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精华46
注册时间2019-5-25
威望1806
金钱7216
贡献3131
栏目顾问
沧浪诗人牧心诗社特邀顾问
 
威望- 1806 点
贡献- 3131 次
金钱- 7216 枚
|
本帖最后由 邓钧 于 2022-11-13 15:15 编辑
九次回开平的印象
刚刚解放的时候,我在开平长沙。当时长沙只有一条街。发电厂供电到晚上十二点。没有自来水,要请人挑水上楼。从长沙到新昌要坐轮渡。
1950年我离开广东到北方学习和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回开平只有九次:
第一次,1969年11月,因战备疏散,我从东北送两个孩子回开平。经过广州,从大沙头坐船回到梦寐萦怀的家乡--开平。那时候三埠的面貌变化不太大。最大的变化是长沙和新昌之间有了大桥。从长沙汽车站到我家乡交通很方便。第一次回到老家莲塘里。见到家乡父老,见到了童年时在家务农的叔伯兄弟。赤坎附近的农村已经有电灯。碾米用机器。
第二次回开平是在1970年11月,我回开平接孩子到湖南长沙,两次相隔只有一年,变化也不大。当时农村自行车尚未普及。
第三次回开平是1972年春节,我全家从湖南回开平探亲,到广州访友。这时中小学开始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在广州住招待所。春节从广州回开平买船票很困难。回去的时候坐汽车,看到跨江的大桥正在修建。
第四次回开平是在1976年,我带儿子回开平,准备打听知识青年回乡的可能性。这次没有回莲塘里。当时乡下自行车已经很普及。
第五次回开平是在1986年,我离休以后探亲和探望老首长、老师和老战友。第二次回莲塘里,参加华侨的宴会,和三位启蒙老师合影。这次看到开平市区正在大建设,许多楼房尚未完工。
第六次回开平是在1996年,我和夫人一起回家乡参加小海小学和永美中学校庆。在假日酒店会见美国回来的宗亲。第三次回莲塘里。这次开平市区变化很大。我们住在赤坎亲戚家,看见电影“香港的故事”正在赤坎拍外景。这次看到开平坐汽车的人多了。摩托车多了,自行车少了。
1999年9月--2000年3月编写并出版《开平方言》,没有回开平。这时开平市电话已经普及,编写工作靠长途电话联系。
2000年8月--2002年5月我主编《华侨村莲塘里》,主要靠编写组回乡调查、通信和长途电话。国外靠电子邮件和通信。
第七次回开平是在2001年3月,我在开平大厦召开《开平方音字典》编写组全体会议。第四次回莲塘里,为编写《华侨村莲塘里》召开座谈会。村中电话开始普及。由于一位香港宗亲的赞助,全村已经家家用上自来水。
第八次回开平是在2002年5月,在开平大厦举行《华侨村莲塘里》首发式,同时庆祝《开平方言》获奖,编写组合影。第五次回莲塘里,在祖祠召开全村宗亲大会并发书。
第九次回开平是在2002年11月29-12月2日,召开〈开平方音字典〉定稿会。 住在开平大厦。定稿会上落实全部印刷费用,并决定字典付排。这次回开平知道开平信息化已经开始,并得到开平信息网的网址。
2003年10月26日《开平方音字典》首发式,我委托在开平的副主编主持,我没有回去。我在开平信息网得到消息,并从网上收集群众的反映,解答网友的问题。
续记:
2005年5月1日到2日,我的儿子和女儿两家结伴回开平,参观了立园和自力村碉楼,住在赤坎,探访了我的两个老姐姐和我的外甥和外甥女全家,大家一起回到我的故乡莲塘里和我的母校小海小学,参观了祖屋,见到了全村的乡亲,拍了录像和照片,我在湖南长沙通过电话和电脑和他们及时取得联系。
2005年11月8日,我儿子出差来湖南长沙,把5月2日回莲塘里参观祖屋的录像输入我的电脑,我和我的夫人一起观看了录像。
发表于:2004-1-2 23:54: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