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0|回复: 17

谈知之与写诗四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6 09: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知之与写诗四
——在拙文《评诗一则二》下复骆子
二十
  既然谈的是艺术和进行学术探讨,必然是严肃严谨恭敬的事情,就不能不互相有所了解,以求尽量往一块走。话说回来,即使不了解也不打紧,所谓“说话听音,锣鼓听声”。
  这就是抓住讨论的重点内容,保持客观,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做主观猜测和转移话题,都要围绕讨论核心进行,绝对不能失去话题维护意识,不能自证学术风范不足,弄得成不了搭台,反而被这样那样的主观因素牵着跑,成了拆台。
  这意味还是说到了讨论的资格。讨论避不开资格问题,离不开从小的话题资格和大的学问资格做起,也就是从自己熟知熟练,且有深入具体的理论支撑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取长补短,以免讨论来讨论去,没离开“辩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6 09: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一
  毕竟,人的认识层次、深度、质量,以及由此形成的对价值及其合理性的判断,总会存在差异,不尊重这些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若因此像朋友这样想到了“资格证”,便是狭隘和滑大稽了。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讲究的就是最起码的沟通交流基础,非此便不能最大程度求同存异,直至集思广益,而这又是建立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种有自知之明的个人素质前提下的,没有这些做保证,怎么进行讨论?公婆各话算讨论吗?
  所以说,把这种合理要求与“资格证”联系起来,不异于强词夺理,俗曰“抬杠”,这就不好了,会把讨论主题拉得没边没沿,越来越倾向情绪化的话赶话,也就不再有继续讨论的价值。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实事求是和自知之明是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实事求是的人其主要特征就是跟着主观想法跑,那他根本就不具备自知之明的认识和情感;相反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多是不能面对现实,囿于主观的偏见偏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6 18: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6 09: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
  这也是干什么都要讲究素养的原因。素养是人与人交流的基本资格,如此怎么发“资格证”?果真发“资格证”,还不是像发学历 证,职业 证那样,又成了一层皮,能代表实质吗?即使真有这样的证 书,又使什么保证表里如一?是不是还要发 证?如此有结局吗?
  任何不应有的固化、物化的想法,反映的都是简单粗暴,急功近利,谋求表面证明的不健康扭曲心理,都是在偷换概念,意在通过强词夺理,牵强附会,断章取义,像掩耳盗铃,盲人摸象一样,行自我维护,自我保护,蒙混过关之实,以便图取不合理的愿望,也就都在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里说不过去。
  不能因为现代社会讲究言 论 自 由,怎么说话都谁也宰不了谁,就以为有了依据,可作理讲,就可处处排斥资格,逃避常识和修涵,掩饰自身的欠缺,进而通过混淆一切层次和质的差异,谋求个人愿望和利益的最大化。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资格,资格是正确做人做事的前提和基础。就像在平时生活中遇到了一件事情,最起码能正确处理好这件事情的人需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是最起码的资格,其次还要做出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6 19: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6 09: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
  尽管这种现象,在当今已经无孔不入,成了人人在其中又难以摆脱的环境,影响着每个人的成熟和成长,但作为学诗写诗的人,仅凭这种对高雅文化的爱好和熏陶,就应该有最起码的觉悟,非但要远离环境影响,更要主动觉醒,而不是带着这股风气,将错就错走入学诗写诗的队伍。
  这就是我在诗论里,也包括写给朋友的这几次回复,之所以总在强调资格和修养,并一直进行这方面探索和研究的原因。
  想想看,一个有这样认识和觉悟的人,一个也这样写诗评诗的人,他是否会像朋友看别人那样,“估计你那**条件是:先看我的诗论,看了就有证发”,也如出一辙?
  把这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联系起来,是不是错在哪,哪就主观?哪里主观,哪里就看不到真实而有缺陷?是不是因此就会形成妄断妄议,而倾向偏见成见,有怀疑一切,否定一切,自己永远正确,想怎么说看就怎么说看的,不健康视野视角,心理心态等习惯和毛病?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写诗学诗的人要有勇于改正自身错误,要善于觉醒,这就是一个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修养的历程。如今社会普遍以成王败寇论英雄,造成很多人内心的虚荣和攀比不能自已,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些,那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6 1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6 09: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四
  也不该这样来论:“一个娃岁多学说话,不用什么语法,如不是音带发育不正常,个个学会了说话”,“一个娃岁多学走路,不用什么步法,如不是身体发育不正常,个个学倒了走路”,“一个村妇要炒菜,即便不识一字,没有烹饪手册和茶谱,只要心灵手巧,炒的菜喷香”,
  “我能识字,就如我长了嘴,我握有韵表和平仄表,就如有个双脚,我想动笔,就如我想拿铲钞菜,凭什么我得先得看诗才能动笔写诗,居然还得先取得资格而后才能动笔写诗”,“谁也管不了。我要写诗就写,管他要不要资格”
  这些说法的确有合理充分,都基于一定的来龙去脉和因果联系,如果弄不清,还是意味不知怎么回事,若轻易拿来做辩理依据,依然会闹出不辨性质和类属,牵强附会,强词夺理,偷换概念,断章取义的笑话。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学习无用论”是多么的害人,不能因为王健林等大佬没怎么上过几天学,就简单的人认为干什么都不需要学习,不是以偏概全,以特殊盖普遍。人与人的所处的环境和基础不同,也就不能一概而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6 2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6 09: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五
  我特别同意人人共知的“什么人看到什么”这一普遍观点,因为这个观点最起码说明,一个人不懂得如何做不要紧,至少可以提醒他,如果看到了不一样的的人和事,他是该以自己为正确,进而怀疑和否定,还是该认真去核实,并加以客观的审视、思考和研究?
  相比之下,哪个做法是合理的,是靠谱的,哪个是相反的,恐怕但凡有一点合理认知的人,都能有心知肚明的答案。朋友如觉这次回复依然不适,就以这句话算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好了。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这需要科学合理的调查研究来证明自己的判断,否则就毫无来由。生活中人与人的观点不同也是司空见惯,如果一味否定,那交流和沟通就变成矛盾,甚至斗争。而根据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6 2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6 09: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六
  我的诗论是实践论,探索的是创作规律和学习规律,面对的总是实践中,这样那样的实际困难和疑惑,而且几乎都是根本性的大是大非问题和微妙之间的真伪问题,需要尽量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加以客观揭示、阐释、描述、阐述和论述,直至最终解释出来。
  这不同于一般的欣赏,即使谈欣赏,也是本着从一首首诗的具体创作实践出发,而不以纯粹欣赏为主,更远非或随意而为,或意在迎合的主观欣赏论,所以也就不应以一般的看法,来看待我写的这些东西,不然看也看不准,有意见时还可能白白落个不欢喜。
  我的诗论方式虽不拘一格,有多种形式,互动和写回复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它的性质决定了,不可能过多考虑对象的主观感受,必须坚持学术研究的客观严谨和规范性,以保证探索的价值,这方面再次希望朋友谅解。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写诗实践和欣赏的不同,前者是一种艺术创作行为,后者是一种艺术审美的行为。创作行为和审美行为虽然不能完全分开,但各有倾向和特点特征,即创作的甘苦包括开始,过程,结果,而欣赏的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6 2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6 09: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七
  好吧,这次就跟朋友说到这。就诗吟诗,再几句,---
  为人解惑劝深究,还是惹翻情绪来。不认虚荣横后患,却烦资格预先裁。
  笔头基础非浮学,背后根由岂浅栽。哪怕误当平仄事,也知有所小瞧哀。

点评

谢谢老师的诗作,首联,为人解惑劝其深入调查研究,可他还是因犯主观而闹情绪。 颔联承接上联,认识不到自己的虚荣,就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了祸根,却还因为厌烦资格而先行否定了资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6 2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6 17: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讨论的前提是以实事求是为原则,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否则就是主观言论。主观言论就是为了虚荣而固执己见和没事找事,这样的讨论交流非但不能取长补短和解决问题,反倒会让问题没边没沿和制造问题,即不能围绕和维护话题,也就失去了交流的许多价值。曾记得,我当时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概念区别搞不清楚,在读老师的文章时就不能完全理解,知道您指出后我才恍然明白,我以前是犯了基本概念的错误,这种错误是最不应该犯的常识性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6 18: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6 09:06
二十一  毕竟,人的认识层次、深度、质量,以及由此形成的对价值及其合理性的判断,总会存在差异,不尊重这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实事求是和自知之明是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实事求是的人其主要特征就是跟着主观想法跑,那他根本就不具备自知之明的认识和情感;相反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多是不能面对现实,囿于主观的偏见偏执里不能自拔,那就更不会以实事求是为原则。而现实世界中人与人认识和智慧的差距也是客观的存在,不承认这些同样非实事求是。比如,最清晰明了的就是师生关系,那如果不存在这样的差距,学习也就没有了必要,事实上是这种文化传承的模式一直都是主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6 19: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6 09:06
二十二  这也是干什么都要讲究素养的原因。素养是人与人交流的基本资格,如此怎么发“资格证”?果真发“资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资格,资格是正确做人做事的前提和基础。就像在平时生活中遇到了一件事情,最起码能正确处理好这件事情的人需要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是最起码的资格,其次还要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这种修养和能力也是一种资格,也就是说不怕资格老,就怕没资格。如果忽视资格的问题,就是忽视客观世界的规律,这样其结果就背道而驰和遗患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6 19: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6 09:07
二十三  尽管这种现象,在当今已经无孔不入,成了人人在其中又难以摆脱的环境,影响着每个人的成熟和成长,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写诗学诗的人要有勇于改正自身错误,要善于觉醒,这就是一个完善和提高自己的修养的历程。如今社会普遍以成王败寇论英雄,造成很多人内心的虚荣和攀比不能自已,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些,那进步也等于找不到实质上的突破口。以前,我曾经对此很不服,后来的实践证明不服不行,那是反求诸己的不二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6 20: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6 09:08
二十四  也不该这样来论:“一个娃岁多学说话,不用什么语法,如不是音带发育不正常,个个学会了说话”,“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学习无用论”是多么的害人,不能因为王健林等大佬没怎么上过几天学,就简单的人认为干什么都不需要学习,不是以偏概全,以特殊盖普遍。人与人的所处的环境和基础不同,也就不能一概而论,总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小孩子看似是主动会说话和走路,但这未必是真相,事实上也是学习的结果,比如跟爸爸妈妈和周围人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6 20: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6 09:08
二十五  我特别同意人人共知的“什么人看到什么”这一普遍观点,因为这个观点最起码说明,一个人不懂得如何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这需要科学合理的调查研究来证明自己的判断,否则就毫无来由。生活中人与人的观点不同也是司空见惯,如果一味否定,那交流和沟通就变成矛盾,甚至斗争。而根据马列主义思想,人类的终极目标就是彻底解放自我,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和谐,这就需要人与人之间要有真诚且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6 20: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6 09:09
二十六  我的诗论是实践论,探索的是创作规律和学习规律,面对的总是实践中,这样那样的实际困难和疑惑,而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写诗实践和欣赏的不同,前者是一种艺术创作行为,后者是一种艺术审美的行为。创作行为和审美行为虽然不能完全分开,但各有倾向和特点特征,即创作的甘苦包括开始,过程,结果,而欣赏的对象主要是结果。这也就是老师常常告诉我的要从实践学习,而非停留于一味的欣赏,因为了解整个写诗的来龙去脉更容易准确的欣赏,而欣赏本身倾向于主观因素,这方面就很难做到客观规范和实事求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6 20: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6 09:09
二十七  好吧,这次就跟朋友说到这。就诗吟诗,再几句,---  为人解惑劝深究,还是惹翻情绪来。不认虚荣横 ...

谢谢老师的诗作,首联,为人解惑劝其深入调查研究,可他还是因犯主观而闹情绪。
                          颔联承接上联,认识不到自己的虚荣,就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了祸根,却还因为厌烦资格而先行否定了资格。
                          颈联承接前两联,就算是基础的表达能力也非这样简单,更何况是背后的修养呢、
                          尾联承接上联,哪怕把写诗误当成平仄填空,也应该知道不应轻视才对。

总的来说,此诗从一个劝人的语境展开陈述,让人明白了“功夫在诗外”才是艺术的规律,让人读了很受启迪。

点评

这首诗理解得就很好,只要注意抓住字面意思,就能保证客观解读,从而控制住主观引申,尤其在觉得不理解,或跟自己的习惯想法不一致时,最易犯主观,如果牢牢抓住字面,就能被框定在有限区间,想犯都犯不得主观。 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8 0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8 00: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1-6 20:53
谢谢老师的诗作,首联,为人解惑劝其深入调查研究,可他还是因犯主观而闹情绪。
                        ...

这首诗理解得就很好,只要注意抓住字面意思,就能保证客观解读,从而控制住主观引申,尤其在觉得不理解,或跟自己的习惯想法不一致时,最易犯主观,如果牢牢抓住字面,就能被框定在有限区间,想犯都犯不得主观。
主观对学习,是最让人浅浮的东西,而且学来的总是似是而非,没一点实在货,往往以为什么都学过,可什么都没大用,这就是主观造成的,实际是跟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相对的另一个极端,无非死学是呆痴,犯主观是小聪明,一个是愚昧,一个是无知,一个是无大用,一个是不可用。---
学习本身皆学问,如何学习恰为人。主观能动非随意,自作聪明学不真。

点评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讲解。让我明白了主观引申就是人故有积习对学习的阻碍,是拿来主义的小聪明小把戏,因为犯主观学来的知识是服务于自身的主观解释和虚荣,而非是改正自身主观的错误。我一定谨遵您的教诲,以后先抓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8 11: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8 11: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8 00:26
这首诗理解得就很好,只要注意抓住字面意思,就能保证客观解读,从而控制住主观引申,尤其在觉得不理解, ...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讲解。让我明白了主观引申就是人故有积习对学习的阻碍,是拿来主义的小聪明小把戏,因为犯主观学来的知识是服务于自身的主观解释和虚荣,而非是改正自身主观的错误。我一定谨遵您的教诲,以后先抓字面意思,让后再通篇的理解,争取早日摆脱爱主观引申的束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4 00: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