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09|回复: 3

秋诗 步韵刘庆国先生

[复制链接]

1896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857
贡献
36764
金钱
466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6 18: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诗 步韵刘庆国先生

风涛有意楚津知,拨动琵琶浪作诗。

恰是云楼观火处,原来玉节踏霜时。

一江秋水陪人老,两岸疏黄笑我痴。

红叶满山排羽尽,归兮不比去年迟。



我欠秋天一首诗

刘庆国(安徽)

金风会意晚霞知,我欠秋天一首诗。

踏露放歌程尚远,迎霜配韵玉当时。

情捐爱岗年年守,志立登山步步痴。

拾取乾坤万支笔,枫红菊灿莫言迟。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183
金钱
1153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6 22: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诗友的诗作,解读如下:
首联,风浪有意楚地津口知道,拨动琵琶似的声音是浪在作诗。“风涛”喻作者,“楚津”代指朋友,“拨动琵琶”喻作者内心涌动,言以诗致友事,推出主题。
颔联,恰是站在高楼看到旭日初升的地方,原来也是拄着拐杖踏霜的时间。具言此时为秋天的早晨。
颈联,一江秋水陪伴人老,两岸稀疏枯黄的叶子似乎笑我痴情。具言水岸之景,喻友情绵长深厚,以及作者心情的孤寂和悲凉自嘲心理。
尾联,红叶满上也似成排的羽毛掉尽,归去不比去年晚。具言山上之景,满目萧条,喻作者对友离去的不舍之情。
总的来说,寄情于景,似乎也有一种“拍遍栏杆,无人会,登临意”的失落惆怅感。解读的非常主观,错谬处还请严厉批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6

主题

3万

帖子

1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林晓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857
贡献
36764
金钱
4669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1-9 09: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语轩窗 于 2022-11-9 10:10 编辑

诗友解读得很有深意也很准确,更准确的了解诗意,需要运用一定的古文知识积累。这里选择几个字词稍作解释。
1、风涛,风激起的浪涛。风,结合全文看应是朔风。
2、楚津,楚地的渡口。通常代指分别之地。
3、琵琶,主语是风。
4、云楼,高楼,这里指岸边山上的楼,准确地说,结合楚津来看,貌似指黄鹤楼。
5、观火,古文中,火通常指灯,尤其是水中放的灯,结合后面的玉节来看,貌似是元宵观灯。为什么用玉节,因为元宵往往是冰清玉洁的女子相情郎的日子。
6、踏霜时,初春欲暖还寒。
所以,起联写秋天旧地的景致渲染人生之秋的感受,承联则是春天的回忆,这个地方曾是我们元宵相遇观灯的地方,当然会有故事发生。
7、疏黄,也就是点黄,从回忆又回到现实。通常点黄是指稀疏的野菊。结合《重九》陶篱半点黄,陶篱又来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因此,这里理解成岸边稀疏的野菊。同样的词汇还有”点红“,并非现在说的花名”点红“,古文中通常指桃花初开。
8、排羽,以前在本版已经说明过,大雁。同”八字“。
所以尾联中的归兮,指雁归来。为什么用归兮,是兮带有感情色彩。也避免来字重复使用。雁可按时归来,可人呢?雁归人不回。
仅作字面说明,其寓意就很清楚了。

点评

谢谢诗友的真诚交流和解惑,是我理解不准确,非常抱歉。首联对句“拨动琵琶”我曾反复思考,因个人对生活体验不仔细,竟还是对“风”这个主语没有抓住。颔联出句“云楼观火”我当成了观旭日,开始也是不知如何理解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9 12: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183
金钱
1153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1-9 12: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语轩窗 发表于 2022-11-9 09:29
诗友解读得很有深意也很准确,更准确的了解诗意,需要运用一定的古文知识积累。这里选择几个字词稍作解释。 ...

谢谢诗友的真诚交流和解惑,是我理解不准确,非常抱歉。首联对句“拨动琵琶”我曾反复思考,因个人对生活体验不仔细,竟还是对“风”这个主语没有抓住。颔联出句“云楼观火”我当成了观旭日,开始也是不知如何理解这个“火”字,是看到对句有“踏霜”二字,才说是早上,反推出“旭日”,“玉节”作“手杖”解读时同样是这个原因,当然和后面的“陪人老”也有点关系。现在看来,因缺乏生活真实体会我还是理解错了。至于颈联的“疏黄”,“排羽”我也望文生义,理解的不对。经过您的讲解让我明白,首联算是起兴,借景抒情;颔联回忆曾经的春天,寄情于景;颈联回到现实秋天,言萧条之景,凸显浓情;尾联,言满山红叶落时,鸿雁归来,反衬“人不归”的遗憾落寞心理,凸显作者对曾经感情的怀念和痴情,令人动容,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9 19: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