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8-7-2
威望1036
金钱6003
贡献4587
金牌会员
 
威望- 1036 点
贡献- 4587 次
金钱- 6003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3-3-22 20: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3-16 06:36
梅花精灵 的解释是合理的。 不错!我把影印件,也发上来,以供参考:
阅苏星空版主帖后补充〈草上〉:
袁枚《千石》一诗尾联“怂”字与其用事考量:
“幽怀拟学唐卢﹝ ﹞,官爱灵昌竟不归。”
设若我们仅考量《千石》一诗尾联用事而不涉其他,纵使“上句1.”省略﹝悊﹞字,成“幽怀拟学唐卢﹝ ﹞,阅下句“官爱灵昌竟不归。”后,吾人仍然可知《千石》一诗作者原意:用﹝卢悊﹞官爱灵昌而不归滑县﹝故土﹞事。见《新唐书-列传第五十一》: “卢怀慎,滑州人,盖范阳著姓, 按:卢姓网 等 “唐代,卢姓在北方繁衍开来,其中以河南繁衍最广...”。祖悊,仕为灵昌令,遂为县人。”又,参见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卷三十一.重到沭阳图记》;“昔 颜斐恋京兆,卢悊恋灵昌。”
.“幽怀拟学唐卢﹝悊﹞,官爱灵昌竟不归。”
设若我们仅考量《千石》一诗尾联用事,“上句2.”句末为﹝悊﹞字,阅下句“官爱灵昌竟不归。”,我们仍然可知亦仅仅可知《千石》一诗,作者用 “卢怀慎,滑州人,盖范阳著姓 ﹝按:卢姓网 等:“唐代,卢姓在北方繁衍开来,其中以河南繁衍最广...﹞” 。祖悊,仕为灵昌令,遂为县人。” 事。
即:仅用事而言,“上句2.”“幽怀拟学唐卢悊,官爱灵昌竟不归。”句末﹝悊﹞字亦可有可无。故,以“悊”易 “怂” ,无异点金成铁。“幽怀拟学唐卢怂,官爱灵昌竟不归。”昔人 袁子才 敢,以 “悊” 易 “怂”,今人 网虫低手能。
“幽怀拟学唐卢﹝怂﹞,官爱灵昌竟不归。”
设若我们不但考量《千石》一诗尾联用事,“上句3.”迳依古籍影印本以及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诗集版本﹝见11# 、37#:“幽怀拟学唐卢怂,官爱灵昌竟不归。”,分别比较“上句1.”“幽怀拟学唐卢﹝﹞及“上句2.”“幽怀拟学唐卢悊,应可见《千石》一诗作者原意:尾联既要交待“官爱灵昌”而不归故土﹝滑县﹞事项,以句末下一“怂”字,并赋予作者认定必须赋予的内容,譬如作者对篇章的上文下理考虑等等等等。
即:《千石》一诗尾联,“幽怀拟学唐卢怂,官爱灵昌竟不归。”愚见此“怂”应非彼“悊” 字之沿讹,恰恰相反,甚至于不排除是作者“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袁枚《小仓山户诗集- 遣興 其五﹝辛亥〉》〉的结果。《千石》一诗尾联,下一 “怂” 字并用事,见尾联上句字面稍拙外,却因此令尾联联意拙出惊喜,遂成尾联与篇章皆血脉相融的 “性灵” 特产。见补充〈下〉。
阅苏星空版主帖后补充〈草下〉:
袁枚《千石》一诗尾联“怂”字与联意及篇章虚实关系考量:
千石渔波一钓矶,暮寒催我著蓑衣。----因幽怀“你” “拟学唐卢“他”之怂恿,令现实世界之我难于解脱,举目其景,何限孤零我,感觉益发苍凉。“是故复之而不足,则吟咏以肆志;吟咏之不足,则寄言以广意。” 不亦“处穷独而不闷者” 耶。〈“怂” 字与纠缠首尾的“你我他”关係。〉
深堂有雨琴先润,秋树无风叶自飞。----回忆缠绵岁月的铺垫,包涵ing一联复一联之叠加效应,“怂”也,此情如是,千丝万缕,孰因孰果,又怎一个秋字了得。〈“怂” 字与篇章的动态关係。〉
月下鸟栖花影重,云中僧定磬声希。----理性与情感相交战,包涵“缠绵的第三者”与“矛盾的我”,结果将于尾联收束成“幽怀你”,顷刻又分裂为“唐卢他”以及“官爱灵昌的我”,并合一联复一联的累加效应,“怂”也,在在如洪水猛兽之压力来源。〈“怂” 字与颈联的情与理关係。〉
幽怀拟学唐卢怂,官爱灵昌竟不归。----包涵中二联的累加铺垫,尾联上句末终于逼出 “怂” 字,形成“纠缠怂恿的幽怀“你”、由“你”拟作的“唐卢他”以及“官爱灵昌的我”,“内心充满矛盾的我”,无题却因此破题,势欲夺门解脱,邃成首尾循环往复,“滋味有厌,而此不倦”若嵇康之琴焉。〈 “怂” 字与联意及篇章结构关係。〉
深谢先生鼓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