位生长于新疆的退休大学教师,自驾60多万公里踏遍了神州疆土,去探寻一个个不为人知、却又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9 14:1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http://476680214.qzone.qq.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燕赵诗歌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02
贡献
27580
金钱
3717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29 14: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有 发表于 2017-6-29 14:02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长250米,深200米,边壁上的盘山道呈螺旋状,积水漫到矿坑腰部。据勘探,可可托海三号矿 ...

可可托海三号坑:国之秘藏与悲欢
地州新闻2016-12-12 10:06:37来源:富蕴零距离
进入论坛
分享到




    杨述今,一位生长于新疆的退休大学教师,自驾60多万公里踏遍了神州疆土,去探寻一个个不为人知、却又不容忘怀的真善美之地。而这个远在阿勒泰富蕴县境内的神秘“三号坑”,令他牵心动肺,为此写下这篇文字,有含着泪水的荣耀,也有不该被遗忘的真相。

    “当三号坑的真相大白天下的时候,人们真的被惊呆了”

    起初听说,有人在三号坑面前泪流满面、长跪不起,我不太理解:不就一个矿坑嘛,值得这么夸张吗?而当我真正走进了三号矿坑的历史,真正站在她面前的时候,我也抑制不住满腔热血在迸涌,因为我深深体会到,唯有长跪才能表达我此刻的震撼,虔诚,敬重和感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兴衰百年的可可托海矿坑,曾是国家的顶级机密与顶级财富。

    三号坑,位于新疆富蕴县可可托海镇。在哈萨克语中,可可托海是“绿色丛林”之意,但那矿坑偏偏是粗糙丑陋,寸草不生,像阿勒泰山脉中一块被剜去的伤疤,令人心痛。

    小时候就听说,阿尔泰山是座金山,那里的老人都知道金子藏在哪里,但从不示人,只是在极其困难的时候,才去抠上一点渡过难关,由于从不贪婪,那里的金子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后来才知道,这里还有比金子更金贵的东西。

    是谁最先发现了这里的宝藏?据说当年有个苏联地质学家,在额尔齐斯河的泥沙里发现了稀有矿石的踪迹,逆流而上,追踪到了可可托海。1935年,苏联地质队正式进入阿勒泰,发动当地牧民四处采集矿石标本加以收购,经过重重筛选,最后把开采点定到了三号矿坑的位置上。

    到了1950年,苏联人开始大量涌进,可可托海这个偏僻的弹丸小镇,竟然聚集了近四万人!说俄语的专家、教授、搞科研的、讲学的,掮客官商伴随其中,学者奸细混迹其里。他们从三号坑挖走了多少宝贝,价值多少,我们无法知道,而他们像贼一样地窃喜。善良到近乎愚昧的中国人,从来没有想过跟“老大哥”算账。但是,中国人能够看到的,是三号坑的日渐加深;是每年夏季,额尔齐斯河涨水的时候,苏联人拉运矿石的货轮,一直开到布尔津,然后络绎不绝地满载而归,留下的,是货轮烟囱里冒出的一股股黑烟,以及堆积如山的矿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空寂的三号坑令笔者伤怀,它难道不像一只被挤干了乳汁的乳房?挤出自己的“乳汁”,哺育自己的核工业,偿还苏联债务。

    历半个多世纪的采掘,三号矿脉由原先高出地表200多米的山峦,变成深143米,长250米,宽240米的矿坑,一圈一圈的内壁旋环车道,状如古罗马的巨型斗兽场。

    这里深藏着国家的最高机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可可托海”这个地名,完全从中国地图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111”这个神秘编号。直到1981年,可可托海矿区周围还设有三道关卡,任何人进出矿区,都必须持有新疆公安厅开具的边防通行证。

    神秘至此,普通百姓们哪里知道背后的故事。因此当三号坑的真相大白天下的时候,人们真的被惊呆了,原来,这里竟是一个世界公认的“地质圣坑”,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耶路撒冷”!

    它的价值,无法用数字估量。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矿种,有140个,三号矿占了86种。

    稀有金属铍、锂、钽、铌、铯……,有色金属铜、镍、铅、锌、钨、锰、……,非金属矿物云母、长石、石英、重晶石……,珠宝石矿有海兰石、紫罗兰、石榴子石、芙蓉石,等等,占人类已知有用矿物种类的60%的矿种。而锂、铍、铖、钼、铷、铯、铪、铀、钍等多种稀有金属,及放射性元素,占到当时我国总储量的九成以上。其中铍资源量居中国首位,铯居全国第五、锂占全国第六、钽占全国第九。其规模之大,矿种之多,品位之高,成带性之分明,为国内外罕见。

    门捷耶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上,原本没有的7种稀有元素,是靠三号坑的发现填补上去的,仅此一条已够炫耀天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可可托海地质博物馆里,每块矿石都有传奇的故事,独特的价值

  听说有人在这里,采到过16公斤重的海蓝宝石;17公斤重的黄玉;60公斤重的高含量钽铌单晶矿;500公斤重的水晶块;12吨重的石榴石;30吨重的绿柱石晶体。一位中国工程师韩风鸣在这里发现了一块“奇石”,全世界顶级地质学者、矿物专家谁都看不懂,愣是无法定名。1984年,它终于被权威的国际矿物学会确认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矿物,按惯例要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但被韩凤鸣拒绝了。最终,这颗仅仅5克重、天下无双的的宝贝,被赋名为“额尔齐斯石”,捐给了可可托海地质博物馆,成了镇馆之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小石片5克重!它举世无双,拿多少钻石翡翠也换不了它。

    然而,要拿这些稀世珍宝,跟能够制造核武器的铍铯锂钽铌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我无意在此做矿产知识的科普,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苏联人最先垂青的绿柱石——铍,是运行核反应堆不可或缺的原料;铯是火箭发动机的理想燃料,人类最精确的“原子钟”就源自于铯;而从锂矿石加工提取的同位素锂六,更是引爆氢弹的重要动力。

    苏联人用三号坑的稀有资源,支撑起了冷战时期最具威慑力的核武装,发展起了与西方媲美的太空航天技术,倘若苏联没有卫星原子弹何谈社会主义阵营的“东风压倒西风”?更何谈解体以后的俄罗斯,至今敢跟美国叫板的底气!三号坑最初期的受益者,不用说,是当年的苏联“老大哥”。而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也曾经善良天真地指望着依靠“老大哥”,用资源换技术,发展起自己的尖端国防科技体系。

    但是,“背信弃义”的那一天终于来了。1960年7月,苏联人单方面撕毁对华经济援助协议,撤回专家,拆走设备,并逼迫我国限期还债。当时,大多数中国人并不明白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样的灾难,更没有人知道,这对于三号坑的命运又意味着什么?

    “难怪有人还没有走到三号坑就泣不成声”

    回想和“老大哥”翻脸的滋味,我们这些新疆兵团的子弟们感受最为深刻,最为直接。因为苏联的背信弃义,意味着新疆由祖国的大后方,突然变成了大前线,意味着千里边境,可能变成千里战场,意味着“红莓花儿开”的歌声,变成了“铁列盖提”的枪声,意味着发生数万中国边民在挑唆蒙蔽之下,赶着几十万牲畜“投苏外逃”的事件——这就是著名的“伊(犁)、塔(城)事件”。

    就在1962年那个冬天,我父亲突然从兵团农业连被抽调到武装连,没有来得及训练,就和他的战友们扛起抢,告别了家人,开赴到塔城荒无人烟的中苏边境,在冰山雪岭上驻守设防,同时阻止受到煽动的边民盲目地驱赶牲畜外逃,斩断苏联间谍的越境策反阴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今日的中俄边境不再“有边无防”,但武装巡逻从来容不得半点松懈。

    在那里,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匆忙用铁丝网竖起的“国境线”,看到了父亲的巡逻分队和苏联的巡逻分队,在铁丝网的两边互相对峙,也亲眼目睹了苏联直升机越过边境线,在我们屋顶上快意蛮横,轰鸣着盘旋掠过。自此,我第一次有了“国家意识”,并开始逐渐理解“国家、国土、国民”的含义。

    三号坑当然也难逃厄运:由于苏联单方面撕毁对华经济援助协议,可可托海矿区所有的苏联先进设备,矿业机械、地质与核能的工程专家,都在一夜之间撤走了。昨天的大哥突然变成站在面前的“杀手”。中国人结结实实地领教了一次被老大哥背信弃义地抛弃、被出卖后的惨痛与无奈。

    然而令苏联人没想到的是,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不吃那一套。中国人开始饿着肚子,咬紧牙关,建设自己的核工业,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可可托海三号坑没有倒下,相反,它除了为秘密研制的中国“两弹一星”提供原料外,还挑起了另一副“国之重担”——替中国偿还苏联债务。

    1963年,二机部秘密派出一支部队,从新疆锂盐厂押送了30吨氢氧化锂到四川,用来提取重氢氘,它的锂原料正是来源于可可托海的三号坑。四年后,它们引爆了中国第一颗氢弹。国难之际,三号坑只能加速挤出自己的“乳汁”,哺育自己的核工业,偿还苏联债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极度严寒中使用着最原始的工具,这些三号坑的采矿者们至今籍籍无名

    听老人们说,那时候干活没有上班下班,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工地,干部工人都一样,而且干部的伙食标准,还低于工人。干部一天只能喝四碗糊糊,而工人则是一天六碗。起先,还能吃到掺杂着麦壳、沙子的馒头,后来到了最困难的时候,连最基本的糊糊都保证不了了,饥饿的人们拖着浮肿的双腿继续坚持上工。与此同时,一车车的稀有金属矿石,仍旧在武装警卫的守护下源源不断地运出。而矿物质的放射性危害,也正悄悄侵蚀着采矿者们的健康,悄无声息地侵入人们的机体。

    当时,我们这些兵团后代,一帮半大小子,不知哪里来的一股子楞劲,擅自串联了十几个同伴,离家跑到了三号坑附近的“白杨河”——这里驻扎着生产核原料的一个兵团连队,全部由复转军人组成,产品“铀”代号为“111”。我们用最原始的方法,把矿石敲碎,然后倒在水里泡,等水慢慢浓缩成浓稠的酱汁,再灌进特制的陶瓷缸里封存,再装车拉走。而全部的防护措施,就是一双胶皮手套,和一块胶皮围裙。我们胸怀着万丈激情,为“反帝反修”的事业,做着最最光荣的奉献。但是后来,大人们坚决不让我们接近工地了,他们说:“干这活将来生不了孩子,干这活要得病,要早死……”

    我渐渐懂得了三号坑的痛:它比白杨河的环境更险恶,有的人永远地倒在了这里,默默与三号坑相依相伴;有的人带着自己终身的残疾走了;也有人带着遗传给下一代的,致命的放射基因!这里留下了几代建设者的大好年华,他们获得的,是国防科工委写来的一纸感谢信,上面写着“为国分忧”这四个沉甸甸的字。

    难怪有人还没有走到三号坑就泣不成声,难怪有人在这里长跪不起,原来这里埋着一代人的忠贞,埋着无数不舍的心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号坑的冬季低温可达零下-57℃,严酷的生存极限,丈量出国家意志的坚韧。

    中苏交恶,“老大哥”使出的一大狠招就是限期逼债。中国欠了多少钱呢?周总理曾在人大报告中宣布:中国欠苏联的各项借款和应付利息共计14亿600万新卢布(其中大部分是抗美援朝战争军事物资的贷款和利息),折合人民币52亿余元。按照协议,这些外债必须在1965年前全部还清。这52亿元要撂在今天,一个演艺圈的烂艺人都能掏得出来,可是在当时灾害连连、饥荒遍地的中国,若是拿农产品还债,那无疑是从老百姓口中夺食啊!

    中国领导人的目光,别无选择地投向了可可托海三号坑。

    偏偏在这时,日本人也抛来“好意”了。他们说:你们不是闹饥荒吗?我们拿一公斤粮食来换你们一公斤的“废矿渣”怎么样?是的,可可托海的矿渣堆积如山,而我们的百姓也正饥肠辘辘,但是,这时候的中国人,已经不是“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国人,即便是矿渣,又岂容贼人觊觎。矿区的人们这样说:“宁愿饿死,也要把日本人馋死。”

    然而,三号坑还能从它的躯体中挤出多少乳汁,来支撑中国挺直的脊梁呢?

    “人们来这里寻找的是什么?”

    谁都知道借债还钱,天经地义。何况,能否偿还苏联债务,简直是中国国家信用的试金石。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太穷了!逢上天灾人祸造成的大面积严重饥荒,再加上决策层咬牙跺脚、“勒紧裤腰带”也要自主研发的“两弹一星”,还能用什么还债?农产品自然是首选,然而债主要求鸡蛋、苹果要过筛子,大了小了都不要;猪肉要卡膘,肥了瘦了都不行——这简直是从老百姓口里夺食,在大饥荒里夺人命啊!

    这时候,只有三号坑的稀有矿石能担当“国之重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停采后的三号坑积水成湖,美丽绝伦,令人难以联想起当年“功勋英雄矿”的名号

  在六十年代初,按当时农产品与矿产品价值的对比,一吨普通矿砂,能抵几吨农产品,而一吨稀有矿产,更是贵过几十吨,甚至上百吨农产品。有资料证实,三号矿坑大约承担了偿还全部苏联债务的47%份额!试想,假如没有这个47%,我们还要拿出多少农副产品抵债?我们还要承受多少饥民的生命悲剧?

  就这样,为了早日向苏联还债,也为了中国自己的“两弹一星”研制,三号矿开始了历史上强度最高的开采,从1961年冬天开始,200名党员和骨干组成突击队,在矿区不断进行剧烈的爆破和外扩,可以说超越了矿脉开采强度的极限,一度造成了大量塌方滑坡的事故发生。可以想象,这些事故搭上了不少建设者的生命。

  所有这些付出的结果,是1964年,我国提前一年还清了欠苏联的全部贷款和利息。

  这也是不同凡响的一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冲天起爆,随后便实现了导弹运载原子弹的实验成功;接着,1967年第一枚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一时间《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震动了世界。

  这消息让可可托海一片欢腾,许多人忍不住泪水横流,因为所有这些成功,无不凝聚着可可托海人的心血。这颗耀眼的卫星,所使用的精确到十亿分之一秒的铯原子钟,正是可可托海出产的铯镏石提取的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奢华美丽的海蓝宝石,在当年的可可托海俯首可得,却无人理睬

    从中国核工业和航天梦想的起飞,到尖端科技“大国利器”的诞生,哪个没有可可托海的贡献!三号矿,因此被称为“英雄矿”、“功勋矿”。然而年复一年,随着开采难度的加大,随着中国更多金属矿资源的发现,它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1999年11月,可可托海矿坑终于停采了。这个创造过无比辉煌的中国地质“圣坑”进入了“冬眠”。但是在2006年夏季,闭坑7年的三号矿坑重新苏醒。我们听说,这一次新探明的矿层储量更让人振奋,仅氧化铍就有300多万吨。既使那些过去日本人要买的“矿渣”,也在中国的选矿技术提升之后,成了我们自己的“宝贝。”

    如今,当我驾车穿越阿勒泰山脉和清澈的额尔齐斯河时,见到的是绝美的风景,和一拨一拨的游客,可可托海旅游热,和额尓齐斯大峡谷旅游热,日趋火爆,人们来这里寻找的是什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可托海给了我们大自然的丰厚馈赠,永远具有某种令人遐想的魅力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神舟飞船已实现了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我们对太空已不再陌生。但是人类对脚下的地球却仍旧知之甚少。“上天容易入地难”,三号坑才挖下去二百米,就获得如此大的收获,那么,再挖到两千米呢?我坚信,在这里每掘进一厘米,都会给人一份新的惊喜,因为它的蕴藏,太厚太厚,它的秘密,太多太多。

    如果我有能力,一定要在三号圣坑的身边,立起三块大碑。

    第一块是科学碑。写上门捷耶夫的化学元素表,并特别标示出,从这里发现的七种新元素。

    第二块是史事碑。写上三号圣坑对苏联人的贡献,对中国人的贡献,对当年社会主义阵营的贡献,对稳定世界和平的贡献。

    第三块是英雄碑。要铭记所有对三号圣坑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来这里工作过的科学大家——核弹之父钱学森,地质之父李四光等等。甚至于,那个叫阿牙阔孜拜的“探险者”,不管他是俄国土匪还是苏联间谍——英雄不问出处嘛。

    在这个满载悲欢记忆的矿坑面前,我思绪万千,无以言说。

    最后,也最为重要的是,对那些献身在这里的每一位建设者们都要铭记其姓名,让他们的魂归聚碑上,别再是孤魂野鬼。

    有条件去五台山、峨眉山,烧香拜佛的人们,去一趟阿尔泰山吧,去看看可可托海,去看看喀纳斯,去看看额尔齐斯大峡谷,看看那里绝美的景色,顺便,也去看看三号坑,不必烧香,也未必磕头,能够为前人们鞠上一个躬,献上一束野花,让他们感受到子孙后代不变的敬意!


点评

谢谢老兄的详尽资料!远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9 14:47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http://476680214.qzone.qq.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8

主题

2万

帖子

10万

积分

首席版主

燕赵诗歌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802
贡献
27580
金钱
3717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6-29 14: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有 发表于 2017-6-29 14:02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长250米,深200米,边壁上的盘山道呈螺旋状,积水漫到矿坑腰部。据勘探,可可托海三号矿 ...

可可托海三号坑:国之秘藏与悲欢
地州新闻2016-12-12 10:06:37来源:富蕴零距离
进入论坛
分享到




    杨述今,一位生长于新疆的退休大学教师,自驾60多万公里踏遍了神州疆土,去探寻一个个不为人知、却又不容忘怀的真善美之地。而这个远在阿勒泰富蕴县境内的神秘“三号坑”,令他牵心动肺,为此写下这篇文字,有含着泪水的荣耀,也有不该被遗忘的真相。

    “当三号坑的真相大白天下的时候,人们真的被惊呆了”

    起初听说,有人在三号坑面前泪流满面、长跪不起,我不太理解:不就一个矿坑嘛,值得这么夸张吗?而当我真正走进了三号矿坑的历史,真正站在她面前的时候,我也抑制不住满腔热血在迸涌,因为我深深体会到,唯有长跪才能表达我此刻的震撼,虔诚,敬重和感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兴衰百年的可可托海矿坑,曾是国家的顶级机密与顶级财富。

    三号坑,位于新疆富蕴县可可托海镇。在哈萨克语中,可可托海是“绿色丛林”之意,但那矿坑偏偏是粗糙丑陋,寸草不生,像阿勒泰山脉中一块被剜去的伤疤,令人心痛。

    小时候就听说,阿尔泰山是座金山,那里的老人都知道金子藏在哪里,但从不示人,只是在极其困难的时候,才去抠上一点渡过难关,由于从不贪婪,那里的金子取之不尽用之不完。后来才知道,这里还有比金子更金贵的东西。

    是谁最先发现了这里的宝藏?据说当年有个苏联地质学家,在额尔齐斯河的泥沙里发现了稀有矿石的踪迹,逆流而上,追踪到了可可托海。1935年,苏联地质队正式进入阿勒泰,发动当地牧民四处采集矿石标本加以收购,经过重重筛选,最后把开采点定到了三号矿坑的位置上。

    到了1950年,苏联人开始大量涌进,可可托海这个偏僻的弹丸小镇,竟然聚集了近四万人!说俄语的专家、教授、搞科研的、讲学的,掮客官商伴随其中,学者奸细混迹其里。他们从三号坑挖走了多少宝贝,价值多少,我们无法知道,而他们像贼一样地窃喜。善良到近乎愚昧的中国人,从来没有想过跟“老大哥”算账。但是,中国人能够看到的,是三号坑的日渐加深;是每年夏季,额尔齐斯河涨水的时候,苏联人拉运矿石的货轮,一直开到布尔津,然后络绎不绝地满载而归,留下的,是货轮烟囱里冒出的一股股黑烟,以及堆积如山的矿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空寂的三号坑令笔者伤怀,它难道不像一只被挤干了乳汁的乳房?挤出自己的“乳汁”,哺育自己的核工业,偿还苏联债务。

    历半个多世纪的采掘,三号矿脉由原先高出地表200多米的山峦,变成深143米,长250米,宽240米的矿坑,一圈一圈的内壁旋环车道,状如古罗马的巨型斗兽场。

    这里深藏着国家的最高机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可可托海”这个地名,完全从中国地图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111”这个神秘编号。直到1981年,可可托海矿区周围还设有三道关卡,任何人进出矿区,都必须持有新疆公安厅开具的边防通行证。

    神秘至此,普通百姓们哪里知道背后的故事。因此当三号坑的真相大白天下的时候,人们真的被惊呆了,原来,这里竟是一个世界公认的“地质圣坑”,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耶路撒冷”!

    它的价值,无法用数字估量。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矿种,有140个,三号矿占了86种。

    稀有金属铍、锂、钽、铌、铯……,有色金属铜、镍、铅、锌、钨、锰、……,非金属矿物云母、长石、石英、重晶石……,珠宝石矿有海兰石、紫罗兰、石榴子石、芙蓉石,等等,占人类已知有用矿物种类的60%的矿种。而锂、铍、铖、钼、铷、铯、铪、铀、钍等多种稀有金属,及放射性元素,占到当时我国总储量的九成以上。其中铍资源量居中国首位,铯居全国第五、锂占全国第六、钽占全国第九。其规模之大,矿种之多,品位之高,成带性之分明,为国内外罕见。

    门捷耶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上,原本没有的7种稀有元素,是靠三号坑的发现填补上去的,仅此一条已够炫耀天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可可托海地质博物馆里,每块矿石都有传奇的故事,独特的价值

  听说有人在这里,采到过16公斤重的海蓝宝石;17公斤重的黄玉;60公斤重的高含量钽铌单晶矿;500公斤重的水晶块;12吨重的石榴石;30吨重的绿柱石晶体。一位中国工程师韩风鸣在这里发现了一块“奇石”,全世界顶级地质学者、矿物专家谁都看不懂,愣是无法定名。1984年,它终于被权威的国际矿物学会确认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矿物,按惯例要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但被韩凤鸣拒绝了。最终,这颗仅仅5克重、天下无双的的宝贝,被赋名为“额尔齐斯石”,捐给了可可托海地质博物馆,成了镇馆之宝。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小石片5克重!它举世无双,拿多少钻石翡翠也换不了它。

    然而,要拿这些稀世珍宝,跟能够制造核武器的铍铯锂钽铌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我无意在此做矿产知识的科普,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苏联人最先垂青的绿柱石——铍,是运行核反应堆不可或缺的原料;铯是火箭发动机的理想燃料,人类最精确的“原子钟”就源自于铯;而从锂矿石加工提取的同位素锂六,更是引爆氢弹的重要动力。

    苏联人用三号坑的稀有资源,支撑起了冷战时期最具威慑力的核武装,发展起了与西方媲美的太空航天技术,倘若苏联没有卫星原子弹何谈社会主义阵营的“东风压倒西风”?更何谈解体以后的俄罗斯,至今敢跟美国叫板的底气!三号坑最初期的受益者,不用说,是当年的苏联“老大哥”。而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也曾经善良天真地指望着依靠“老大哥”,用资源换技术,发展起自己的尖端国防科技体系。

    但是,“背信弃义”的那一天终于来了。1960年7月,苏联人单方面撕毁对华经济援助协议,撤回专家,拆走设备,并逼迫我国限期还债。当时,大多数中国人并不明白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样的灾难,更没有人知道,这对于三号坑的命运又意味着什么?

    “难怪有人还没有走到三号坑就泣不成声”

    回想和“老大哥”翻脸的滋味,我们这些新疆兵团的子弟们感受最为深刻,最为直接。因为苏联的背信弃义,意味着新疆由祖国的大后方,突然变成了大前线,意味着千里边境,可能变成千里战场,意味着“红莓花儿开”的歌声,变成了“铁列盖提”的枪声,意味着发生数万中国边民在挑唆蒙蔽之下,赶着几十万牲畜“投苏外逃”的事件——这就是著名的“伊(犁)、塔(城)事件”。

    就在1962年那个冬天,我父亲突然从兵团农业连被抽调到武装连,没有来得及训练,就和他的战友们扛起抢,告别了家人,开赴到塔城荒无人烟的中苏边境,在冰山雪岭上驻守设防,同时阻止受到煽动的边民盲目地驱赶牲畜外逃,斩断苏联间谍的越境策反阴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今日的中俄边境不再“有边无防”,但武装巡逻从来容不得半点松懈。

    在那里,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匆忙用铁丝网竖起的“国境线”,看到了父亲的巡逻分队和苏联的巡逻分队,在铁丝网的两边互相对峙,也亲眼目睹了苏联直升机越过边境线,在我们屋顶上快意蛮横,轰鸣着盘旋掠过。自此,我第一次有了“国家意识”,并开始逐渐理解“国家、国土、国民”的含义。

    三号坑当然也难逃厄运:由于苏联单方面撕毁对华经济援助协议,可可托海矿区所有的苏联先进设备,矿业机械、地质与核能的工程专家,都在一夜之间撤走了。昨天的大哥突然变成站在面前的“杀手”。中国人结结实实地领教了一次被老大哥背信弃义地抛弃、被出卖后的惨痛与无奈。

    然而令苏联人没想到的是,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不吃那一套。中国人开始饿着肚子,咬紧牙关,建设自己的核工业,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可可托海三号坑没有倒下,相反,它除了为秘密研制的中国“两弹一星”提供原料外,还挑起了另一副“国之重担”——替中国偿还苏联债务。

    1963年,二机部秘密派出一支部队,从新疆锂盐厂押送了30吨氢氧化锂到四川,用来提取重氢氘,它的锂原料正是来源于可可托海的三号坑。四年后,它们引爆了中国第一颗氢弹。国难之际,三号坑只能加速挤出自己的“乳汁”,哺育自己的核工业,偿还苏联债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极度严寒中使用着最原始的工具,这些三号坑的采矿者们至今籍籍无名

    听老人们说,那时候干活没有上班下班,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工地,干部工人都一样,而且干部的伙食标准,还低于工人。干部一天只能喝四碗糊糊,而工人则是一天六碗。起先,还能吃到掺杂着麦壳、沙子的馒头,后来到了最困难的时候,连最基本的糊糊都保证不了了,饥饿的人们拖着浮肿的双腿继续坚持上工。与此同时,一车车的稀有金属矿石,仍旧在武装警卫的守护下源源不断地运出。而矿物质的放射性危害,也正悄悄侵蚀着采矿者们的健康,悄无声息地侵入人们的机体。

    当时,我们这些兵团后代,一帮半大小子,不知哪里来的一股子楞劲,擅自串联了十几个同伴,离家跑到了三号坑附近的“白杨河”——这里驻扎着生产核原料的一个兵团连队,全部由复转军人组成,产品“铀”代号为“111”。我们用最原始的方法,把矿石敲碎,然后倒在水里泡,等水慢慢浓缩成浓稠的酱汁,再灌进特制的陶瓷缸里封存,再装车拉走。而全部的防护措施,就是一双胶皮手套,和一块胶皮围裙。我们胸怀着万丈激情,为“反帝反修”的事业,做着最最光荣的奉献。但是后来,大人们坚决不让我们接近工地了,他们说:“干这活将来生不了孩子,干这活要得病,要早死……”

    我渐渐懂得了三号坑的痛:它比白杨河的环境更险恶,有的人永远地倒在了这里,默默与三号坑相依相伴;有的人带着自己终身的残疾走了;也有人带着遗传给下一代的,致命的放射基因!这里留下了几代建设者的大好年华,他们获得的,是国防科工委写来的一纸感谢信,上面写着“为国分忧”这四个沉甸甸的字。

    难怪有人还没有走到三号坑就泣不成声,难怪有人在这里长跪不起,原来这里埋着一代人的忠贞,埋着无数不舍的心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三号坑的冬季低温可达零下-57℃,严酷的生存极限,丈量出国家意志的坚韧。

    中苏交恶,“老大哥”使出的一大狠招就是限期逼债。中国欠了多少钱呢?周总理曾在人大报告中宣布:中国欠苏联的各项借款和应付利息共计14亿600万新卢布(其中大部分是抗美援朝战争军事物资的贷款和利息),折合人民币52亿余元。按照协议,这些外债必须在1965年前全部还清。这52亿元要撂在今天,一个演艺圈的烂艺人都能掏得出来,可是在当时灾害连连、饥荒遍地的中国,若是拿农产品还债,那无疑是从老百姓口中夺食啊!

    中国领导人的目光,别无选择地投向了可可托海三号坑。

    偏偏在这时,日本人也抛来“好意”了。他们说:你们不是闹饥荒吗?我们拿一公斤粮食来换你们一公斤的“废矿渣”怎么样?是的,可可托海的矿渣堆积如山,而我们的百姓也正饥肠辘辘,但是,这时候的中国人,已经不是“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国人,即便是矿渣,又岂容贼人觊觎。矿区的人们这样说:“宁愿饿死,也要把日本人馋死。”

    然而,三号坑还能从它的躯体中挤出多少乳汁,来支撑中国挺直的脊梁呢?

    “人们来这里寻找的是什么?”

    谁都知道借债还钱,天经地义。何况,能否偿还苏联债务,简直是中国国家信用的试金石。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太穷了!逢上天灾人祸造成的大面积严重饥荒,再加上决策层咬牙跺脚、“勒紧裤腰带”也要自主研发的“两弹一星”,还能用什么还债?农产品自然是首选,然而债主要求鸡蛋、苹果要过筛子,大了小了都不要;猪肉要卡膘,肥了瘦了都不行——这简直是从老百姓口里夺食,在大饥荒里夺人命啊!

    这时候,只有三号坑的稀有矿石能担当“国之重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停采后的三号坑积水成湖,美丽绝伦,令人难以联想起当年“功勋英雄矿”的名号

  在六十年代初,按当时农产品与矿产品价值的对比,一吨普通矿砂,能抵几吨农产品,而一吨稀有矿产,更是贵过几十吨,甚至上百吨农产品。有资料证实,三号矿坑大约承担了偿还全部苏联债务的47%份额!试想,假如没有这个47%,我们还要拿出多少农副产品抵债?我们还要承受多少饥民的生命悲剧?

  就这样,为了早日向苏联还债,也为了中国自己的“两弹一星”研制,三号矿开始了历史上强度最高的开采,从1961年冬天开始,200名党员和骨干组成突击队,在矿区不断进行剧烈的爆破和外扩,可以说超越了矿脉开采强度的极限,一度造成了大量塌方滑坡的事故发生。可以想象,这些事故搭上了不少建设者的生命。

  所有这些付出的结果,是1964年,我国提前一年还清了欠苏联的全部贷款和利息。

  这也是不同凡响的一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冲天起爆,随后便实现了导弹运载原子弹的实验成功;接着,1967年第一枚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一时间《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震动了世界。

  这消息让可可托海一片欢腾,许多人忍不住泪水横流,因为所有这些成功,无不凝聚着可可托海人的心血。这颗耀眼的卫星,所使用的精确到十亿分之一秒的铯原子钟,正是可可托海出产的铯镏石提取的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奢华美丽的海蓝宝石,在当年的可可托海俯首可得,却无人理睬

    从中国核工业和航天梦想的起飞,到尖端科技“大国利器”的诞生,哪个没有可可托海的贡献!三号矿,因此被称为“英雄矿”、“功勋矿”。然而年复一年,随着开采难度的加大,随着中国更多金属矿资源的发现,它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

    1999年11月,可可托海矿坑终于停采了。这个创造过无比辉煌的中国地质“圣坑”进入了“冬眠”。但是在2006年夏季,闭坑7年的三号矿坑重新苏醒。我们听说,这一次新探明的矿层储量更让人振奋,仅氧化铍就有300多万吨。既使那些过去日本人要买的“矿渣”,也在中国的选矿技术提升之后,成了我们自己的“宝贝。”

    如今,当我驾车穿越阿勒泰山脉和清澈的额尔齐斯河时,见到的是绝美的风景,和一拨一拨的游客,可可托海旅游热,和额尓齐斯大峡谷旅游热,日趋火爆,人们来这里寻找的是什么?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可托海给了我们大自然的丰厚馈赠,永远具有某种令人遐想的魅力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神舟飞船已实现了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我们对太空已不再陌生。但是人类对脚下的地球却仍旧知之甚少。“上天容易入地难”,三号坑才挖下去二百米,就获得如此大的收获,那么,再挖到两千米呢?我坚信,在这里每掘进一厘米,都会给人一份新的惊喜,因为它的蕴藏,太厚太厚,它的秘密,太多太多。

    如果我有能力,一定要在三号圣坑的身边,立起三块大碑。

    第一块是科学碑。写上门捷耶夫的化学元素表,并特别标示出,从这里发现的七种新元素。

    第二块是史事碑。写上三号圣坑对苏联人的贡献,对中国人的贡献,对当年社会主义阵营的贡献,对稳定世界和平的贡献。

    第三块是英雄碑。要铭记所有对三号圣坑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来这里工作过的科学大家——核弹之父钱学森,地质之父李四光等等。甚至于,那个叫阿牙阔孜拜的“探险者”,不管他是俄国土匪还是苏联间谍——英雄不问出处嘛。

    在这个满载悲欢记忆的矿坑面前,我思绪万千,无以言说。

    最后,也最为重要的是,对那些献身在这里的每一位建设者们都要铭记其姓名,让他们的魂归聚碑上,别再是孤魂野鬼。

    有条件去五台山、峨眉山,烧香拜佛的人们,去一趟阿尔泰山吧,去看看可可托海,去看看喀纳斯,去看看额尔齐斯大峡谷,看看那里绝美的景色,顺便,也去看看三号坑,不必烧香,也未必磕头,能够为前人们鞠上一个躬,献上一束野花,让他们感受到子孙后代不变的敬意!


点评

谢谢老兄加精!祝福朋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29 14:48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http://476680214.qzone.qq.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96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0889
贡献
12301
金钱
30465
 楼主| 发表于 2017-6-29 14: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有 发表于 2017-6-29 14:01
图文并茂,情景交融。

谢谢老朋友首赏!问好!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96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0889
贡献
12301
金钱
30465
 楼主| 发表于 2017-6-29 14: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有 发表于 2017-6-29 14:11
可可托海三号坑:国之秘藏与悲欢
地州新闻2016-12-12 10:06:37来源:富蕴零距离
进入论坛

谢谢老兄的详尽资料!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96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0889
贡献
12301
金钱
30465
 楼主| 发表于 2017-6-29 14: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有 发表于 2017-6-29 14:11
可可托海三号坑:国之秘藏与悲欢
地州新闻2016-12-12 10:06:37来源:富蕴零距离
进入论坛

谢谢老兄加精!祝福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9425

帖子

3万

积分

副首版

燕赵诗歌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76
贡献
10094
金钱
11520
发表于 2017-6-29 21: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蕴清新,文笔凝练,韵味深厚,欣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4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常务管理

燕赵诗歌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011
贡献
16432
金钱
22180
发表于 2017-6-30 17: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遣词灵动, 词丰笔健, 赏学老师佳作!

点评

谢谢朋友雅评!远握!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6-30 1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96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10889
贡献
12301
金钱
30465
 楼主| 发表于 2017-6-30 19: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幽幽草 发表于 2017-6-30 17:21
遣词灵动, 词丰笔健, 赏学老师佳作!

谢谢朋友雅评!远握!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9 23: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