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40|回复: 3

[品读古典] 引人入胜的转折(網文)

[复制链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发表于 2015-9-24 19: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首诗写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决定于能否写出引人入胜的转折。写作者大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转出新意,写出人所未有的好东西;低调一点,也总想摆脱陈腔滥调,有些独特感受,让人喜读爱看。为提高诗作的水平,研究一下别人是怎样把转折写得清新可喜的,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白居易被贬为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时,他见城周山岗,满目荒芜,便说服百姓栽树种花,并亲自到城东的一片坡地和百姓一起劳动。这期间,白居易曾作《步东坡》一诗,诗云:
                     朝上东坡步,
                     夕上东坡步。
                     东坡何所爱,
                     爱此新成树。
    这首诗属于新歌行。全诗不止四句,但后人常常截取这四句作为一首短诗来欣赏。开头两句平平无奇,说自己早晚都到东坡那个山上去走一走,这有什么特别呢?第三句趁势提出“东坡何所爱”这个问题,结句回答,爱的就是这些“新成树”。 元和十五年冬(公元八二○年)白居易奉调回京任主客郎中知制诰。临行之际,依依不舍,尤为牵挂的也是这些“新成树”:“二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别东坡花树两绝》)这些诗句看似平易,更见情真,令人过目不忘。
    北宋司马光有一首随口而出的短诗:
                   一上一上又一上,
                    看看就到山顶上。
                    乾坤只在掌拏中,
                    四海五湖归一望。
    这也是一首新歌行,前两句所写的空间非常窄小,只是写了自己低着头十分吃力地爬山的情态,应该说是极平常的诗句,甚至是有点不像诗的诗句。但是到三、四两句一转,境界顿然开阔,显得极有气魄。这里的关键就在于由平淡无奇转到引人入胜。
    宋朝诗人杨万里也写过类似的诗,那是七绝《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一二句先轻点题意:"下岭"有难,莫"错喜欢"。然后转上:翻过一山,还有一山;但作者把这个意思说得理趣与诗味交融:“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以上我们分析了几首古书上有正式记载的小诗,希望从中找到多少“由平转奇”的窍门。这个话题,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老一辈人给孩子启蒙时,常会讲起的才子写诗故事。这些才子所写的诗,其中不乏开头故作平淡,而最后转入新奇的“名篇”。下面选录数则,或能帮助读者理解本文的旨意。
    据说明代一位著名的才子祝枝山,替某个财主写一首题画诗,惹起了一场风波。财主得到一幅名画,画面画了多棵柳树,树下隐约一位美貌女子凝视着即将远行的风帆,送别的难舍情景,呼之欲出,不愧名家手笔。这么好的画自然要请名人来题诗了。祝枝山开价1000两白银。财主心疼,还价500两。这位著名的才子先收了钱,拿过笔来写了如下两句:
                   这里一棵杨柳树,
                    那里一棵杨柳树。
    写完之后,掷笔便走。这下财主傻眼了,回到家中还被人们好一顿奚落,两句大实话,能算什么诗呢?后来财主恼羞成怒,要以损坏他人财物之罪告到官府。谁料祝枝山不慌不忙地说,他题诗的行价是一千两,给五百两,就只题一半。围观的人不相信祝枝山还能“咸鱼翻生”,纷纷怂恿财主补足五百两,看他怎么接下去。谁料祝枝山收下银两,一跃而起,接着题写了如下两句:
                   纵有柳丝千万条,
                    岂能系得离人住?
    一时满座哗然,人们纷纷赞不绝口。财主也为之惊叹,想想这一千两也算物有所值。反正自己有的是钱,不妨表现得大方一点。于是转怒为喜,捧着这幅宝贝画,心满意足地回家去了。
    又据说明朝天子朱元璋,虽然文化不高,常常喜欢吟诗。一日上朝之时,随口而出,说了这样两句: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两声撅两撅。
    群臣闻之,觉得太俗,欲笑又不敢。接着,朱皇帝又继续吟道:
                    三声唤出扶桑日,
                    扫退晓星与残月。
    头两句如此平庸,后两句却境界阔大,意蕴深远,有如异军突起。一下子,语惊四座。群臣交口称赞,此诗气势不凡,是化俗为雅的经典之作。
    又据说宋代有一位“才子”,自命“老子天下第一”,当时人们称赞欧阳修的诗文写得好,他很不服气,决心去找欧阳修,要同这位大文人当面较量一番。途中,他见到一株大树,不由得诗兴大发,随口念道:
                     前边一巨树,
                     两个大丫杈。
    本无多少诗味,他也自觉不错。想接着再吟下去,但搜索枯肠,难以接续。忽听背后有人续道:
                     未结黄金果,
                     先开白玉花。
  他转身一看,原来是一个穿粗布衣服的陌生人。“才子”觉得此二句也似不错,于是邀请陌生人一块同行。陌生人欣然答应。二人来到江边,见一群白鹅正扑入河中,哦哦欢叫。该“才子”又禁不住高声吟道:
                     远看一群鹅,
                     扑通跳落河。
    当他还未想好如何续写下去时,陌生人又接口吟道:
                     白毛浮绿水,
                     红掌棹清波。
    这两句对仗工整,诗意浓郁。“才子”才开始感到有些佩服。后来,二人一齐乘船渡江,江面上清风徐来,碧波荡漾。“才子”不由得又在船头放声高吟:
                     两人同坐舟,
                     去访欧阳修。
    陌生人听后,微微一笑,接着吟道:
                     修已得知你,
                     你还不知修。(修与羞谐音)
    不必交代,列位看官已经明白,这个陌生人就是欧阳修了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937

主题

7万

帖子

24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929
贡献
73834
金钱
92122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5-9-25 00: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謝謝鼓勵、遲復,問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9-29 15: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3

主题

3万

帖子

13万

积分

管理员

大中华诗词论坛副站长

Rank: 9Rank: 9Rank: 9

威望
7329
贡献
33011
金钱
53056

终身成就奖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5-9-29 15: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15-9-25 00:18
这个不是“那个”是老酒再醉

謝謝鼓勵、遲復,問好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主题

1295

帖子

8127

积分

栏目顾问

诗词交流专版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919
贡献
1868
金钱
30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5-9-29 18: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修已得知你,
                     你还不知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13: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