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85|回复: 21

对格式问题的回答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7-15 08: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格式问题的回答
——写在一首拙诗下的诗后语


  有诗友在拙诗《七律·叹安倍 》下指出:“第一首,哮和巢是肴韵,刀和臊是豪韵”,还有诗友说:“欣赏好诗,只是格律还请自检”,这都是很认真的建议,说明对格式很重视。
  写格律诗必须重视格式,不然就不叫格律诗,更不叫传承,也无所谓发展。格律诗有约定和规律两方面,约定就是顶格定格模式,即一韵到底,首句可用可不用韵,规律则是包括此,又从中分化出来的一些呈规律变化的变通模式,其反面既包括僵死,也包括随随便便。
  会运用变通模式,是极其严谨且高端使用技能的表现,是避免用韵走向僵死而灵活机动的必然选择,是在听读和谐,而且必须植根于听读和谐,的基础上,千百年来传统实践的结果,(以下见分节)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08: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既然首句可用可不用韵,那么如果用韵就可宽些,宽中严一点就用邻韵,其它可以用远韵,保证听读和谐就行,由此进一步演变到尾韵,也可以这么做,通常在一首诗里,首尾变通总是遵循二选一,这叫飞雁入群格或飞雁出群格。
  此外还有,葫芦格,按5个韵,韵脚依次为2+3,或3+2,如此可以分别用两个韵部;进退格,按4个韵,韵脚如一进一退,隔着用韵,可以用两部韵;辘轳格,按4个韵,韵脚如双出双入,两两用韵,可以用两部韵。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许多不同的用韵规则,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特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5 12: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08: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2-7-15 08:54 编辑

  余下用的不多,也没有具体说法,我总结出的是,兰花格,按5个或4个韵,首联和尾联一韵,中二联一韵,可以用两部韵;开花格,一个韵脚一个韵,不允许重复,可以用到4或5个韵,如在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当中可选4个韵,在上平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和下平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当中,同时可选4或5个韵。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了”兰花格“&”开花格“的用韵特点特征,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5 13: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08: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2-7-15 08:55 编辑

  用旧韵写诗,听读和谐是辩证的,一是,用同一部韵,古代可以在其中任意选择,有的在今人听来已非和谐,纵然可以沿用,还是以选择今天听起来相近的音为好,二是,用两部或两部以上的韵,必须以现时听觉衡量,古代如是,现在亦如是,不允许借着选择多而图省事,这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审美智慧,饱含哲学思想,既在机动灵活中寻求发展,又不失理性而懂得自我约束,以保证根性不变。

点评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了用韵的方法和策略,总是以机动灵活和自我约束双重规律来考量,以听读和谐为准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5 13: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到底该怎么使用格式,这个很难共识,也无法定论,总是因人而异,还是那句话,各有所学,怎么学就怎么做,错不了,经验教训永远属于自己,就怕不求甚解,跟着各种观念跑。落得不仅耳根子软,还逮着一个中意的就定势思维,让脑袋里,脑袋外,都是浆糊跟浆糊打架。

点评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了跟着别人跑就是因了解不透彻而犯了耳根子软,最终就把格式僵死的看待,亦或是正相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5 13: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08: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而广之,任何所学只要不基于深入研究,都有可能不靠谱,就不应把个人感受和见识当规律来看,导致以成见向外卷,特别在分不清灵活和随便的本质区别时,造成胡子眉毛一样看,进而失去眼力,遁入不会学习的怪圈,还看这不是,那不是。

点评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了只有深入学习才能发现和掌握基本规律,才能遵守和变通。否则就容易走向两个极端,即要么死板教条,要么放纵随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5 14: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08: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包括对诗写什么内容,怎么写,如何把握容量、数量的认识。诗虽然短小精悍,但字数再少,都不仅仅局限于针头线脑,花鸟虫鱼,每首诗解释开去不过百言,更可容天纳地包宇宙,一首诗理解起来就需要人生十载,诗对于任何人,既可以一年仅写几首,也可日得百章,一发不可收,而且对人对己都不要幻想首首都好,要尽量具体情形具体分析,一分为二和透过现象看本质,实事求是对待完美与瑕疵,以达观为怀,保证眼界有将来。

点评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了是对于内容的性质总是以”真善美“为要,非如此就不能感动人;也总是以把问题说清楚为好,非如此就不能帮助人和启迪人;更是以达观为怀,非如此就不客观和没有了进步的空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5 14: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08: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上面只有犯跷蹊的人,没有犯跷蹊的道理,都仅仅涉及作者的热情、能力和态度怎样,人与人有多大差距都是很自然的,不能以己度人,带着有色眼镜,搞心高气傲,或五十步看百步,不然就会既看不惯别人,白白生出疑问和懊恼,也会局限自己的认识和本领,止步于个人现状,要永远保持开放心态,给自己留有足够的视野,以便也能容纳更多。

点评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要客观看待自己和别人,要承认别人优秀才能向优秀学习,也要允许别人不如自己而循循善诱,而非骄傲自满和打击别人的信心。因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靠的是大部分人,而非一小撮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5 14: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08: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通过对中国传统诗歌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脉络进行溯源和考证,在总结大量古人实践的基础上,以摆作品讲观察做研讨的形式,分别于2011年前和2015年前,写了《近体诗格律探究与试解》和《从莺啼序看传统诗词创作》,各有20万字左右,尤其丰富了我对写诗在形式上的认识,特别对把握形式与内容的联系感觉更深入了一步。

点评

谢谢老师的勇于探索和调查研究工作,这就让读到文章的人能够更容易的明白诗词格律和内容思想之间的 关系和联系,以及各种变通的源流和依据。明确了标准就不容易出错,明白了道理就能够机动灵活而又不失原则变通,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5 15: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08: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是基于此,我对格式的运用理念和方法,从来都秉承这样的研究成果,不轻易采纳人云亦云和任何本本框框,只遵循传统原汁原味的实践及其中脍炙人口的作品模式。

点评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了任何研究和探索都要基于好多材料和真实的发现,就像小马过河一样,还是要亲自去试一试水才能知道深浅。诗词当然也不例外,直接对前贤的作品进行调查和研究就是取法乎上,能从根源上近距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5 15: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09: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这样,以上才顺着诗友的疑问,又做了一点归纳和说明,希望知道了怎么回事,尽量避免仅仅停留于纠结于形式问题的,反复重复屡屡回答不尽的质询和疑问尽量把注意力放在怎样看待最大程度反映生活上尤其是放在如何具体而精彩地反映生活上,并做到语言浅显,内涵丰富,且气息活生生,雅俗共赏。

点评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了反映生活才是诗词的实质所在,格式问题只要基本基本掌握就不必要过于纠结,否则极容易跑偏。比如,以为诗歌就是技巧和格式的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7-15 15: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6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5
贡献
102146
金钱
11534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15 12: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明了听读和谐才是用韵的初衷,只要不违法这个就应该说成是灵活机动,当然也是在服务于正确准确表达内容的基础之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6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5
贡献
102146
金钱
11534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15 12: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15 08:51
比如,既然首句可用可不用韵,那么如果用韵就可宽些,宽中严一点就用邻韵,其它可以用远韵,保证听读和谐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许多不同的用韵规则,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6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5
贡献
102146
金钱
11534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15 13:2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15 08:52
余下用的不多,也没有具体说法,我总结出的是,兰花格,按5个或4个韵,首联和尾联一韵,中二联一韵,可以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了解了”兰花格“&”开花格“的用韵特点特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6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5
贡献
102146
金钱
11534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15 13: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15 08:53
用旧韵写诗,听读和谐是辩证的,一是,用同一部韵,古代可以在其中任意选择,有的在今人听来已非和谐,纵 ...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了用韵的方法和策略,总是以机动灵活和自我约束双重规律来考量,以听读和谐为准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6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5
贡献
102146
金钱
11534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15 13: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15 08:54
至于到底该怎么使用格式,这个很难共识,也无法定论,总是因人而异,还是那句话,各有所学,怎么学就怎么 ...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了跟着别人跑就是因了解不透彻而犯了耳根子软,最终就把格式僵死的看待,亦或是正相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6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5
贡献
102146
金钱
11534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15 14: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15 08:56
推而广之,任何所学只要不基于深入研究,都有可能不靠谱,就不应把个人感受和见识当规律来看,导致以成见 ...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了只有深入学习才能发现和掌握基本规律,才能遵守和变通。否则就容易走向两个极端,即要么死板教条,要么放纵随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6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5
贡献
102146
金钱
11534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15 14: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15 08:57
这也包括对诗写什么内容,怎么写,如何把握容量、数量的认识。诗虽然短小精悍,但字数再少,都不仅仅局限 ...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了是对于内容的性质总是以”真善美“为要,非如此就不能感动人;也总是以把问题说清楚为好,非如此就不能帮助人和启迪人;更是以达观为怀,非如此就不客观和没有了进步的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6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5
贡献
102146
金钱
11534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15 14: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15 08:58
在这上面只有犯跷蹊的人,没有犯跷蹊的道理,都仅仅涉及作者的热情、能力和态度怎样,人与人有多大差距都 ...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要客观看待自己和别人,要承认别人优秀才能向优秀学习,也要允许别人不如自己而循循善诱,而非骄傲自满和打击别人的信心。因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靠的是大部分人,而非一小撮人,只有大多数人的整体素质都提高,这个社会才称得上真正觉醒,这就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到那时少数人就没有了浑水摸鱼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6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5
贡献
102146
金钱
11534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15 15: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15 08:58
本人通过对中国传统诗歌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脉络进行溯源和考证,在总结大量古人实践的基础上,以摆作品讲观 ...

谢谢老师的勇于探索和调查研究工作,这就让读到文章的人能够更容易的明白诗词格律和内容思想之间的 关系和联系,以及各种变通的源流和依据。明确了标准就不容易出错,明白了道理就能够机动灵活而又不失原则变通,为正确和准确表情达意带来了诸多便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6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5
贡献
102146
金钱
11534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15 15: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15 08:59
正是基于此,我对格式的运用理念和方法,从来都秉承这样的研究成果,不轻易采纳人云亦云和任何本本框框, ...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了任何研究和探索都要基于好多材料和真实的发现,就像小马过河一样,还是要亲自去试一试水才能知道深浅。诗词当然也不例外,直接对前贤的作品进行调查和研究就是取法乎上,能从根源上近距离接触和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6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5
贡献
102146
金钱
11534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7-15 15: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7-15 09:00
也是这样,以上才顺着诗友的疑问,又做了一点归纳和说明,希望知道了怎么回事,尽量避免仅仅停留于纠结于 ...

谢谢老师的文章,让我明白了反映生活才是诗词的实质所在,格式问题只要基本基本掌握就不必要过于纠结,否则极容易跑偏。比如,以为诗歌就是技巧和格式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9 14: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