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诗词副首版
精华25
注册时间2016-1-26
威望1491
金钱5024
贡献2991
副首版
福建诗词副首版
  
威望- 1491 点
贡献- 2991 次
金钱- 5024 枚

|
发表于 2016-8-3 14: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咏菊
咏菊 潇湘妃子(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注释
⑴无赖:无聊赖,无法可想。
⑵诗魔:佛教把人们有所欲求的念头都说成是魔,宣扬修心养性用以降魔。所以,白居易的《闲吟》诗说:“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后遂以诗魔来说诗歌创作冲动所带来的不得安宁的心情。
⑶欹:这里通作“倚”。
⑷沉音:心里默默地在念。
⑸蕴秀:藏着灵秀。“毫端蕴秀”是心头蕴秀的修辞说法。
⑹临霜写:对菊吟咏的修辞说法。临,即临摹、临帖之“临”。霜,非指白纸,乃指代菊。写,描绘。这里说吟咏。
⑺口齿噙香:噙,含着。香,修辞上兼因菊、人和诗句三者而言。
⑻素怨:即秋怨,与下句“秋心”成互文。秋叫“素秋”。“素”在这里兼有贞白、高洁的含义。
⑼陶令: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字符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曾做过八十多天彭泽县令,所以称陶令。他喜欢菊,诗文中常写到。
⑽评章:鉴赏,议论。亦借说吟咏,如:评章风月。
⑾高风:高尚的品格。在这里并指陶与菊。自陶潜后,历来文人咏菊,或以“隐逸”为比,或以“君子”相称,或赞其不畏风霜,或叹其孤高自芳,而且总要提到陶渊明。
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人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
《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了,只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黛玉道:“我那个也不好,到底伤于纤巧些。”李纨道:“巧的却好,不露堆砌生硬。”
【咏菊】蝶之舞
辗转临风冷意侵,竹篱摇曳起尘音。
黄花协律轻轻唱,素月催诗默默吟。
水韵含香噙墨泪,清词婉约慰芳心。
丰姿脱俗人皆颂,绝世高情贯古今。
新文笺:
林黛玉的三首菊诗经李纨评定包揽前三甲,而本诗居首。鄙意好就好在人菊混一,亦人亦菊,如张火丁等当代京剧名角演戏,不管演谁,一看让人忘了演员,只觉得就是角色。我们当然知道,此诗的真正作者是曹雪芹,如果硬要说蝶兄之作可与此作抗衡,就未免矫情了。
新文选咏菊诗词23首
五律2首
咏菊(宋•宋祁)
寿客若为情,风流友曲生。殿秋安晚节,为隐被香名。
曼衍南阳种,凄凉楚泽英。见山应自语,今古几渊明。
咏菊(宋•姜特立)
菊禀金天精,劲气凌风霜。水流山下潭,饮者寿命长。
泛我杯中物,染我诗句香。所以陶徵君,爱之不忍忘。
七律6首
咏菊 其一(明•释古邈)
仄径荒林寄一枝,几回荣落负东篱。碧天雁过情何限,红叶霜深意自奇。
带月似怀高士恨,倚风仍惜白云期。萧萧向晚怜清影,静夜幽香欲待谁。
咏菊 其二(明•释古邈)
满抱冰心独不知,寒窗疏雨好相期。既同荒草栖篱落,宁忘深云恋石墀。
孤影斗霜凡几度,丛英浥露亦多时。天边已自成三径,岂必长歌归去辞。
咏菊(明末清初•张穆)
九月花发故园违,旅舍相看尚未稀。抗节合同高士洁,餐英不见道人肥。
时平共拟抛金甲,岁晏谁将遣白衣。万物早凋惟汝见,只应沉醉对柴扉。
咏菊二首 其一(清末民国初•方仁渊)
野圃霜高九月天,疏枝繁蕊满篱边。陶家酒熟花应笑,杜老诗多句欲仙。
鏖战西风秋作骨,冷笼细雨淡凝烟。深杯此日休辞醉,再到重阳又一年。
咏菊(近现代•李叔同)
姹紫嫣红不耐霜,繁华一霎过韶光。生来未藉东风力,老去能添晚节香。
风里柔条频损绿,花中正色自含黄。莫言冷淡无知己,曾有渊明为举觞。
咏菊(当代•谷海鹰)
婷婷仙蕊簇东篱,乍试风霜未解思。清韵裁霞诗共契,冷香浮月酒相宜。
忧欢始觉乾坤窄,零落翻疑造化痴。何日娑婆尘劫满,灵山重认旧蛾眉。
【晦窗评】题目是“菊”,故首联拈出“东篱”,并以“风霜”映衬,从而突出菊花之淩寒特点,见出其高洁情怀。“未解思”三字妙极,盖菊之淩霜,出乎本性,并非有心如此也。此乃禅境,亦是诗境;非著意去求,而是得之自然也。非修炼有成者,恐难臻此!颔联写菊畔之人日夜沉浸于清韵冷香之中,笔致凝炼似温、李,气度恬和则似王、孟,允称佳句。“共契”、“相宜”对仗工稳,且将菊与人融为一体;不惟见工力,更见性情也。颈联转入忧伤,妙在以“欢”承前,“忧”则启下,章法甚严。“乾坤窄”反衬忧欢之广,见出乐极生悲之理;“造化痴”三字更见卓识,其潜台词是:既然造化生出菊花,便当永远使之繁荣,何忍又任其零落?嗔之而又不愿深责,故著一“痴”字,遂迥异于古之动辄怨天尤人者,如此慈悲,定是佛土中人也!果不其然,尾联自然归结到尘劫满后,又返灵山。细细涵泳,君殆菊花之化身耶?
五绝2首
咏菊(近现代•李叔同)
亭亭菊一支,高标矗晚节。云何色殷红,殉道夜流血。
咏菊(近现代•瞿秋白)
今岁花开盛,宜栽白玉盆。只缘秋色淡,无处觅霜痕。
七绝9首
咏菊二首 其一(宋•王安石)
补落迦山传得种,阎浮檀水染成花。光明一室真金色,复似毗耶长者家。
咏菊二首 其二(宋•王安石)
院落秋深数菊丛,缘花错莫两三蜂。蜜房岁晚能多少,酒盏重阳自不供。
次韵上乘寺主僧如岳(松涧)咏菊(宋•陈著)
万紫千红各炫名,纷纷儿女哄春荣。屈园秋种无人顾,独遇陶潜气始平。
咏菊呈有中先生(明•黄著)
何处金钱万朵开,举杯相对问谁栽。风清霜白真堪赏,疑是原从栗里来。
咏菊(明•龚诩)
曾见陶公拂袖归,晚香佳色傲霜威。过时只抱枝头老,不学狂花到处飞。
咏菊二首(清末近现代初•吴妍因)
题注:在中山公园政协七十岁以上在京委员茶点席上作
其一
不期青女忍相欺,老圃新枝竞吐奇。秋色还如春色好,西风莫漫撼东篱。
其二
嫩红老紫百千盆,蟠错如虬况有根。为證明年花更艳,手题诗句待重温。
咏菊(近现代•叶云峰)
黄花遍地感悠悠,瘦尽秋容晚节遒。一任狂风寒彻骨,寄人篱下不低头。
咏菊 其一 (当代•何永沂)
羞捧人间宦富场,惯于风雨过重阳。销魂把酒黄昏后,染得词人布袖香。
词4首
咏菊(宋•邹浩)
菊,菊。丛丛,簇簇。种阶除,脱岩谷。玉干碧鲜,金英黄郁。
争妍无小桃,结好有修竹。满泛醇酒千杯,高簪道巾一幅。
庭前子美休作诗,篱外渊明自留目。
虞美人 次韵人咏菊(宋•陈著)
故园处处都荒雨。寂寞蜗书户。人间春事杏桃花。独有诗人依旧、菊为家。
老来犹解高叉手。遥上花前寿。华颠无分插花枝。乞取霜根风月、送将归。
鹧鸪天 咏菊(宋•陈德武)
三径芳根自不群。每于霜后播清芬。枝头蛱蝶如羞见,篱外征鸿不可闻。
情脉脉,思纷纷。绕窗吟咏理馀薰。卷帘人在西风里,知是新来瘦几分。
高阳台 咏菊二首 其一(清末民国初•易顺鼎)
倚袖天寒,卷帘人瘦,冷云正拥啼妆。金缕歌残,谁怜旧日萧娘。
挑灯欲写西风怨,奈花边、影事全荒。尽思量。负了柔乡,换了愁乡。
芳心死到春前蝶,问东园梦醒,几度炎凉。藓砌蛛网,断魂空锁唐昌。
广寒宫树都摇落,剩人问、百感幽香。峭亭塘。一尺秋涛,一寸秋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