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45|回复: 55

黄鹤楼第五句应为“晴川历历汉阳渡”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20-9-7 06:58: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崔颢《黄鹤楼》异文考辨及当代论说指谬

盛大林

(北京大学 新媒体研究院,北京 100871)

摘要:崔颢的《黄鹤楼》是最经典的唐诗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该诗存在很多异文。除了久经争议的“乘白云”与“乘黄鹤”,其他异文则未引起应有的重视。而且,此前各种文献关于《黄鹤楼》的异文既不全面、也不集中。对此,本文进行了大量的考证,既有了新的发现,也作了深入的辨析,比如宋太宗御书碑刻中的“日暮江山何处在”、《诗韵析》中的“极目乡关何处是”未见前人提及,而《武昌府志胜》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渡”亦鲜为人知。另外,本文还点校了前人论述中的诸多讹误。

关键词:大数据 崔颢 黄鹤楼 异文 乘白云 汉阳渡 日暮江山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渡,春草青青鹦鹉洲。

日暮江山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被宋人严沧浪推为“七律第一”。在几年前出版的《唐诗排行榜》中,该诗甚至在所有唐诗中高居第一[1]。虽然争议难免,说它是最好的唐诗“之一”肯定没有问题。由于流传甚广,国人对这首诗都非常熟悉,甚至倒背如流,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也是异文最多的唐诗之一。1000多年来,历代刊印的各种选本中,《黄鹤楼》诗出现了很多异文。汇总起来,存在异文的字至少有12个,甚至一个字的异文就多达5种。它们是:“乘白云”与“乘黄鹤”、“此地”与“兹地”、“空余”与“唯余”“空留”“空遗”“空作”、“千载”与“千里”、“空悠悠”与“终悠悠”、“汉阳渡”与“汉阳树”“汉阳戍”、“春草”与“芳草”、“青青”与“萋萋”“凄凄”、“日暮”与“极目”、“江山”与“乡关”“家山”、“何处是”与“何处似”“何处在”、“烟波”与“烟花”等等。另外,该诗题止和作者名字也有异文,诗题除《黄鹤楼》外,还有《题黄鹤楼》《登黄鹤楼》《题武昌黄鹤楼》等,而“崔颢”也有写作“崔灏”。

本次考证及研究,笔者共检索到了49种收录或引用了《黄鹤楼》全诗的诗选、诗话、笔记、评校、纪事或小说,共51个版本(其中2部为一书两本)。按照原著成书时间划分,唐代5种、宋(金)代15种、元代2种、明代14种、清代13种。这些著作大都为明清古籍的影印本,其中包括敦煌写本原件照片、宋太宗御书碑刻拓片,以及日本和朝鲜出版的选本。为了对照阅读的方便,笔者把这些书中《黄鹤楼》诗的所有异文汇于一份表格(附于文后),所有异文的出处也都注于表格之内,正文中的异文引用不再注明出处。

一、“乘白云”与“乘黄鹤”

这是《黄鹤楼》中与诗意关系最大、也是争议最多的一处异文。几百年来,很多诗论大家都参与过“白云黄鹤”之争。


敦煌伯3619号卷子

敦煌写本、《国秀集》、宋太宗御书等34个版本为“白云”,《唐百家诗选》《选批唐才子诗》等12个版本为“黄鹤”,《唐诗鼓吹》《全唐诗》等5个版本为“白云,一作黄鹤”。以时间划分,唐代的6个版本皆为“白云”,宋代16个版本中有13个为“白云”或以“白云”为正,元代2个版本全部为“白云”,明代14个版本中有12个为“白云”或以“白云”为正,清代13个版本中有6个版本为“白云”或以“白云”为正。可以看出,唐代全是“白云”的天下,宋元明代“白云”仍是绝对主流,清代发生转折,“黄鹤”后来居上。

在检索到的文献中,“黄鹤”最早出现于王安石编选的《唐百家诗选》。清代之所以逆转,主要是因为金圣叹否定“白云”而力主“黄鹤”。他在《选批唐才子诗》中对《黄鹤楼》诗发表了1000多字的评论,其中第一段就是关于“白云”和“黄鹤”的——

此即千载喧传所云《黄鹤楼》诗也。有本乃作“昔人已乘白云去”,大谬。不知此诗正以浩浩大笔连写三“黄鹤”字为奇耳。且使昔人若乘白云,刚此楼何故乃名黄鹤?此亦理之最浅显者。至于四之忽陪白云,正妙于有意无意、有谓无谓。若起手未写黄鹤,先已写一“白云”,则是“黄鹤”“白云”,两两对峙,“黄鹤”固是楼名,“白云”出于何典耶?且白云既是昔人乘去,而至今尚见悠悠,世则岂有千载白云耶?不足是当一噱已。

在此之后,沈德潜的《唐诗别裁》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都选择了“黄鹤”,纪晓岚也在《瀛奎律髓刊误》中帮腔。由于《唐诗三百首》流传太广,“黄鹤”开始大行于世。

可能是因为金圣叹、沈德潜、纪晓岚等人声名显赫,清代300余年里,只有附和之声,无人提出异议,至少笔者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文献。直到当代才有人站出来质疑。施蛰存在《黄鹤楼与凤凰台》一文中,对金圣叹的那段评论进行了全面批驳。施文认为,所谓“有意无意,有谓无谓”是“故弄玄虚”,“白云既是昔人乘去,而至今尚见悠悠,世则岂有千载白云耶?”此语则“近于无赖”。施蛰存认为,“此诗原作,必是‘白云’。”第一、二联均以“白云”“黄鹤”形成“对举”。[2]黄永武也从敦煌写本出发,全面驳斥了金圣叹的论点。黄认为,“金氏强词夺理”,“待敦煌本出现,才更确信唐人原本如此。”[3]此外,罗漫[4]、胡可先[5]、张明华[6]等人也都曾发表论文,认为金圣叹等人的说法站不住脚,首句为“白云”确定无疑。

笔者认为,金圣叹的评论听起来气势如虹,实际上每一句都经不起推敲。首句为“白云”,不仅事理逻辑上没有问题,而且双双对举、两两呼应。而敦煌写本等所有唐代的版本,又是最有证明力的。“且使昔人若乘白云,刚此楼何故乃名黄鹤?”这确实是一个“浅显”的问题,因为在各种关于“驾鹤之宾”的传说中,尽管仙人的名字众说不一,但都是从黄鹤楼上“驾鹤乘云”而去的,也就是说,“乘白云”包含“乘黄鹤”,或者说“云中有鹤”。再者,黄鹤楼之名所出,亦非只源于“驾鹤之宾”,还有“因山而名”之说。通读金氏关于《黄鹤楼》诗的千字评论,就会发现他的论证都是以“《凤凰台》模仿《黄鹤楼》”为逻辑前提——因为拟作为“凤凰三叠”,所以原作必是“黄鹤三叠”,这也是很多人认定“乘黄鹤”的理由。但通过深入考证,笔者相信所谓“李白搁笔”及后来“拟《凤凰台》以较胜负”都只是后人的附会,以讹传讹,积非成是。

另外,就格律论,也应该是“白云”。平起七律首句的格律为“□平□仄□平韵”,第六字须为平声。“云”合律,“鹤”不合。

关于“白云黄鹤”,笔者专门撰写过一篇题为《昔人已乘的定是“白云”而非“黄鹤”》的论文,发表在2020年第7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上,本文从略。

二、“汉阳树”与“汉阳渡”“ 汉阳戍”

“树”“戍”“渡”,此处异文出现的几率极低。各种专著或论文中,鲜有关于此字的异文注释。自唐以来,几乎所有的版本都是“汉阳树”。这一版本的正确性,似乎无可置疑。但印象中,最初看到“汉阳树”的时候,笔者的心中就曾泛起一个小小的疑问:“汉阳树”是一种什么树?它和“武昌鱼”一样,是地方特产物种吗?因为笔者知道“鹦鹉洲”是江上的一个沙洲,与之对仗的也应该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词语。后来才知道,“汉阳树”并非一个树种,只是泛指汉阳的树木。但总觉得美中有些不足,或者说美感打了折扣。这种感觉,并非笔者独有。后来发现,前人对此早有微词。徐(火+勃)(1563—1639)就曾表示:“唐人律格甚严,‘汉阳树’对‘鹦鹉洲’……谓之歌体则自然,谓之律体则迁就矣。”[7]方慎庵(1893—1962)更不客气:“六之‘鹦鹉洲’乃见成语,‘汉阳树’则扭捏成对耳。”[8]虽然有人辩护说,当时格律尚未成熟,半律半古亦属正常,甚至有人说《黄鹤楼》妙就妙在“不为律缚”,但还是给人以不完美之感。

《全唐诗》中,“汉阳树”下有小注:“树,一作戍。”钱九韶(1731—1796)《中州诗钞》也是小注:“树,一作戍”。南宋高僧释普济(生卒年不详)编撰的《五灯会元》引用了《黄鹤楼》的两句:“晴川历历汉阳戍,芳草萋萋鹦鹉洲。”[9]笔者未能找到以“戍”为正选的全诗。据《读史方舆纪要》载:“黄鹄山,一名黄鹤山……伪汉兵屯戍于此。”[10]但遍翻古籍,笔者在有关武昌的文献中没有找到“汉阳戍”,却在四川的史志中发现了这个名词。《读史方舆纪要》之“成都府”载:“梁置席郡,后改为县,西魏讹席为籍也。一名汉阳戍。唐永徽四年复置籍县,属陵州。”[11]《旧唐书》之“剑南道”载:“梁席郡,一名汉阳戍。永徽四年,分贵平置。”[12]《大清一统志》也引用了这一说法。[13]就格律而言,“汉阳戍”与“鹦鹉洲”对仗未尝不可,但如果“汉阳戍”不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地名,与“鹦鹉洲”的对仗就不工。就格局来说,“汉阳戍”也偏小。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视野开阔,放眼望去,不应该只关注一个戍堡。因此,“汉阳戍”不可取。


《武昌府志胜》中为“晴川历历汉阳渡”

中华书局版《太平寰宇记》在《黄鹤楼》诗后的注释中提到:“‘树’,万本、库本同,宋版作‘渡’。”不知此所谓“宋版”具体指哪些著作。笔者在各种古籍中苦苦寻觅,只找到了一个出处,那就是曹学佺(1574—1647)编纂的《大明一统名胜志·武昌府志胜》。该文献中的《黄鹤楼》第五句即为“晴川历历汉阳渡”。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依然小激动。记得第一次看到“渡”的时候,眼前就曾一亮,因为马上就感觉这个字比“树”字贴切。笔者在武汉大学就读时,曾多次搭乘黄鹤楼下的轮渡。即使是在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开通多年之后,那个渡口依然存在。《湖广通志》载:“汉阳渡,在县西,旧用民渡,江阔水险,轻舠遇风多危。明万历间,布政陈瑞置巨艘八只,将江夏县岁编操船水手十二名,改募渡夫领之,今仍复民渡。”[14]唐诗中经常可以见到“汉阳渡”的身影,比如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中有“鹦鹉洲横汉阳渡,水引寒烟没江树。”元稹《所思》中有“只应长在汉阳渡,化作鸳鸯一只飞。”温庭筠《送人东游》中有“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王贞白有首诗的题目就叫《晓泊汉阳渡》。而唐之后的诗词中,“汉阳渡”也时有所见。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除了《黄鹤楼》,笔者未能在其他唐诗中找到“汉阳树”。虽然宋代以后的诗词中,“汉阳树”也曾多次出现,但这些很可能源自《黄鹤楼》。

“汉阳渡”之于“鹦鹉洲”,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更加符合诗句的情境。“昔人已乘白云去”“白云千载空悠悠”,这是何等的气势!登高望远,晴川历历,这又是多么辽阔的视野!此情此境,自应拿出睥睨天下的气势,入眼入心的当为恢弘博大的事物。显而易见,“汉阳渡”符合这样的条件,“汉阳树”则显得微不足道。上文说“汉阳戍”的格局偏小,而“汉阳树”的格局更小。武昌山顶上的黄鹤楼与长江对岸的汉阳并不算近,尽管晴空万里,也看不清那里的树木。试想一下:那一种心游万仞的情绪,那一双极目苍穹的眼睛,最终的视线却落到了“树”上,是不是有些一泄千里的感觉?

既然“汉阳渡”这么合适,为什么早期的版本中见不到呢?对此,笔者也很困惑不解。或许是后人传抄刊刻讹误,抑或是有人故意改动的。

三、“乡关”与“家山”“江山”

此处异文,“乡关”绝对是主流。包括6个唐版在内的46个版本均为“乡关”。“家山”有4个版本,它们是:曾慥(南宋人,生卒年不详)编辑的《类说》、胡仔(1110—1170)纂集的《苕溪渔隐丛话》、何汶(1196年进士)著作的《竹庄诗话》、南龙翼(1628—1692)编辑的《箕雅》,其中前3种都是转自李畋(北宋人,生卒年不详)的《该闻录》,实际上是一个出处。南龙翼是朝鲜人,《箕雅》是在朝鲜刊印的。而“江山”仅见于宋太宗御书《黄鹤楼》诗。这一处异文是笔者在浏览书法碑帖时偶然发现的,此前未在任何关于《黄鹤楼》的著作或论文中见到过。

《舆地纪胜》载:“太宗御书崔颢黄鹤楼诗石刻在州治”[15]。《大明一统名胜志·武昌府志胜》亦载:“黄鹤楼诗,宋太宗御书刻在州治。”但此碑在今之武昌已无迹可寻。明晋庄王世子朱奇源有“爱书之癖”,多方搜罗历代名家法书并汇成《宝贤堂集古法帖》,其中包括宋太宗御书《黄鹤楼》。为传后世,择优刻石,今存于太原永祚寺碑廊。“日暮江山何处在”,碑文非常清晰。与敦煌的卷子一样,法书及碑刻都不可能为后人窜改。宋太宗赵光义(939—997)距崔颢只有二百年左右的时间。宋代关于《黄鹤楼》诗的史料,此碑可能是最早、亦最可靠的。


宋太宗御书《黄鹤楼》碑刻(下半部分)中为“日暮江山”



“家山”与“乡关”基本同义,都是“家乡”的意思。在古诗词中,“家山”并不罕见。罗隐(833—910)《秋夜寄进士顾荣》和《东归途中作》中分别有“家山梦后帆千尺,尘土搔来发一簪。”“老知风月终堪恨,贫觉家山不易归。”赵佶(1082—1135)《在北题壁》中有“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黄机(1612—1686)《六州歌头·百年忠愤》中有“望家山何在,衮衮已鞶缨。”笔者的感觉,“乡关”较为文雅,“家山”较为亲切,就文本论,难分优劣。

但,“江山”完全不同。这个词不仅改变了句意及诗意,甚至影响了全诗的格局。当从碑帖上看到此处异文的时候,笔者也是眼前一亮,那种感觉比看到“汉阳渡”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什么?因为此前读过的很多诗论,虽然大都对《黄鹤楼》大加赞赏,但也有不少人提到了质疑,这些非议主要就集中在最后两句上,而“江山”二字恰恰回答了这些问题。

“李白拟《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较胜负”,是诗坛永恒的话题。唐诗选本及历代诗论,在《黄鹤楼》或《金陵凤凰台》的后面都会转载或添加关于这个话题的评论。主流的观点当然是《金陵凤凰台》不及《黄鹤楼》,但也有不同的意见。比如瞿佑(1347—1433)就认为《黄鹤楼》的结尾不如《金陵凤凰台》,他在《归田诗话》中说“爱君忧国之意,远过乡关之念,善占地步矣。”[16]于诗于文,题材和旨归都非常重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相比,格局确实小了很多。与起句“昔人已乘白云去”的磅礴气势相比,尾句的“乡关何处”“使人愁”也显得小家子气。笔者也一直觉得,《黄鹤楼》整体上“虎头蛇尾”。

施蛰存认为,从思想内容、句法章法来看,《金陵凤凰台》都胜过《黄鹤楼》。他在另一篇文章中专门分析比较了两诗的结尾。兹录一段——

最后两句,二诗同以感慨作结,且同押“愁”字。崔颢是对“江上烟波”而愁念“乡关何处”,李白所愁者是为了“浮云蔽日”以至“长安不见”。崔颢所担心的是一身一己的归宿,李白所担心的是小人道长,贤者不得其位。可见崔颢登高望远之际,情绪远不如李白之积极也。再说这两句与上下文的关系,也是崔不如李。试问“晴川历历,芳草萋萋”与“乡关何处是”有何交代?唐仲言解释道:“汉阳之树,遍于晴川,鹦鹉之洲,尽为芳草;古人于此作赋者亦安在耶?怅望之极,因思乡关,而江上之烟波,空使我触目而生愁也。”奇怪得很,正在怀古,忽然想起家乡,这一思想过程,很不自然,岂非显然是解释得非常别扭?不是唐仲言解释得别扭,实在是作者做得别扭。也不是作者做得别扭,而是作者的思想在此处本来是很别扭也。[17]

“奇怪得很”“很不自然”“非常别扭”,施的这些说法,笔者深有同感。在那个皇帝带头崇尚道教的时代,来到黄鹤楼这样一个道教胜地,联想起那么神奇变幻的飞升成仙的传说,思考人生或心驰神游应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入世还是避世?庙堂还是江湖?思乡当然也是一种正常的情感,但通常是在寂静、独处、失意等时候,而登临黄鹤楼之于思乡,既不是合适的时间,也不是合适的地点。

清代小说《野叟曝言》,就是以《黄鹤楼》诗开篇的。小说作者夏敬渠(1705—1787)借一位道学先生之口对《黄鹤楼》做了一大段另类的解读,其重点也是在最后两句上,而且也对“乡关何处”之愁提出了质疑:“且入仙人之境,览仙人之迹,当脱却俗念,屏去尘缘,如何反切念乡关,且乡关不见而至于愁也?愁字,俗极,笨极;愁在乡关,更俗,更笨!”他认为“这诗妙处全在结末二句;从来解诗者,偏将此二句解错,所以意味索然!”世人对前几句的解读也都不对。应该如何理解呢?道学先生曰:“此诗之意,是言神仙之事,子虚乌有,全不可信也。”“痴人学仙,抛去乡关,往往老死不返;即如‘此地空余黄鹤楼’,而昔人竟永去无归”,所以,“我当急返乡关,一见父母妻子,无使我哀昔人,后人复哀我也!故合二句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听起来,情理逻辑似乎顺了一些,思乡好像不那么“突然”了。但问题在于,前几句是在讲仙道虚无吗?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细思之,道学先生的“高论”还是有些拧巴。须知,“痴人学仙”,并非只是“抛去乡关”,很多人连功名富贵都抛却了,甚至皇帝都不好好做了——唐玄宗就因痴迷于升仙之术而至朝政荒废。即使不想学仙,也不必“急返乡关”——像李白那样心系于长安,汲汲于功名,建功立业,升官发财,然后衣锦还乡,甚至“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不是更好吗?所以,道学先生的阐释依然解不开“很不自然”这个结。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江山”却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日暮江山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大好河山已看不清。从“晴川历历”“春草青青”,到暮霭沉沉、烟波千里,色调由明及暗,情绪自高而低,这样的过程自然而然,毫无违和别扭之感。而“江山”二字亦含“心怀天下”之意,格局上也没有头重脚轻之嫌。

当然,如果以“江山”取代“乡关”,最后两句的第三个字均为“江”,字既有重叠,位置也一样。就格律而论,这是个瑕疵。“江山”之所以鲜见,或许就与此有关。不过,《黄鹤楼》本来就是一首不忌叠字的诗,除“白云”“黄鹤”之外,“去”和“空”也出现了两次。如果说两“云”两“鹤”双双对举,那么“去”和“空”也是前后呼应的。既然如此,两“江”相对,又有何妨?

四、其他几处异文简析

“兹地”与“此地”。敦煌写本和《国秀集》《文苑英华》为“兹地”,《全唐诗》《中州诗钞》为小注“此,一作兹。”其余47种版本均为“此地”。这里的“兹”和“此”,意思完全一样,但声调不同。“兹”为平声,“此”为仄声。平起七律第二句的首字应该为仄声,“此”字合律。

“空余”与“唯余”“空留”“空遗”“空作”。 51个版本中,44个版本为“空余”。“唯”仅见于敦煌写本。《全唐诗》和《中州诗钞》为“余,一作留”。中华书局版《太平寰宇记》注释称“余,宋版、万本、库本作‘留’”。《文苑英华》《四游记全传》为“空遗”。述古堂景宋钞本《才调集》中为“空作”,但文渊阁四库写本《才调集》中为“空余”。“遗”和“留”的意思相同,但“遗留”下来的通常是自己的东西,但黄鹤楼并不为“昔人”所有,所以“空遗”和“空留”首先应该排除。“唯余”和“空余”都可以接受,因后文有一个“空”字,如果忌叠的话,应该舍弃“空余”,但本诗叠字多有,两“空”呼应或许更符合崔颢原意。令人费解的是“空作”。《又玄集》和文渊阁四库写本版《才调集》的诗题下面均注有“黄鹤乃人名也”,似指黄鹤楼因人而名,而“昔人”可能即为“黄鹤”,果如此,“空作”倒是非常贴切——此楼因“黄鹤”这个人而名,而这个昔人却一去不返,“黄鹤楼”里无“黄鹤”,岂不就是“空”作吗?所以,“空作”与“黄鹤乃人名也”在逻辑上是相通的。但奇怪的是,注有“黄鹤乃人名也”的《又玄集》和文渊阁四库写本版《才调集》均为“空余”,而为“空作”的述古堂景宋钞本《才调集》的诗题下面反而没有小注。综合各种因素,还是“空余”比较合适。

“千载”与“千里”。“千里”仅见于《国秀集》,其他50个版本均为“千载”。一个是时间概念,一个空间概念。那些仙人的传说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用“千载”是合适的。而用“千里”来描述“白云”却不太合适,也非常罕见。唯一的 “千里”,应该是讹误。


《诗韵析》中为“终悠悠”“极目乡关”

“空悠悠”与“终悠悠”。51个版本中,只有汪烜(1692—1759)著《诗韵析》为“终悠悠”。这里的“悠悠”,或有“悠闲自在”之意,如“闲云潭影日悠悠”(王勃《滕王阁序》句);或为“久远辽阔”之意,如“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句)。“白云千载空悠悠”,可以理解为“白云很久以来就这样悠闲的空着”,也可以理解为“时间久远,天空广阔,白云就这样白白地空着,无人再乘。”“终悠悠”,解释为“始终悠闲着”,似乎也说得通。但“空”字有空灵感,符合白云的特性;而“终”字比较凝重,与诗的调性不合。而且,“终悠悠”这个版本实在太孤了,未知源于何处。

“春草”与“芳草”。敦煌写本和宋太宗御书等16种版本为“春草”,《类说》《三体唐诗》等31种版本为“芳草”,《唐诗所》《唐诗纪》等4种版本为“春,一作芳”。从数量上讲,“芳草”占优;但“春草”大都是早期的选本,包括唐代的全部6个版本。 “春草”一定是“芳草”,“芳草”未必是“春草”。草是否“芳”,远处楼上之人既看不清也感觉不到,但阳春时节的草自然是“春草”。《鹦鹉洲》被认为模仿《黄鹤楼》,李诗“芳洲之树何青青”句中有一个“芳”字——“芳草萋萋”的“鹦鹉洲”不就是“芳洲”吗?按照“黄鹤”派的逻辑,既然《鹦鹉洲》用的是“芳”,那么《黄鹤楼》也应是“芳”。在笔者查阅到的文献中,“芳草”和“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故事最早都是出现在李畋的《该闻录》中,因此,可能就是在北宋时期,“春草”被改成了“芳草”。

“青青”“萋萋”“凄凄”。敦煌写本和《国秀集》等5个版本为“青青”,《河岳英灵集》《又玄集》等34种版本为“萋萋”,《唐诗纪事》《类说》等10个版本为“凄凄”,《全唐诗》《中州诗钞》为“萋萋,一作青青”。“萋萋”和“凄凄”可以通用,均可解释为“草木繁盛的样子”,比如《诗·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但“萋萋”和“凄凄”又都含有悲伤、寒凉、不宁等义。《诗经·郑风》:“风雨凄凄,鸡鸣喈喈。”其中的“凄凄”就是天气不好的意思,这与前句的“晴川”显然不合。而“青青”的涵义比较单纯,“春草青青”,生机盎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歧义,加之早期文献众本一词,“青青”应该是正选。

“日暮”与“极目”。与“终悠悠”一样,“极目”也仅见于《诗韵析》。施蛰存等人认为,《黄鹤楼》最后两句突然转为思乡“很不自然”,但有了“极目”二字就自然多了。登临高楼,极目远眺,很容易产生望到家乡的念头或乡关何处的疑问,但“烟波江上”、“故乡渺邈”,当然看不到,所以“使人愁”。另外,从“晴川”到“日暮”的时间也不短,崔颢会在楼上待那么长时间吗?有感而发,吟诗作赋,思绪的时间跨度也不宜太长。从这个角度说,“极目”也比“日暮”更合理。但这些理由,并不足以推翻其他所有的版本。此处异文不可能是“鲁鱼豕亥”之类的手误,很可能是故意的改动。无论改得好不好,都是不可取的。

“何处是”“何处似”“何处在”。《国秀集》《又玄集》等39个选本为“何处是”,敦煌写本、《河岳英灵集》、宋太宗御书等6个版本为“何处在”(敦煌写本的“处”字脱),《全唐诗》《唐诗所》等5个版本为“是,一作在”。《唐诗解颐》为“何处似”,另外《赵柏岩诗集校注》中注释引用的《黄鹤楼》诗中亦为“何处似”[18]。3个版本的意思几无区别,“是”“似”“在”也同为仄声,很难说哪个更合适,不妨从众。

“烟花”与“烟波”。“烟花”只出现在敦煌写本上,其他所有的版本均为“烟波”。手写的“烟花”应该是笔误。黄永武认为应该是“烟花”,理由是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下惟扬》中有“烟花三月下扬州”之句[19]。黄认为,“‘烟花’显然是从崔颢诗中学来的”,仿佛李白就是“鹦鹉版”的崔颢,亦步亦趋,只会学舌,又仿佛“烟花”是崔颢首创的,前人都没有用过,殊不知隋代江总《秋日侍宴娄苑湖应诏》就有过“雾开楼阙近,日迥烟波长”的句子,可能还有更早的用例。另外,“烟波”的后面是“江上”。“烟波浩淼”“千里烟波”都是描写水上的景象。既在“江上”,当为“烟波”,怎么会是“烟花”呢?在黄的文章中,敦煌写本的每个字都是对的,一切都要以敦煌本为准——唯敦煌是从,也有些过了。

诗题的异文,似无关紧要,姑且略过。作者姓名中的“颢”与“灏”可以通用,也不多说。

五、此前有关专著或论文中的讹误

关于《黄鹤楼》的异文,此前已有不少专著或论文。这些专著或论文都有一定的价值,前文已多有引用,但其中事实性的讹误也很多。作为考据类学术论文,在纠正别人的同时,自己却出现很多错误,这是不能容忍的。为了避免以讹传讹,笔者认为必须指出来。当然,这些讹误只是笔者发现并确认的,可能还有遗漏。

施蛰存的《黄鹤楼与凤凰台》,论证有力,分析全面,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但文中说“元代的另一个选集《唐诗鼓吹》却开始改为‘黄鹤’了。”并认为“似乎在金元之间,有人把‘白云’改作‘黄鹤’。”这个说法很不准确。笔者检索到了《唐诗鼓吹》的4种古籍版本,其中《唐诗鼓吹》文渊阁四库写本为“白云”,《唐诗鼓吹笺注》郝天挺注元刻本和《唐诗鼓吹》清初钱谦益刻本均为“白云,一作黄鹤。”只有《新刊唐诗鼓吹注解大全》明万历二十年郑云斋刊本为“黄鹤”。事实上,直接改为“黄鹤”的有更早的文献,如宋代的《唐百家诗选》。施文中还说,“‘春草萋萋’,唐宋许多选本均同,只有《国秀集》作‘春草青青’。从《唐诗鼓吹》开始,所有的版本都改作‘芳草萋萋’了。可见这个字也是金元时代人所改。”实际上,关于这四个字,唐宋时期就已经很乱,除了“春草萋萋”之外,“春草凄凄”和“芳草萋萋”也都不少。 作“春草青青”的版本除《国秀集》之外,还有敦煌写本、《文苑英华》和《唐文粹》。《唐诗鼓吹》之后,也绝非所有的版本改成了“芳草萋萋”,《唐五十家诗集》《全唐诗》等十几种选本都还是“春草萋萋”或“春草凄凄”,甚至清代都还有“春草青青”的版本,比如《中州诗钞》。

黄永武《敦煌伯三六一九号卷子中四十一首唐诗的价值》一文中也说“宋代以前的书还没有乘黄鹤的说法”,“直接改成乘黄鹤的可能是清初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选批《唐才子诗》的金圣叹。”这显然也是错误的。关于“空悠悠”,黄文说“《河岳英灵集》‘空’作‘共’,余各本同敦煌本。”经核查,四部丛刊景印明刻本《河岳英灵集》和上海古籍社的重排本均为“空”,其余各本也没有见到“共”,而《诗韵析》中该字却为“终”。关于“春草”和“芳草”,黄文说“宋代以前均作‘春’”这句话表达不清晰,若包括宋代,则大错特错,因为宋代版本已经大都是“芳”了。关于“何处是”,黄称“各本‘在’并作‘是’,唯《唐诗纪》之三十一,在是下注‘一作在’,是今存尚有与敦煌本同者”。实际上,除敦煌写本外,把“在”作为正选而非异文的至少有4个版本,包括宋太宗御书、《河岳英灵集》等。该文多次提到《河岳英灵集》,竟未发现此本中的“何处在”。


景宋明刊本《河岳英灵集》中为“空悠悠”“何处在”



胡可先《唐诗经典名篇的多元解读——以崔颢<黄鹤楼>为例》中的错误更多。“从唐至元不见有作‘黄鹤’者”,这比施蛰存和黄永武错得更离谱。实际上,仅在笔者检得的这51个版本中,宋代就有3个版本出现了“黄鹤”,即《唐百家诗选》《竹庄诗话》《诗林广记》(商务本)。关于“春草青青”,胡文说“唐宋的几个传世选本及他书引用都作‘春草萋萋’”,大谬!前文已表,不再赘述。该文附后的《黄鹤楼诗异文对照表》称《河岳英灵集》中为“共悠悠”(与黄永武讹同),《才调集》中为“何处几”,《太平寰宇记》中为“此地空留”,这些都是错误的!实际上这3处都是最流行的版本,即为“空悠悠”、“何处是”、“此地空余”。

罗漫的《<黄鹤楼>诗案的千年偏误及其学术史的警省意义》引用了《文苑英华》《类说》《苕溪渔隐丛话》等17种文献,并称这些文献中的《黄鹤楼》“都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而且没有异文, 可见《黄鹤楼》诗的原态在宋、金、元、明四朝基本没有变化。”其实,这17种文献中的异文很多,比如《文苑英华》中的“兹地空遗黄鹤楼”、《类说》和《苕溪渔隐丛话》中的“日暮家山何处在”都与通行的版本不同。另外,“王安石则是将‘白云’臆改为‘黄鹤’的始作俑者”“故意干出偷天换日的勾当”等说法也过于武断。截至目前,王荆公主编《唐百家诗选》中的“白云”确实最早,但恐怕尚不能断定没有更早的出处,而且也没有“故意”“臆改”的任何证据。除了作为“靶子”的《选批唐才子诗》和《唐百家诗选》,罗文没有列举自宋到明“乘黄鹤”的其他文献。若是不知道《竹庄诗话》《诗林广记》等“乘黄鹤”的版本,意味着考据做得不全面;若明知这几个版本而故意不列举,那就是学术上的不公正。如果双方都只列有利于自己的证据,那就成了各说各话,永远也不可能达成共识。罗在文中批评“黄鹤”派“预设目标”然后只找符合预设目标的证据进而排除不利于预设目标的证据,然而自己却也有这样的嫌疑。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考据辨析来说,查证核实是基础性工作。如果引据有讹,判断必然错误,作者认为应该摒弃的异文没有消失,还会因为自己的讹误而产生新的异文。黄永武和胡可先都称《河岳英灵集》中为“共悠悠”,可能就是后者转引前者的结果。本文引以为据的52个版本,笔者都“亲自”查到了原始的出处。未能查证的文献线索,全部舍弃。

五、结语

就《黄鹤楼》异文之争,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说:“若舍其神气而求其字句,愈讲愈穿凿,愈摹愈卑俗矣。”[20]然而,离开了“字句”,怎么谈“神气”?所以,紧接着潘德舆还是在“白云”和“黄鹤”、“春草”与“芳草”之间作出了自己的判断。

唐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珍贵的遗产之一,而《黄鹤楼》又是唐诗中最优秀的代表作之一。对于这样的历史文化遗产,国人理应保持敬畏、悉心呵护。现在通行的,不一定是对的。普罗大众不必深究文化遗产的渊源,但作为历史文化领域的从业者,应该用历史的眼光时刻审视。但凡发现一丝的尘埃,都应该小心翼翼地拂去。笔者对《黄鹤楼》异文的分析判断未必全对,但若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就是有价值的。笔者认为,像《黄鹤楼》这样的经典诗作,每一个字都闪烁着文化和智慧的光芒,每一个字也都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附:崔颢《黄鹤楼》异文一览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9-7 08: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唯一的正解是最早的文献记载,后人哪怕怎样引经据典毕竟只是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3

主题

6万

帖子

2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350
贡献
66825
金钱
8269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9-7 15: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原上草 于 2020-9-7 15:52 编辑

送人东游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汉阳渡   宋   易士

跃马来游汉水春,一杯聊买醮诗神。

茫茫鹦鹉洲边渡,尺素谁能寄锦鳞。


汉阳渡:湖北汉阳的长江渡口。

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青青鹦鹉洲。
关键词:历历,清楚可以数,而渡口只一个

点评

啊,如果是崔颢在黄鹤楼上清晰可见多条川流在汉阳渡口汇入长江呢?很有可能是:晴川历历汉阳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7 16: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3

主题

6万

帖子

2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350
贡献
66825
金钱
8269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9-7 16: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上草 发表于 2020-9-7 15:26
送人东游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啊,如果是崔颢在黄鹤楼上清晰可见多条川流在汉阳渡口汇入长江呢?很有可能是:晴川历历汉阳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1
贡献
6406
金钱
991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0-9-7 17:48: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意思,晴川历历可见汉阳树,按对仗,则汉阳渡对鹦鹉洲好。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01

主题

9845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灯谜射虎竞技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40
贡献
11103
金钱
14210
发表于 2020-9-8 16: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花了大量精力来论证,可赞!

本人过去也认为崔诗的尾联不如李诗的尾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9-9 09: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渡与洲同门类为工对,树与洲不同门类为宽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1
贡献
6406
金钱
991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20-9-10 22:07: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芳草萋萋与鹦鹉洲有联系,晴川历历与汉阳渡有何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2 19: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仲至举似项平甫所赠宦汉阳教官时也次韵 宋·韩淲
七言律诗
文献相传有父兄,山堂留得是诗情。
果回富艳归清远,尽扫虚骄入正平。
保社祇今难可继,赠言如昔信堪惊。
汉阳历历晴川树,鹦鹉洲前黄鹤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2 19:4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阳渡 清·汤右曾
朝趋武昌城,暮指汉阳树。
风波出没间,一日两回渡。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2 19: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历历晴川,萋萋芳树。
潇湘逢故人慢 送王亦世归汉阳兼寄怀人 清·陈维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2 19: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送郑锡(曙曾事此公季父) 唐·司空曙
七言绝句
引用典故:征南
汉阳云树清无极,蜀国风烟思不堪。
莫怪别君偏有泪,十年曾事晋征南。

点评

崔颢【生卒】:704?—754  发表于 2020-9-13 15:36
【生卒】:720?—790?  发表于 2020-9-13 15: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2 19: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寄李微之秘监三首 其三 宋·岳珂
七言律诗
棠湖浩荡有盟鸥,塞上归来赋叶舟。
范蠡功名付西子,庾公风月自南楼。
不虞绕指柔百鍊,已幸安心老一丘。
从此书来访生死,汉阳烟树隔吴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2 19: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题俞㨷画八景 其七 鄂渚晴光 宋·曹勋
七言绝句
上下天光一碧时,白蘋红蓼照晴晖。
汉阳树远江烟起,黄鹤楼空燕子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2 19: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郡阁平窥汉阳树,盘飧频荐武昌鱼。
水部何郎中知鄂州 宋·杨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2 19: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君从鹦鹉洲边去,历历遥看汉阳树。

送乔民瞻倅武昌 宋·范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2 19: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鄂州南楼 宋·郑起
淳祐六年冬十月,我来独自上南楼。
晓雾江山都不见,雾收日出城东头。
照见汉阳树,照见鹦鹉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2 19: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檐开历历汉阳树,多少雄心入开拓。
次韵鄂州吴少保南楼 宋·项安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2 19: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阳罗堡 元·傅若金
微雨萧萧湿行李,马头即见长江水。
烟浦明侵白鸟边,风帆乱入青天里。
故人南北久离居,况复经年无素书。
明日重吟汉阳树,何须不食武昌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2 19: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阳春树晴历历,秦楼夜月明娟娟。元·刘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2 19: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萧萧木叶洞庭波,历历晴川汉阳树。
为汪华玉题所藏长江万鸦图 元·虞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2 19: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万里图(将归武昌自赋。) 其一 元末明初·丁鹤年
五言绝句
长江千万里,何处是侬乡。
忽见晴川树,依稀认汉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2 19: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洞庭浪阔秋荡漾,汉阳树远云徘徊。
长江万里图为同年汪华玉赋 元末明初·张以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2 19: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遥看历历汉阳树,一色尽是梨花开。
雪中登黄鹤楼 元末明初·杨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2 19: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楼怀古 其四 (在武昌)黄鹤楼 明·何乔新
黄鹤高楼渺烟雾,黄鹤飘飘不知处。
我曾凌风登此楼,但见苍茫汉阳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2 19: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山绕武昌城③,鹦鹉洲连汉阳树。
登黄鹤楼 明·成始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3 15: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唐至今,不乏汉阳树之诗句。
渡于视觉中,一点也。树于视觉中,一片也。一点完全可能隐于一片之中。故历历可见以汉阳树为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3 15: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曾分析唐人佳篇对仗,95%为宽对。诗句好坏不完全取决工对否。最常见的天对地,也属宽对,一天文,一地理。
杜甫之千秋雪,万里船,除数字工对,余皆宽对。
不过树,渡,戍皆不错。

点评

天对地,也属宽对,-----这是工对。工对有两小类,一是同门类,这是标准的工对。一种是邻对,也算工对(天文地理为邻对)。非邻对只是词性对的才是宽对。这不是我说的,我搬古人的,查查就清楚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3 16:43
赞同  发表于 2020-9-13 16: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410

帖子

4974

积分

高级会员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副首版

Rank: 4

威望
171
贡献
1495
金钱
1717
发表于 2020-9-13 16: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0-9-13 15:49
有人曾分析唐人佳篇对仗,95%为宽对。诗句好坏不完全取决工对否。最常见的天对地,也属宽对,一天文,一地 ...

天对地,也属宽对,-----这是工对。工对有两小类,一是同门类,这是标准的工对。一种是邻对,也算工对(天文地理为邻对)。非邻对只是词性对的才是宽对。这不是我说的,我搬古人的,查查就清楚了。

点评

这叫以鹅传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9-13 17: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0-9-13 17: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莹莹 发表于 2020-9-13 16:43
天对地,也属宽对,-----这是工对。工对有两小类,一是同门类,这是标准的工对。一种是邻对,也算工对( ...

这叫以鹅传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0 17: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