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精华1820
注册时间2015-4-24
威望17222
金钱122290
贡献93162
首席版主
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威望- 17222 点
贡献- 93162 次
金钱- 122290 枚
  
|
写景诗歌名句(23)——若教解语能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
出处:唐 罗隐 【牡丹花】
含意:这是赞美牡丹之句,极言牡丹之美艳动人。
作者简介: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原诗
罗隐
牡丹花
似共东风别有因,
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待,
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
辜负秾华过此身。
绛罗:红色纱罗。《隋书•礼仪志七》:“鹿皮弁,九琪,服绛罗襦,白罗裙。”
绛罗:红色纱罗。《隋书•礼仪志七》:“鹿皮弁,九琪,服绛罗襦,白罗裙。”
韩令:指 唐 韩愈 。 愈曾因上疏极论宫市之弊,贬为阳山 (今 广东 阳山 )令,故称韩令。
秾华:本指女子青春美貌。语本《诗•召南•何彼穠矣》:“何彼穠矣,唐棣之华。”这里指繁盛艳丽的花朵。
格律:符合仄起格式的七律。
罗隐的诗常常带有没落的冷冷讽刺意味,讽刺着世间的不公.他把关注的目光更多放在了审视考场与人际之上,对许多凭借谄媚,奉承而飞黄腾达的人,罗隐常会投去凌厉的目光,即使在赏着牡丹的时候,也不忘讽刺一下那些趋炎附势之人.
牡丹随着东风一起开谢,当是别有原因吧,是不是因为它能赢得东君眷顾?就好比昔日杨贵妃是玄宗的一枝解语花......是啊,牡丹也是一样,只要有着倾国之美,即使无情,不也一样动人么?美艳的芍药也只是牡丹你的近待罢了,芙蓉也为了避开你的芳尘而挤入了池中去,
尾联是暗喻,感叹自己十上不第,虽然最后终于和韩愈一样做了钱塘令,但是毕竟自己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年华,马上就要凋谢了。
这首诗的特点是以花喻人,罗隐是个恃才自傲的人,他把自己比作花中之王牡丹,自比大文豪韩愈,显示了他的个性伸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