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41|回复: 13

七律二首 写寒潮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7 16: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1-11-9 20:51 编辑

七律二首  写寒潮

一、凌晨即景
素色轻轻紧着来,房檐屋顶白皑皑。
同知人梦交深处,反把秋情作浅裁。
阵阵风鸣凋院树,声声叶落扣花台。
一场头雪压寒雨,始此立冬难尽猜。

二、午后纵目
早观夜雪覆窗台,过午飞凌仍打腮。
白雾一吹人瑟瑟,轻烟更冷树皑皑。
南楼红顶容依约,北厦银檐惹徘徊。
雪压梧桐于屋后,房前却替玉兰开。

44

主题

1196

帖子

49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79
贡献
1388
金钱
1818
发表于 2021-11-7 19: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诗作,“素色轻轻紧着来,房檐屋顶白皑皑。”写的真实自然,学习点赞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196

帖子

496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79
贡献
1388
金钱
1818
发表于 2021-11-7 20: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压梧桐于屋后,房前却替玉兰开。”立意新颖,学习点赞问好,祝老师一切顺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0

主题

440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42
贡献
4449
金钱
6600
发表于 2021-11-7 20: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诗作,“早观夜雪覆窗台,过午飞凌仍打腮。”写的很真切,引起了我往年的回忆,学习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0

主题

4405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42
贡献
4449
金钱
6600
发表于 2021-11-7 20: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阵阵风鸣凋院树,声声叶落扣花台。”这正是深秋的景象,学习点赞问好,祝您一切顺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1-7 23: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诗作,很真实的初雪场景,学习了。我们这边还没有下雪,不过已经降温了。也写两句向您问好,如下:

今日寒风携雨来,手凉脸冻脚徘徊。
深秋已过含冬意,落叶纷纷尽日裁。

点评

我看这三者点评乃一人,从实践评诗不能浮于表面印象,要抠眼耳鼻舌身之综合且全面感受,挖掘思维样式及其运动过程,通过换位体会,透过语言写出来的样子来领悟真实表达,我这两首因即兴,此时觉得只是大体,便做了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9 21: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21: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1-11-10 16:53 编辑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1-11-7 23:12
谢谢老师的诗作,很真实的初雪场景,学习了。我们这边还没有下雪,不过已经降温了。也写两句向您问好,如下 ...

我看这三者点评乃一人,从实践评诗不能浮于表面印象,要抠眼耳鼻舌身之综合且全面感受,挖掘思维样式及其运动过程,通过换位体会,透过语言写出来的样子来领悟真实表达,我这两首因即兴,此时觉得只是大体,便做了一些改动,一是考虑自己是否表达准确,一是考虑读者是否理解准确。
从实践体验和点评写诗,只懂得一点文学还不够,要涉略一些哲学、逻辑、心理、思维、政治、历史、社会等多门学科,所以很多情况下,不要过于追求言简意赅地理解和说,也不要以此沾沾自喜或热衷这般,要长于分析,学会把简单变复杂,有复杂才有简单,所谓“大道至简”,不能失了大道之交迂繁冗,之与蜿蜒崎岖等沟谷岔路牵连,于是才能快速熟能生巧,也才是熟能生巧,而且“巧”不是通常的“好”,而是某种自然而妙的高超境界。
你这首诗总体很通达,可惜“落叶纷纷尽日裁”后三字,按以上分析,待琢磨。------
读此一诗饶慰藉,看来你有大提升。天长日久人行远,百尺竿头还要登。

点评

我有个想法给老师说一下,有机会我一定周游全国,甚至周边国家,好好领略一下自然的风光,以弥补自身的狭隘和见识。只是担心西藏的高原反应,不过听说可以缓慢的渐进以适应之,以深呼吸缓解之,而背氧气瓶以备万不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0 11:01
谢谢老师的教诲,您说的非常好多。我写的时候最后一句也是思索了良久,最后草草了事也很不满意后三字,最后也没有想出好的字就睡了。我对自然界事物的细致描写,即状物,还缺乏经验和感受,我想可能是现在的人大多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0 1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1-10 10: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1-11-10 16:55 编辑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1-11-9 21:32
我看这三者点评乃一人,从实践评诗不能浮于表面印象,要抠眼耳鼻舌身之综合且全面感受,挖掘思维样式及其 ...

谢谢老师的教诲,您说的非常好。我写的时候最后一句也是思索了良久,也很不满意后三字,但最终也没有想出好的字就睡了。我对自然界事物的细致描写,即状物,还缺乏经验和感受,我想可能是现在的人大多都在打工,从而很少亲近自然之故。您说的“从实践评诗不能浮于表面印象,要抠眼耳鼻舌身之综合且全面感受”我记住了,我以后一定试着去做,尽量调动全部的感知感觉,从而全面体验大道的变化多端和包罗万象。我有时间也一定多看一些哲学,逻辑,心理,思维,政治,历史类的书籍,以丰富自身理论和思想的匮乏。这首诗确实不尽人意,我从风格上从新修改了后三字,请查阅:

今日寒风携雨来,手凉脸冻脚徘徊。
深秋已过含冬意,落叶纷纷尽是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1-10 10: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知人梦交深处,反把秋情作浅裁。”这一句我不能准确的了解其意,但我知道是流水对,写的也很顺畅,学习了。

点评

理解成流水对,可以,不过“同知人梦交深处,反把秋情作浅裁”也是工对,后三字的对仗有内巧,又因为处于颔联,和谐即可,不必深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0 15: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1-10 11: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1-11-10 11:04 编辑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1-11-9 21:32
我看这三者点评乃一人,从实践评诗不能浮于表面印象,要抠眼耳鼻舌身之综合且全面感受,挖掘思维样式及其 ...

我有个想法给老师说一下,将来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周游全国,甚至周边国家,好好领略一下自然的风光,以弥补自身的狭隘和见识。只是担心西藏的高原反应,不过听说可以缓慢的渐进以适应之,以深呼吸缓解之,而背氧气瓶以备万不得已只需。

点评

能出去转转,自然是好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不能为此而此,根还在于原本,该怎么样还怎么样,终归行路代替不了读书和根子上的实践,况且读书也不是不行路,无法割裂,而且读书和做人做事的原本结合,才是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0 15: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0 15: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1-11-10 11:01
我有个想法给老师说一下,将来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周游全国,甚至周边国家,好好领略一下自然的风光,以弥 ...

能出去转转,自然是好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不能为此而此,根还在于原本,该怎么样还怎么样,终归行路代替不了读书和根子上的实践,况且读书也不是不行路,无法割裂,而且读书和做人做事的原本结合,才是正理,只有多读书、多在本职上实践,才能在行路中多多拥抱他山之石,无限激发灵感,开阔视野,增长经历经验和智慧,不但能够走出去,请进来,也能够先行避免各种教训。-----
访山问水采东风,走马观花中不中。慎把猎奇当养眼,借鸡下蛋赖人功。

点评

谢谢老师教诲,您说的对,学问的根子还在于知行合一,在于精神和物质的相互转化,真理只有去践行才有意义,这是反求诸己的内养功夫。只有内心通达,才能辨别外部世界的是非善恶,才可以做到入宝山而不空回,才更容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0 16: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0 15: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1-11-10 10:51
“同知人梦交深处,反把秋情作浅裁。”这一句我不能准确的了解其意,但我知道是流水对,写的也很顺畅,学习 ...

理解成流水对,可以,不过“同知人梦交深处,反把秋情作浅裁”也是工对,后三字的对仗有内巧,又因为处于颔联,和谐即可,不必深究。

点评

谢谢老师的教诲,我明白了,也向您问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0 16: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1-10 16: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1-11-10 15:03
能出去转转,自然是好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不能为此而此,根还在于原本,该怎么样还怎么样,终 ...

谢谢老师教诲,您说的对,学问的根子还在于知行合一,在于精神和物质的相互转化,真理只有去践行才有意义,这是反求诸己的内养功夫。只有内心通达,才能辨别外部世界的是非善恶,才可以做到入宝山而不空回,才更容易做到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所以说,还是要先让自己充实起来,然后才可以通过外部的干预而逐渐圆融。同时也让我明白,人生道路和自然道路的区别,人生的道路无处不在,而自然的道路只是人的建设,是人生存的有形空间的勾连。再次谢谢老师的教诲,l我一定放弃对外部的过多幻想,做一个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2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5
贡献
102533
金钱
11577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1-10 16: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1-11-10 15:05
理解成流水对,可以,不过“同知人梦交深处,反把秋情作浅裁”也是工对,后三字的对仗有内巧,又因为处于 ...

谢谢老师的教诲,我明白了,也向您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23: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