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68|回复: 4

讽狂言

[复制链接]

4378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04
贡献
95229
金钱
1076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2-11 09: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5-2-11 09:38 编辑

读诗有感,遂作:
人生在世重真诚,不实之言莫发声。
空口白牙无凭据,颠三倒四属邪行。
圣贤尚惧流言日,凡俗安贪救世名。
还是从今多努力,修身养性克虚荣。






作者:浅酒诗香
梦中得笔(五)
秋风飒沓马蹄轻,环佩铿锵入帝京。
脚踏中轴天下握,面朝四海九州封。
乾坤治乱勘经史,社稷安危度死生。
百战山河归一统,登坛擘画紫薇宫。(北极星)

975

主题

6990

帖子

2万

积分

常务管理

一壶诗梦特邀嘉宾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17
贡献
6256
金钱
8582
发表于 2025-2-11 10: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主题鲜明,强调真诚处世、反对虚假与流言,传达出积极的价值观。从韵律看,全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不过,在语言的精炼和意象的运用上,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比如 “空口白牙无凭据” 表述稍显直白通俗,若能运用更具诗意的词汇替换,或许能增强艺术感染力。“颠三倒四属邪行” 过于口语化,削弱了诗歌的文雅气质。在整体的意境营造上,若能增添一些生动的意象,使诗句更具画面感,将有助于提升作品的表现力。

点评

谢谢诗友的点评,“比如 “空口白牙无凭据” 表述稍显直白通俗,若能运用更具诗意的词汇替换,或许能增强艺术感染力。“颠三倒四属邪行” 过于口语化,削弱了诗歌的文雅气质。”说的好,有些道理,不过这首诗有自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11 19: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5

主题

6990

帖子

2万

积分

常务管理

一壶诗梦特邀嘉宾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17
贡献
6256
金钱
8582
发表于 2025-2-11 10: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遣词造句角度看,诗中像“空口白牙无凭据”这类表述过于直白随意,在诗歌里显得粗糙,缺少诗歌应有的凝练和含蓄美感 ,拉低了整体格调。从意境营造层面来说,整首诗几乎没有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只是单纯地说理,很难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和想象空间,读起来比较乏味。从创作手法分析,表现手法单一,通篇平铺直叙讲道理,没有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增添诗歌的深度和韵味,在艺术表达上较为匮乏,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实在令人叹息。

点评

谢谢诗友的点评,“从创作手法分析,表现手法单一,通篇平铺直叙讲道理,没有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增添诗歌的深度和韵味,在艺术表达上较为匮乏,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实在令人叹息。”说的好,毕竟什么花入什么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2-11 20: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78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04
贡献
95229
金钱
1076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1 19: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浅酒诗香 发表于 2025-2-11 10:37
这首诗主题鲜明,强调真诚处世、反对虚假与流言,传达出积极的价值观。从韵律看,全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

谢谢诗友的点评,“比如 “空口白牙无凭据” 表述稍显直白通俗,若能运用更具诗意的词汇替换,或许能增强艺术感染力。“颠三倒四属邪行” 过于口语化,削弱了诗歌的文雅气质。”说的好,有些道理,不过这首诗有自己的针对性,为的是说明白道理。至于雅不雅,在情意理,而非语言表面,比如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今天读来也很口语化的句子,但其中给人的“悠然,静穆,淡远”的感受难道不雅吗?还比如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语言直白,但给人带来的惊醒意义直达肺腑,难道不雅吗?先说到这里。来两句问好,如下:
讽堆砌辞藻和脱离生活
驴粪球儿外表光,如今哪个也同行。
搬来典故粉门面,堆砌华词充雅章。
捏造新奇情感假,歪曲生活语言僵。
平庸爱写王侯句,心里自卑难隐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78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904
贡献
95229
金钱
10769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2-11 20: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5-2-12 08:08 编辑
浅酒诗香 发表于 2025-2-11 10:41
从遣词造句角度看,诗中像“空口白牙无凭据”这类表述过于直白随意,在诗歌里显得粗糙,缺少诗歌应有的凝练 ...

谢谢诗友的点评,“从创作手法分析,表现手法单一,通篇平铺直叙讲道理,没有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增添诗歌的深度和韵味,在艺术表达上较为匮乏,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实在令人叹息。”说的好,毕竟什么花入什么人的眼,可以理解。其实,艺术手法只是工具性质,属于合适便用,不合适就不用的,没有说写诗一定要用用哪一种,或不用哪一种。不渲染,不烘托,不刻意营造意境,其实也是一种表现手法,叫白描,比如《天净沙.秋思》&《钱塘湖春行》&《《西江月·秋收起义》等等。来两句问好,如下:
讽艺术手法上的教条主义
教条主义木脑壳,背诵他人认了真。错把修辞当本领,还拿表现作遵循。
抛开生活难知用,沉溺华词不懂因。纵是篇篇比兴俱,内容空洞枉磨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9 20: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