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6|回复: 4

谈谈佛禅对唐宋诗人的影响(二)

[复制链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8-14 12: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金建 于 2020-8-15 08:23 编辑

  具体到诗人崇佛信佛上,可以发现王维、裴迪、储光羲等往往直接以佛教徒的姿态出现,他们从情感上对佛教有一种皈依感;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则是迎合崇佛的风气来调节自我情感;孟浩然、常建等的崇佛更是根据自己隐逸的情趣自觉而随意的行为。虽然略有不同,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怀着崇敬的情感崇佛信佛,希图从佛教这里得到宗教情感上的满足或心灵上的安慰。如孟浩然云:“出处虽云异,同欢在法筵。”(《陪柏台友人共访聪上人禅居》);这里以尘世的身份,追求出家的体验,在法筵之欢中寄托其人生情趣。岑参的“久愿寻此山,至今嗟未能。谪官忽东走,王程苦相仍。欲去恋双树,何由穷一乘。”(《出关经华岳寺访法华云公》);诗人被贬谪途经华岳寺,寻访禅师大德,听其谈经讲法,而摆脱了失意郁闷的心境。杜甫的《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云:“昔遭衰世皆晦迹,今幸乐国养微躯。依止老宿亦未晚,富贵功名焉足图。”从中可以读出老杜历经苦难而没法自遣,是佛寺给他孤独伤痛的心带来几分慰藉。这些诗作都是诗人对人生哲理和佛教义理的感悟的写照,是诗人的艺术思维和情趣与佛教的智慧相融合的结果。
  但同为信佛诗人,王维却不再追求外在形式的超越,完全消除了仕隐的矛盾,开始用平静心态去感悟和体验那神妙的生命意趣和生命存在,真正做到了身心相悦,精神解脱。“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其认知原则、行为标准,代表了唐代诗人在人生失意时从佛教那里所获得的一种特殊的精神能量,并以佛教的“空”观进行心理调节,摆脱了社会和生活重压,消解了人生坎坷带来的失意与痛苦。有人评价:“尽管王维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但其最大的才能莫过于在方寸之中显示宇宙的宏大,在空寂之中包容人生的无穷;尽管王维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其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将佛家的境界转化为艺术的境界,将禅宗的精神转变为艺术的精神。这,便是盛唐之音的第二重旋律了。”看来“诗佛”之尊号,并非后世无来由的恭维。
  禅,旷达通放的精神与苏轼追求自由、旷达豪放的性格相契合,因而为苏轼所接受,融入其思想与处世风格中。苏轼平生饱经苦难,漫长的贬谪生涯,使他对佛教所宣扬的人生无常和虚幻的观点感受尤深。“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练。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吾生如寄耳,何者为祸福?不如两相忘,昨梦那可逐。”从中可以读到所带有的佛教轮回说、因缘说及人生如梦的空幻说。但禅宗“不于境上生心”的思想,又让他从苦难中解脱出来,既然一切都是虚妄,又何必太在乎,于是形成了随缘自娱、宠辱不惊,进退自如的人格风范,也给诗歌带来了旷达乐观的基调。
  黄庭坚也是参禅信佛的,他自称是僧有发,似俗无空,作梦中梦,见身外身。他自己信佛不说,还力劝朋友参禅信佛,“深求禅悦,照破生死之恨,则忧淫无处安脚,病既无根,枝叶安能为害。”因黄庭坚与佛教关系密切,以致禅宗灯录把他列在黄龙一派之内。“万事同一机,多虑乃禅病。排闷有新诗,忘蹄出兔径。莲花生淤泥,可见嗔嬉性。小立近幽香,心与晚色近。”象这样的诗,他还写了不少。(待续)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8-14 22: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宋真正的学佛有点深入的诗人还有待挖掘。

据我所知,禅诗很多是在释门内流传的。世俗认为有点哲理性的诗就可称为禅诗,也就随此说法吧。

点评

这一认识有失全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8-15 08: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8-15 08: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8-14 22:24
唐宋真正的学佛有点深入的诗人还有待挖掘。

据我所知,禅诗很多是在释门内流传的。世俗认为有点哲理性的诗 ...

这一认识有失全面。

点评

作诗离不开物象,所以诗人必贪着于物象,这是与佛法相抵触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唯物论者认定眼见为实,但是眼见也并非为实。随着量子物理研究的深入,唯物论者已不再象以前那样排斥佛法了。 所以,诗歌的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8-15 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8-15 10: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8-15 08:24
这一认识有失全面。

作诗离不开物象,所以诗人必贪着于物象,这是与佛法相抵触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唯物论者认定眼见为实,但是眼见也并非为实。随着量子物理研究的深入,唯物论者已不再象以前那样排斥佛法了。

所以,诗歌的现实意义在于娱乐、消遣;感悟在人类理解力前提下的人生,协助维护现实的社会秩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主题

5868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53
贡献
5902
金钱
8139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2-12 09: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起,看有人有兴趣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0 01: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