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生香首席版主
精华31
注册时间2014-10-5
威望3841
金钱40456
贡献33243
首席版主
韵生香首席版主
 
威望- 3841 点
贡献- 33243 次
金钱- 40456 枚
 
|
‘’胸藏文墨怀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
《登金陵凤凰台》
作品/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简析——
(1)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
(2)江:长江。
(3)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4)衣冠:指的是东晋文学家郭璞的衣冠冢。现今仍在南京玄武湖公园内。
(5)三山:山名。据《景定建康志》载:“其山积石森郁,滨于大江,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号三山”。今三山街为其旧址。
(6)二水:一作“一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
(7)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
浮云: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也比喻奸邪的小人。
长安:西安,这里用京城。
金陵,今江苏南京。从三国的吴国开始近400年间,连续有六个朝代(吴、东晋、宋、齐、梁、陈)在南京建都,后人称南京为“六朝古都”,,
此后,南唐、明(洪武)、太平天国,以及国民党政府也曾建都于此,因此,历史上盛称为"六朝胜地、十代都会"。至今有2400年的历史。
这首诗是李白为数不多的七律之一,因开阔的意境和家国之情,从古至今被称为七律中之极品。
二联失粘,导致不能与杜甫《登高》抗衡,成为千古第一七律原因之原因。
据专家学者考证,李白根本没去过金陵。李白在看到崔灏的登黄鹤楼兴起,大有一拼之兴趣,然而,不好意思再写黄鹤楼,生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之感叹。
于是,凭借以前朋友们介绍的金陵凤凰台记忆,写了此文。
首联叙事引用传说开头,道出伤感之情。虽然有重复字,但是不影响流畅与完美。二联怀古,承起第一分句的凤凰游。曾经凤凰已经不在,吴宫被花草所掩盖,衣冠冢成为古丘,一派萧条景色。
三联承起二分句。凤凰去了,只有长江在独自东流,三山隐约在青山之外,秦淮河与长江被白鹭洲隔开。远景的描写,也是登台远望,作者开阔胸怀的写照。
三山半落,二水中分,不由得作者突然想到朝廷还被奸臣所把持着。‘日’古代代表朝廷,皇帝。浮云蔽日这才是作者使人愁的真正原因。
一个‘愁’字,点明作者胸怀天下的思想。
全文使用的律诗八法之错落分承法。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句句含情,气贯通篇。怀古伤今,家国之情跃然纸上。
入声字:落,白,鹭,蔽,日,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