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10
注册时间2014-12-11
威望432
金钱1832
贡献1314
金牌会员
 
威望- 432 点
贡献- 1314 次
金钱- 1832 枚
|
本帖最后由 临江仙 于 2015-3-23 09:48 编辑
高领,低领,不过是衣裳的样式,却饱含无限玄机。
早年,我穿不了高领的衣服,觉得箍得脖子闷热要生痱子,很难受。有时候买了高领衫,穿不了几天,就会一剪刀给绞成低领的。素素曾穿过一件短袖高领的线衣,她是为了遮住自己由于太瘦而可以装下好几两酒的锁骨。我很批了那衣服一通:“这件衣服设计不合理,你要依着高领的季节吧,短袖会冷,要依着短袖的季节吧,高领会热。太不合理了!”没过几年,我就应了一句老古话,“一岁年纪一岁人”。脖子总觉得很冷,要穿高领衣才感觉舒服。如果天气很好穿了低领的,颈椎老是凉飕飕的难受,必得系上丝巾保暖。天知道啊,我真不是为了漂亮才系这玩意儿的。虽然衣服的配饰品种繁多花色漂亮我也喜欢,但是生活中嫌它琐碎麻烦,很少用到。现在却不得不买几条丝巾以备不同的搭配。为此我郁闷地对素素说收回以前说过的话,那件短袖高领线衫的设计太合理了,简直就是为我这种人量身定做的。
一般来说,服装的发展变革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材料的讲究、数量的增多、服用的普遍程度又与社会生产相适应。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那时采集和渔猎是人们的衣食之源。我们东北的三江平原上赫哲人是目前唯一一个保留了鱼皮衣制作工艺的民族。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非其人不得服其服”也就成为一种与之适应的冠服制度。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衣裳”遂成为服装的通称。在商代能穿丝绸衣服的,可能还是少数。到西周,各地大小邦国封君的穿衣打扮都有了种种排场。一般平民只能穿本色麻、葛布衣或粗毛布衣,穷极的只好穿草编的“牛衣”(蓑衣)。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 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面貌簇新。如今走在路上,满大街的俊男靓女,那真是莺莺燕燕,花枝招展。长的短的肥的瘦的,高领低领有扣没扣,休闲装也好,正装也罢,可谓是应有尽有,实体店里琳琅满目,网络电商方兴未艾。
据说,一个人对服装的选择喜好是受童年的心理因素影响的。我们的小时候,大家生活多不宽裕,一般孩子多的人家,衣服都是“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是老三”。一件衣服总是希望能多穿上几年 ,做得肥而且大,刚穿的时候得卷起好几道边,随着长大渐次放下,直到短小得不能再穿为止。偏姐姐比我胖比我矮,改的衣服也不能完全合适,致使我总是穿得短而肥,穿得人心碎。怪不得当我有能力自己置办衣物时,偏好修身合体类型的,原来症结在这儿呢!
许是小时候看多了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或者戏曲,一直对古装很感兴趣。古装,也就是我们汉民族自己的传统服装,现在称之为“汉服”。汉服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演变,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文化,能适应各时代各阶层各生活场景的实际需要。想当年汉服的影响力非同凡响,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等,他们的本国服装都或多或少地借鉴采纳了汉服的元素。自从清军入关,顺治帝下令“剃发易服”则断送了汉服的生命。如果没有这档子事,不知道今天汉服会自然演变成什么样的形制?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每年春晚,各人穿上本民族的节日盛装,花团锦簇,一派祥和,唯独我们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倒有点不尴不尬。现如今,各地正在悄然兴起“汉服运动”,对此我是投赞成票的,也一定会有人投反对票。但是不管对这场运动持何种态度,千万千万别把汉服当成和服或者等同混淆才好,有时候“无知者无畏”的力量是非常巨大和可怕的!单从普及传统文化知识这点来讲,汉服运动似乎又很有必要了。
除此之外,我也很喜欢旗袍。一说旗袍,马上有人就联想到“性感”。诚然,裁剪精致的旗袍恰到好处地勾勒了女性的曲线美,但是你若能从每个穿旗袍的女人身上都能看出性感,那也是咄咄怪事。试问,宋庆龄穿旗袍美吗?很美!冷清秋穿旗袍美吗?很美!从她们身上只能看出了性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全民旗袍,她们或雍容华贵端庄典雅,或温婉清丽自然大方,或美艳妖娆风情万种,抑或妩媚娇憨俏皮可爱。那林徽因,你无论给她穿什么,她也还是一个雅致的女子,而陆小曼,即便披上道袍,也一定魅惑难挡。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朱时茂和陈佩斯的小品《主角和配角》,陈小二穿了军装也是一脸汉奸相,朱时茂穿了汉奸服,那也是一地下工作者啊!所以说性感与否,跟旗袍本身无关,甚至跟衣着无关。
衣裳是为人服务的,人被衣裳包裹,但不能被衣裳左右。
亚当夏娃学会穿衣,最初以为是遮丑,后来有美学大师分析,那是因为发现了美,是为了更美。 这“丑”和“美”一字之差,意境却大不相同。
人必得穿衣,一人一衣是为“依”,两相依,长相依,衣为人增色,人为衣所分。生活中,人们根据各自不同的审美和价值观选择穿着打扮。我的选择是:与品牌无关,与价钱无关,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再来一首打油:高领低领随意挑,厚衣薄衫裹蛮腰。
缤纷世界无限景,燕瘦环肥最妖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