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99|回复: 6

7月6日复习作业

[复制链接]

156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大中华诗词论坛功勋诗友

Rank: 6Rank: 6

威望
2695
贡献
12454
金钱
19956

中坚诗友勋章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5-6-29 17: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简述横渡之约的历史背景和最后结果

9

主题

460

帖子

2766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39
贡献
660
金钱
1168
发表于 2015-6-30 10: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渡之约为辽朝初期重要的事件,大同元年(947年)四月,辽太宗灭晋还师途中病死,众将拥立从征的太祖孙、东丹王子永康王耶律兀欲即帝位。述律太后一直欲传位李胡,李胡以皇太弟兼天下兵马大元帅也认为皇位非己莫属。在述律太后的支持下,李胡率军从上京(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南下,与兀欲军战于南京(今北京市)附近。兀欲所带军兵是辽军主力,李胡不敌败走。兀欲军追击。为防止内战继续扩大,贵族耶律屋质说服述律太后,出面在两军中斡旋,使双方罢兵和谈,最终达成和议,许立兀欲为帝,为辽世宗。史称此事件为"横渡之约"。

公元947年,就在北返路上,辽太宗耶律德光身染急病,高烧不退,严重到周身堆满冰块并吞冰入腹也无法降温的程度。终于在栾城(河北栾城县)死去,年四十六岁。--他死后,当地被称为"杀胡林"。

得知耶律德光的死讯,述律平神色平静没有悲伤之色,说:"等到契丹诸部平复之后,我再为皇帝举行葬礼。"

正当盛年的耶律德光死了,辽国高官贵族们都心怀恐惧。述律平在听到儿子死讯后的反应更令他们联想起当年她停葬阿保机的往事。他们既恐惧远在都城的皇太后述律平向他们发泄丧子之痛,更恐惧她把所偏爱的幼子、杀人狂的耶律李胡推上辽国皇帝之位--在这样的左右夹攻之下,焉知朝中的官员将领们是不是又要被这位太后成批地送去殉葬!这样的恐惧尤以随耶律德光南征的显贵们为重,因为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就是述律平残杀的勋戚之后。不甘坐以待毙的他们决定另奉新主,求个生路。

奉谁为新辽帝呢?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选中了一个人:述律平长子图欲之子永康王耶律阮。

耶律阮是图欲与契丹妻子所生,因此当图欲投奔后唐时,耶律阮母子没有跟从。而此时他恰好就在随从德光的队伍里。

图欲命运实在不济,投奔后唐才六年,后唐就灭亡了,他被准备自尽的后唐末帝李从珂拉去垫了背,才三十八岁就被杀身亡。

世宗之立,是东丹王失位后辽宗室内权力斗争的继续。太宗在述律氏支持下夺太子之位当了皇帝,东丹王无端失掉了继承权,契丹贵族的同情自然在他一边。太宗死后,人们便在军中拥立其子。太宗即位时,述律氏曾杀害了一批持不同意见的契丹贵族,军中诸将担心悲剧重演,也希望早日确立继承者。因拥护东丹王被杀的契丹贵族的子孙,对述律氏一直心怀不满,也欲借此机会为先人复仇申冤。世宗同其父一样仰慕中原文化,能任用晋朝降臣,得到汉臣的拥戴所以在军中和朝中有众多的拥护者。

耶律德光病死的第二天,耶律阮便在众人的拥戴下,在镇阳(河北正定)地方于叔父灵柩前正式即了辽国皇帝之位,随即又册立从后晋宫中得到的汉族宫女甄氏为皇后(她是辽朝唯一打破了萧氏为后族传统的女人,也是唯一的汉族皇后,比耶律阮大整整十岁,生子只没,封宁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443

帖子

2705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78
贡献
688
金钱
1018
发表于 2015-6-30 11: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简述横渡之约的历史背景和最后结果
答:耶律德光,当了中原的老大以后过得并不舒服,第一个,草原民族,喜欢住帐篷,住不习惯瓦房。而且,南方的天气,太潮湿闷热,
不如草原上,四季都好像秋高气爽的那节奏。于是,耶律德光很不习惯。第二个,也是最重大的问题。中原人民,对这辽国皇帝,的确是太不友好,后来他就北返回家了。在北返途中,可能一是因为不适应中原气候水土,二是作战劳累,就死在路上了。那么,这时候,契丹又没皇帝了啊。咋办呢?他的哥哥,耶律倍,但这时候,耶律倍已经死了。他是怎么死的呢?这又是另一个故事:
    耶律倍在让出皇位后和耶律德光说,反正老爸也是让我到渤海国去镇守,现在皇位给你了,我干脆去渤海算了。老妈述律后和耶律德光商量觉得也可行,放在眼皮底下,终究是碍事的,于是,就同意他去渤海国。他去了之后,其实是无心政事的,每天就抱着一堆中原的书,啥诗词啊,医药啊,艺术啊之类的,去研究 。但大家知道,耶律德光毕竟是抢了他的皇位啊,于是不放心,他做了几件事:
一是缩小渤海国的领土,而且把渤海居民向契丹境内迁徙;
二是每天派密探盯着他哥哥,如果发现他哥哥有啥不轨举动,就要向他汇报;
三是,包括耶律倍那五百亲卫兵,都是耶律德光给派的,对他严防死守。
这耶律倍过得就很不舒服了啊。咋办呢?他想算了,反正我在这那么不受待见,不如投中原算了。于是,带着他的妾,和他的藏书,坐船横渡渤海,跑去中原去了。到了中原,当时正是后唐皇帝,李嗣源当国,李嗣源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对耶律倍也不错,
以国君之礼接待的他,而且,还封他为节度使。耶律倍于是也就过了几年舒心日子。他在渤海国开始就搜集中原藏书,到了中原之后,更是潜心学习和搜集,五代十国中原战乱,其实很多文化遗产,是契丹人耶律倍给保存下来的。那么,过了几年之后李嗣源死了,李从珂篡位。然后,石敬瑭就联合耶律德光打进来了,这时候,李从珂决定,自焚殉国。在自焚之前,他派人去找耶律倍,邀请耶律倍和他共同自焚殉国。耶律倍当然是不干的,我和你干爸有交情,先生你是谁啊,我凭啥和你一起自焚?于是,拒绝了。李从珂看他不干,派刺客,把他给杀了。这便是耶律倍最终的结局。
到耶律德光打进中原,看到自己哥哥尸体的时候,忍不住放声痛哭。深深觉得,自己对不住自己哥哥,让哥哥身死他乡,但这个时候后悔,也已经晚了。咋办呢,做了两个事情:
一是把自己哥哥尸体,弄回国安葬,并追封号,文武仁皇王。这个封号,很高了哈。
二是善待自己哥哥的儿子,耶律阮,把他像亲儿子一样带在身边,南征北战。这个耶律阮,也就是后世的辽世宗
因为刚才我们说过,耶律倍南渡的时候,带着的是妾和藏书,妻儿是没有跟着去的,所以耶律阮还在契丹渤海国,也因此,耶律阮逃过了一命,没有随着老爸被要求自焚。
说回头来,耶律德光死了。这时候,谁该作皇帝呢?断腕太后,自然还是喜欢自己的小儿子。他晚年,唯一一个目的,就是想让小儿子当皇帝。但这个耶律李胡,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这时候,那个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跟着耶律德光打仗啊,手里又有兵又有将。耶律德光死后,就该他说了算了。带着10万人马,回辽国的途中,下面的大臣就给他建议:说这皇位,原本就是你爸爸的,是你爸爸让给了你叔叔。现在叔叔死了,皇位就该回到你老大这一门来了啊。耶律阮听着,嗯,有道理。于是在回国的途中,在河北即位后世称辽世宗。那么,述律后知道了,肯定不干啊!于是,派自己的小儿子,耶律李胡,作兵马大元帅,带着军队去和耶律阮打仗。大家知道这耶律李胡怎么能打仗呢?被耶律阮打得丢盔弃甲,跑回去了。太后没办法啊,你不行,那我自己上吧。于是老太太出征, 两方军队,就遭遇了。这时候,耶律阮带着的,是耶律德光平中原的大军,而老太后带着的,却是自己和耶律李胡的亲卫兵,也就两三万人。为啥只有两三万人呢?因为辽国的大臣,都不同意耶律李胡做皇帝,都知道他这个人名声臭而且没能力,还好杀人。谁都不愿意保他。而太后让出兵,大家都不帮忙。上节课我们说过,契丹是属于那种部落制继承过来的,每个部落,每个家族手上都有军队,打仗的时候,大家联合起来,平时是属于比较松散式的管理,不是中央集权。那么,这时候就没人帮他了啊!于是,太后那两三万人,和耶律阮带着的大约不足十万人,形成了对峙,太后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兵少,而耶律阮也不敢动,为啥呢?因为一则,那是他祖母和叔叔,二则,太后手上,有他下属的家属,作为人质,所以,形成了僵持。
这时候,有一个人,叫耶律屋质的,就出来了,这人,是契丹的惕隐。惕隐是啥?就是专门负责协调皇族关系的一个官职。但这个耶律屋质的才能,可算是很大,他跑去和耶律阮说,你现在打赢,很容易,但你打赢之后怎么办?你能把你祖母和叔叔杀了么?你不能吧?他又和太后说,你当年,立耶律德光做皇帝,本身就不对,阿保机死的时候,是立的耶律倍,你改了先帝的遗命,才闹出了今天的结局。耶律李胡当然是不干的啦!于是,耶律屋质就很不屑地和耶律李胡说:“你看看你那样,满朝文武,有人支持你当皇帝么?你当了皇帝,能服众么?”于是,这么三说两说,两家罢手言和。史称横渡之约,这个约定的内容是,太后和叔叔,承认辽世宗的皇帝地位,但辽世宗要保证孝顺长辈,不得僭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主题

1138

帖子

7896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14
贡献
1873
金钱
3042
发表于 2015-6-30 12: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渡之约是辽朝初期重要的事件。大同元年(947年)四月,辽太宗灭晋还师途中病死,众将拥立从征的太祖孙、东丹王子永康王耶律兀欲即帝位。述律太后一直欲传位李胡,李胡以皇太弟兼天下兵马大元帅也认为皇位非己莫属。在述律太后的支持下,李胡率军从上京(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左旗南波罗城)南下,与兀欲军战于南京(今北京市)附近。兀欲所带军兵是辽军主力,李胡不敌败走。兀欲军追击。为防止内战继续扩大,贵族耶律屋质说服述律太后,出面在两军中斡旋,使双方罢兵和谈,最终达成和议,许立兀欲为帝,为辽世宗。史称此事件为“横渡之约”。

  横渡之约的历史背景:

  公元947年,就在北返路上,辽太宗耶律德光身染急病,高烧不退,严重到周身堆满冰块并吞冰入腹也无法降温的程度。终于在栾城(河北栾城县)死去,年四十六岁。

  得知耶律德光的死讯,述律平神色平静没有悲伤之色,说:“等到契丹诸部平复之后,我再为皇帝举行葬礼。”

  正当盛年的耶律德光死了,辽国高官贵族们都心怀恐惧。述律平在听到儿子死讯后的反应更令他们联想起当年她停葬阿保机的往事。他们既恐惧远在都城的皇太后述律平向他们发泄丧子之痛,更恐惧她把所偏爱的幼子、杀人狂的耶律李胡推上辽国皇帝之位——在这样的左右夹攻之下,焉知朝中的官员将领们是不是又要被这位太后成批地送去殉葬!这样的恐惧尤以随耶律德光南征的显贵们为重,因为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就是述律平残杀的勋戚之后。不甘坐以待毙的他们决定另奉新主,求个生路。

  奉谁为新辽帝呢?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选中了一个人:述律平长子图欲之子永康王耶律阮。

  耶律阮是图欲与契丹妻子所生,因此当图欲投奔后唐时,耶律阮母子没有跟从。而此时他恰好就在随从德光的队伍里。

  图欲命运实在不济,投奔后唐才六年,后唐就灭亡了,他被准备自尽的后唐末帝李从珂拉去垫了背,才三十八岁就被杀身亡。

  世宗之立,是东丹王失位后辽宗室内权力斗争的继续。太宗在述律氏支持下夺太子之位当了皇帝,东丹王无端失掉了继承权,契丹贵族的同情自然在他一边。太宗死后,人们便在军中拥立其子。太宗即位时,述律氏曾杀害了一批持不同意见的契丹贵族,军中诸将担心悲剧重演,也希望早日确立继承者。因拥护东丹王被杀的契丹贵族的子孙,对述律氏一直心怀不满,也欲借此机会为先人复仇申冤。世宗同其父一样仰慕中原文化,能任用晋朝降臣,得到汉臣的拥戴所以在军中和朝中有众多的拥护者。

  耶律德光病死的第二天,耶律阮便在众人的拥戴下,在镇阳(河北正定)地方于叔父灵柩前正式即了辽国皇帝之位,随即又册立从后晋宫中得到的汉族宫女甄氏为皇后(她是辽朝唯一打破了萧氏为后族传统的女人,也是唯一的汉族皇后,比耶律阮大整整十岁,生子只没,封宁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355

帖子

1788

积分

版主

诗渡国学馆高级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45
贡献
475
金钱
668
发表于 2015-7-2 16: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粟123 于 2015-7-2 16:49 编辑

请简述横渡之约的历史背景和最后结果

     到耶律德光打进中原,看到自己哥哥尸体的时候,忍不住放声痛哭。深深觉得,自己对不住自己哥哥,让哥哥身死他乡,但这个时候后悔,也已经晚了。咋办呢,做了两个事情:
一是把自己哥哥尸体,弄回国安葬,并追封号,文武仁皇王。这个封号,很高了哈。
二是善待自己哥哥的儿子,耶律阮,把他像亲儿子一样带在身边,南征北战。这个耶律阮,也就是后世的辽世宗。
   因为刚才我们说过,耶律倍南渡的时候,带着的是妾和藏书,妻儿是没有跟着去的,所以耶律阮还在契丹渤海国,也因此,耶律阮逃过了一命,没有随着老爸被要求自焚。
   说回耶律德光,他在北返途中,可能一是因为不适应中原气候水土,二是作战劳累,就死在路上了。这时候,谁该作皇帝呢?断腕太后,自然还是喜欢自己的小儿子他晚年,唯一一个目的,就是想让小儿子当皇帝但这个耶律李胡,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如果说他还有优点的话,那唯一一个就是力气大咱们上次说过的,能把牛摔趴下除此之外,什么军国大事,一概没料但太后还就爱和他没完没了这也是因为北方少数民族,幼子守家的传统和中原的嫡长子继承制有本质的区别太后还就守着这个传统不放这时候,那个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跟着耶律德光打仗啊手里又有兵又有将耶律德光死后,就该他说了算了带着10万人马回辽国的途中下面的大臣就给他建议说这皇位,原本就是你爸爸的是你爸爸让给了你叔叔现在叔叔死了,皇位就该回到你老大这一门来了啊耶律阮听着,嗯,有道理于是在回国的途中,在河北即位后世称辽世宗
     那么,述律后知道了,肯定不干啊!于是,派自己的小儿子,耶律李胡,作兵马大元帅,带着军队去和耶律阮打仗。大家知道这耶律李胡怎么能打仗呢?被耶律阮打得丢盔弃甲,跑回去了。太后没办法啊,你不行,那我自己上吧。于是老太太出征,那时候多少岁我不知道,反正耶律李胡死的时候,也就50多,太后估计那时候怎么也得六七十了吧。那么大年纪的老太太,挂帅出征,虽然没百岁,但差得也不多了吧?好吧,两方军队,就遭遇了。
     耶律阮带着的,是耶律德光平中原的大军,而老太后带着的,却是自己和耶律李胡的亲卫兵,也就两三万人。为啥只有两三万人呢?因为辽国的大臣,都不同意耶律李胡做皇帝,都知道他这个人名声臭而且没能力,还好杀人。谁都不愿意保他。而太后让出兵,大家都不帮忙。上节课我们说过,契丹是属于那种部落制继承过来的,每个部落,每个家族手上都有军队,打仗的时候,大家联合起来,平时是属于比较松散式的管理,不是中央集权。那么,这时候就没人帮他了啊!于是,太后那两三万人,和耶律阮带着的大约不足十万人,形成了对峙,太后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兵少,而耶律阮也不敢动,为啥呢?因为一则,那是他祖母和叔叔,二则,太后手上,有他下属的家属,作为人质,所以,形成了僵持。
    这时候,有一个人,叫耶律屋质的,就出来了,这人,是契丹的惕隐。惕隐是啥?就是专门负责协调皇族关系的一个官职。但这个耶律屋质的才能,可算是很大,他不但协调了皇帝和太后的关系,还成为后来契丹历史上的一个主角。具体协调的过程,因为很复杂,我就不在这说了。总体来说,他跑去和耶律阮说,你现在打赢,很容易,但你打赢之后怎么办?你能把你祖母和叔叔杀了么?你不能吧?他又和太后说,你当年,立耶律德光做皇帝,本身就不对,阿保机死的时候,是立的耶律倍,你改了先帝的遗命,才闹出了今天的结局。耶律李胡当然是不干的啦!于是,耶律屋质就很不屑地和耶律李胡说:“你看看你那样,满朝文武,有人支持你当皇帝么?你当了皇帝,能服众么?”于是,这么三说两说,两家罢手言和。史称横渡之约,这个约定的内容是,太后和叔叔,承认辽世宗的皇帝地位,但辽世宗要保证孝顺长辈,不得僭越。
     好了,皇帝立了,辽国算是太平了。但这个横渡之约是在什么情况下立的?是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才出来的不得已之下的办法。但辽世宗皇帝位置一坐稳之后,就不好说了。史书上说,太后和叔叔,后来还是要反叛辽世宗,结果被他提早发现,但又不能杀,最后就让这俩人跑去守皇陵去了,也就是囚禁起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

帖子

8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5
贡献
25
金钱
30
发表于 2015-7-10 21: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简述横渡之约的历史背景和最后结果
     辽太宗灭了后晋还师途中病死。众将领拥立一起跟随从军的耶律倍之子欲即帝位。述律后却坚持己见要立三儿子耶律李胡。两军对立僵持在横渡。无奈之下,双方让一个叫耶律屋质的惕隐出来为双方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太后和叔叔耶律李胡承认辽世宗的皇帝地位。但是辽世宗要保证孝顺长辈。不得暨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0

帖子

8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5
贡献
25
金钱
30
发表于 2015-7-10 21: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简述横渡之约的历史背景和最后结果
     辽太宗灭了后晋还师途中病死。众将领拥立一起跟随从军的耶律倍之子欲即帝位。述律后却坚持己见要立三儿子耶律李胡。两军对立僵持在横渡。无奈之下,双方让一个叫耶律屋质的惕隐出来为双方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太后和叔叔耶律李胡承认辽世宗的皇帝地位。但是辽世宗要保证孝顺长辈。不得暨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6 00: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