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04|回复: 20

[诗词理论] 民国大师上课时的经典开场白 风骨毕现(網文)

[复制链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11-28 17: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穿越梅嶺 于 2015-11-28 17:14 编辑

古之学者必有师,我们今天来看看,民国大师上课的经典开场白。
梁启超: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
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然后,稍微顿了顿,等大家的议论声小了点,眼睛往天花板上看着,又慢悠悠地补充一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头一句话谦虚得很,后一句话又极自负,他用的是先抑后扬法。

梁启超: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梁启超还说过:“吾爱孔子,吾更爱真理。”

1929年,梁启超身体状况渐趋恶化,学生谢国桢和萧龙友劝他停止工作,多多休息。梁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不久不治而逝。1982年,谢国桢因病住院,犹坚持看书不已,萧龙友的儿子萧璋去看他,劝他养病期间不要看书,注意休息。谢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师训不可违!”

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刘文典与梁启超的开场白有同工异曲之妙,他是著名《庄子》研究专家,学问大,脾气也大,他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庄子》嘿,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其自负由此可见一斑。

沈从文:你们睡觉可以,不要打呼噜
沈从文的小说写得好,在世界上都有影响,差一点得诺贝尔奖,可他的授课技巧却很一般。他也颇有自知之明,一开头就会说,“我的课讲得不精彩,你们要睡觉,我不反对,但请不要打呼噜,以免影响别人。”这么很谦虚地一说,反倒赢得满堂彩。

他的学生汪曾祺曾评价说,沈先生的课,“毫无系统”,“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低,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往往觉得不知道听了一些什么”。听他的课,要会“举一隅而三隅反”才行。

启功:在下所讲,全是胡言
启功先生的开场白也很有意思。他是个幽默风趣的人,平时爱开玩笑,上课也不例外,他的第一句话常常是:“本人是满族,过去叫胡人,因此在下所讲,全是胡言。”引起笑声一片。

他的老本家、著名作家、翻译家胡愈之先生,也偶尔到大学客串讲课,开场白就说:“我姓胡,虽然写过一些书,但都是胡写;出版过不少书,那是胡出;至于翻译的外国书,更是胡翻。”在看似轻松的玩笑中,介绍了自己的成就和职业,十分巧妙而贴切。

辜鸿铭:割心里的小辫子难
民国奇人辜鸿铭,学贯中西,名扬四海,自称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被外国人称为“到北京可以不看故宫,不可不看辜鸿铭”。他在辛亥革命后拒剪辫子,拖着一根焦黄的小辫给学生上课,自然是笑声一片,他也习以为常了,待大家笑得差不多了,他才慢吞吞地说:“我头上的小辫子,只要一剪刀就能解决问题,可要割掉你们心里的小辫子,那就难了。”顿时全场肃然,再听他讲课,如行云流水,似天花乱坠,果然有学问,果然名不虚传。

架子最大的开场白,则非章太炎先生莫属。他的学问很大,想听他上课的人太多,无法满足要求,于是干脆上一次大课。他来上课,五六个弟子陪同,有马幼渔、钱玄同、刘半农等,都是一时俊杰,大师级人物。老头国语不好,由刘半农任翻译,钱玄同写板书,马幼渔倒茶水,可谓盛况空前。老头也不客气,开口就说:“你们来听我上课是你们的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太行公:此段最妙!)

幸亏有后一句铺垫,要光听前一句,那可真狂到天上去了,不过,老头的学问也真不是吹的,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他有资格说这个话。

陈寅恪:我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
陈寅恪执教于中山大学时,讲课时校内教授旁听者常多于学生,陈因此有“教授之教授”的称谓。

陈寅恪说:“我侪虽事学问,而决不可倚学问以谋生,道德尤不济饥寒。要当于学问道德之外,另谋求生之地,经商最妙。”还说: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一切都是小事,唯此是大事。

陈寅恪每次讲课,开宗明义就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我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顾颉刚:学问上要小题大做
一次习作,学生引用《资治通鉴》。顾颉刚说:“引用古书资料,要用原始书,《资治通鉴》是二手货,不足取信于人。”又一次,学生粗心大意,写错字,老师骂他:“要细心,一个字都不可轻轻放过。”

再一次,学生出大题目要写作,这次老师骂他更狠:“你的毛病好出大题。要知道大题目费大功夫,不易做得充实;小题目可以做得充实有力,无懈可击。某些事,可以大题小作,在学问上则要小题大做。”

古直:做学问,不能靠二手货
古直在庐山东林寺设帐收徒,杜宣等人前去听课。古直问他带了什么书,杜说只带了一部《辞源》,古直勃然大怒说:“怎么我的学生用《辞源》?”杜宣说:“我不认识的字,不查《辞源》查什么?”古直更加怒了,大声地说:“怎么,我的学生查《辞源》?”后来古直缓和下来,才说:“做学问,不能靠二手货,不懂的字,要查《说文》,查《尔雅》,查《水经》。要查这个字的第一次出现的地方,这样才可靠。《辞源》这一类书,是二手货。我们做学问要有穷根究底的精神才行。”

黄侃:只要你不认为我有辱门墙,我就执弟子礼
章太炎、刘师培、黄侃三人常在一起切磋学问。有一次,刘师培感叹自己生平没有资质优秀的弟子堪当传人,黄侃即朗声问道:“我来做你的关门弟子如何?”刘师培以为黄侃只是开玩笑,便说:“你自有名师,岂能相屈?”黄侃正色相告:“只要你不认为我有辱门墙,我就执弟子礼。”第二天,黄侃果然用红纸封了十块大洋,前往刘家磕头拜师。有人认为黄的学问更胜于刘,不必自轻身份,黄说:“《三礼》为刘氏家学,非如此不能继承绝学,此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黄侃只比刘师培小两岁。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7: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顾随:自觉,觉人;自利,利他;自渡,渡人
叶嘉莹的老师顾随每次步上讲台,常是先拈举一个他当时有所感发的话头,然后就此而引申发挥,有时层层深入,可以接连讲授好几小时甚至好几周而不止。有一次先生来上课,步上讲台后便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三行字:“自觉,觉人;自利,利他;自渡,渡人。”

先生首先阐明的,就是诗歌之主要作用在于使人感动,所以写诗之人便首先须要有推己及人与推己及物之心。伟大的诗人必须有将小我化而为大我之精神,而自我扩大之途径则有二端:一则是对广大的人世的关怀,另一则是对大自然的融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现代教育的关键,同样利在大学,利在大学之人格校长,利在传道,利在为学,利在博通,利在独立,利在自由。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5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威望
7453
贡献
13899
金钱
27197

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11-28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赫赫。形象。生動。學習了。

点评

在文化上,我很嚮往民國時代,那個時候的國學界出了很多大師,學人也有自由獨立的精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8 17:55
壯懷自未輸幷俠,浪跡人曾慕楚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7: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卦掌付 发表于 2015-11-28 17:16
赫赫。形象。生動。學習了。

在文化上,我很嚮往民國時代,那個時候的國學界出了很多大師,學人也有自由獨立的精神。

点评

完全赞同。教养是被熏陶出来而非教育出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30 09:38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0

主题

3618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181
贡献
3877
金钱
5520
发表于 2015-11-29 11: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资治通鉴,辞源为二手货,不可靠。现今网上搜的,更不可靠了。

点评

其實,我還是喜歡紙質讀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30 10:40
對,研究學問,靠的就是第一手資料,道聽途說的,不行。 現今的百度,能給大家提供方便而不能作為做學問和深度學習的依據。回想網絡沒有普及的時代,我讀二十五史、諸子、經書,手頭必備的工具書是:《說文解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30 10: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076

帖子

8558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诗词论坛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83
贡献
2494
金钱
3022
发表于 2015-11-30 09: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辜鸿铭:割心里的小辫子难】我很佩服他。

点评

這老頭有個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30 10:40
来自四川盆地中心的井底之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076

帖子

8558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诗词论坛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83
贡献
2494
金钱
3022
发表于 2015-11-30 09: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妈的,今儿个网速咋这么慢
来自四川盆地中心的井底之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076

帖子

8558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诗词论坛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83
贡献
2494
金钱
3022
发表于 2015-11-30 09: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辜鸿铭24岁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真是做到了,洋装穿在身,心是中国心。贪官污吏们天天喊中国心,结果是全部移民了。
来自四川盆地中心的井底之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076

帖子

8558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诗词论坛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83
贡献
2494
金钱
3022
发表于 2015-11-30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穿越梅嶺 发表于 2015-11-28 17:55
在文化上,我很嚮往民國時代,那個時候的國學界出了很多大師,學人也有自由獨立的精神。 ...

完全赞同。教养是被熏陶出来而非教育出来。

点评

教养是被熏陶出来而非教育出来 所谓的贵族精神,就是教养、责任和自由。教养意味着每一个人要有精神的追求和品质的追求;责任是要有担当,承担起公共责任;而自由,不仅要追求不受强制的权利,而且要有政治参与的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30 09:40
来自四川盆地中心的井底之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076

帖子

8558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诗词论坛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83
贡献
2494
金钱
3022
发表于 2015-11-30 09: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蘇剛 发表于 2015-11-30 09:38
完全赞同。教养是被熏陶出来而非教育出来。

教养是被熏陶出来而非教育出来
所谓的贵族精神,就是教养、责任和自由。教养意味着每一个人要有精神的追求和品质的追求;责任是要有担当,承担起公共责任;而自由,不仅要追求不受强制的权利,而且要有政治参与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
中国崛起了,神州富人遍地。富裕起来的暴发户,都想做贵族,甚至自以为就是贵族。开宝马车,喝人头马,都成了贵族的所谓身份标志。不那么富得流油的城市白领,另辟蹊径,泡酒吧、看话剧,谈村上春树,以精神贵族自居。
    可偏偏无人对历史上的贵族感兴趣,没有人去深究细想:什么是真正的贵族?贵族的精神何在?暴发户与贵族相距多远?
差不多六十年前,毛泽东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到了今天,中国终于在经济上站起来,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站起来的标志之一,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所以如今神州富人遍地。
富人多了以后是不是就意味着有了贵族呢?今天的中国不仅有富人,而且有富人文化,我称之为“暴发户文化”。在当今中国,一个人是否有社会尊严、社会地位,不是看你的内在品质,而是由消费定性,看你穿什么名牌、开什么名车、住什么等级的房子、还有住在哪儿。这些都是身份的炫耀。这样一种奢侈之风如今到处弥漫。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有了贵族呢?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城市兴起了一种白领文化,特别是我居住的城市上海,小资情调特别浓,这些小资不一定钱很多,但他们讲情调、讲品位,要泡酒吧、看话剧、读村上春树的小说,他们觉得自己是精神贵族。那么,有了情调和品位,是否就有了贵族精神呢?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不妨先把答案告诉大家:所谓的贵族精神,我认为是三个精神支柱:第一个是教养,第二个是责任,第三个是自由。
    教养是被熏陶出来而非教育出来
    首先说教养。欧洲贵族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如今在欧洲大陆和英伦三岛上还保留着许多古堡,这些古堡都是欧洲中世纪贵族权力的象征,一个古堡就意味这个主人是当地的贵族,统治一方,这是他权力的象征。欧洲中世纪的早年,贵族实际上都是一些乡绅,住在古堡里面,统治着乡村。早年的欧洲贵族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比较土,没有太多的文化,说话比较粗鲁,喜欢养马、打猎,养了很多猎犬。最初的贵族是世袭的,主要看血统,有一些甚至是从古罗马时期传承过来的。16、17世纪以后,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这些贵族慢慢有了变化,除了血统之外,开始看是否有教养,教养开始替代血统,成为贵族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当贵族开始讲究教养的时候,资产阶级也开始出现,这些资产阶级的暴发户,一开始搞商业,后来搞工业。这个时候,贵族阶级在经济上开始没落,他们不是最有钱的,甚至袍子都是破的。但是在封建等级制之下,贵族的地位还是比资产阶级高,衣着体面的资产阶级碰到袍子破烂的贵族还得鞠躬行礼。在贵族面前,暴发户们有自卑感。荷包再鼓、金钱再多,但缺少一个最珍贵的社会象征资本,这就是教养。
    在中国,端盘子的人可能被人看不起,甚至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但是在巴黎或伦敦,在一些餐厅,特别是比较好的餐厅里,那些服务生在我看来个个都是明星,气质非凡,你没有办法看不起他,他收入可能也不会比你低,他有他的尊严。每一个阶层都有自己的尊严,相互之间形成了一套礼节。法国大革命高峰的时候,路易十六和皇后都被送上了断头台,皇后上断头台的那一刻,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皇后脱口而出:“对不起,先生。”这是平时所自然形成的礼貌习惯。不像中国的宝马车撞到人,不仅没有对不起,还要打被撞的人。
    中国西周的时候还有类似欧洲的封建制,但东周时已经没有了,孔夫子哀叹说礼崩乐坏,这就是封建礼制的崩溃。以后是两千年的士农工商社会,这个四民社会有一个好,各个阶级之间上下流动,通过科举,平民可以一夜之间鲤鱼跳龙门,像范进中举一样成为上流。但是也带来了问题,有尊严的都是上层,越是上层越有尊严,越是低层越没有尊严,被人瞧不起,所以人人都挤破头往上走。中国的穷人最要命的不是穷,而是活得没有尊严。
    欧洲的贵族有教养,这个教养是从哪儿来的呢?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培养:家庭、学校与社交。
    教养这个东西首先来自于家教,中国人也很讲究家教,但是现代人把家教理解得很狭窄,周末送孩子去弹钢琴,或者让孩子背《论语》,把家教理解为知识,好像知识越多家教越好。实际上这只对了一半。家教不一定是知识,它是一个自然形成的东西,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无形中形成的亲切与自然、举手投足中的优雅与高尚,这是一个氛围,是被熏陶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如今有些家庭拼命送小孩子周末去学各种贵族知识,但在家里父母说话谈吐粗鲁,缺乏基本的教养,使得孩子虽然有知识,却不一定有素质。

点评

教养是被熏陶出来而非教育出来 完全讚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30 10:24
来自四川盆地中心的井底之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076

帖子

8558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诗词论坛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83
贡献
2494
金钱
3022
发表于 2015-11-30 09: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度和教养是装不出来的
        一个40多岁的女人领着她的儿子走进某著名企业总部大厦楼下的花园,并在一张长椅上坐下来吃东西。
  不一会儿妇女往地上扔了一个废纸屑,不远处有个老人在修剪花木,他什么话也没有说,走过去捡起那个纸屑,把它扔进了一旁的垃圾箱里。
  过了一会儿,妇女又扔了一个。老人再次走过去把那个纸屑捡起扔到了垃圾箱里……就这样,老人一连捡了三次。
  妇女指着老人说:“看见了吧,你如果现在不好好上学,将来就跟他一样没出息,只能做这些卑微低贱的工作!”
  老人听见后放下剪刀过来说:“你好,这里是集团的私家花园,你是怎么进来的?”中年女人高傲地说:“我是刚被应聘来的部门经理。”
  这时一名男子匆匆走过来,恭恭敬敬地站在老人面前。
  对老人说:“总裁,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老人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的职务!”“是,我立刻按您的指示去办!”那人连声应道。
  老人吩咐完后径直朝小男孩走去,他伸手抚摸了一下男孩的头,意味深长地说:“我希望你明白,在这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和每个人的劳动成果……”中年女人被眼前骤然发生的事情惊呆了。
  她一下子瘫坐在长椅上。她如果知道是总裁就一定不会做这无理的事。
  可是她做了:只不过是在园丁身份的总裁面前做的。为什么?是因为身份的高低? 尊重每个人,不以身份而区分:这是你的风度,风度是装不出来的,总会暴露出你真实的一面。
  财富不是一辈子的朋友,学会尊重别人才是一辈子的财富。只有这样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点评

风度和教养是装不出来的 老哥哥說的對,風度和教養,是蘊含在內在的一種氣質和底蘊,有與生俱來的氣質和後天修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30 10:24
论坛也有相似的地方。看到官大的都去步韵,而不是看作品是不是上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30 10:06
来自四川盆地中心的井底之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2076

帖子

8558

积分

栏目嘉宾

大中华诗词论坛特邀嘉宾

Rank: 5Rank: 5

威望
483
贡献
2494
金钱
3022
发表于 2015-11-30 10: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蘇剛 发表于 2015-11-30 09:41
风度和教养是装不出来的
        一个40多岁的女人领着她的儿子走进某著名企业总部大厦楼下的花园,并在一 ...

论坛也有相似的地方。看到官大的都去步韵,而不是看作品是不是上乘。

点评

這個現象的出現,不奇怪,國人向來有跟風的習慣,至於詩壇的唱和,自古就有,于今為烈。國人步韻有神,今人步韻徒得其貌而遺其神,不足看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30 10:19
来自四川盆地中心的井底之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0 10: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穿越梅嶺 于 2015-11-30 10:43 编辑
蘇剛 发表于 2015-11-30 10:06
论坛也有相似的地方。看到官大的都去步韵,而不是看作品是不是上乘。

這個現象的出現,不奇怪,國人向來有跟風的習慣,至於詩壇的唱和,自古就有,于今為烈。古人步韻有神,今人步韻徒得其貌而遺其神,不足看也。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0 10: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蘇剛 发表于 2015-11-30 09:41
风度和教养是装不出来的
        一个40多岁的女人领着她的儿子走进某著名企业总部大厦楼下的花园,并在一 ...

风度和教养是装不出来的

老哥哥說的對,風度和教養,是蘊含在內在的一種氣質和底蘊,有與生俱來的氣質和後天修養。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0 10: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蘇剛 发表于 2015-11-30 09:40
教养是被熏陶出来而非教育出来
所谓的贵族精神,就是教养、责任和自由。教养意味着每一个人要有精神的追 ...

教养是被熏陶出来而非教育出来

完全讚成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0 10: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窗 发表于 2015-11-29 11:10
学习。资治通鉴,辞源为二手货,不可靠。现今网上搜的,更不可靠了。 ...

對,研究學問,靠的就是第一手資料,道聽途說的,不行。

現今的百度,能給大家提供方便而不能作為做學問和深度學習的依據。回想網絡沒有普及的時代,我讀二十五史、諸子、經書,手頭必備的工具書是:《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爾雅》《廣雅》《康熙字典》鄧肅,當然,《辭海》《辭源》是少不了的,至少,《辭海》《辭源》比現在的百度要精準。
現在吧,有百度,就懶得查書了,省事啊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0 10: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窗 发表于 2015-11-29 11:10
学习。资治通鉴,辞源为二手货,不可靠。现今网上搜的,更不可靠了。 ...

其實,我還是喜歡紙質讀物。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0 10: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蘇剛 发表于 2015-11-30 09:30
学习了。辜鸿铭:割心里的小辫子难】我很佩服他。

這老頭有個性。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781

帖子

46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1
贡献
941
金钱
1762
发表于 2015-12-1 01: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三个的共同特点是,非高学历人士,但又是国学大师。可见学问是做出来的,不是考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4

帖子

2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23
贡献
76
金钱
105
发表于 2015-12-1 20:3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本色和尚 于 2015-12-1 20:37 编辑

进来学习,长知识受熏陶,增加教养。。。


点评

民國是個學術風氣濃郁,學術思想自由,開放的時代,也是因為此,才產生了那麼多影響遠的大師級的學者,讓今人羨慕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2-1 20: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5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20: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色和尚 发表于 2015-12-1 20:35
进来学习,长知识受熏陶,增加教养。。。

民國是個學術風氣濃郁,學術思想自由,開放的時代,也是因為此,才產生了那麼多影響遠的大師級的學者,讓今人羨慕啊。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2 22: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