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7|回复: 0

诗词的章法(邱启永)

[复制链接]

93

主题

222

帖子

11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6
贡献
182
金钱
421
发表于 2019-11-19 12:41: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章法的概念和总体要领。
1、章法的概念。2、章法的总体要领。
二、章法的具体要点——“起、承、转、合”
1、章法的具体要求概述。
2、起句的要求:一般或写景、或写实、或叙事、或议论、或感叹。在这里具体介绍六种起法:分别为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
3、承句的要求:大多数为接第一句的意思,或延伸、或发展、或渲染、或补充。诗之承接之法,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所谓“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又如草蛇灰线,不即不离方称佳妙”。此为承接之要领。
4、转句的要求:为全诗的最着力之处,转得好,就能翻出新意,诗的神韵自出。在此具体介绍顺转、反转、退转、扩转、由景转情和由情转景等六种转的方法。
5、结句的要求:结句之意,是将前面的三句,作一总结以为收束。在此简要介绍古人总结的结尾的四种情况:词意俱尽、意尽词不尽、词尽意不尽、词意俱不尽。

三、渔洋绝句十二法。
4、转句的要求。转句是全诗的最着力之处,转得好,就能翻出新意,诗的神韵自出。
   元人杨载说:“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以第三句为主,第四句发之,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他又说:“起承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述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于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为顺流之舟。”
    可见,转在整个绝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张俞的《蚕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诗的第三句开始转,不写作者自己的情况了,写看到的事,这个转自然而有力,看到了什么呢?“遍身罗绮者”,其实看到这些人也不足为奇,怎么就会“泪满巾”了呢?为合做好了准备,使“合”来得自然而又必然,因为他们“不是养蚕人”,真正养蚕的人穿不到罗绮,他们的苦又有谁了解呢?主题很自然地就表现出来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又如岳飞的《题青泥市寺壁》: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贞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本诗是言志诗,起笔为开门见山,承句为直抒胸臆,显示其气冲霄汉的豪迈。而第三句点出了一个武将最想说的话:“斩除顽恶”,同时迎接“徽、钦”二帝还国。如果说前两句表达的是一种精神的话,那么第三句则直面现实,倡导实际行动。第四句说出了功成身退的高洁情怀。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抗金斗争中始终显示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凶奴血”的大丈夫行为。
再如范仲淹的《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据说写这首诗时范仲淹四十六岁,主政苏州,为治水患,正在苏常一带察看水情。目睹江中一叶扁舟,在风急浪高的水面忽浮忽沉,感慨赋诗。该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关键是第三句转得好,为最后的结句做了坚实的铺垫,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第三句的转对于一首诗来说,转得好有时还有“起死回生”之妙。有一则故事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乾隆下江南的一天傍晚,看到远处飞来一群鹤,就叫身边的文人们赋诗吟鹤,其中有一个叫冯修诚的随口吟道:
“远望长空一鹤飞,朱砂为顶雪为衣。”
    这时候,乾隆有意刁难,说:“我要你吟的是黑鹤”。冯略加思考,续吟道:
“只因觅食归来晚,误落羲之洗砚池。”
   此处的转合都非常之妙,以“只因觅食归来晚”为转,可得出“误落羲之洗砚池”之合。白鹤怎么会“误落”呢?是因为天黑了,看不见。转得非常自然,也为合得自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见转是非常重要的。
    转句虽在一首诗中占极重要之地位,但仍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须与起承相揖让,更须如疾雷破山,使观者惊愕。且要灵活,而又不可离题太远,能互相照应方为杰作。在此介绍六种转的方法:
其一,顺转。即按前两句的意思,继续发展、深化,顺势而下,做到合的时候,是水到渠成,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如韩偓的《寒食夜》:
“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
    首句先使诗篇笼罩一层凄迷的气氛,次句为诗篇涂抹一层秾艳的色彩。第三句顺势一转,透露诗题与诗旨。
其二,反转。就是相对于前面两句反其意而写,使得全诗平直之中起波澜,转就显得更加有力。如白居易的《建昌江》:
“建昌江水县门前,立马教人唤渡船。
忽似往年归蔡渡,草风沙雨渭河边。”
前两句一起一承,第三句以“忽似”一转,立见感情跳跃。“蔡渡”因汉代孝子蔡顺而得名,与作者丁母忧时暂居四年的渭村隔渭水相望。作者写该诗时被贬九江,因公事从九江赴建昌,见景伤情,从而导出了无限风情的第四句。
其三,退转。即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如司空曙之《江村即事》: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纵然”二字有或许如此、不过如此之意。既能呼应上文之“不系船、正堪眠”,又能照顾下文“只在芦花浅水边”之句,这就是退一步转法之例。
其四,扩转。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如韦应物的《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本诗之题旨,原在一“怀”字。由“山空松子落”转而怀想及远方之友人邱丹,此谓之扩转法。
其五,由景转情。诗中这样的转法最为常见,即前两句写景,借此景而生情,于是从第三句开始转而写情。如网络诗人上官云儿的《七绝》:
“月光如水照村烟,远岸横舟人不眠。
客里难书身外事,一眸秋意倩谁传?”
前两句写眼中之景,引而由第三句转而写情,此情在此景中生,“远岸横舟”是为何?由第三句开始交待“客里”里的情思无法表达的无奈。第四句继而描述满腔情意无人传递、离人难知的悲凉,或许其中有不可告人的机杼难以与外人道也。
其六,由情转景。即前两句写情,再从第三句转而写景,以景衬托、深化、具体化情感,使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显得更加深刻、升华,意境殊美,余味无穷。如戴叔伦的《三闾庙》: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本诗为吊屈原而作。前两句是说屈原一生忠愤,却因受谗被谤,含恨投江。三、四句是由情转景,秋风日暮,枫林萧萧,似乎连枫树林也在为其鸣不平。 
   另外,诗的转句常常会用关联词来表达开合、反正、递增、因果、呼应、反诘等诗意的发展和变化。如李贺的:“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飘风。”王维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苏轼的“才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王冕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等等。

5、结句的要求。结句又称断句或落句。结句之意,是将前面的三句,作一总结以为收束。元人杨载说:“作诗结句尤难,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无成也。合处要风回气聚,渊永含蓄,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且须言有尽而意无穷。”
   沈德潜云:“收束或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或就本位收住。张说的‘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就夜饮收住也;王维的‘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从解带弹琴,宕出远神也;杜甫的‘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就画鹰说到真鹰,放开一步,就上文体势行之也。”
有的诗就题作结,如韩偓之《已凉》: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题为“已凉”,而结句言“己凉天气未寒时”,呼应题意,是谓之就题作结。有的题外作结,如戴叔伦的《三闾庙》: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题为《三闾庙》,却以“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作结,初看似与题目无关,却不脱其范围,乃就题之反面,发挥议论与感慨,故仍与题意相合。
   大凡诗词结语,须风流蕴藉,蕴藉则俱弦外之音,味外之味。《礼记·曲礼》云:“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文章亦不可写至极处,至极则逾越了应有限度,往往使读者一览而尽,了无馀味,实非诗文之最善者。为此结句的重要性可知。
    合句多数情况下是全诗的诗眼,就像是相声、小品作品中的抖包袱。或点明主题,或深化主题。绝句的“起、承、转、合”中,尤以“合”为重要,明王世贞说:“歌行有三难,起调一也,转节二也,收节三也,惟收尾尤难。”
    古人云:“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
明人谢榛说:“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结尾如撞钟,清音有余,含有不尽之意,乃为诗人。”
   这些都是强调结尾要有余味、有力量。结句的重要,从郑板桥的《咏雪》中可以看出: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如果没有结句,该诗无以言诗。但正因为结句出彩,才使状如数数般的句子成为一首很有味道的诗。再如朱元璋的《咏鸡》:“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呼出扶桑日,扫尽残云和晓月。”前两句全是口头语,但与三四句组合起来,却是雅俗相融,浑然一体,就成了一首响遏行云、声震古今的好诗。这也是第三句转得好、结句结得好的例子。还有明代诗人伦文叙为苏轼的画作《百鸟归巢》配的诗:
“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该诗第三句转只是提出问题,也是因为结句出彩,才使状如数数的句子成为一首有着深刻主题的诗。另外,“一只又一只”加起来就是2只,“三四”相乘得12,“五六”相乘得30,“七八”相乘得56。把2、12、30、56加起来,总数恰好为100,与画题相合,可见诗人的机巧。
    再如明朝张璁的《咏垫桌脚木头》一诗:
小小木头器未成,无声无臭又无名。
纵然不是擎天柱,愿在人间抱不平。
    传说张璁小时候在私塾求学时因与同学玩耍,被老师罚“咏垫桌脚木头”,前两句为其同学所作,其老师摇头叹气,后两句为张璁所续,其师听后惊喜赞赏。确实,第三句转得好,结句更妙,一语双关,既说出了垫桌脚木头的现实身份,又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卑微,但志向远大,给人以“词意俱不尽”之感。
    姜夔说:“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马。”他对结尾总结出四种情况:词意俱尽、意尽词不尽、词尽意不尽、词意俱不尽。

(1)所谓“词意俱尽”者,是指“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词穷理尽者也。”如临水送将归是也,尾句点明主题。如网络诗人蘅芷的《惜缘》:
“花当珍惜月当怜,好景从来如逝川。一次天公闲眨目,红尘多少错肩缘!”
结句中,表达了作者对“错肩缘”的一种惋惜,词与意尽出。 
(2)所谓“意尽词不尽”,是指“意尽于未当尽处,则词可以不尽矣,非以长语益之者也。”如抟扶摇是也。虽也在结句中点明主题,但用语比较含蓄,词未尽言。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刘二十八是刘禹锡,刘十九乃其堂兄刘禹铜。在结句中,主题已经很明确,虽然是一个问句,但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意已尽,然词尚未结束,一个设问没有回答。
(3)所谓“词尽意不尽”,是指“非遗意也,词中已仿佛可见矣。”如剡溪归棹是已。不是意没有说完,而是在结句中已经仿佛能感知作者想表达的主题。如王维的《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相问,白云无尽时。”
    作者并没有直接回答为何莫相问,只是以“白云无尽时”作答,把作者的思想托“白云”而言出,让读者在“白云无尽时”中体会。 
(4)所谓“词意俱不尽”,是指“不尽之中,固已深尽之矣。”如温伯雪子是也。词与意都没有完结,留给读者以相当大的想象空间,就像是绘画作品的留白,但也不是让读者漫无边际地去想象,而是提供了一些问题或者意象,让读者在此基础让发挥自己的想象,其实主题已经隐含在这些问题与意像中了。如王绩的《秋夜喜遇王处士》: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通篇从字面上看不到喜遇的状况,更没让王处士出场,但秋月“满”、夜萤“飞”均含有喜意,“相逢、更值”暗含着遇到了老朋友,那种喜意更是跃然纸上。再如王维的《杂咏》: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从文词上看,读者看不出“寒梅”是不是“著花”了,作者也没有作答,所谓词不尽也。从意上看,“寒梅著花”与否,其实并不重要,作者只是表达一种对家乡事物的关心、怀想、眷恋与思念,让读者去想象作者的这种感觉,意味深长。苏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限者,天下之至言也。”另外,诗的结句还有一些如“以情结景,以景结情,以问句或者自答作结,以声音作结”等等,都是值得注意的手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香港铜锣湾集团|大中华购物中心联盟|(香港)大中华诗词论坛/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3-29 06: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