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8|回复: 6

聊聊唐诗“梦”意象与佛禅的关系(如观请进)

[复制链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0-6-26 17: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梦”意象是唐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而梦与佛教的因缘甚深。可以说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乃因梦而传,因梦而教,因梦而兴。我们发现佛教的传入与梦直接有关,据《后汉书.西域传》所记:“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为佛,其形长丈六而金黄色。帝于是遣使天竺,问佛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王英始信其术,中国因此颇有其道者。”;佛教在流传过程中,也与梦有不解之缘。佛教认为世间万物万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而因缘相续不断的生灭皆在刹那之间,梦“虚”、“空”、“妄”、“不实”的特性,正好与佛教空的观念有某种契合,因此佛教常以梦来喻指世间诸法的无实性和虚妄性,是佛教“十乘大喻”之一。禅宗承继了佛教因梦说教的传统,《坛经》云:“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与此同时禅宗又接纳道家“人生如梦”的思想,在禅宗看来梦喻指生命流程如梦短暂,时过境迁如梦朦胧;喻指人生如梦无我无主宰;吉凶祸福如梦无常,荣华富贵如梦空幻。唐诗人通过对佛教教义的接触和逐渐理解,他们在诗歌中创作了许多梦意象,将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和看法融入其中,为诗歌增添了新的内容。
    唐诗的梦意象多姿多彩,有立足于现实的白日梦,有渴望归家的游子梦,有抒写友情、爱情的情梦,还有充满想象的游仙梦等等。
    杜甫《昼梦》:“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白居易《宝历二年八月三十日夜梦后作》:“莫忘全吴馆中梦,岭南泥雨步行时。”写的是白日梦。
    李白《送判官往琵琶峡》:“长安知梦里,何日是归期?”;杜甫《归梦》:“梦归归不得,不用楚辞招。”;罗隐《归梦》:“陆海波涛渐渐深,一回归梦抵千金。”;白居易《答山驿梦》:“入君旅梦来千里,闭我幽魂欲二年。”这些都是写游子的归梦、旅梦。
    至于写友情、爱情的情梦,写得最多的要算李白,有《长相思》、《送杨山人归天台》、《送韩淮裴政孔巢父还山》等,杜甫也写有《梦李白二首》等,这些梦是情意绵长的情梦。
    写游仙梦的也不少,比如王勃的《忽梦游仙》,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春日醉起言志》、《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白居易的《禁中寓直,梦游仙游寺》、《梦仙》;蒋防《至人无梦》等,唐人的游仙梦写得美妙而飘逸,既带有理想的色彩又兼有浪漫的情怀。
  抒写人生如梦的诗,伴随唐代始终,但创作最多的则是中晚唐时期。比如顾况的《梦后吟》云:“醉中还有梦,身外已无心。明镜唯知老,青山何处深。”常建《梦太白西峰》云:“梦寐升九崖,杳霭逢元君。”;韦应物《感梦》曰:“岁月转芜漫,形影长寂寥。仿佛覼微梦,感叹起中宵。”李商隐《赠从兄阆之》曰:“怅望人间万事违,私书幽梦约忘机。”。但对人生如梦的感慨抒写最多的当属李白、白居易。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并序》、《拟古十二首》(之三)、《登高丘而望远海》、《赠郭将军》、《早秋赠裴十七仲堪》、《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等,李白的诗中都是带有一定佛教意蕴的梦(不知如观对李白的偏见缘自何处)。相对李白来说白居易对人生如梦的感慨带有更明显的佛教思想影响痕迹,这从他的《疑梦二首》、《梦旧》、《梦上山》、《无梦》等诗作中可以看出这点。
  佛教结缘于梦,并以梦喻指现世人生,向人们宣扬世间万物皆空幻不实的义理,佛禅的这一义理得到唐诗人的认同并引发他们对人生意义的深思,使得唐诗人的诗作中出现大量的梦意象,为唐诗带来了空幻又灵动的意境和深邃隽远的哲思。
  在讲求“中国梦”的今天,探究唐诗中梦的意象以及与佛禅宗之间的关系,是有点意思的。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6-26 23: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20-6-26 23:18 编辑

这个问题要解答清楚就要涉及到圣言量了,圣言量是指依凡夫智所无法理解的教理。其实这里不适合讲这个问题,但是你既然问起我就简单地说一下。

佛教的解释是这样的。我们平时的言行是受意识与第七识末那识掌控的。一切有情众生都还有一个第八识,凡夫的第八识是如来藏与全部累劫以来的宿业及现世的宿业相并存的。在睡觉的时候,意识处于昏沉状态,失于掌控或是掌控力变弱。末那识会把阿赖耶识所记忆的零星宿业通过末那识暂时替换意识“成像”在你的脑海里。

一般人的做梦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很普遍。但是有一定神通力的人有能力操控你的末那识而传递一些特定的信息,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在这里一般只是常识性地讲解一些俗谛,不适合讲解圣谛。这次算是“越界”了。

你看的书太杂,既花钱又费精力,真的没有必要。小心象有一位格某人那样走火入魔。学完佛再来看哪句话对,哪句话错,一目了然。




点评

你对李白梦诗怎么看?是不是带有佛教意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6-26 23: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26 23: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20-6-26 23:16
这个问题要解答清楚就要涉及到圣言量了,圣言量是指依凡夫智所无法理解的教理。其实这里不适合讲这个问题, ...

你对李白梦诗怎么看?是不是带有佛教意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6-26 23: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借助梦境是用来启发所谓创作灵感的,是用来寄托美好愿望与向往的。这与佛教的实修实证完全是两回事。

从你的这篇文章就可以看出其原作者一定是一名没有真正皈依,只是略知一些“佛学”的诗人或是诗词理论学者。恕如观直言,真正皈依过且学佛深入一些的人是不会写出这样的文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6-27 00: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6-26 23:41
你对李白梦诗怎么看?是不是带有佛教意蕴?

在古代,交通不便,通讯不便。佛经“外流”的非常少。所以你要是想学佛,不皈依很难。就是皈依了也要先从沙弥做起,在寺院中做些粗活。真正受了比丘戒,真正能比较“系统”地聆听到佛法,没有一个一、二十年的过程是不行的。

李白只是在道观里炼过几年丹,就连道家典籍他也只是略知皮毛。佛教他没有皈依过,估计就是连法会他也没有参加过。其他那些号称学佛的诗人基本上都是如此,就是连略知皮毛都成问题。这一点从他们的诗作中就可以看出来。

李白也许就是听了些那个地方的传说,加一些自己的想象就可作成一篇所谓“浪漫主义”的诗作。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佛教意绪”?不如法。应为佛教义理。如观不是反复讲过?佛经以表义为主,力求义理达彻。所以要尽量减少沟通障碍。佛经绝不允许绕着弯子弄一些“意绪”来。

不是和你讲过?没有真正学过佛的人几句话之内就可以露出破绽。你想想要是如观看到那样的书如观会去买吗?

你看看你,你的诗门的师父学佛,你的家族学佛。并且有两任佛协会长你都认识,这样好的机缘你都没有充分利用,实在是太可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9
贡献
17901
金钱
22215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6-27 00: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你对李白的看法是怎么来的,据我所知李白与佛教是有因缘的。考李白生平,他与道士来往固然很多,但他与佛教僧侣的往还也不少,就今天所见的史料,与他来往的知其名号的僧人有三十多人;他游览或寄居的佛寺有二十多处,而有关佛教的诗作也有50多首。而李白对佛教义理的理解,从《颖阳别元丹丘之淮阳》可见一斑,诗曰:
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
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
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
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
朗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
幸逢禅居人,酌玉坐相召。
彼我俱若丧,云山岂殊调。
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
怡然青莲宫,永愿恣游眺。
诗中所说的完全是佛教义理。首先人生如一场大梦,而先觉者自然是因为了悟佛法真谛,《大智度论》说过:“佛名为觉,于一切无明睡眠中最初觉。”在觉悟的眼光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地、水、火、风四大众合而成就此世之暂时形貌;只有灭尽种种无明疑惑,澄静心性来观照,才能了悟前、后、此三世轮转及其解脱之道。可见李白对佛教基本人生奥秘是有体悟的,是得佛教深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0-6-27 09: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0-6-27 00:38
我不知道你对李白的看法是怎么来的,据我所知李白与佛教是有因缘的。考李白生平,他与道士来往固然很多,但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疑”是银河落九天。

他既然自称觉悟了,那还“疑”什么?这就已经暴露了他没有觉悟。

觉悟了的人还会去写艳诗吗?还会写诗教你去铺张浪费及时行乐吗?

你也接触过很多佛门的人物,并且也看过很多这方面的书。说不定比李白还要多,那也并不代表你学佛入门了,深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香港铜锣湾集团|大中华购物中心联盟|(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3-28 17: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