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国泰民安 于 2022-9-12 18:03 编辑
咏楚庄王(古风)
酒色三年为养晦,一鸣惊人曝威名。 饮马黄河兵锋盛,问鼎中原势力雄。 灭陈复陈孔子敬,伐郑联郑诸侯盟。 幸得贤妃兼贤相,海量绝私方绝缨。 立国政通在重贤,奸佞得势霸业空。
(注:楚庄王(-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是各史籍当中高度认可的春秋五霸之一。庄王即位三年,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况。大臣伍举、苏从等先后进谏,樊姬屡次苦口婆心地劝导,楚庄王终于接纳意见,首先整顿内政,起用伍举苏从孙叔敖等有才能的人,发展经济,训练军队。准备与晋国决战,雪城濮之战的恨。他在即位的第三年,率兵灭了庸国;第六年,战败了宋国;第八年,又战败了陆浑(今河南嵩县北部)的戎族。经过邲之战,打败晋军,楚庄王饮马黄河,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在德不在鼎。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问。楚庄王问鼎多重,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发现时机尚未到。后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做“问鼎”或问鼎中原。迫使郑、许归附,继而灭萧,又攻宋并使其与楚媾和。这样,楚庄王成为中原的霸主。 楚庄王为了稳定陈国局面,几次伐陈。攻入陈后,"杀夏征舒,诸栗门。因县陈" 因申叔时劝谏,楚庄王又恢复了陈国。楚庄王灭陈后又复陈一事,当时影响很大,孔子赞叹曰:"贤哉楚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楚庄王依靠名将养由基平定斗越椒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庄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 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 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 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刹风景?" 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之宴"。 可惜楚庄王死后,楚国国力直线下滑。楚共王晚年,目睹着晋悼公一次次会盟诸侯,声势昊天,暴病而亡。至楚灵王时,欲重塑庄王之盛却好高骛远,身死人手。楚平王时,奸逆当权,迫害贤臣伍奢伍子胥父子,继续沦落;至楚昭王,几为伍子胥领吴军所灭,楚国永恒的退出了争霸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