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8|回复: 18

星江故里做核酸

[复制链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38
金钱
11567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13 08: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纪念堂前做核酸,长龙一队测全员。

四天四次朝晖里,走向白衣张口先。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16 15: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总体写的很好,陈述了一件事实,很顺畅,这方面很成功,可是提炼出了什么意义呢?去看看我写的那个写核酸诗,想想你心灵里缺少了什么。

点评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我刚才看了您写的那首《采核算》,从疫情给全国人民生活造成的怎样影响的宏观视角来写,有包括国家制度的方面,让每位读者都感同身受。而我的视角只是从一件事说起,描写范围也就是这一件事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6 16: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38
金钱
11567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6 16: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16 15:59
这首诗总体写的很好,陈述了一件事实,很顺畅,这方面很成功,可是提炼出了什么意义呢?去看看我写的那个写 ...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我刚才看了您写的那首《采核算》,从疫情给全国人民生活造成的怎样影响的宏观视角来写,有包括国家制度的方面,让每位读者都感同身受。而我的视角只是从一件事说起,描写范围也就是这一件事的过程,从而因缺乏个人思考而让个人情感无法表露出来,也就很难打动人,同时也没有普遍意义上的升华。那我改一改,如下:


纪念堂前做核酸,长龙一队测全员。

四天四次朝晖里,感谢白衣张口先。

不和理之处,还请您严厉批评,问好。

点评

要学会感同身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6 21:46
纪念堂前做核酸,四天四次测全员。朝晖天使蒸如屉,走向白衣张口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6 2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16 21: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7-16 16:26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我刚才看了您写的那首《采核算》,从疫情给全国人民生活造成的怎样影响的宏观视角 ...

纪念堂前做核酸,四天四次测全员。朝晖天使蒸如屉,走向白衣张口先。

点评

谢谢老师的修改,这就把感激之情已经无形中融入到第三句了,这样第四句压力就如释重负,表现就更加自然客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6 22: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16 21: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7-16 16:26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我刚才看了您写的那首《采核算》,从疫情给全国人民生活造成的怎样影响的宏观视角 ...

要学会感同身受。

点评

谢谢老师的教诲,我以后尽量做到感同身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6 22: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38
金钱
11567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6 22: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16 21:42
纪念堂前做核酸,四天四次测全员。朝晖天使蒸如屉,走向白衣张口先。

谢谢老师的修改,这就把感激之情已经无形中融入到第三句了,这样第四句压力就如释重负,表现就更加自然客观。

点评

能理解了就不错,不过理解与做起来,还是距离很远,要扎实走才行,从“纪念堂前做核酸,长龙一队测全员。四天四次朝晖里,走向白衣张口先”,到“纪念堂前做核酸,四天四次测全员。朝晖天使蒸如屉,走向白衣张口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6 23: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38
金钱
11567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6 22: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教诲,我以后尽量做到感同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16 23: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2-7-16 23:23 编辑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7-16 22:16
谢谢老师的修改,这就把感激之情已经无形中融入到第三句了,这样第四句压力就如释重负,表现就更加自然客 ...

能理解了就不错,不过理解与做起来,还是距离很远,要扎实走才行,从“纪念堂前做核酸,长龙一队测全员。四天四次朝晖里,走向白衣张口先”,到“纪念堂前做核酸,四天四次测全员。朝晖天使蒸如屉,走向白衣张口先”,并非改一改之功,哪这么容易?
一定要多体会生活,培养好心灵,假如我不动这几笔,你用十载,或让别人用十载,改改看,会是什么结果?能不能走到这几笔上?恐怕面目全非才是,所以时刻要问一问,什么叫真理与谬误就是一层纸的距离?抓住这一层纸,才有点石成金术。

点评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是我太浮躁了,刚才我又重新看了几遍,已经领会到这绝非文字的改动,而是胸怀和视野的必然区别。“纪念堂前做核酸,长龙一队测全员。四天四次朝晖里,走向白衣张口先”是以自我我中心而表达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7 1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38
金钱
11567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7 10: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2-7-17 11:12 编辑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16 23:12
能理解了就不错,不过理解与做起来,还是距离很远,要扎实走才行,从“纪念堂前做核酸,长龙一队测全员。 ...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是我太浮躁了,刚才我又重新看了几遍,已经领会到这绝非文字的改动,而是胸怀和视野的必然区别。“纪念堂前做核酸,长龙一队测全员。四天四次朝晖里,走向白衣张口先”是以自我我中心而表达的个人感受;而““纪念堂前做核酸,四天四次测全员。朝晖天使蒸如屉,走向白衣张口先”,是从第二句”四天四次测全员“已经把表达的情感锁定为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人性品德,赞扬的主题是”白衣天使“,故而因主不同而对同样的材料也有不同的取舍。我以后一听从您的教诲”培养好心灵“,从而让自己真正有自内而外的好思想好认识,以此为追求来符合艺术对人本身这个首要要素的最基本要求。如非您的指出,我就又草草错过了再次领会思想认识和写诗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的机会,如此下去,十年也未必能真正的领悟。可见脚踏实地对于学习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再次谢谢您,问好。

点评

打完字,要注意回看,不能比我这老花眼还花眼,不懂得严谨,就追求不到严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7 10: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17 10: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7-17 10:00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是我太浮躁了,刚才我又重新看了几遍,已经领会到这绝非文字的改动,而是胸怀和视 ...

打完字,要注意回看,不能比我这老花眼还花眼,不懂得严谨,就追求不到严谨。

点评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是我比较急躁,已经改过,以后我会养成经常回看检查的习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7 11: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38
金钱
11567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7 11: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17 10:51
打完字,要注意回看,不能比我这老花眼还花眼,不懂得严谨,就追求不到严谨。 ...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是我比较急躁,已经改过,以后我会养成经常回看检查的习惯。

点评

从你写这首诗,到我给你改,改前你仅仅做了两件事,一个是原原本本把事件和盘托出了,这很好,一个是你对内涵的认识,仅仅停留于把“走向”调整为“感谢”,这种从语言到语言的方式,能说明什么呢?除了虚头巴脑,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7 13: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17 13: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7-17 11:14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是我比较急躁,已经改过,以后我会养成经常回看检查的习惯。 ...

从你写这首诗,到我给你改,改前你仅仅做了两件事,一个是原原本本把事件和盘托出了,这很好,一个是你对内涵的认识,仅仅停留于把“走向”调整为“感谢”,这种从语言到语言的方式,能说明什么呢?除了虚头巴脑,什么也说明不了。
能原原本本说清一件事,已然是进步,但这还只是对素材的概括和再现能力,如果没有任何实际表现价值,就没有什么意义。表现是在再现的基础上,把真实的用意表达出来,如,为什么再现这件事,目的指向哪,有什么寄托和暗示,想让别人怎么理解,对别人有什么用。
表现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最终价值和最终目的,所有创作过程和技巧,都是围绕这一价值和目的进行的,从初衷到结束,都是这样,因此表现才追求最大化,再现则在满足表现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反而是越简省越好。
从改后讲,表面看,是用了哪些素材,没用哪些素材,又抓了什么重点,以什么为核心价值,仿佛这就是手法和技巧问题,其实如果仅仅在这方面练,还意味直眼达子,是练不出来的,因为背后跟着的,总是生活中是什么人就是什么人。
也就是,一件事情发生了,能不能体会,有什么心灵,有体会自然就知道写哪些,有心灵自然就明白往哪里写,正是有无体会和心灵,分出了哪些人是活生生的,哪些人不是,哪些人有艺术创造力,哪些人没有。
体会和心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体会就证明有心灵,有心灵就证明能体会。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才是真正的一本大书,书上的知识和道理再多,也需要用起来,而且都仅仅是工具性质,人不给力,都是枉然。
像我这样的改法,因为遵循实践论的原汁原味,也就不可能给你改得面目全非,而是以感同身受,换位思考的方式,来从你那里想该怎么写,正因为如此,一改出来,自然而然就会觉得,这正是你要说的,且没差多少,只是一时没表达出来而已,于是有恍然大悟之感。
殊不知,为什么会有“点石成金”一说,就因为点石成金感,都有让人恍然大悟的效果,但再怎么有这样的效果,再怎么就是你想说的,体会和心灵如果未到,该说不出来还是说不出来,就像从“走向”改为“感谢”一样,换汤不换药,只有等着一次次恍然大悟,通过恍然大悟,来一点点慢慢积累经验教训,这还好在有恍然大悟,要是没有呢?
之所以有恍然大悟,觉得“这就是我的啊”,是因为规律性的东西本就简单,不然也不可能对人有指引作用,更不可能让人有熟能生巧的可能,所以不是规律复杂,而是对规律的学习和摸索过程复杂,且对人有着极高的要求。
如果人不跟着提高,有没有恍然大悟且不说,即使有多少次恍然大悟,就等着有多少次恍然大悟,不会有不需要恍然大悟的时候。实际是,从恍然大悟到不需要恍然大悟,是一个返璞归真的过程,一旦返璞归真了,什么都能有体会,什么都能看得清澈透明,哪里还有什么恍然大悟?
换个说法就是,心如止水,看什么都波澜不惊。只有到了这个时候,心灵如镜,人才达到了不白活,对什么都能有精到的体会,也才能算有心灵和带着心灵去看,我想这就是一个学诗写诗的人,应该努力的方向。---
为人稍有不深沉,浮躁之虫便上心。百爪抓挠贪是首,一门缱绻妄为任。
道听途说催攀比,巷议街谈充降临。点石成金非易得,恍然大悟亦难寻。

点评

谢谢老师的教诲和批评,首先让我明白了表现才是艺术追求的最终价值和目的,而再现只是为之提供的客观环境和氛围,起到的是铺垫和预热的作用。从这里让我明白了自身的问题是搞不清再现和表现的关系和联系,以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7 20: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38
金钱
11567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7 20: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2-7-17 22:15 编辑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17 13:56
从你写这首诗,到我给你改,改前你仅仅做了两件事,一个是原原本本把事件和盘托出了,这很好,一个是你对 ...

   谢谢老师的教诲和批评,首先让我明白了表现才是艺术追求的最终价值和目的,而再现只是为之提供的客观环境和氛围,起到的是铺垫和预热的作用。从这里让我明白了自身的问题是搞不清再现和表现的关系和联系,以致于没有主次的概念,甚至把“表现”当成可以泛泛理解的东西,这是我见识不明造成的错误。
     其次,就这首诗而言,我最初也有心想升华一下,可最终是有心无力。具体原因可能是内心感情复杂,实际情况是因自己过往的经历而让自己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感情,最终犯了自私狭隘的经验主义错误。比如,我对于基层干部没什么好印象,以致于辐射到大多数公职人员,包括医生,老师等等。当然形成这些观念也非一日之功,而是社会上又不断的发生了各种教育腐败,医疗腐败等等现象。就像当初遇您的时候,我当然也是存在着深深的戒备心理的,这个您应该有所觉察。但是自打跟着您学习以后,我这方面的狭隘心理逐渐在有所好转,虽然现在看的开些了,也知道就像您说的“是现象的,是过程的,有包括自身在内的各种社会深层根源,只要找到合理的方法就多是能够解决的”,可面对这些人的时候竟还是无法完全释怀。就像这回“星江故里做核酸”中辛苦的“白衣天使”,我本想给予赞美之词,可是心里却总是难以有更深且具体的体会,是一种犹豫且复杂的感情,因缺乏足够具体的热情而没有语感,最后就只能再现了一下真实的场景。
     再者,对于老师所说的“体会和心灵美”中的“心灵”一词概念,我去查了百度,您这里的应该是指其“决定“的功能,似乎也是基于良好三观基础上是非善恶的本能直觉的判断,有时又表现为”潜意识“,是关于人性最真实的本能决定。”体会“就是对生活事实的了解和感触,是客观打造主观进步的基础,是实事求是到主观合理判断抉择的分析阶段。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一定遵循您的教诲,戒除浮躁,用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和科学合理的方式解决每一个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同时解决自己的思想认识问题。总是以严以律己为基本的自我要求,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基本的人性要求,以实事求是为认识世界和自我的唯物基础等等。通过这些,最终让自己的心灵和知识得到双重的修养,从而避免人跟不上的问题,避免白白的恍然大悟却又屡屡重犯错误的问题。

点评

没想到你会去查这两个词,没有必要,体会和心灵总是和人联系在一起,用起来才明白,不像一般孤立的知识,可以满足知道不知道。体会和心灵仅仅停留于知道,没有用处,停留于知道就是概念化。 体会,就是亲经力行的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8 08: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18 08: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2-7-18 11:33 编辑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7-17 20:10
谢谢老师的教诲和批评,首先让我明白了表现才是艺术追求的最终价值和目的,而再现只是为之提供的客观环 ...

  没想到你会去查这两个词,没有必要,要分清知识概念和使用概念,最终又都是使用概念,即,作为常识供人们使用。  体会和心灵总是和人联系在一起,用起来才明白,不像一般孤立的知识,可以满足知道不知道。体会和心灵仅仅停留于知道,没有用处,停留于知道就是概念化。
  体会,就是亲经力行的感受,是指亲自参加,亲自尝试,亲自品味,得来的理解和感悟,尤其重视经验教训。心灵,就是一颗活生生的心,是人有灵魂的反映,尤其指主观能动性和这样的闪光点,特别强调有独特个性和经得住各种考验。
  是这样,二者才连在一起说成“心得体会”。心得,就是来自心灵的收获,没有这样的收获,也说不上有切实体会。这些解释都基于对概念的了解,但没有概念化,这时没有概念化的概念就成了常识,背后跟着的总是真实经历,指向的总是做过的,即行为修养。
  学习和做事,弄清概念是对的,以便知道怎么回事,但用起来不要概念化。概念化是过分纠结概念,是仅仅停留于概念本身的结果。什么东西一概念化,就和人没有了关系,想有关系都关系不来。
  比如“良心”二字,坏人也可以研究,还可以出书,唯独与他自身联系不起来,这很荒唐。任何概念,要本着用起来才好,概念一旦用起来就是常识,常识总要反映在行为修养上,没有行为修养就是知识,背书可得,却算不上常识。
  常识分一般常识和特殊常识,随着行为修养的提高,一般常识会得到巩固和深化,特殊常识则从少到多,越来越多,并把人引入越来越专业和高深的领域和水准,不管怎样,常识也不能概念化,总要本着用起来。一般常识永远是特殊常识的基础,并重要于特殊常识。
  又比如,说牛顿人格不好,但不影响他研究苹果砸到脑袋上,并发现万有引力,而一旦用起来,还是要回到苹果会落下来这个一般常识,不然书抱着一箩筐,仍防不住苹果砸在脑袋上,是不是可笑?
  还如“点石成金”,这也是个概念,说明人有悟性,才有被点石成金的可能,然而这是一般常识,仅仅如此,一旦用起来就没有必要纠结石头能不能成金,世上也不存在这样的好事,所以我把这个概念的前提,定为体会和心灵两方面,这是物质基础部分,理论基础则是要懂得,时刻抓住真理和谬误之间的一层纸。
  到此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如何把这些体现为常识,成为打造悟性的信心,并带着去努力,没有必要再往下深纠结。以致于概念化。也是这样,体会就是体会,是正常的体会,心灵就是心灵,是正常的心灵,不可再过分纠结于概念本身。
  若是老想纠结概念,并想通过概念这一条路,就能找条捷径,一开万开,又是急功近利,离了人,离了用起来,离了当做常识,永远不可能找到捷径。
  正常,也是个概念,一旦生活中能区分什么是正常不正常,怎么认识正常,就已经足矣,任何纠缠,纠结于概念,都解决不了“正常”二字的常识问题,真正的正常总是指向规律方面,比如,“天下皆浊我随之”,可否算正常?
  是表面的正常,是看似符合规律,实质则是大大不正常,所以用行为修养来解释“正常”二字最合理,这就是“天下皆浊我独醒”,而这又恰恰是区分张三李四行为修养最基本的常识。
  这就是体会和心灵两方面的意思,“体会”是“天下皆浊我独醒”的体会,“心灵”是“天下皆浊我独醒”的心灵,否则仅以不肯立地成佛的姿态,凡夫俗胎还是凡夫俗胎,要能成事,乌央乌央的人早就成事了,尤其在攀比时代,哪轮得着后想起的人?
  正是这样,只要做得到“天下皆浊我独醒”,怎么体会和有什么样的心灵表现,都是在规律上的,也就不分谁先谁后,但凡心如明镜,看事情就是简单透彻亮堂的。
  这就是用起来的好处,纠结于概念则毫无意义,而且概念也不是用来纠结的,是一边学习,一边在用起来的过程中,沉着冷静,实事求是,一丝不苟,慢慢得以彻底理解和消化的。
  说到底,什么事要想图简单,就要先学会尊重复杂,尊重复杂意味尊重过程,尊重科学严谨,尊重凡事有大道和对大道的探索,唯尊重复杂不意味复杂化,不论复杂化还是简单化,都是概念化,而概念化又是极端化的表现。
  一旦极端化,又和激进化是一体两面,无非一个钻牛角,僵死而右得厉害,一个不管不顾,着意稀奇古怪,左得没边没沿,而最终二者都是自以为是,老虎屁股摸不得,如此便是没完没了的恶性循环,永远没有好的结果。
  到这里,就知道了如何通过一两个举动以小见大,并认识自己所做的是否值得。万事有度,有长远眼光。度是规律的保证,仍是个概念,但理解度这个概念的人多了,为什么还是没有几个人能掌握度?实际是一用起来,就忘了这个常识,被各种欲望绑架了,想不到有什么后果,而不用起来,又都能说三道四。
  想着用起来,就让学习有了客观意识,有了长远眼光,就不会割裂知道和使用,概念化就避免了。概念化是当今背书习惯下,比较常见的通病,仿佛什么都懂,什么都能说道,就是眼高手低,一用起来便什么都乱套,做起来没多大戏。
  任何学习和做事,一定要想着知现在必知未来,所谓“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不管现在做什么,怎么理解,都要想着对以后有没有好的影响。
  若预见不到这些,就重视一边学,一边想着能不能用,学完就尝试用起来,从生活和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绝不能空洞钻研和停留于任何概念,用不起来的概念搁在肚子里,都是祸害,都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东西。-----
  古来学习背书多,八股文中淘大河。人到而今图应试,势如既往比登科。
  一堆知识装麻袋,半点修为晒竹箩。成事不行能坏事,花花肠子鬼婆娑。




点评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让我明白了概念和概念化的区别,前者指学习实践中要有这样的客观意识,是着重于 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出真知;后者是把知识极端化和教条化,因脱离具体情形具体分析就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8 11: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38
金钱
11567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8 11: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18 08:50
没想到你会去查这两个词,没有必要,体会和心灵总是和人联系在一起,用起来才明白,不像一般孤立的知识, ...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让我明白了概念和概念化的区别,前者指学习实践中要有这样的客观意识,是着重于 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出真知;后者是把知识极端化和教条化,因脱离具体情形具体分析就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反而会增加一个人的自以为是和眼高手低,即“知识越多越反动”。
      实际上,平常对于单独说出来的“体会”&“心灵”我都还是能够正常理解,但如果说成“有体会就有心灵”我因不敢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出于谨慎我就要对概念进行确认了,以致于百度上各自不同视角的解释,比如“生物学”&“哲学”&“心理学”&“文学”等等方面,越看越玄乎,最后甚至连先前的理解也不敢确定了。我想,之所以会如此首先是没有考虑到具体情形具体分析,以致于不能联系生活而选择锁定相应的含义,其次就是因为纠结于概念而犹豫徘徊,也就影响了思路的通畅和深入。
      经过您的讲解和说明让我知道了自身的这些问题,也更加有体会和有信心文学中的“心灵”,就是是生活中的“心灵”,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意愿和这样的个性发光点,是尊重规律和实事求是打造而成的美好智慧心灵,同样也是人灵魂的抉择和信仰。如此我就不会再执迷于概念的简单文字理解,而是用生活来诠释和总结概念,也同样是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最终让自己有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对人对物,并从中践行自己心中的大道和对大道的探索。

点评

教条主义仅仅是极端化的一种,既是激进化的借口,也是激进化的口实,所以一个人身上两种倾向,是很常见的,关键看以什么为具体表现,极端化与激进化是物极必反的两个端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8 12: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18 12: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7-18 11:53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让我明白了概念和概念化的区别,前者指学习实践中要有这样的客观意识,是着 ...

教条主义仅仅是极端化的一种,既是激进化的借口,也是激进化的口实,所以一个人身上两种倾向,是很常见的,关键看以什么为具体表现,极端化与激进化是物极必反的两个端极。

点评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您这里的“极端化”应该指的是“极端保守”的意思,因为“极端激进”正是它的另一面。不知我理解的对不对,情您严厉批评和斧正,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8 16: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38
金钱
11567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8 16: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2-7-18 16:11 编辑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18 12:10
教条主义仅仅是极端化的一种,既是激进化的借口,也是激进化的口实,所以一个人身上两种倾向,是很常见的 ...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您这里的“极端化”应该指的是“极端保守”的意思,因为“极端激进”正是它的另一面。不知我理解的对不对,请您严厉批评和斧正,问好。

点评

‘这里的“极端化”应该指的是“极端保守”的意思,因为“极端激进”正是它的另一面’,这是瞎解释了,极端就是极端,激进就是激进,“化”既是指严重到一定孤立割裂片面情形和表现,如概念化,极端化,保守化,教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8 16: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18 16: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7-18 16:08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您这里的“极端化”应该指的是“极端保守”的意思,因为“极端激进”正是它的另一 ...

‘这里的“极端化”应该指的是“极端保守”的意思,因为“极端激进”正是它的另一面’,这是瞎解释了,极端就是极端,激进就是激进,“化”既是指严重到一定孤立割裂片面情形和表现,如概念化,极端化,保守化,教条化,无原则化,也指对一定情形和表现的具体要求,如机械化,现代化,信息化,知识化。
概念是用起来才是概念,只有形成了相互联系,才涉及分析转化和变化,孤立存在时都仅仅是一般知识和词语,任何词语如果没有具体语境,就不要再行解释,否则也是钻牛角,实际是对这些词语不甚了了,还想凭脑袋就弄明白,忘了给自己时间,待用起来慢慢领会。
知识无穷无尽,理解的深度也无穷无尽,都要放到生活和实践中去,才能得以真正理解,脑瓜子钻牛角,就是想缩短实际运用所需的时间和距离,是假认真而实幼稚。

点评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是我对这些词语本来就不甚了了,以致于纠结概念和无端制造出新问题,那我就先放下想一想。不过我刚才还是又查了一些资料,又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如下: 激进即”过激“,是“稍过”,也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8 19: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38
金钱
11567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8 19: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18 16:51
‘这里的“极端化”应该指的是“极端保守”的意思,因为“极端激进”正是它的另一面’,这是瞎解释了,极 ...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是我对这些词语本来就不甚了了,以致于纠结概念和无端制造出新问题,那我就先放下想一想。不过我刚才还是又查了一些资料,又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如下:
激进即”过激“,是“稍过”,也就“过”的开始,发展的看属于“量变”的阶段;而“极端”属于“偏激”,是“过”发展到了顶点状态,属于“质变”的临界阶段,这也就解释了您所说的“极端化与激进化是物极必反的两个端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11: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