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偏偏喜欢你】 梨花雪。又是春归季节。 闲游处,更见几番,风卷垂柳绿千叠。 流弦石间越,听彻,沉沉郁郁。 晴阴下,举首忽惊,些个陈年事难绝。
相知怕离别,偏已作飘零,仍留清澈。 轻歌软语尽含悦。 问画眉深浅,煎茶浓淡,揽怀欢洽更关切。 许鸳盟同穴。
回瞥。思如蝶。但佳镜重呈,良宵虚设。 未醒深梦犹余热。向芸窗捉笔,西楼待月。 百种牵系,暗消遣,展诗页。
【山花子·烟花三月】 未解相思酒已残。半轮春影转楼前。怅望桃花开到寂,独凭阑。 一个名儿圈满纸,三千情味到无眠。又问东风吹几里?莫忘还。
【木兰花慢·两两相望】 是连朝雨歇,对芳景、倚高楼。 待雁字云沉,花梢日转,久久凝眸。 无求,一时一念,纵山遥水阔未曾休。 诗页翻开成寂,情根种下难收。
悠悠,几许新愁。眉黛蹙、聚如丘。 细检索、唯剩茶凉旧曲,梦约兰舟。 心头,料天涯岸,正隔空相望月如钩。 我怨春风多事,春风慰我温柔。
【满庭芳·寂寞是你给的苦】 暖日休闲,东风约住,桨摇湖水清清。 朱桥绿岸,隔叶几声声。 听若鸣弦溅玉,将尘累,忘却营营。 更留得,尘香扶鬓,倩影照亭亭。
夕阳山外落,归心淡淡,雅意盈盈。 便期待,摘回满袖星星。 一半诗窗挂去,另一半,贴枕轻轻。 寻芳梦,偏多无奈,梦断一更更。
【意难忘·恰似你的温柔】 始记初妆,约春风一面,足印双行。 眉边枝颤袅,径外影留长。 频寄语,久回肠。翠草湿红裳。 哪堪觉,尘缘易散,绮愿难将。
如何了断思量?不孤灯坐久,故纸翻黄。 凭阑疏酒味,贴枕入眠香。 非有恨,是难忘。压心底深藏。 叹须臾,旧歌绕室,明月盈窗。
【系裙腰·匆匆那年】 斜风细雨落花天,凉薄处,独凭阑。 时光总作无情客,正一年年,偷换去,镜中颜。
未忘曾经深许诺,须亏欠,记前嫌。 两心便可长怀缅,不断拖延,有清晰影,梦中还。
当我写好这个的时候,恰好我的老师找我。 老师今年七十。 他说,为什么深许诺,还必须要亏欠,还要记着嫌。他说,这样不好,得改。 我的老师没有看过《匆匆那年》。而我看《匆匆那年》时特别的感动,似乎以前的一些光景就在眼前晃呀晃的。 《匆匆那年》这部电影之所以这么火,受大家追捧,其根本原因就是带着人们一起回味那段青葱岁月,虽说这岁月回首时,并不遥远,但是却在时光里被我们尘封了起来,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忙得累得忘记了去打开。 老师说,那也应该是明月下,小窗前,这样来深许诺才算美好。 老师所处的年代真的跟我们是不一样的,他们那个年代的思想很正统。 当然这也不能说我们的情感思想太歪斜,只是我们跟老师他们想的不一样,更大胆,更直接。 如同《匆匆那年》电影内容,歌曲表现的那样,一些说过的话,一些彼此心里住过的人,真的是需要相互亏欠,才会老是记得,需要记得前嫌,才会在脑子里记得深。这样才会长怀缅,这当年最纯洁的情感才会不断拖延,直到老去。 老师说,现在人什么怪思想?不亏欠,不计前嫌更好,也一样会怀缅,深深记得。 我说,真如这歌词一样,我细细想来,真的就忘记了那些没有冲突没有特点的人,反而那些所谓的尖锐,打闹,叫嚣,特别有个性化的才记得深些。 所以我觉得,没有特别重的恩怨情仇的相互亏欠,相互记得前嫌,于人生中,蛮好。因为这些亏欠与前嫌是世上最美的回忆。
【江城梅花引·过往】 红云簇拥掩山门,怕逢春,又逢春。 满目青葱,风袅旧时痕。 重到木桥泉落处,一叶叶,一声声,欲断魂。
断魂,断魂,忆纷纷。素罗裙,粉淡匀。 紫陌约会,倚高树,刻下天真。 辩认曾经,故纸已凝尘。 若是相逢因久别,今日事,那年心,更惜珍。
总这样被人问:怎么看不到你发愁。
不是不发愁,只是发愁的时候都关着门,不想让身边的人发现,因为有些事儿,能解决的只有自己。若是别人能帮着解决的事儿,其实也就不用发愁了。
发愁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人,一盏灯,以前是一枝笔,现在是一台电脑,然后再加一杯苦荞茶,就这样,坐到更深。当睡意来时,那么最后要做的事,就是打开音乐,听点轻音乐,一些老歌新曲。
曾经一度迷上了‘神秘园’的曲子,他们的音乐溶合了爱尔兰空灵飘渺的乐风以及挪威民族音乐及古典音乐,乐曲恬静深远,自然流畅,使人不知不觉便已溶入其中,特别适合下雨天,坐在窗前,看着窗前吐芳的花草时听,当然也适合睡前听。
曾被人追问过,如何解忧,我说,肯定不是杜康,要么看书,要么听音乐。这是我解闷,解愁的方法。
因为诸多原因,表面不能呈现的东西,就放逐在笔底,这也就有了我诗词里写情感时,满满的都是浅浅的沉郁。这当然不是悲伤,是另一种释放。
写下这首《江城梅花引》的时候,是这几天又重听着〈过往〉这首歌,恰好又是春日里,胡思乱想,在所难免。与矫情无关,但一定是与过往有关。
前日里与玩伴去郊游,到了目的地,我又与她们脱离开了。每个人对风物的喜欢与欣赏角度不同,那么所表现的意识行态也就完全不一样。玩伴们不停的拍照,似乎要扭着青春不放手,而我自由自的剪一片闲逸时光,素衣风尘的行走,就是简单的行走。
穿过一条古老的巷子,走在两边长满青苔长长的回廊,联想着之前进山寨时看到景区简介的内容,就想着,在这条深巷里曾有过的鲜衣怒马的少年,他们在这陌上花开的季节,恬淡的生活着,享受着父辈辛苦打下的江山,风情了山水与巷陌,还有锦瑟华年。
带着自我的遐想,走到一排又一排古木房子的里面,来到一个天井前,一阵风来,落红无数,令我想起许多首古诗词,在这透着唐诗宋词的古雅景观前,我情不自禁地仰面,去细嗅光阴的味道。
房子目前明显是有人居住的,我相当羡慕。天井的四壁依然是爬满了青苔,葱绿得甚是好看,它的存在,感染了春风,还有徜徉在春风里的人,于是多情的不仅是它,还有看它的人,就这样,闲云碎步,我徘徊着。这份闲适的亲切与美丽,在我心里搁置了好久,这时悄然复苏。
记忆中,故乡原来也有类似于这样的天井祖宅子,就那么在村子中央空着。出进于老宅子的时光那时是可以随意浪费的,从来没有想过,是不是虚度,因为不懂得,所以不珍惜。
当某一天,族里老一辈的人相续走了之后,新一辈人的追求着高档次,新潮,水泥结构,那个古香古色的老宅子也就不复存在。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后悔过,但此时的我,却是非常想念从前它的样子。
清明节的时候,阿姐发来了家族祭祖的相片,那个取代老宅子座落在那块地基上的新房子,的确比较豪,也光鲜得紧,可是我看到相片之后,心里还真不是个味儿,老想那木柱雕梁,想那些小时候怎么也爬不上去的高大板凳,想那口爬满青苔的天井,和它在雨天里不断回响着的滴答滴答声 。
喜欢那种门扉半掩的院墙上爬满绿叶,还有门前梧桐树叶下穿来穿去的画眉鸟儿。打来井水煮的茶,有质朴清甜的味道。品着茶,听着歌,缓慢恬淡的生活着。在成长的岁月里,对春天盛开的所有风物,喜不自禁,这其中就包括擦肩而过时留下的纯美爱情。
幽深的巷子,宽阔的稻场,流动着香气的荷塘,结满金银花的篱笆墙,等等一些地方留下来的影子,都是快乐的。粉紫的书包里,装满青春的梦想,以及对外面这个花花世界的渴望。天空是湛蓝的,云彩是柔软的,东河里的水是清澈透明的,离母校八里外山上的映山红是红艳艳的,在甜蜜,温暖的阳光下,喜悦不是浮于表面上的笑逐颜开,而是彻头彻尾十分彻底的荡漾。
很多时候,言语拿来表达内心的感受,显得好是苍白,在那么静美的时光里,其实是无须更多的言语。我在芳菲流年里用青春的笔,写下那一段花季,雨季里的诗酒快意,让那些山川河流,看到我的快乐,认领我们肆意挥散,无悔的青春。
如今遍地现代时尚气息的故地,依然温柔的等待若我这样的无时无刻想念它的人。想念故土的时候,心里依旧被温柔填满。那年初妆,那件紫色衣裙,那小桥流水,那参天大树,它们都简洁且真实地记录下许多的天真,也无邪了那年那一段春风。再回头去辩认曾经时,一堆故纸,是凝满了灰尘,当一页一页翻开之后,才惊起,原来,在过往的岁月里,也曾摇曳过缤纷的人生。
滚滚红尘里,有些风物的更换,滋长,其实就是以一种独特的风情将过客等待。我们曾经经过它的身边,留下了心灵的痕迹,你如今再度经过它的身边,就会自然而然地勾起你的念想。虽说地点不同,但是那年那春,与这年这春,花开得是一样的红,草长得是一样的绿,心就会不受控制地顺着记记的走廓,寻望你来时的路,这条路,曾是那么的郁郁葱葱,静美芳香。
如果说,相逢只是为了久别,初一想,确实有些个想不通,如今再慢慢回味才知道,这一切都暗藏了自然,也暗藏了天意。泛黄的日记是一道扑满青灰的木门,吱呀一声打开,也就为翻看者开启了昨天的记忆,记忆里的光年,声色斑斓,风华至极。
【临江仙·琵琶语】 楼外东风吹雪乱,雨声拨动心声。思量自向曲中听。难将忧绪解,尚有眼波盈。 屈指流年春几度,凭阑认取曾经。当时沈梦未全醒。婆娑千百态,深浅一分情。
是夜,独坐屏前。 窗外下着雨,一连几天透着非是春天的深寒。 听雨,一直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只是少年听雨,听的是那份纯粹,偶尔来点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如今听雨,听的是那份错落,不为强说愁,也不为小题词,只是为了听而听。 有诗写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弦小弦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如此错杂的弹拨,极能拨动一份心弦,想那些该想的与差点忘记的过往。 开着音箱,听着古筝,喝着苦荞,顺手填个小令,如此,一点寒意,便也算不得什么。 对于心性敏感,表面装着大咧,内心很细腻的人来讲,听雨,听歌,便是一个缓解生活劳累的好方法。 有时候会情不自禁的让眼眸潮湿,非是伤心致极,只是突然的脆弱。 细细算算,一年又一年,花开花落,总感觉过去的点滴清晰如昨。 老是清楚的记得,第一次入队,第一次写检讨,第一次传纸条,当然那纸条不是红笺,胜似红笺。 岁月长河洗涮过的地方,都在心里留了痕迹,若说能抹去,那是不可能。若说好清晰,似乎有些已成了碎片。 好不容易有个宁静的雨夜,在灯下拾缀起来,想拼凑出完整的从前,却发现,拼凑的过程,的确有些不堪言说。 若是相互亏欠到也好了,公平。偏是独自一方亏欠,而且在一转眼间,已是多年。 其实在某个世界里,也没有什么公平与亏欠,在当时,确切的说,应该是打与被打都是心甘情愿。 也正因为如此,便是简结与纯粹,一时沈梦,不曾抛却,也不曾全醒,其实,这感觉也蛮好。 若是时光能够倒流,我想,许多人会依然走与当年一样的路,必竟一切都是那么真实与纯真。 想问问自己,最近怎么了?怎么老想这些呢? 原因在客观上,可能是《被匆匆那年》,《致青春》,《何以笙箫默》,还有即将上映的影片《左耳》影响。 而主观原因就那是,嗯,想家了,也觉得青春跑得太快,很快要连尾巴也抓不住了。
【玲珑四犯·没有情人的情人节】
风褪深寒,正柳陌春回,浅浅青换。 是处流连,渐已斜阳堆岸。 些许落寞奔来,漫染得,寸心零乱。 若尘缘真有天意,应似云天易变。
去年今日看不厌。转身时,两相遗憾。 空怜细路花开早,迷湿游人眼。 刻意诉与闲愁,却苍白,浓情一片。 叹月留残缺,一夜夜,星河畔。
许久了,处于类似于冬眠的状态,觉得自己如一口枯井,即使有天遇上一场大雨,那也屯积不了清凉的水晕。
由此,不难得出一个浅显的道理,人,是依群而居的,若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也就等于花草得不到雨露养份,渐渐的枯萎。
试着走出那扇心门,风景便摇曳在眼前,这样,蛮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