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周书·君奭 召公为保,周公为师2,相成王为左右3。召公不说,周公作《君奭》。 周公若曰:“君奭!弗吊天降丧于殷4,殷既坠厥命5,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永孚于休6。若天棐忱7,我亦不敢知曰其终出于不祥。呜呼!君已曰‘时我’8,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9,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罔尤违10,惟人。在我后嗣子孙11,大弗克恭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12,不知天命不易。天难谌13,乃其坠命,弗克经历嗣前人恭明德14。在今予小子旦非克有正15,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冲子16。又曰:‘天不可信’,我道惟宁王德延17,天不庸释于文王受命18。”
公曰:“君奭!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19,格于皇天20。在太甲21,时则有若保衡22。在太戊23,时则有若伊陟、臣扈24,格于上帝;巫咸乂王家25。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26。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27。率惟兹有陈保乂有殷28,故殷礼陟配天29,多历年所30。天维纯佑命31,则商实百姓王人32,罔不秉德明恤33,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34。惟兹惟德称,用乂厥辟35,故一人有事于四方,若卜筮罔不是孚36。”
公曰:“君奭!天寿平格37,保乂有殷,有殷嗣天灭威38。今汝永念则有固命,厥乱明我新造邦39。”
公曰:“君奭!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40,其集大命于厥躬41?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42;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43。”又曰:“无能往来,兹迪彝教44,文王蔑德降于国人45。亦惟纯佑秉德,迪知天威,乃惟时昭文王迪见冒46,闻于上帝,惟时受有殷命。哉武王,惟兹四人尚迪有禄47。后暨武王诞将天威,咸刘厥敌48。惟兹四人昭武王惟冒,丕单称德49。今在予小子旦若游大川,予往暨汝奭其济50。小子同未在位51,诞无我责?收罔勖不及52。耇造德不降53,我则鸣鸟不闻,矧曰其有能格54?”
公曰:“呜呼!君,肆其监于兹55:我受命无疆惟休亦大惟艰。告君乃猷裕56,我不以后人迷57。”
公曰:“前人敷乃心58,乃悉命汝作汝民极59。曰:‘汝明勖偶王,在亶60。乘兹大命61,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62。’”
公曰:“君!告汝,朕允保奭63。其汝克敬,以予监于殷丧大否64,肆念我天威65。予不允,惟若兹诰66,予惟曰:‘襄我二人,汝有合哉67?’言曰:‘在时二人。天休滋至68,惟时二人弗戡69。’其汝克敬德,明我俊民70,在让后人于丕时71。呜呼!笃棐时二人72,我式克至于今日休73?我咸成文王功于不怠74,丕冒海隅出日75,罔不率俾76。”
公曰:“君!予不惠若兹多诰77,予惟用闵于天越民78。”
公曰:“呜呼!君!惟乃知民德亦罔不能厥初,惟其终79。祗若兹,往敬用治80!”
注解: 君奭(shì):君为尊称,奭为召公之名。 保:太保。师:太师,官名,均为三公之一。 相:辅佐。左右:这里指君王身边的辅政大臣。 吊:善。 坠:丧失。 基:基业。孚:通“付”,给予。休:美。 若:顺从。棐(fěi):辅助。忱(chén):诚信。 祥:永久,长久。孙星衍云:“‘祥’与‘荣’俱以‘羊’为声,‘祥’亦‘永’也。《盘庚》:‘丕乃察降不祥。’熹平石经:‘不永。’”故此处为“长久”。时:通“恃”,依靠。 宁:安。 尤:过失。违:违误。 在:考察。 大弗克恭上下:不能敬天理民。上,天;下,民。遏:绝,止。佚:弃,失。 天难谌(chén):谌,信。天命是难于相信的。 经历:长久。若不能永远继承前人的光荣传统,就会失去上天所赐予的大命。 小子:自谦之称。旦:指周公旦。正:表率。现在我姬旦不能做别人的表率。 迪:用于句子开头的语气助词,领起一句话的开始。施:延及,传给。冲子:指后辈。 道:同“迪”,语助词。宁王:周文王。 庸释:舍弃。 时:当时。若:这。伊尹:商汤的大臣。 格:匹配,另说为“嘉许”、“感知”。格于皇天:功劳可以和天相比,可以和天一样享受人们的祭祀。孙星衍说:“格者,《释诂》云:‘升也。’谓汤得伊尹辅助成功,升配于天也。”下文“格于上帝”与此同。 太甲:成汤的孙子。 保衡:指伊尹。伊尹又名阿衡,任“保”之职。 太戊:太甲的孙子。 伊陟、臣扈:都是太戊的贤臣。 巫咸:太戊的大臣。乂:治理。 巫贤:祖乙的大臣。 甘盘:武丁的贤臣。 率:语助词。有陈:有道的贤臣。陈,道。犹《庄子·寓言篇》之“陈人”,即老成人。 陟(zhì):升,指帝王之死。 所:时。 纯:大。佑:帮助。则,准则。上天只大力帮助那些有道德的人。 百姓:指异姓的部族。王人:指王几内的臣民。 恤:谨慎。 小臣屏侯甸:小臣,内臣。屏,列。侯甸,古制去王城五百里为甸服,去王城千里为侯服。侯、甸,均指周之地方官员。矧(shěn):也,况且。奔走:指效劳。至于那些小臣及地方官员们,更是努力奔走王事了。 惟兹惟德称,用乂厥辟:乂(yì),治理。辟(音避),君王。因此群臣各称其德,以辅助他们的国王治理国家。 孚:信。 天寿平格:平,通“抨”,《释诂》云“使也”。格,即格人,能了解天命的人。上天长期以来,使那些能够深知天命的人,安治理殷国。 灭:断绝。威:刑罚。 今汝永念则有固命,厥乱明我新造邦:乱,治理。明,光大。造,建。现在你能永远记住这个历史教训,我们就能固守上天所赐予的大命,以明智的措施治理我们这个新建立的国家了。 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割(hé),通“曷”,为什么。申,复。劝,劝勉。在过去为什么上天一再劝勉文王注意品德修养。 集:降下,成就。躬:自身。 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修,治理。和,和谐。有夏,指中国、华夏。这是因为只有像文王这样有道德的人,才能把中国治理好啊! 若:此。南宫括:文王时的贤臣。 无能往来,兹迪彝教:兹,通“孜”,努力(曾运乾说)。迪,开导。彝,常,教化。如果没有这些贤臣们奔走效劳,努力地宣扬教化,文王的美德便不能传播给过人了。 蔑:无。 亦惟纯佑秉德,迪知天威,乃惟时昭文王迪见冒:纯,大。佑,帮助。秉,持。德,德行。迪,开导,引导。知,了解。惟时,于是。昭:通“诏”,帮助。 四人:武王时,虢叔已死,还剩闳夭、散宜生、泰颠、南宫括四人。有禄:指还活着。 刘:杀。 惟兹四人昭武王惟冒,丕单称德:昭,助。冒,通“懋”,勉励。冒,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帽子,下边是眼睛,本义帽子。丕,大。单,通“殚”,尽。称,成就。正是由于这四人各尽其责相助武王,才使武王成就大业。德,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为登高、攀登。《说文》:“德,升也。” 予往暨汝奭其济:其,谋求。我和你先去涉渡。 同未:通“侗昧”,幼稚无知,不明事理。 收罔勖不及:收罔,曾运乾说:“‘收罔’,‘奭’之合音,犹尚也。”勖(xù),勉励。努力去做犹恐不及。 耇造德不降:耇(gǒu)造德,老成有德之臣。降,和同也,即和睦团结。(若)我们这些年长有德之人不能和睦团结。 矧曰其有能格:矧,何况。格,格知,了解。何况说什么能够知晓天命呢? 肆:今。监:看。肆,形声。从長,聿(yù)声。本义:摆设、陈列。《说文》:“肆,极陈也。”《广韵》:“肆,陈也。” 告君乃猷裕:猷(yóu)裕,宽绰。曾运乾说:“猷裕,双声联词,犹宽绰也。”希望你的胸怀要宽阔。 我不以后人迷:以,使。我不是为了后人的缘故而迷恋禄位啊! 前人:指先王。敷:表明,剖白。乃:其。心:心迹。 乃悉命汝作汝民极:悉,详尽。极,表率,准则,中。他详细地谈过命令你做小民表率的意见。 汝明勖偶王:明勖,努力。偶,配合,辅助。亶(dǎn):诚心。形声。亶,本义为谷多。《说文》:“亶,多谷也。”《诗·小雅·十月之交》:“择三有事,亶侯多藏。 ”《尔雅》:“亶,信也;又,诚也。 ”你们应该勤奋地在王的左右辅佐王。 乘:担当。 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恤,忧虑。倒序“无疆之恤惟文王德丕承”。意谓长久的考虑就是继承文王的光荣传统。 允:信任。保:太保。 其:表祈请。以:与。大否(pĭ):大祸。天地不交,万物不通谓之否,意谓遭逢祸害。 肆念我天威:肆,长久。长久记着上天的威罚。 予不允,惟若兹诰:允,诚心、信任。惟,只。我若不是一片诚心,能够说这些吗? 襄我二人,汝有合哉:襄,除了,除掉。合,志同道合。除了我们二人,还有和你志同道合的人吗? 滋:更加。 戡(kān):胜任。 明我俊民:明,显用,提拔。俊民,有特出才干的人。 在:终。让:通“襄”,帮助。丕时:继承。让后人很好地继承前人的光荣传统。 笃棐时二人:笃,厚。棐,辅助。时,通“是”。即“二人是笃棐(王)”,意谓正是我们二人诚心诚意地辅佐国王。 我式克至于今日休:式,用。休:美。才使我们的事业达到今天这样美好之境地。 咸:共同。于:乎。 丕冒海隅出日:丕冒,指在天的覆盖之下。丕,大;冒,覆。隅,边远之地。凡太阳所能照到的地方。 率俾(bǐ):顺从。无不服从法度。 惠:聪明 闵(mǐn):忧虑。越:与,和。 惟乃知民德亦罔不能厥初,惟其终:德:施以德政。能:善。初:开头。你知道小民的行事方式往往善始不善终。 祗若兹,往敬用治:应该重视这个教训,往后必须恭谨态度来治理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