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图书府吏

王力答读者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19:39: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答读者问


  《诗词格律十讲》的读者们来信提出一些问题,现在我来解答一下

    问:旧体诗制格律是经过怎样的演变才形成那个样子的?为什么那样就算好?

    答:这是一个科学研究的题目,还没有人深入探讨过。律句是逐渐形成的,起初只是技巧,不是格律,并没有规定必须这样做。但诗人自己大约是有意识地这样做的。范文澜同志在《文心雕龙•声律》注中引曹植《赠白马王彪》:“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情诗》:“游鱼潜绿水,翔鸟薄天飞。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稀”,并且说:“皆音节谐和,岂尽出暗合哉?”这可以说是律句的萌芽。后来诗人们继续从声律方面揣摩,逐渐积累经验,到了庾信等人的时代,已经有整套经验了,但是还没有规定为格律。到了初唐的末期,才明白定为格律。南北朝的群体文对律诗也有很大的影响,律诗又回过头影响后代的骈体文(所谓“四六”)。至于为什么那样就算好,这牵涉到语言形式美的问题。我在《文艺报》一九六二年二月号发表了一篇《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可以参看。

    问:“律绝”和“古绝”如何分别?

    答:“古绝”是不拘平仄的。在律诗未产生以前,只有“古绝”。律诗产生以后,仍旧有人写“古绝”,虽然或多或少地要受律句的影响,但是只要有些地方不拘平仄,就只能算是“古绝”,不能算是“律绝”。李白诗的“疑是地上霜 句是“平仄仄仄平”,李端诗的“细语人不闻”一句是“仄仄平仄平”,第二、四两字都是仄声;李白诗的“举头望明月”一句是“仄平仄平仄”,李端诗的“北风吹裙带”一句是“仄平平平仄”,第二、四两字都是平声,都不合于律句的规定, 所以是“古绝”。再说,李白诗“床前明月光”和“低头思故乡”第三字用平声,李端诗“即便下阶拜”第三字用仄声,“开帘见新月”用“平平仄平仄”,虽都可以认为律句平仄的变格,但若结合其他拗句来看,“古绝”的韵味就很明显此外,不讲究粘对也是“古绝”的特点之一如李白诗“举头”句与“疑是”句不粘,而且与“低头”句不对。用仄韵也是“古绝”特点之一:如李端诗即用仄韵。如果一律用律句,还可认为仄韵律诗,否则只能算是“古绝”了。



     问:可平可仄的地方的任意性有多大?

     答:按原则说,既然可平可仄,那就是完全任意的。圆圈内写“平”字或写“仄”字,只是依律句的理论应该是平声或仄声。但是有的诗人在这种地方特别讲究,仍旧运用拗救的办法 律句倒数第三字,常常是上句拗,下句救,例 如李白《赠孟浩然》首联“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杜甫《蜀相》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都是出句倒数第三字应平而仄, 是拗(“孟”、“自”)对句倒数第三字应仄而 平,是救(“天”、“空”)。有的诗人连七字句的第一、第三两字也注意做到拗救,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 啄春泥”,出句第三字(“早”)用仄声是拗,对句第三字(“新”)用平声是救。又尾联对句“绿杨阴里白沙提”,第一字(“绿”)用仄声是拗,第三字(“阴”)用平声是救。可能有些情况是偶然的;但是有些诗人(如白居易)则不是偶然的,因为这种做法在他们的诗集中是很常见的。不过,我们要注意把技巧和格律区别开来,这些讲究只是技巧,不是格律,所以我在《诗词格律十讲》里不讲它。

   问:关于句中自对的问题可否再作些讲解?

答:句中自对不一定要平对仄,仄对平。“风”对“尘”、“涕”对“泪”,是完全可以的。出句和对句相对,也一定要平对仄,仄对平。五字句的第一字,七字句的第一、第三字都可以平对平,仄对仄。例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对“恨”是以仄对仄。又如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飱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花”对“蓬”,“盘”对“飧”,都是以平对平。 “风尘”对“涕泪”不算十分工整,因为风尘是天文,涕泪是形体。

上文讲方位对颜色、天文对时令也算工对,因为那是邻类。邻类是依照诗人们的传统习惯,如方位对颜色,有些则是按照性质的相近,如天文对时令。拿“日”“月二字为例,“日”“月”指太阳、月亮是天文;指一天、一个月是时令,而时令的“日”“月”正是与天文的“日”月”发生关系的。

      八言对联中的上下自对(上四字对下四字),正是句中自对。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上联和下联也不是可以完全不对,只不过可以从宽罢了。

    问:双声叠韵是怎么一回事?

    答:连续的两个字声母相同,叫做“双声”韵母相同,叫做叠韵。例如“丰富”是双声,因为“丰”[fang〕和“富”[f 的声母都是“f”,“灿烂”是叠韵,因为“灿”[can)和“烂”an 的韵母都是“an”。律诗的对仗要注意双声词和双声词相对,叠韵词和叠韵词相对,或者是双声词和叠韵词相对。例如白居易诗:“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寥落”、“流离”都是双声词。又如李商隐诗:“远路应悲春畹晚,残宵犹得梦依稀。”“晼晚”、“依稀”都是叠韵词。

问:可否请您再将曲律讲一两讲?

    答:词与曲的道理是差不多的;懂了词的格律,就可以类推到曲的格律。曲律与词律的不同,主要有两点:  (甲)曲谱与词谱不同;(乙)词的字数有定,曲的字数无定,曲中可以插进些“衬字”。我之所以不讲曲律,因为牵涉到剧本间题,不是简单一两讲可以讲得完的。可以看我的《汉语诗律学》第四章。

(本书者按:王力同志的《诗词格律十讲》在北京日报发表后,读者曾提出一些问题。这是王力同志的解答,也在北京日报刊登过。我们附录于此,供读者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9-10-7 21: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转载,有图文相对照更为佳,再致谢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4 23: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