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28|回复: 27

王力的【节点移动说】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8-8-26 17: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力的【节点移动说】

针对王力的【节点移动说】,三羊提出两个问题,求教于各位格律大侠,帮助三羊释疑!

问题1、
王力的前言:“这里所讲的诗词的一般节奏,也就是律句的节奏。律句的节奏,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
王力的后语:“从这一个角度上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两句口诀是基本上正确的:第一、第三、第五字不在节奏点上,所以可以不论;第二、第四、第六字在节奏点上,所以需要分明。”

依据王力的前言,可知:五言律句是221三个节奏,七言律句是2221四个节奏。
依据王力的后语,七言律句,只知【246】3个节点的分明,不知第【7】字节点如何分明!

问题2、
王力又说:“应当指出,三字句,特别是五言、七言的三字尾,三个音节的结合是比较密切的,同时,节奏点也是可以移动的”。王力的又说,也即【节点移动说】。在下三羊,百思不解的是:节点移动之后,还是第【246】字平仄分明吗?
依据王力的以下3例,可知:
【1】
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
第【2457】4 字,是平仄分明的!

【2】
海月--低--云旆,江霞--入--锦车。(钱起)
第【235】3字,是平仄分明的!

【3】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纔能--没--马蹄。(白居易)
第【2457】4 字,是平仄分明的!

====================================
王力《诗词格律》的【诗词的节奏】章节:

诗词的节奏

    诗词的节奏和语句的结构是有密切关系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和语法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我们把节奏问题放在这里来讲。

(一)诗词的一般节奏
    这里所讲的诗词的一般节奏,也就是律句的节奏。律句的节奏,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具体说来,如下表:
三字句:
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
四字句: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字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六字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七字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从这一个角度上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两句口诀是基本上正确的:第一、第三、第五字不在节奏点上,所以可以不论;第二、第四、第六字在节奏点上,所以需要分明。

意义单位常常是和声律单位结合得很好的。所谓意义单位,一般地说就是一个词(包括复音词)、一个词组一个介词结构(介词及其宾语)、或一个句子形式、所谓声律单位,就是节奏。就多数情况来说,二者在诗句中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试把诗句按节奏来分开,每一个双音节奏常常是和一个双音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形式相当的。

例如: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毛泽东)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毛泽东)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毛泽东)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李益)

应当指出,三字句,特别是五言、七言的三字尾,三个音节的结合是比较密切的,同时,节奏点也是可以移动的。移动以后,就成为下面的另一种情况:

三字句:
平--平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
五字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字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们试看,另一种诗句则是和上述这种节奏相适应的:
须--晴日。(毛泽东)
起--宏图。(毛泽东)
雨后--复--斜阳。(毛泽东)
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
海月--低--云旆,江霞--入--锦车。(钱起)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纔能--没--马蹄。(白居易)

实际上,五字句和七字句都可以分为两个较大的节奏单位:五字句分为二三,七字句为四三,这是符合大多数情况的。但是,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性也不能绝对化,有些特殊情况是不能用这个方式来概括的。例如有所谓折腰句,按语法结构是三一三。陆游《秋晚登城北门》:"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如果分为两半,那就只能分成三四,而不能分成四三。又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个七字句如果要采用两分法,就只能分成二五("粪土--当年万户侯"),而不能分成四三;又如毛主席的《七律。赠柳亚子先生》"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个七字句也只能分成二五("风物--长宜放眼量"),而不能分成四三。还有更特殊的情况.例如王维《送严秀才入蜀》"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杜甫《春宿左省》"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李白《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临青塞"、"临万户"、"随平野"、"向白云"、"傍九霄"、"入大荒",都是动宾结构作状语用,它们的作用等于一个介词结构,按二三分开是不合于语法结构的。又如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按节奏单位应该分为二三或二二一,但按语法结构则应分为一四("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二者之间是有矛盾的。
杜甫《宿府》"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按语法结构应该分成五二("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王维《山居》"鹤巢松树徧,人访荜门稀",按语法结构应该分成四一("鹤巢松树--徧,人访荜?-稀")。元稹《遣行》"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按语法结构也应该分成四一("寻觅诗章--在,思量岁月--惊")。这种结构是违反诗词节奏三字尾的情况的。

在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发生矛盾的时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语法结构。事实上,诗人们也是这样解决了矛盾的。
当诗人们吟哦的时候,仍旧按照三字尾的节奏来吟哦,但并不改变语法结构来迁就三字尾。
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的一致是常例,不一致是变例。我们把常例和变例区别开来,节奏的问题也就看清楚了。

(二)词的特殊节奏
词谱中有着大量的律句,这些律句的节奏自然是和诗的节奏一样的。但是,词在节奏上有它的特点,那就是那些非律句的节奏。
在词谱中,有些五字句无论按语法结构说或按平仄说,都应该认为一字豆加四字句(参看上文第三章第二节)。特别的后面跟着对仗,四字句的性质更为明显.试看毛主席《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徧,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又试看毛主席《沁园春。雪》:"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按四字句,应该是一三不论,第一字和第三字可平可仄,所以"万"字仄而"长"字平,"红"字平而"内"字仄。这里不能按律诗的五字句来分析,因为这是词的节奏特点.所以当我们分析节奏的时候,对这一种句子应该分析成为"仄--平平--仄仄",而于具体的词句则分析成为"看--万山--红徧","望--长城--内外。"这样,节奏单位和语法结构还是完全一致的。
毛主席《沁园春。长沙》后阕:"恰同学少年,风化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也有类似的情况.按词谱,"同学少年"应是平平仄仄,现在用了仄仄平平是变通。从"恰同学少年"这个五字句来说,并不犯孤平,因为这是一字豆,加四字句,不能看成是五字律句。不用对仗的地方也可以有这种五字句。仍以《沁园春》为例。毛主席《沁园春。长沙》前阕:"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后阕: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沁园春。雪》前阕:"看红装素裹,分妖娆。"后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其中的五字句,无论按语法结构或者是按平仄,都是一字豆加四字句。"大"、"击"、"素"、"人"都落在四字句的第三字上,所以不拘平仄。
五字句也可以是上三下二,平仄也按三字句加二字句。例如张元干《石州慢》前阕末句"倚危樯清绝",后阕末句"泣孤臣吴越",它的节奏是"仄平平--平仄"。
四字句也可以是一字豆加三字句,例如张孝祥《六州歌头》:"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其中的"念腰间箭"就是这种情况.
七字句也可以是上三下四,例如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又如辛弃疾《太常引》:"人道是清光更多[2]."
八字句往往是上三下五,九字句往往是上三下六,或上四下五,十一字句往往是上五下六,或上四下七,这些都在上文谈过了。值得注意的是语法结构和节奏单位的一致性。
在这一类的情况下,词谱是先有句型,后有平仄规则的。例如《沁园春》末两句,在陆游词中是"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这个句型就是一个一字豆加两个四字句,然后规定这两句的节奏是"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又如《沁园春》后阕第二句,在陆游词中是"又岂料而今余此身",这个句型是上三下五,然后规定它的节奏是"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在这里,语法结构对词的节奏是起决定作用的。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26 18: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的【节点移动说】,让很多刚字头无话可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26 18: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的东西,不是靠抬杠抬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26 19: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根本没读懂王力。五言七言节奏均是二二一和二二二一,和意节点的变动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26 19: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8-26 19:06
你根本没读懂王力。五言七言节奏均是二二一和二二二一,和意节点的变动无关。 ...

你就是使用优质【堵漏剂】打补丁,也不能解读王力的【节点移动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26 19: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8-26 19:19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8-26 19:06
你根本没读懂王力。五言七言节奏均是二二一和二二二一,和意节点的变动无关。 ...

你没看见王力划分的节奏符号吗?
何为【意节点】?你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义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是】两字,是意节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4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26 19: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18-8-26 19:17
你没看见王力划分的节奏符号吗?
何为【意节点】?你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义吗?

五言七言节奏均是二二一和二二二一,和意节点的变动无关。
-----自己背诵一百遍,慢慢理解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26 19: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8-8-26 19:21
五言七言节奏均是二二一和二二二一,和意节点的变动无关。
-----自己背诵一百遍,慢慢理解去吧! ...

【自己背诵一百遍,慢慢理解去吧】,人到论堆,万将无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26 19: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8-26 19:56 编辑

针兄帖子:五言七言节奏均是二二一和二二二一,和意节点的变动无关。
-----自己背诵一百遍,慢慢理解去吧!
1.第七字押韵与不押韵自然分明,何须说,2.本身一拍,拖长一拍,因为是吟诵,其实不止一拍,而且是弯弯转的音乐声。这种吟诵方法,几乎已失传,但我告诉你们,我发现它完整的保存在道士念经之中,有一次我在外出旅游中发现的,它与我小时候学来的旧社会诗词吟诵方法一模一样。符合音乐原理
与实竹子吹火的人是无法交流的,让他自生自灭吧。你说是吧,针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26 20: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我小时候学得的前人吟诵法,格律诗词的节奏百分之百是221与2221.否则我的中气不会有这么足,敢对咩不值一哂的。针兄若能听听我的学员们吟诵格律诗词,一定会大开眼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26 20: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是从旧社会来的,从小就学这种吟诵,所以明确的指出节奏是221.今天咩割断历史,只会闭眼瞎咩,不知误人误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26 20: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18-8-26 20:32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18-8-26 20:22
根据我小时候学得的前人吟诵法,格律诗词的节奏百分之百是221与2221.否则我的中气不会有这么足,敢对咩不值 ...

五言律诗的句子,是221节奏;
五言古诗的句子,是23节奏吗?
五言永明的句子,是23还是221呢?
再者,吟诗还要首先分辨【古诗】、【永明】、【近体】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26 20: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刚刚 于 2018-8-26 21:03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18-8-26 20:28
五言律诗的句子,是221节奏;
五言古诗的句子,是23节奏吗?
五言永明的句子,是23还是221呢?


你这个问题问得客观,不好意思拒绝你不回答。
答 明确的斩钉截铁的回答你
五言律诗的句子,是221节奏;
五言古诗的句子,是23节奏;
五言永明的句子,是23节奏;

再多言一句,音律节奏与语法节奏 是一种交叉概念,有部分相同,有部分不同。雨梦兄曾分析过说古风格律都可以分成221或212,他是用语法结构来分析的,因此分析出来的有的对,有的不对。比如格律中按语法你分析出212,从语法上不能说你不对,但从音律节奏上便是错了,因为它受246分明的限制,变成不可移易的固定节律,不会管你语法是非的。你会说,不按语法读,那不会读出来别别扭扭吗?如果你听了我的吟诵,你就会明白原来它和音乐是相通的,歌曲中的节拍很多也没按语法结构进行,你一点也不会感到不自然。

再者,吟诗还要首先分辨【古诗】、【永明】、【近体】吗?-----按理应该。但小时候没有诗词知识,只跟着老师读,鬼也不知道他读的是古风还是格律。我至今记忆最深的是毛主席的

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比如装点/此关/山, 按雨梦分析便应该是   装点/此/关山。
雨后/复斜/阳,便应该是   雨后/复/斜阳,
今朝/更好/看,便应该是   今朝/更/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505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86
贡献
5759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8-8-26 21: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8-26 20:49
你这个问题问得客观,不好意思拒绝你不回答。
答 明确的斩钉截铁的回答你
五言律诗的句子,是221节奏;

雨后/复斜/阳
装点/此关/山

近体就这点不好,音节与意节有时不能声意合一

雨后/复斜/阳
装点/此关/山
如按意节读,我会读成212
雨后/复/斜阳
装点/此/关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26 21: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中学高级老师叫蔡国华的,退休以后开始学诗词,后来参加了诗词学会,现在出版了《唐宋律词词谱》,1000多页,定价280元。近来家庭出现问题,急需要钱用,朋友们便在微信中帮他推销这本书,我的女儿看到后,很同情,用200元买了一本,寄来给我。按照他所继承的律词理论,菩萨蛮·大柏地的节奏确实就是我吟诵的那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26 21: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溪钓叟 发表于 2018-8-26 21:11
雨后/复斜/阳
装点/此关/山


与你同感,但得按既定方针办。用唱歌的体会可抵消你的不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26 21: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246分明,把它“分明”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310
贡献
21856
金钱
2861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8-8-26 21: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8-26 21:16
与你同感,但得按既定方针办。用唱歌的体会可抵消你的不满

读这首词至今将近60年了,感谢我的老师教给了我这种濒临灭亡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26 21: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8-26 21:18
因为246分明,把它“分明”死了

这是你的不懂的缘故!这是不要愿意与你讨论的的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26 21: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18-8-26 20:49
你这个问题问得客观,不好意思拒绝你不回答。
答 明确的斩钉截铁的回答你
五言律诗的句子,是221节奏;

什么叫【音律节奏】,【音律】,能形成节奏吗?
什么叫【语法节奏】,【语法】,能形成节奏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8-26 22: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节奏,可以用【快/慢】来表述,

【语法】,能用快慢来表述么?
【声调】,能用快慢来表述么?(平上去入的四个声调,或平仄的两个声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1 14: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