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2

知识《什么是诗歌》

[复制链接]

108

主题

273

帖子

12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8
贡献
205
金钱
463
发表于 2016-6-1 00: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我们学习一下《什么叫诗歌》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们再欣赏一下【苏小妹的趣对人生】


【一】、什么叫诗歌:
    “诗”一词,本是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中的《诗经》的称。《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原本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歌”,后演变成脱离音乐的一种文学体裁。

1、对诗歌的定义:
〈1〉《辞海》:
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2〉现代汉语词典: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

2、对诗歌定义的诠释(依《现代汉语词典》说)
(1)有节奏、韵律的语言:
    旧体诗在节奏、韵律方面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唐代的近体诗和宋代的词,在字数、平仄、对仗、用典、韵脚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①节奏(或称节拍):指声音的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主要表现在语气的间歇停顿上。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歌可以没有严格的韵律,但必须有鲜明的节奏。郭沫若说:“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②韵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辞海》: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
△平仄:汉语古音有平、上、去、入四声(现入声字已在普通话中消失)。按现代汉语的四声(除轻生)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字在京剧念白中还有:街。
平仄声的特点:
平声:平缓悠长;
仄声:短促急收。
    利用文字的平仄,可以使诗歌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唱歌时的拖腔都要落平声上才能延长,
例:歌词 “十五的月亮” 中的 “亮”,落在liang声上。

△押韵:指诗歌中某些句子末韵母相同或相近,使音调和谐优美。一般偶句押,首句可押可不押。新诗有几句押一次韵或不押韵的。例王之涣的诗: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洲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反映生活:
①反映劳动生活:
△古歌谣: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诗经·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产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②反映社会石壕吏新婚别
△杜甫的《三史》潼关吏《三别》
垂老别 新安吏无家别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名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兵东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诗经·硕鼠》
③反映边塞生活
△王昌龄《从军行》:
(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白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哭,古人征战几人回。

④反映爱情生活:△《关雎》△《孔雀东南飞》△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⑤反映山水田园:
△陶渊明《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中句:
采局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依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3)抒发感情:
别林斯基:“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诗歌抒发感情是多方面的:喜、怒、哀、乐、惊、恐、思。
例:
①喜: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塞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②怒:
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③哀: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谈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瑛《一月的哀思》:
敬爱的周总理,
我不能去医院瞻仰你,
只好攥一张冰冷的报纸,
静静地,
伫立在长安街的暮色里。
任一月的风,
撩起我的头发,
任昏黄的路灯照着冰冷的泪滴……

④闺怨妇思:
△李清照《点降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李清照《一剪梅·别愁》: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旧日,是妄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白《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春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金昌绪《春怨》(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二】、诗歌发展的历程:
1、古歌谣;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友不如故。
全文用比兴手法,前句写物,后句写情,一起一应,回环往复。首先,白描手法,写一只貌似不相干的兔子,“东走西顾”,实在暗寓指人生百年活着的经历。以“衣不如新,又不如故”收尾,则如一白发长者把人生经验娓娓道来,让人如沐春风之温馨。

2、诗经:
305篇,5篇有目无辞,亦称“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六艺”:风(15国风160篇)、雅(朝廷官吏作品105篇)、颂(庙堂祭祀乐歌40篇)、赋(直陈其事)、比(打比方)、兴(先言他物,然后引出所歌咏之事)。

3、楚词:
以屈原为代表继承“诗经”传统,创浪漫主义新诗体。

4、汉乐府:
“乐府”是负责采风的音乐机关名称。“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

5、唐诗:
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

6、宋词:
豪放派(苏辛派)
婉约派(姜夔、刘永、李清照)。

7、元曲:
含散曲和杂剧 。

8、自由诗(新诗):
五四运动后的诗歌。


好,下面我们大家欣赏一下【苏小妹的趣对人生】

    传说苏轼的妹妹苏小妹,从小习读诗文,精通经理,是个有才识的女子。苏小妹以才择夫婿,蜀地多才女,到宋代又出了个苏小妹。

    可以说宋代四川的灵秀之气尽集于苏氏一门,苏小妹的父亲苏洵,哥哥苏轼、苏辙个个才高八斗,所谓“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小妹从小就爱与两个哥哥比才斗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苏轼满腮胡须,肚突身肥,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不修边幅,更是她斗口的对象,于是整天在家口战不休。

你瞧,故事还没讲完,唇枪舌战已经开始了: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原来这苏小妹呢,额头高高的,双颚突出,作为兄长的苏东坡就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

苏小妹一听,这还了得,便当即反唇相讥:
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哟,这是讥笑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女孩子啊,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眼窝凹下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调侃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
    于是乎再次端详苏轼,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喜滋滋地再占一联:
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到耳腮边。
    这位苏小妹不光跟自己的哥哥这样对对联嬉笑玩乐,对待苏东坡的朋友也是这样。你不信?且听我慢慢道来....

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谈论诗句。苏小妹说: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

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出: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小妹说:“还算好。不过这个‘腰’不够美。”黄山谷接着吟道: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又说:“是个佳句,但是仍然没用上理想的字。”
    这个时候苏轼就忍不住了,问:“那么,妹妹你加的是什么字呢?”苏小妹怎么可能败给兄长,于是说:兄长的‘摇’‘映’二字,确实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但山谷公的‘舞’‘隐’,要略胜一筹。因为‘舞’是模仿人的动作,把柳的姿态反映得更加形象;‘隐’是夸张写法,使月的皎洁更加突出。
而我要说的是: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东坡、黄山谷听了,一起鼓掌称赞。

    苏小妹的“扶”字和“失”字,好在“扶”的拟人化更准确,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和互相依偎的神态,所以比黄山谷的“舞”更生动得体。“失”字,也比“隐”字更传神,它准确地写出了月、梅融为一体的情景。
    这还不算,据说这苏小妹在婚姻中也是有不少趣文妙联,接下来的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你猜对了,就是苏小妹三难新郎。众看官勿心急,故事马上就来:

    苏门四学士之一秦少游听说苏东坡之妹苏小妹,不但相貌端秀而且工诗善词,久有爱慕之心。便去苏家求婚。苏洵让每个求婚者写一篇文章,交女儿批阅。小妹在少游的文章上批道:
不与三苏同时,当是横行一世。
    苏洵便将苏小妹许给了秦少游。成婚那天,聪慧机敏不让须眉的小妹决定在入洞房时和少游一比才智高下。一来可以与心上人切磋切磋,二来也想看看情郎的窘态。于是小妹一进洞房便命丫鬟嫣红将门关上,吟出一下联请少游对出上联:
东厢房,西厢房,旧房新人入洞房,终生伴郎。
秦少游深为小妹对自己一往情深所感动,不禁脱口而道:
南求学,北求学,小学大试授太学,方娶新娘。
小妹闻听少游吟出的上联,知道没有难住情郎,于是又出一联:
闭门推出窗前月
    少游怕对的平淡不能显示自己的高才,便坐在池塘边苦苦思索。直到三更,苏东坡出来打探妹夫消息,见少游在池塘边不住喃喃念着“闭门推出窗前月”,知是小妹发难,便悄悄拾起石子朝水池中投去。秦少游忽听“砰”的一声,见池中月影散乱,遂受启发,连忙对出下联:
投石冲开水底天
    这时,洞房门“呀”的一声开了。小妹招呼少游坐在桌前,就在要喝交杯酒的时候,苏小妹道:
酒过三巡,交杯换杯干杯,杯杯尽在不言中。
秦少游深为小妹对自己一往情深所感动,不禁脱口而道:
南求学,北求学,小学大试授太学,方娶新娘。
小妹闻听少游吟出的上联,知道没有难住情郎,于是又出一联:
闭门推出窗前月
    少游怕对的平淡不能显示自己的高才,便坐在池塘边苦苦思索。直到三更,苏东坡出来打探妹夫消息,见少游在池塘边不住喃喃念着“闭门推出窗前月”,知是小妹发难,便悄悄拾起石子朝水池中投去。秦少游忽听“砰”的一声,见池中月影散乱,遂受启发,连忙对出下联:
投石冲开水底天
    这时,洞房门“呀”的一声开了。小妹招呼少游坐在桌前,就在要喝交杯酒的时候,苏小妹道:
酒过三巡,交杯换杯干杯,杯杯尽在不言中。
   这下可把少游难住了。此联意在说酒,实为喻情,妙在意会。若对此联,不仅要工整,还要符合此景此意。少游沉思良久,不得而对。小妹见他不语,也不去打搅他,只是五指在桌上点了一下。少游回过神来,看看满桌的佳肴,恍然大悟,立刻对道:
菜过五味,形美色美鲜美,美美都在心中留。
    少游以菜喻人,赞不露形,已羞得小妹伸过手臂,以袖遮面,喝下了这杯沁透心脾的交杯酒。
    故事就讲到这里了,但是并未有任何史料记载秦少游娶过苏小妹。至于这历史上的苏小妹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不过这故事的趣味倒是不少,写出来,仅博看官一笑罢了。

好,今天到此;祝大家学习开心!谢谢大家欣赏!

90

主题

682

帖子

270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8
贡献
682
金钱
963
发表于 2016-6-4 19: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诗友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4 08: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