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精华805
注册时间2021-2-27
威望18572
金钱60940
贡献24966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威望- 18572 点
贡献- 24966 次
金钱- 60940 枚
 
|
发表于 2021-12-23 21: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相信,这个改动,是你的灵感最初最真实的样子,我没改少,也没改多,也就是你绝对能表达出来的,以后写诗,就要到这个程度才能写,不可过于匆忙,不能学一交了差,再回手就什么都晚了,必须坚持写和推敲一气呵成。
写诗一定要用心,用心就是用情,这是比学习还根本的修养。直接意味做什么人的问题。一个人睁眼就有情,干什么都能坚持下去,有耐心,有定力,连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持久力这些智力因素,都受情的控制,而且有情就有表现力。
比如,你能够看深十米,平平淡淡或许能叙述出来,但要想绘声绘色,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就得靠情,只有情才能调动色彩,才能选准最精确的语言。
也是这样,光有认识,并不能说明一个人怎么样,还要看认识能不能用情表达出来。有情才有联系,有联系才能让认识工作起来,变成切实能力和行动,
想想,你在空谈的时候,是说话的意识多,还是情的意识多?情的意识多,本身就可意味交流,所谓“无声也传情”,相反,不说话行吗?所以没有情,还说话的人,都是傻子,语感自然差,而且成不了事,也不易交到人,更不可能交到真心。
学习先要有感,才能有收获,没有感,什么也联系不上。有感,看似是人之有感,其实都是从语感开始的,学习要听声见字,脑袋要进行语言思维,这些都是语感在起作用。
感就是情,情就是感,凡带“感”字都是情。凡带“情”字都得用“感”来证明。想想,为什么僵尸一样地死记硬背,或麻木不仁似的学习,很难有出类拔萃般的成效?
僵尸没有活力,不懂消化,死记硬背自然没有什么前途,除了用知识本身解决一些浅层现成问题,待需要人发挥创造力的时候,便赶不上趟了
同样,麻木不仁与学习,包括观察,彼此之间本来就存在距离,这种距离多反映为,自觉不自觉对观察和学习有拒绝和逃避成分,相当于别人眼里能看到整个世界,而麻木不仁仅能看到有限世界,还可能是狭隘无比的,如此又怎么有大用?
死记硬背与麻木不仁,虽都是观察和学习的病态方式,但死记硬背多由功利性学习方法所致,而麻木不仁则是百分百心理情感缺陷所致,这就注定了,假如二者看到的都是有限世界,且出现扭曲的话,麻木不仁一定是扭曲中更扭曲的。
就此而言麻木不仁,虽比僵尸多了一些活性,却不一定是好事。比如,死记硬背可能按部就班,生搬硬套,麻木不仁则不一定。
也是这样,麻木不仁的眼里不但没有足够的光芒,看到外界的每一个角落,有不健康选择性认知的特点,也不可能接受外界每一个角落的照射,这就让麻木不仁比死记硬背,还更加无用。
死记硬背是直眼达子似的用情,缺乏的是变化和具体情形具体分析,麻木不仁则是内心自私,又谋求趋利避害,才导致的病态心理,这种心理在情感上是对自己有感,对外界才无感或少感,反映到学习和观察上,就成了表面上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实际是对外界信息缺乏热情感知,致使生成语言思维和感受语言信息的能力不强。
一个人的语感好坏,大体就是这么回事,总与情有扯不断的联系。语感作为学问,离不开学习和认识,不学习就认识不到是怎么回事,也就不能从学问的高度来运用,但在生活中,语感是对语言最微妙,且悄无声息自然而然的学问,是情商大小的符号,所以凡需要感受的东西,非情就无以挂上钩。
从视觉角度讲,情是观察问题的,没有情,就会懒得观察,观察也观察不仔细,学习就摆脱不了粗枝大叶,认识是解决问题的,没有观察怎么解决问题,光有认识还不是用来空谈?
情有先天遗传的一面,也有后天养成的一面,后天又分环境养成和主动养成,主动养成是最可靠的,既可摆脱先天遗传不利,也可抵御环境变化。
情的养成与胸怀和自信有直接关联。一是,有胸怀就有包容,包容有多大,情就有多广这可以让人勇敢面对外界,非但有吃一堑长一智的魄力和能力,也有随时随地总结经验教训的智慧,给人能够带来各种生活事实的丰厚积淀,也就是经历和阅历。
除此,如果是无所谓胸怀不胸怀,自然而然积累的经历和阅历,很多是盲目的,对写诗没有大用,因为这不仅需要通过有意修养来提炼,能力出来会很慢,而且固有积习和临时抱佛脚似的提炼,更有可能把路子引偏,毕竟写诗时的提炼技巧,仅仅是知识,靠学一学,若不是人跟得上,十之八九就成了为提炼而提炼,实际就是伪提炼。
二是,要有坚强的自信。有自信就有开拓精神,就无何不可面对,而且自信有多大,情就有多深多真,这会跟胸怀一起相得益彰,让人把所有经历和阅历,化为无穷无尽的力量,即内生力,去干成任何一件事情。
自信是有胸怀的证明,没有自信就无所谓胸怀。试想,一个人胆小如鼠,做事怵怵忐忐,他有什么胸怀可言,又能包容什么,可有多少宝贵的经验、经历、阅历,能够拿出来示人?
这方面,你就有欠缺,比如,我那么多诗尾巴都是针对你写的,你却不敢往自己身上联系,导致因为情跟不上,观察也跟不上,于是就看不出写诗的真门道,更不可能学会如何运用这样的内容,并如此真情实感,信手拈来地写诗,最终造成不得不胡乱引申,乃至给我戴高帽子。
丢了一个“情”字,路就会走这么偏,这么长时间了,怎么改都难以改变过来,而且只凭学习,长知识,长认识,有了决心,这些决心带来的效果怎样?不得不说,非智力因素有时比智力因素更重要,尤其在智力因素一定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有着决定性作用。
看来用情是你的一个缺陷,也制约了你的认识、观察和对知识的理解与使用,甚至造成了有认识有知识也无用,反映到学习和修养上,很多时候仍然成了原地打转转,效率效益都不高,非但不能见一得十,事半功倍,反而总是顾此失彼,狗熊掰棒子,读书像看话,只能得个大概,做不到每句话都能仔细品味,都能有效吸收。
如何把情培养起来,这方面要好好琢磨琢磨,看看怎样尽快有点成效,一旦有成效,写诗在灵感养成和发挥,选词择字等方面,定然就能给力,也就不会出现改来改去了。几句,---
每提学习便提情,不重情商智力轻。陌路思交心不动,僵尸欲活眼难睁。
寻常无视休言透,间或一轮空证明。麻木不仁如未改,一层窗纸隔三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