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6|回复: 3

解析学术研讨基本规矩“学术面前人人平等”

[复制链接]

9

主题

78

帖子

4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3
贡献
93
金钱
237
发表于 2022-8-10 22: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揭秘者01帖:
解析学术研讨基本规矩“学术面前人人平等”

      1、关于学术
      东汉经学辞典《白虎通义》将“学”字诠释为:“学之为言觉也,觉悟所未知也”。对‘术’字虽未诠释,但班固提出的‘不学无术’表明,二者之间显然是有差别的。《说文》将‘术’诠释为‘邑中道’,亦即今之所谓‘国道’,可见学贵探索,术重实用。有学者据此将“学术”训为“觉道”,或曰觉悟之道,亦即思维的法则、方法、技能。
      梁启超先生在《学与术》中认为:“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例如以石投水则沉,投以木则浮。观察此事实以证明水之有浮力,此物理也。应用此真理以驾驶船舶,则航海术也。研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各**之机能,此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疗治疾病,则医术也。学与术之区分及其相关系,凡百皆准此。”
      应该说,梁启超先生对学与术的分疏已经相当明晰了。关于二者的关系,梁先生认为:“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由此可见,梁先生既反对学与术相混淆,又反对学与术相分离。进而言之,学与术乃是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
      那么,“学”又是如何转化为“术”的呢?当然是通过研究来转化的。或许也正因此,才有“学术研究”、“学术探索”、“学术活动”、“学术交流”之类说法吧,只不过“学术交流”通常都是将通过学术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拿出来互通有无,通过相互交流,促进共同提高而已。一般认为,所谓研究,其实就是反复寻找事物性质、真相、规律等的活动。或者也可通俗地理解为:研究就是反复寻找问题的答案抑或解决难题的过程,而研究的成果就是所发现事物的性质、真相、规律抑或所发现的问题的答案。
      将“学”与“术”整合到一起,便成学术。 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周可真先生认为:“所谓学术,就是运用合乎思维规律的方法和技能去认识、把握世界的规律及改造世界的方法、技能。”“学术并不是一般的认识,而是遵循思维规律的认识,一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强调的实践并非是一般的行动,而是遵循客观规律的行动。”相关说法还有不少,其实都大同小异。
      2、关于学术性
      关于学术性,也有不同的说法,却是殊途同归。有学者认为:“学术性的内涵:不是有用性,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集中探讨某个问题,将研究向前推进一步,提出新的概念,开展新的观察实验,揭示了某现象的成因,或揭示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或某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我们的科技论文统计工作非常有用,但学术性不算强。”
      也有学者认为:“学术性是在符合学科本身要求的边界范围内、以该学科特定的概念或范畴来解说问题以阐述自己的思想。”武大哲学系教授邓晓芒先生则干脆认为:“我历来不认为思想与学术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在我看来 ,学术是用来表达思想的 ,思想没有学术也是不可能深入的。当 90年代有人提出"思想淡出,学术凸现"时 ,我感到有些吃惊 ,并且颇不以为然 ,觉得这只不过是一些自以为很有思想的学界中人走投无路时的自我欺瞒的说法。”
      陕西师大张积玉教授在《试论学术性》中曾提出学术性的三项基本要求:“1、所研究的问题必须进入学科,而且对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有积极意义。2、必须有创见。3、论述问题要有科学性。”
      台湾学者谢延庚先生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下列六种类型的论文不能算作学术论文:“1、读书心得或摘要;2、教科书式的文章;3、未提出主要论点只作引述的文章;4、单一资料来源写成的文章;6、以经不起考验的论点作依据写成的文章;6、掠人之美或有剽窃之嫌的文章。”
      《山西师大学报》原主编曲家源先生在《什么是学术性》中披露,杨贵山先生介绍美国编辑对学术性的掌握标准是:
      “1、资料:书稿所用资料具有权威性;论据充分,论述方式新颖且论述角度多样;所述观点与资料相辅相成。
      “2、分析与阐述:论据是经过组织和加工的,不是事实的罗列;书稿所表达的观点充分体现作者的独特见解,而且论述言简意赅;能引导读者理解文章的主题;文章知识性强,但并不是对其资料的总结归类。
      “3、平衡:论点有理有据且明了,使读者有平等的机会来判断书稿资料的可靠性。
      “4、特色:书稿内容新颖、有见地,作者了解前人关于这一论题的各种观点和论述,并能赋予这题以新意。”
      在此基础上,曲先生结合我国学报编辑实际,把学术性的标准归纳为以下四项:
      1)论点:具有创新性,是作者的独到见解,是学科中从无人提出,或虽有人提出但仍值得探讨的问题,要显示出论点在学科中的位置和意义。
      2)论据:论据具有权威性和时间的贴近性。权威性有助于显示论题在学科中的学术价值,时间的贴近性表示所运用的论据是学科中的最新研究成果。
      3)论证:应该是对论题本体的研究,抓住事物本质进行论述,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4)语言:简明。行文语言的简明性也是学术性的必然要求。简明的对立面是繁琐。
      综合各家说法,将“学术性”理解为一种属性,并且应是对某一学科问题的研究有创新、有建树、有价值才算靠谱。
     3、关于学术面前人人平等
      魏宽勇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探讨,宣传教育,应用实践机制的思考》中的相关阐释很能说明问题,不妨援引如下;
      “首先谈学术研究与宣传教育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进一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成为学术批评的对象?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来说,这是不成问题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发展的。但一到实践操作中,就会变得十分困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混淆了学术研究与宣传教育的区别。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属于政治意识形态的范畴;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科学的理论,也属于学术探讨的范畴。作为前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政治宣传的对象;作为后者,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学术探讨的对象。任何宣传都是有选择的,任何宣传都不可能在宣传对象的同时又宣传其缺陷。但学术探讨则重在找问题、揭露矛盾。因此,二者之间的区别是十分显著的。主要是:其一,学术探讨无禁区,宣传教育有纪律,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这个区别的要害在于要不要服从政治权力的权威。一般说来,学术探讨只服从真理,它并不尊崇政治权力的权威;学术探讨不能唯书唯上,更不能唯领导之马首是瞻。任何有权势的人,不管其权势大小,一旦进入学术探讨的圈子其权势就消除了,任何人在学术探讨中都是平等的。尽管也存在学术权威,但就学术本性而言,它既反对权力权威,也反对学术权威,以向权威挑战为己任。甚至于有时只有向权威挑战,才能发现真理。宣传教育则不同,它的目的就是要用主导意识形态说服对象。因此,宣传教育必须准确领会主导意识形态的精神实质,必须与上级、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宣传教育要严格尊崇政治纪律、宣传导向。在宣传教育中,谁的权力越大,谁的言语就越具有权威性。宣传教育绝不允许向权威挑战。其二,学术探讨讲求标新立异,宣传教育推崇整齐划一。学术探讨要求讲新话,讲别人没有讲过的话,讲与前人、他人不同的话,讲书上、文件中没有的话。学术探讨最忌重复别人说过的话,讲与别人一样的话,哪怕他重复的仍然是真理,以学术的标准来衡量,不仅不算学术,而且还被视为抄袭,甚至于由此还会怀疑他的品德。而宣传教育就是要把各种不同的想法、看法通过宣传教育统一到主导意识形态上来。因此,宣传教育可以不厌其烦地重复一个观点、一种主张。书上没有说的、文件上没有写的、领导没有讲的话,在宣传教育中是不能随便说的。宣传教育追求的是一个声音说话,唯恐把书上的、文件上的、领导的话宣传得走了样。其三,学术探讨提倡自由对话,宣传教育必须统一灌输。学术探讨也有一个“宣传”的问题,但学术研究的传播、接受,是自主自愿自由的,接收者始终保持着说“不”的权利;而宣传教育则有所不同,宣传教育要求的是理解和接受,接收者很少有说“不”的权利。
       再说宣传教育与应用实践的区别。宣传教育与学术探讨相比,已接近应用实践的层面,但与应用实践相比仍有区别。首先,宣传教育一般说来其理论是成套的、成系统的。而应用实践则要求他是可分解的,可以选择的。其次,宣传教育的理论是一般化的、普遍的,而应用实践则要求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其三,宣传教育期望能统一全面地实践它的理论,并希望通过应用实践证实它的理论,而应用实践要求理论与实际的、具体的现实相吻合,也就是说理论到应用实践这个环节往往要被打折扣地应用。”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研究尚且如此,何况诗词学术研讨呢?建议有关版主和诗友都能自觉遵守“学术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最起码的学术研讨规矩为盼!



9

主题

78

帖子

4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3
贡献
93
金钱
237
 楼主| 发表于 2022-8-11 15: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性的内涵:不是有用性,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集中探讨某个问题,将研究向前推进一步,提出新的概念,开展新的观察实验,揭示了某现象的成因,或揭示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或某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我们的科技论文统计工作非常有用,但学术性不算强。”
从这个意义上说,下列六种类型的论文不能算作学术论文:
“1、读书心得或摘要;
2、教科书式的文章;
3、未提出主要论点只作引述的文章;
4、单一资料来源写成的文章;
5、以经不起考验的论点作依据写成的文章;
6、掠人之美或有剽窃之嫌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8

帖子

4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3
贡献
93
金钱
237
 楼主| 发表于 2022-8-11 15: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但求开卷有益 于 2022-8-11 15:10 编辑

各级诗词学会中,文化宣传教育部门出身的离退休广义老干占比很大,建议有关人等好好搞搞清楚学术研究与宣传教育的本质区别。事实表明,正是因为有意无意地混淆了这样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数十年来,中华诗词学术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才出现了根本性的方向性的颠覆性的重大偏差,也才使得境内外心怀鬼胎的各大势力有机可乘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8

帖子

47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3
贡献
93
金钱
237
 楼主| 发表于 2022-8-11 15: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面前人人平等”,乃是全世界各国各行各业学术界都自觉遵守的最起码的学术研讨规矩,实属常识。不懂这一最基本的规矩,无一例外地都是学术门外汉,无论你官职多大,无论你地位多高,无论你混了多少年,无论你掌握了多少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4-29 04: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