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玉-雪蝶 词研第一讲必作作业部分 总结出《忆江南》《单调忆王孙》《山花子》三个词牌正格的格律规范,要求从段落、字数、句数、拍数、押韵、对偶、领字以及情调等诸多方面作出归纳。 一、审词牌《忆江南》 忆江南 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平中仄句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忆江南》此曲自唐至今,皆南吕宫,字句皆同,止是今曲两段,盖近世曲子无单遍者。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此词乃李德裕为谢秋娘所作,当时谢秋娘是李德裕的亡姬,所以此词曲又名《谢秋娘》。因白居易词更出名,所以又名《江南好》。又因刘禹锡词有“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句,名《春去也》。温庭筠词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名《望江南》。皇甫松词有“閒梦江南梅熟日”句,名《梦江南》,又名《梦江口》。李煜词名《望江梅》。此皆唐词单调。至宋词始为双调。王安中词有“安阳好,曲水似山阴”句,名《安阳好》。张滋词有“飞梦去,閒到玉京游”句,名《梦仙游》。蔡真人词有“铿铁板,閒引步虚声”句,名《步虚声》。宋自逊词名《壶山好》。丘长春词名《望蓬莱》。《太平乐府》名《归塞北》,注“大石调”。 ①字数 句数: 此词牌为正格体。白居易体,单调二十七字,三拍,五句三平韵 。段落为一段。第三、四句多作对偶句式。 ②句式: 句式为:3/5/7/7/5 共一段。总体来看,长句式较多,声情舒畅写全景全貌。无要求之领字,无句中韵要求等等。 ③平仄方面: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句序35775。三字句为21,五字句为212,七字句为2212.。符合律句形式,平仄上下同位置句拍交替。 ④押韵方面:五句三平韵,平韵相对来说情感比较平稳。最后两拍连续押平声韵,低声叹与叹之声韵延展。 ⑤关于词牌的对偶: 对偶方面,第三、四句7字句多作对偶句式。全一段无发现有领字现象句中韵等等。 ⑥此词牌的情感: 此词牌的情感为平稳流畅,尾拍隐留之回扣低叹,将全词情感浓浓包裹于中作为情感之延展。 《江南好》此词牌个人认为多写于景色描写更为合适。 二、审词牌《忆王孙》 忆王孙 单调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韵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 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忆王孙》此词单调三十一字者创自秦观,宋元人照此填。《太平乐府》注“黄钟宫”,《太和正音谱》注“仙吕宫”。《梅苑》词名《独脚令》,谢克家词名《忆君王》,吕渭老词名《豆叶黄》。陆游词有“画得蛾眉胜旧时”句,名《画蛾眉》。张辑词有“几曲阑干万里心”句,名《阑干万里心》。双调五十四字者见《复雅歌词》,或名《怨王孙》,与单调绝不同。坊刻又有仄韵单调《忆王孙》,查系《渔家傲》一段,所以,谱内没有收录这个。 ①字数 句数: 此词牌为正格体。单调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韵。每一句都要押平韵,且一韵到底,中途不换韵。 ②句式: 7/7/7/3/7 共一段。总体7字句较多,无偶数句。 ③平仄方面: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 平仄方面形近于七言。首句是一三不论,二三五句皆是一五不论,第四局三字句是前后一仄一韵中间夹一个平声。句序为77737。第一句2212;第二句2212前四句中自对;第三句21;第四句2212。 ④押韵方面: 押韵方面为五句五平韵。句句押韵。韵脚方面比较密,因为句句平韵,韵脚又比较密集,所以带出的情感为压抑、低沉的感觉。欲吐却未吐。 ⑤关于此词牌的对偶: 虽然此词牌有对偶的条件,但正格的词牌未出现对偶对仗现象,所以,此词牌的写作,是可对也可以不对的。关于这个方面,个人觉得应是不作死规定要求的。如要为了词牌句子美观有对偶条件的句子方面,作对仗对偶也不是不可以的。 ⑥此词牌的情感: 前面说了,可能是因为韵脚密集的关系,整首读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略压抑低闷,委婉,低叹,隐约伤感于其内。 三、审词牌《山花子》 山花子 双调四十八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南唐)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 不堪看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中仄句仄平平韵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 倚阑干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仄平平韵 《山花子》,唐教坊曲名,一名《南唐浣溪沙》。《梅苑》名《添字浣溪沙》,《乐府雅词》名《摊破浣溪沙》,《高丽史·乐志》名《感恩多令》。 ①字数 句数: 此词牌为双调四十八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共八句。 ②句式: 上片:7/7/7/3
下片:7/7/7/3 全篇从句式字数上来说是上下两阙句式字数安排上是一样的。上阙第一句第一字可平可仄;第二三句都是一三为可平可仄。三字拍一仄一平声韵,中间一个平声。 上片句序:7773.。其中第一句2221;第二句2212;第三句2212;第四句21.。 下片句序:7773.。第一句2221;第二句2221;第三句2212;第三句12.。 所以说虽然字数句式都一样,但读的序上下片还是有区别的,比如第一二句词语组成句序。 ③平仄方面: 上片: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中中仄 仄平平 下片: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 仄平平 上片第一句第一字可平可仄,第二句一三可平可仄,第三句是以三五六可平可仄。 下片第一句是一三可平可仄,第二句也是一三可平可仄。第三句只是一三可平可仄。 所以平仄的安排上,上片与下片还是有区别的,对于句中连续出现的中的现象,建议按照格律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句式写作为好。 ④押韵方面: 此词牌押韵方面,上片为四句三平韵。下片为四句二平韵。因为下片两个仄音字句式收尾句,使得此词牌的情感方面,下片的起伏又大于上片三平韵的以景伤怀的风格。全篇基本格调为上景下情。上片为下片的起伏铺设,从而引出作者自己因境的伤怀来。 ⑤关于此词牌的对仗: 对偶对仗的条件嘛,下片的一二句可作对仗安排。因为这个词牌对于对偶方面没有特殊的硬性要求,所以,此处也可对仗也可不对。 ⑥此词牌的情感: 全篇上片着重写景,下片着重写情。因景生情,因景而情。上写景一“残”,一“愁”,起二拍一下子奠定了此词牌的情感基调,伤,因景而伤,又因情而伤景的情感。 所以下片的“远”“寒”“恨”此三拍的起伏愤闷才能够在词牌中才能够得到宣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的“恨”,才能让人潸然泪下情不自禁,悔无来、悔当初、悔因多悔,恨来无穷,最后只能作——倚阑干,哀叹低婉而已作结,使情到此戛然而止似又无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